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胶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板用胶带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2.光伏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两块光伏板粘接在一起,在粘接的时候将固态胶水填充在两块光伏板之间,待两块光伏板的边缘对齐后,在两块光伏板的边缘位置粘接胶带,使得胶带将光伏板的边缘位置覆盖住,另外胶带的中心线上设有通孔,通孔位于两块光伏板形成的缝隙处,之后对光伏板进行加热,使得固态胶水融化形成液态胶水均匀的填充在两块光伏板之间,对于的液态胶水会从缝隙处经由胶带上的通孔流出,待胶水重新固化后,从而将两块光伏板紧密的粘接在一起,之后将胶带撕去即可。
3.粘接胶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胶水从缝隙流出后残留在光伏板的边缘位置,便于对流出的胶水进行清理,因此在对光伏板进行加热之前需要对其四周边缘位置进行胶带粘接。
4.现有的粘接方式均是纯人工手动粘接,凭借人工的经验和熟练度进行胶带的粘接,胶带粘接的准确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胶带粘接效果相对较差,会出现大量胶水粘接在光伏板的边缘位置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板用胶带定位工装。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提供一种光伏发电板用胶带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板和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两侧的侧板,两块侧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u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的外侧通过托架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套有收卷有胶带的卷筒,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并排设有两个用于对放出的胶带进行导向的传送导向组件,传送导向组件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板平行分布,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还设有弹性张紧压辊组件,所述弹性张紧压辊组件包括弹性张紧组件和压辊,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且与支撑板垂直,压辊通过撑架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弹性张紧组件的端部,且压辊与所述传送导向组件平行分布,所述传送导向组件位于压辊和卷筒之间,胶带依次经过传送导向组件和压辊;
8.每块所述侧板的内侧均设有一可调节滚动组件,两个所述可调节滚动组件对称且相向设置,每个所述可调节滚动组件均包括升降座和设于升降座内侧的滚筒,所述升降座与所述侧板平行分布,且与设置在侧板内侧的竖直导柱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滚筒并排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座上,在支撑板和侧板的外侧设有同步调节机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升降座相连接,用于调整两个升降座之间的间距。
9.优选的,每个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均包括导向筒、弹性组件和导柱,导向筒垂直安装支撑板的内侧,导柱的端部伸至导向筒中,且与导向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弹性组件安装
在所述导向筒的内部,且其中一端部与导柱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压辊通过撑架安装在导柱的另一端。
10.优选的,每个所述传送导向组件均由并排分布的内侧压辊和外侧压辊组成,内侧压辊和外侧压辊均竖直转动安装在支撑板的内侧,内侧压辊和外侧压辊之间形成供胶带穿过的导向通道。
11.优选的,所述传送导向组件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压辊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12.优选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由手动调节组件和对称分布在手动调节组件两端部的同步调节组件构成,且同步调节组件与所述升降座一一对应;
13.所述手动调节组件包括转轴和设于转轴上的旋转件,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板上;
14.每个所述同步调节组件均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锥齿轮三、锥齿轮四、传动轴和丝杠,所述传动轴安装在所述侧板的外侧,丝杠转动安装在侧板的内侧,且垂直于侧板,且丝杠的端部贯穿侧板,并伸至侧板的外侧,锥齿轮一安装在转轴的端部,锥齿轮二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锥齿轮三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锥齿轮四安装在丝杠的端部,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相啮合;
15.所述升降座与对应的所述丝杠螺纹配合。
16.优选的,所述滚筒的外壁上及其所述压辊的外壁上均套有橡胶套。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两块光伏板按照要求堆叠在一起(边缘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两块光伏板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固态胶水),将本实用新型从光伏板的侧方放置到光伏板上,然后通过同步调节机构调整两个升降座之间的间距,使得滚筒与光伏板的靠近边缘位置的外表面相接触,将经过压辊下方的胶带的端部粘接在光伏板的边缘处,用一只手按压住靠近压辊处的胶带,推动支撑板沿着光伏板的边缘位置进行移动,在行走的过程中,胶带将光伏板的边缘位置覆盖住,实现胶带的粘接,提高了胶带的粘接效率和粘接准确性,可有效的防止缝隙处的固态胶水液化时粘接在光伏板的边缘处,提高了光伏板的生产质量;
18.且在胶带的粘接过程中,胶带处于张紧的状态,平稳、有效的放出,不会出现褶皱的现象,另外压辊的按压保证了胶带的粘接牢固性,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提高了粘接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光伏板的生产质量。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助于在粘接胶带时快速、准确的将胶带包覆在光伏板的边缘位置,牢固且稳定,保障了光伏板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3为同步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1‑
