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及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9290发布日期:2021-11-06 02:3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及充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及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节能环保的概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于汽车工业来讲,与传统的燃油和燃气发动机汽车相比,以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因其清洁环保的特点逐渐步入广泛的实用阶段。随着电动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在使用电动汽车过程中需要经常为电池充电,汽车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的结构对于其使用性能、寿命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充电插座中,充电连接端子通常需要设计成可插拔的结构,充电插座在多次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充电连接端子损坏;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的一端为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的母端,另一端与线缆铆接,当充电连接端子受损需要进行维修时,需要对整个充电插座进行拆换,维修难度较大,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及充电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损坏需要维修时,其维修难度较大,维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包括所述充电连接端子包括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
5.所述第一插接部设置成与第一对配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
6.所述第二插接部设置成与外部充电设备的第二对配端子插接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另一端为扁平状的导电压片,用于与所述第一对配端子插接。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位于所述导电压片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导向结构。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压片的两侧外表面均为电接触面。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压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部为管状,所述第二插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部固定连接的头端和与所述头端相对的尾端,所述第二插接部的所述尾端的周向内壁围合形成一管腔,用于与所述第二对配端子轴向插接。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管状外径。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连接端子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环设在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外表面的密封圈和设置在所述管腔内部的密封塞。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连接端子为厚度均匀的片材形成的一体件。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转接部和导电压片,所述转接部连接在所
述本体和所述导电压片之间,所述导电压片的厚度为所述片材厚度的两倍。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压片由两片相同的所述片材部分层叠成型。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两个所述转接部,分别与两片所述片材部分相连接。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连接端子为交流充电端子。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插座,包括具有端子内腔的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插座壳体内的上述的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连接端子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卡接弹片,所述插座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弹片适配的卡接部。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充电连接端子包括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设置成与第一对配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第一对配端子夹持固定,第二插接部设置成与外部充电设备的第二对配端子插接连接,通过第二插接部电性连接外部充电设备,由第一插接部将电能传输至与其插接的第一对配端子并输送至蓄电池;当充电连接端子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可将充电连接端子的第一插接部从第一对配端子中抽离完成拆卸,并将完好的充电连接端子的第一插接部插接固定在第一对配端子,维修简单,降低维修成本。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插座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插座包括具有端子内腔的插座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上述的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充电连接端子包括本体、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设置成与第一对配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第一对配端子夹持固定,第二插接部设置成与外部充电设备的第二对配端子插接连接,充电插座通过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第二插接部电性连接外部充电设备,由第一插接部将电能传输至与其插接的第一对配端子并输送至与充电插座连接的蓄电池;当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可将充电连接端子的第一插接部从第一对配端子中抽离并从插座壳体内取出,完成拆卸;将完好的充电连接端子安装至插座壳体内,将第一插接部插接固定在第一对配端子,维修简单,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0]1‑
充电连接端子;11

