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2767发布日期:2021-09-25 09: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中电路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由于能源来源广泛、行驶安静、无污染排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汽车厂家的重视,纷纷推出家用电动汽车。
3.连接器作为电动汽车组成的重要部件,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连接器,其插合和分离方向多为垂直方向,使得产品在操作时需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部干扰信号的影响,同时其防水效果较差,易出现进水进灰现象,工作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通过在插座内设有90度的通孔,并采用锁紧部与卡勾之间的配合,实现插头部和插座部在水平方向的分离插合,能有效节省垂直方向的空间以及操作空间,来满足整车空间有限的设计布局。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包括插座部和插头部,所述插座部包括插座外壳、插座前胶芯、插座后胶芯、信号接收组件、第一端子插孔组件和第二端子插孔组件;在所述插座外壳内贯穿设有成90度的通孔,所述插座前胶芯内设有转接信号插针,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安装在插座后胶芯内且与转接信号插针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插孔组件和第二端子插孔组件对称设置在插座前胶芯内,所述插座前胶芯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插座后胶芯贯穿插座前胶芯后安装在通孔内;
6.所述插头部包括插头外壳、线缆和端子插针组件,所述插头外壳与插座外壳卡接,所述插座外壳上设有卡勾,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用于与卡勾锁紧的锁紧部,在所述插头外壳的一端设有插头前胶芯,所述插头外壳的另一端设有插头后胶芯,且所述插头前胶芯与插头后胶芯两者位于所述插头外壳内的一端相卡接;所述插头前胶芯上安装有信号弹片,所述端子插针组件的一端与线缆连接,所述端子插针组件的另一端贯穿插头后胶芯后与插头前胶芯卡接,在所述线缆上设有尾扣,所述尾扣与插头外壳卡接,在所述尾扣与插头外壳之间设有用于套装在插头外壳外的整体屏蔽压环。
7.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卡臂、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滑块;在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具有容纳腔的卡块,所述卡臂安装在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容纳腔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卡臂连接,所述卡臂的一端与卡勾卡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在所述滑块的外侧设有限位块,所述卡块的内侧设有与限位块卡接的限位槽。
8.进一步地,在所述线缆上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屏蔽压环、屏蔽外压环和尾部防水圈,在所述插座前胶芯与插座外壳之间设有用于套装在所述插座前胶芯外的防水垫,在所述通
孔内设有屏蔽弹簧。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插孔组件包括第一插孔外壳、第一簧片和第一压铆螺母,所述第一簧片安装在第一插孔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一压铆螺母安装在第一插孔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子插孔组件包括第二插孔外壳、第二簧片和第二压铆螺母,所述第二簧片安装在第二插孔外壳的一端,所述第二压铆螺母安装在第二插孔外壳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均固定在插座前胶芯内。
1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簧片上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插孔外壳上设有若干第一固定扣,若干所述第一固定孔与若干所述第一固定扣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安装。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簧片上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插孔外壳上设有若干第二固定扣,若干所述第二固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固定扣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安装。
12.进一步地,在所述插座前胶芯内设有塑胶弹扣,在所述第一簧片与第二簧片上均设有与塑胶弹扣卡接的卡槽。
13.进一步地,在所述插座外壳的外侧套装有插座防水圈。