支撑板,2
‑
侧板,3
‑
升降座,4
‑
滚筒,5
‑
内侧压辊,6
‑
外侧压辊,7
‑
导向筒,8
‑
弹性组件,9
‑
导柱,10
‑
压辊,11
‑
托架,12
‑
卷筒,13
‑
胶带,14
‑
转轴,15
‑
转动件,16
‑
丝杠,17
‑ꢀ
竖
直导柱,18
‑
光伏板,19
‑
锥齿轮一,20
‑
锥齿轮二,21
‑
传动轴,22
‑
锥齿轮三,23
‑
锥齿轮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6]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7]
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光伏发电板用胶带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板1和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两侧的侧板2,两块侧板2与支撑板1之间形成u形结构,所述支撑板1的端部的外侧通过托架11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套有收卷有胶带13的卷筒12,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并排设有两个用于对放出的胶带13进行导向的传送导向组件,传送导向组件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板1平行分布,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还设有弹性张紧压辊组件,所述弹性张紧压辊组件包括弹性张紧组件和压辊10,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且与支撑板1 垂直,压辊10通过撑架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弹性张紧组件的端部,且压辊10与所述传送导向组件平行分布,所述传送导向组件位于压辊10和卷筒12之间,胶带13依次经过传送导向组件和压辊10;
[0028]
每块所述侧板2的内侧均设有一可调节滚动组件,两个所述可调节滚动组件对称且相向设置,每个所述可调节滚动组件均包括升降座3和设于升降座3内侧的滚筒4,所述升降座3 与所述侧板2平行分布,且与设置在侧板2内侧的竖直导柱17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滚筒4并排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座3上,在支撑板1和侧板2的外侧设有同步调节机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升降座3相连接,用于调整两个升降座3之间的间距。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弹性张紧组件均包括导向筒7、弹性组件8和导柱9,导向筒7 垂直安装支撑板1的内侧,导柱9的端部伸至导向筒7中,且与导向筒7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弹性组件8安装在所述导向筒7的内部,且其中一端部与导柱9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压辊10通过撑架安装在导柱9的另一端。
[0030]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传送导向组件均由并排分布的内侧压辊5和外侧压辊6组成,内侧压辊5和外侧压辊6均竖直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的内侧,内侧压辊5和外侧压辊6之间形成供胶带13穿过的导向通道。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导向组件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压辊10与支撑板1之间的距离。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由手动调节组件和对称分布在手动调节组件两端部的同步调节组件构成,且同步调节组件与所述升降座3一一对应;
[0033]
所述手动调节组件包括转轴14和设于转轴上的旋转件15,转轴14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 上,通过手动转动转动件15带动转轴14转动;
[0034]
每个所述同步调节组件均包括锥齿轮一19、锥齿轮二20、锥齿轮三22、锥齿轮四23、传动轴21和丝杠16,所述传动轴21安装在所述侧板2的外侧,丝杠16转动安装在侧板2 的内侧,且垂直于侧板2,且丝杠16的端部贯穿侧板2,并伸至侧板2的外侧,锥齿轮一19 安装在转轴14的端部,锥齿轮二20安装在传动轴21的一端,锥齿轮三22安装在传动轴21 的另一端,锥齿轮四23安装在丝杠16的端部,锥齿轮一19与锥齿轮二20相啮合,锥齿轮三22与锥
齿轮四23相啮合;
[0035]
所述升降座3与对应的所述丝杠16螺纹配合。
[003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4的外壁上及其所述压辊10的外壁上均套有橡胶套(图中未示出),防止在光伏板18上产生压痕。
[0037]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两块光伏板18按照要求堆叠在一起(边缘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且两块光伏板18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固态胶水),将本实用新型从光伏板18的侧方放置到光伏板18上,然后通过同步调节机构调整两个升降座3之间的间距,使得滚筒4与光伏板18 的靠近边缘位置的外表面相接触,将经过压辊10下方的胶带的端部粘接在光伏板18的边缘处,用一只手按压住靠近压辊10处的胶带13,推动支撑板1沿着光伏板18的边缘位置进行移动,在行走的过程中,胶带19将光伏板18的边缘位置覆盖住,实现胶带13的粘接,提高了胶带13的粘接效率和粘接准确性,可有效的防止缝隙处的固态胶水液化时粘接在光伏板 18的边缘处,提高了光伏板18的生产质量;
[0038]
且在胶带13的粘接过程中,胶带13处于张紧的状态,平稳、有效的放出,不会出现褶皱的现象,另外压辊10的按压保证了胶带13的粘接牢固性,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提高了粘接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光伏板的生产质量。
[0039]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助于在粘接胶带时快速、准确的将胶带包覆在光伏板的边缘位置,牢固且稳定,保障了光伏板的生产质量。
[0040]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