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结构、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5819发布日期:2021-12-01 08:0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极耳结构、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极耳结构、具有该极耳结构的软包电池以及具有该软包电池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竞争,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快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车企对快速充电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攀升。
3.而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绕不开极耳温升过高这一大难点。极耳一般是由金属带和极耳胶组成,金属带起到电流导通的作用,一般正极采用铝金属,负极采用镍金属或者铜镀镍材料。极耳胶主要起到绝缘作用,避免铝塑膜与极耳短路,同时与铝塑膜的内层热熔起到密封的作用。
4.传统极耳金属带无法满足快速充电过程中的过流强度,在大功率快速充电过程产生的热量会导致电芯容量损失加快、循环寿命缩短、铝塑膜密封失效、隔膜融化、电池膨胀甚至起火和爆炸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极耳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极耳结构无法同时满足快充要求和安全性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耳结构,包括极耳主体以及极耳胶,极耳主体沿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极耳主体的第一端侧向外凸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极耳主体的第二端侧向外凸伸形成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厚度沿远离第一端侧的方向上逐级递减;和\或,第二延伸部的厚度沿远离第一端侧的方向上逐级递减,极耳胶覆盖于极耳主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上。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结构,在极耳主体的结构基础上,在其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分别增设了一第一延伸部和一第二延伸部,从而增大了极耳结构整体的截面面积,使得极耳结构的电阻减小,为能够通过大电流做准备,这样,极耳结构工作时的发热量更低,电芯容量损失更小、循环寿命延长,更适合电池在大功率快速充电的要求,以及,第一延伸部的厚度和\或第二延伸部的厚度呈递减趋势,即一端较厚且另一端较薄,且厚的一端连接于极耳主体,这样,便于极耳结构整体与铝塑膜的封边进行封装,即极耳胶与封边在热熔后贴合更加紧密,电池整体的密封性更好,更加安全。
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靠近第一端侧的一端部与极耳主体平滑过渡连接;和\或,第二延伸部靠近第二端侧的一端部与极耳主体平滑过渡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延伸部和\或第二延伸部与极耳主体平滑过渡连接,即减小二者连接处棱角感,这样,对铝塑膜的冲击更小,封装效果更佳。
1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极耳主体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倾斜;或,第二端面与极耳
主体平滑过渡连接,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倾斜;或,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向倾斜,以及,和\或,第二延伸部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三端面与极耳主体平滑过渡连接,第四端面朝向第三端面倾斜;或,第四端面与极耳主体平滑过渡连接,第三端面朝向第四端面倾斜;或,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相向倾斜。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第一延伸部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倾斜方向可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或,第二延伸部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的倾斜方向可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减小二者连接处棱角感,这样,对铝塑膜的冲击更小,封装效果更佳。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主体的厚度沿第一端侧至第二端侧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耳主体的截面面积也相应的增大,进一步降低极耳结构整体的电阻值,从而提高极耳结构的过流能力,以及,本身的机械性能也有提高。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主体的顶端面和\或底端面上具有凹凸结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理地,极耳主体的截面面积也相应的增大,进一步降低极耳结构整体的电阻值,从而提高极耳结构的过流能力,同时,凹凸结构增大了极耳主体与极耳胶的接触面积,这样,与铝塑膜的封装密封性更好。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胶的截面外形轮廓与极耳主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截面外形轮廓相适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耳胶的均匀性更好,使得极耳主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与铝塑膜贴合更紧密,降低短路和漏液的风险。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主体的厚度为0.5mm~4.0mm;极耳主体的宽度为30mm~60mm;极耳主体的长度为35mm~55mm。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极耳主体的电阻值范围。
2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的厚度为0.1mm~0.5mm;和\或,第二延伸部的厚度为0.1mm~0.5mm。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电阻值范围
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铝塑膜,还包括上述的极耳结构,极耳结构封装连接于铝塑膜。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在具有上述极耳结构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快充功能以及安全性能更高。
2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软包电池。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在具有上述软包电池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快充功能以及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29.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30.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31.图5a和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提供的极耳结构的剖面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包电池的剖面图。
35.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6.极耳结构100、极耳主体10、极耳胶20、第一端侧10a、第二端侧10b、第一延伸部11、第二延伸部12、第一端面111、第二端面112、第三端面121、第四端面122、凹凸结构10c、铝塑膜200。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的极耳结构100,包括极耳主体10以及极耳胶20。极耳主体10沿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侧10a和第二端侧10b,这里,第一端侧10a和第二端侧10b是极耳主体10的长边方向上的侧壁。极耳主体10的第一端侧10a向外凸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的第二端侧10b向外凸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2,可以理解地,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是极耳主体10沿宽度方向外突出的部分。其中,第一延伸部11的厚度沿远离第一端侧10a的方向上逐级递减;或者,第二延伸部12的厚度沿远离第一端侧10a的方向上逐级递减;或者,第一延伸部11的厚度沿远离第一端侧10a的方向上逐级递减,和,第二延伸部12的厚度沿远离第一端侧10a的方向上逐级递,即存在上述三种情况。极耳胶20覆盖于
极耳主体10、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上,即包覆在三者的表面,便于与铝塑膜相贴合。可以理解地,极耳结构100可为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即极耳主体10、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的材质不同。作为正极极耳时,该极耳结构100为铝金属材质,而作为负极极耳时,该极耳结构100为镍金属材质或铜转镍金属材质。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结构100,在极耳主体10的结构基础上,在其第一端侧10a和第二端侧10b分别增设了一第一延伸部11和一第二延伸部12,从而增大了极耳结构100整体的截面面积,使得极耳结构100的电阻减小,为能够通过大电流做准备,这样,极耳结构100工作时的发热量更低,芯容量损失更小、循环寿命延长,更适合电池在大功率快速充电的要求,以及,第一延伸部11的厚度和\或第二延伸部12的厚度呈递减趋势,即一端较厚且另一端较薄,且厚的一端连接于极耳主体10,这样,便于极耳结构100整体与铝塑膜的封边进行封装,即极耳胶20与封边在热熔后贴合更加紧密,电池整体的密封性更好,更加安全。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主体10的厚度为0.5mm~4.0mm;极耳主体10的宽度为30mm~60mm;极耳主体10的长度为35mm~55mm。例如,极耳主体10的厚度可为0.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等;极耳主体10的宽度可为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等;极耳主体10的长度为35mm、40mm、45mm、50mm、55mm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极耳主体10的电阻值范围。