14.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第一信号插孔、第一信号线缆、第二信号插孔和第二信号线缆,所述第一信号线缆安装在第一信号插孔上,所述第二信号线缆安装在第二信号插孔上,在所述第一信号插孔和第二信号插孔的侧面均设有与插座后胶芯卡合的弹片,所述第一信号插孔和第二信号插孔均与转接信号插针连接。
15.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信号插针的第一卡扣和用于固定第二信号插针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均与插座后胶芯卡合。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插头外壳内设有通过在插座内设有90度的通孔,在使用过程中,先把插座外壳送至安装板上并锁紧,然后插头外壳水平对插插座外壳后通过锁紧部与卡勾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插头部和插座部的锁紧,此时电流经过机箱内插座的端子、机箱外插头的第一端子组件和第二端子组件、线缆以实现连通,保证连接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解除锁紧部与卡勾之间锁紧关系,即可将插头部从插座上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采用锁紧部与卡勾之间的配合,实现插头部和插座部在水平方向的分离插合,能有效节省垂直方向的空间以及操作空间,来满足整车空间有限的设计布局。
17.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实施例中插座部的装配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插头部的装配图;
21.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22.图4为实施例中插头部的剖视图;
23.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插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实施例中第一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实施例中插座部和插头部组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26.图8为实施例中插座部和插头部组装时的状剖视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1、插座外壳;2、插座前胶芯;3、插座后胶芯;4、信号接收组件;401、第一信号插孔;402、第一信号线缆;403、弹片;5、第一端子插孔组件;501、第一插孔外壳;502、第一簧片;503、第一固定孔;504、第一固定扣;6、第二端子插孔组件;601、第二插孔外壳;602、第二簧片;7、通孔;8、转接信号插针;9、防水垫;10、屏蔽弹簧;11、插头外壳;12、插头前胶芯;13、插头后胶芯;14、线缆;15、端子插针组件;16、卡勾;17、锁紧部;171、卡臂;172、第一弹簧;173、销钉;174、第二弹簧;175、滑块;176、容纳腔;177、卡块;178、限位块;179、限位槽;18、信号弹片;19、屏蔽压环;20、屏蔽外压环;21、尾部防水圈;22、尾扣;23、整体屏蔽压环;24、塑胶弹扣;25、卡槽;26、插座防水圈;27、第一卡扣;28、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未给予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使用信心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
32.如图1

8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一种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包括插座部和插头部,其中,插座部包括插座外壳1、插座前胶芯2、插座后胶芯3、信号接收组件4、第一端子插孔组件5和第二端子插孔组件6;在插座外壳1内贯穿设有成90度的通孔7,插座前胶芯2内设有转接信号插针8,信号接收组件4安装在插座后胶芯内、且与转接信号插针8连接;第一端子插孔组件5和第二端子插孔组件6对称设置在插座前胶芯2内,插座前胶芯2安装在所述通孔7内,插座后胶芯3贯穿插座前胶芯2后安装在通孔7内,在插座前胶芯2与插座外壳1之间设有用于套装在插座前胶芯2外的防水垫9,在通孔7内设有屏蔽弹簧10;
33.如图2所示,插头部包括插头外壳11、线缆14和端子插针组件15,插头外壳11与插座外壳1卡接,插座外壳1上设有卡勾16,插头外壳11上设有用于与卡勾16锁紧的锁紧部17,在插头外壳11的一端设有插头前胶芯12,插头外壳11的另一端设有插头后胶芯13,且插头前胶芯12与插头后胶芯13两者位于所述插头外壳11内的一端相卡接;插头前胶芯12上安装有信号弹片18,端子插针组件15的一端与线缆14连接,端子插针组件15的另一端与贯穿插头后胶芯13后与插头前胶芯12卡接,在线缆14上设有屏蔽压环19、屏蔽外压环20、尾部防水圈21和尾扣22,尾扣22与插头外壳11卡接,在所述尾扣22与插头外壳11之间设有用于套装在插头外壳11外的整体屏蔽压环23。