卡接弹片;2

本体;3

第一插接部;31

转接部;32

导电压片;33

导向结构;4

第二插接部;41

头端;42

尾端;421

管腔;5

密封件;51

密封圈;52

密封
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3]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5]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1,包括本体2、第一插接部3和第二插接部4;第一插接部3设置成与第一对配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第一对配端子夹持固定,第二插接部4设置成与外部充电设备的第二对配端子插接连接,通过第二插接部4电性连接外部充电设备,由第一插接部3将电能传输至与其插接的第一对配端子并输送至蓄电池;当充电连接端子1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可将充电连接端子1的第一插接部3从第一对配端子中抽离完成拆卸,并将完好的充电连接端子1的第一插接部3插接固定在第一对配端子,维修简单,降低维修成本;可选地,充电连接端子1为交流充电端子。
[0036]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1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充电连接端子1的第一插接部3的一端与第二插接部4固定连接,第一插接部3的另一端为扁平状的导电压片32,用于与第一对配端子插接,通过将第一插接部3的一端设置为扁平状的导电压片32,使得第一插接部3和第一对配端子在插拔连接更为便捷,当充电连接端子1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可将第一插接部3的导电压片32从第一对配端子中抽离完成拆卸,并将完好的第一插接部3的导电压片32插接固定在第一对配端子,维修简单,降低维修成本;可选地,导电压片32的两侧外表面均为电接触面,使得第一对配端子在与第一插接部3插接连接的同时能够实现电流输送,通过第二插接部4电性连接外部充电设备,由第一插接部3将电能传输至与其插接的第一对配端子并输送至蓄电池。可选地,导电压片3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有利于增大导电压片32和第一对配端子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第一对配端子和充电连接端子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选地,第一插接部3位于导电压片32的周向侧壁设置有导向结构33,限制第一插接部3的移动方向,便于充电连接端子1和第一对配端子之间的插接连接;此处对导向结构33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可选地,导向结构33为设置在导电压片32的周向侧壁的导向倒角。
[0037]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连接端子1的第二插接部4为管状,第二插接部4具有与第一插接部3固定连接的头端41和与头端41相对的尾端42,第二插接部4的尾端42的周向内壁围合形成一管腔421,用于与第二对配端子轴向插接,第二对配端子可由第二插接部4的尾端42沿第二插接部4的轴向插入管腔421中;可选地,第二插接部4的周向内壁均匀布设有用于与第二对配端子抵接并夹持的多个金属弹片,使得第二对配端子与第二插接部4之间的插接更为稳固,有利于提高充电连接端子1的可靠性。可选地,第一插接部3的宽度小于第二插接部4的管状外径,便于组装和拆卸。
[0038]
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连接端子1上设置有密封件5,此处对密封件5的具体结构和材质不作限定,可选地,密封件5包括环设在第二插接部4的外表面的密封圈51和设置在管腔421内部的密封塞52,密封塞52将管腔421分割为轴向相互密封的两端分管腔421;可选地,密封件5和本体2通过嵌件注塑形成一体件。
[0039]
请参阅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连接端子1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充电连接端子1为厚度均匀的片材形成的一体件。可选地,第一插接部3包括转接部31和导电压片32,转接部31连接在本体2和导电压片32之间,导电压片32的厚度为片材厚度的两倍,通过对片材进行挤压形成第一插接部3,导电压片32的厚度为片材厚度的两倍,有利于提高导电压片32的可靠性,便于加工生产;可选地,导电压片32由两片相同的片材部分层叠成型,便于批量生产;可选地,第一插接部3包括两个转接部31,分别与两片片材部分相连接,保障导电压片32与本体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可靠性。
[004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插座,包括具有端子内腔的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上述的用于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1;充电连接端子1包括本体2、第一插接部3和第二插接部4;第一插接部3设置成与第一对配端子可插拔地插接连接,第一对配端子夹持固定,第二插接部4设置成与外部充电设备的第二对配端子插接连接,充电插座通过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第二插接部4电性连接外部充电设备,由第一插接部3将电能传输至与其插接的第一对配端子并输送至与充电插座连接的蓄电池;当充电插座的充电连接端子1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时,可将充电连接端子1的第一插接部3从第一对配端子中抽离并从插座壳体内取出,完成拆卸;将完好的充电连接端子1安装至插座壳体内,将第一插接部3插接固定在第一对配端子,维修简单,降低维修成本。可选地,充电连接端子1的周向外壁设置有卡接弹片11,插座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接弹片11适配的卡接部,通过卡接的方式将充电连接端子1稳固地安装在插座壳体内,使得在组装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更小,卡接弹片11在受到挤压后收缩减少阻力,便于作业人员进行组装;此处对卡接弹片11的数量不作限定,可选地,卡接弹片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接弹片11间隔设置在充电连接端子1的周向外壁,有利于提高充电连接端子1和插座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