4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的厚度为0.1mm~0.5mm;和\或,第二延伸部12的厚度为0.1mm~0.5mm。例如,第一延伸部11的厚度为0.1mm、0.2mm、0.3mm、0.4mm、0.5mm等;第二延伸部12的厚度为0.1mm、0.2mm、0.3mm、0.4mm、0.5mm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的电阻值范围。
45.请参考图1和图2,第一延伸部11靠近第一端侧10a的一端部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或者,第二延伸部12靠近第二端侧10b的一端部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或者,第一延伸部11靠近第一端侧10a的一端部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和,第二延伸部12靠近第二端侧10b的一端部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即,两个延伸部与分别与极耳主体10的两个端侧进行平滑过渡连接,减小连接处的棱角感,这样,在封装时,极耳结构100对铝塑膜的封边冲击更小,封装效果更佳。这里,平滑过渡是指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具有平整,不突兀的效果。
46.实施例一
47.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的截面呈圆锥形;和,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呈圆锥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呈椭圆形。
48.实施例二
49.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的截面呈半圆形;和,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呈半圆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呈胶囊形。当然,极耳结构100的截面外形轮廓还可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一延伸部11的截面呈圆锥形,而,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呈半圆形等,以满足平滑过渡即可。
50.请参考图3a至图7,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一端面11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端面112朝向第一端面111倾斜;或,第二端面11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一端面111朝向第二端面112倾斜;或,第一
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相向倾斜,以及,和\或,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三端面12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四端面122朝向第三端面121倾斜;或,第四端面12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三端面121朝向第四端面122倾斜;或,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相向倾斜。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第一延伸部11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的倾斜方向可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或,第二延伸部12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毒端面的倾斜方向可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减小二者连接处棱角感,这样,对铝塑膜的冲击更小,封装效果更佳。
52.实施例三
53.请参考图3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一端面11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端面112朝向第一端面111倾斜,即第一延伸部11截面呈梯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四端面12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三端面121朝向第四端面122倾斜,即第二延伸部12截面呈梯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对角缺失的方形。
54.或者,请参考图3b,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二端面11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一端面111朝向第二端面112倾斜,即第一延伸部11截面呈梯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三端面12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四端面122朝向第三端面121倾斜,即第二延伸部12截面呈梯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对角缺失的方形。
55.实施例四
56.请参考图4a,在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二端面11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一端面111朝向第二端面112倾斜,即第一延伸部11截面呈梯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四端面12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三端面121朝向第四端面122倾斜,即第二延伸部12截面呈梯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同侧顶角缺失的方形。
57.或者,请参考图4b,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一端面11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端面112朝向第一端面111倾斜,即第一延伸部11截面呈梯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三端面12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四端面122朝向第三端面121倾斜,即第二延伸部12截面呈梯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同侧顶角缺失的方形。
58.实施例五
59.请参考图5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二端面11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一端面111朝向第二端面112倾斜,即第一延伸部11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四端面122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三端面121朝向第
四端面122倾斜,即第二延伸部12截面呈三角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梯形。
60.或者,请参考图5b,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一端面11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二端面112朝向第一端面111倾斜,即第一延伸部11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三端面121与极耳主体10平滑过渡连接,第四端面122朝向第三端面121倾斜,即第二延伸部12截面呈三角形,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梯形。
61.实施例六
62.请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1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相向倾斜,第一延伸部11的截面呈圆锥形。第二延伸部12具有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第三端面121和第四端面122相向倾斜,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呈圆锥形,以及,极耳主体10的厚度沿第一端侧10a至第二端侧10b的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这样,第一延伸部11、极耳主体10以及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为菱形。
63.实施例七
64.请参考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主体10的顶端面和\或底端面上具有凹凸结构10c。
6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理地,具有凹凸结构10c的情况下,极耳主体10的截面面积也相应的增大,进一步降低极耳结构100整体的电阻值,从而提高极耳结构100的过流能力,同时,凹凸结构10c增大了极耳主体10与极耳胶20的接触面积,这样,与铝塑膜的封装密封性更好。
66.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胶20的截面外形轮廓与极耳主体10、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的截面外形轮廓相适配。例如,请参见3a至图7,在实施例一至七中,极耳胶20的截面外形轮廓。
6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耳胶20的均匀性更好,使得极耳主体10、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与铝塑膜贴合更紧密,降低短路和漏液的风险。
68.在一个实施例中,极耳胶20的截面呈方形。
6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极耳胶20的加工难度更低。
70.请参考图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软包电池,包括铝塑膜200,还包括上述的极耳结构100,极耳结构100封装连接于铝塑膜200。
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在具有上述极耳结构100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快充功能以及安全性能更高。
7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软包电池。
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在具有上述软包电池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快充功能以及安全性能更高。
7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