3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高压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先把插座外壳1送至安装板上并通过螺丝等紧固件进行锁紧,然后插头外壳11水平对插插座外壳1后通过锁紧部17与卡勾16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插头部和插座部的锁紧,此时电流经过机箱内插座的端子、机箱外插头的第一端子组件和第二端子组件、线缆14以实现连通,保证连接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解除锁紧部17与卡勾16之间锁紧关系,即可将插头部从插座上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采用锁紧部17与卡勾16之间的配合,实现插头部和插座部在水平方向的分离插合,能有效节省垂直方向的空间以及操作空间,来满足整车空间有限的设计布局。
35.其中,本实施中的转接信号针,采用insert

molding的方式注塑成型在插座前胶芯2内,进一步提高转接信号针与插座前胶芯2之间的连接强度。
36.本实施例先通过线缆14的编织网与压接的屏蔽压环19导通,再通过屏蔽压环19与插头外壳11内壁导通,然后插头外壳11通过接触挤压插座外壳1上的屏蔽弹簧10导通,最后插座外壳1与箱体实现屏蔽导通。
37.如图2

图4所示,锁紧部17包括卡臂171、第一弹簧172、第二弹簧174和滑块175;在插头外壳11上设有容纳腔176,卡臂171通过销钉173安装在容纳腔176内,第一弹簧172的一端与容纳腔176的内部连接,第一弹簧172的另一端与卡臂171连接,卡臂171的一端与卡勾16卡接,第二弹簧174的一端与卡臂17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174的另一端与滑块175连接,在滑块175的外侧设有限位块178,卡块177的内侧设有与限位块178卡接的限位槽179。当需要实现插座部和插头部之间的安装时,通过卡臂171与卡勾16之间的卡接配合,可实现插座部和插头部之间的稳定安装,并通过第一弹簧172自身的弹力,加强卡臂171与卡勾16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卡臂171与卡勾16卡接时,第二弹簧174处于压缩状态,限位块178与限位槽179处于卡接状态,限制了卡臂171在水平方向上可能出现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卡臂171与卡勾16之间的连接强度。
38.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卡臂171的稳定性,可通过销钉173将卡臂171固定在容纳腔176内,销钉173还可采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紧固件,例如螺钉实现。
39.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中的第一端子插孔组件5包括第一插孔外壳501、第一簧片502和第一压铆螺母,第一簧片502安装在第一插孔外壳501的一端,第一压铆螺母安装在第一插孔外壳501的另一端,第一簧片502固定在插座前胶芯2内。第二端子插孔组件6包括第二插孔外壳601、第二簧片602和第二压铆螺母,第二簧片602安装在第二插孔外壳601的一端,第二压铆螺母安装在第二插孔外壳601的另一端,第二簧片602固定在插座前胶芯2内。
40.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簧片502与第一插孔外壳501、第二簧片602与第二插孔外壳601的连接强度,在第一簧片502上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503,第一插孔外壳501上设有若干第一固定扣504,若干第一固定孔503与若干第一固定扣504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安装。在第二簧片602上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第二插孔外壳601上设有若干第二固定扣,若干第二固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固定扣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安装。通过上述结构安装,使得第一簧片502与第一插孔外壳501、第二簧片602与第二插孔外壳601组装后更牢靠,即使是在振动等级在v3的情况下,第一簧片502和第二簧片602也不会出现上下窜动而导致脱落,从而保证产品使用时的牢靠性。
41.本实施例的第一簧片502和第二簧片602、第一插孔外壳501与第二插孔外壳601结
构完全相同。
42.如图8所示,本实施在插座前胶芯2内设有塑胶弹扣24,在第一簧片502与第二簧片602上均设有与塑胶弹扣24卡接的卡槽25。在第一端子插孔组件5和第二端子插孔组件6安装在插座前胶芯2内时,第一簧片502与第二簧片602上的卡槽25均与塑胶弹扣24卡接,进一步提高第一端子插孔组件5和第二端子插孔组件6的稳定性。
43.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在所述插座外壳1的外侧套装有插座防水圈26。插头部与插座部锁紧后,通过插座防水圈26与箱体配合、插头对插防水信号圈与插座外壳1侧面挤压以及尾部防水圈21与线缆14之间配合来实现与外部的隔绝,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的防水性能。
4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接收组件4包括第一信号插孔401、第一信号线缆402、第二信号插孔和第二信号线缆,第一信号线缆402安装在第一信号插孔401上,第二信号线缆安装在第二信号插孔上,在第一信号插孔401和第二信号插孔的侧面均设有与插座后胶芯3卡合的弹片403,第一信号插孔401和第二信号插孔均与转接信号插针8连接。通过第一信号插孔401和第二信号插孔与转接信号插针8连接,形成信号回路。第一信号插孔401和第二信号插孔侧面的弹片403能加强第一信号插孔401和第二信号插孔与插座后胶芯3的连接强度。
45.本实施例的第二信号插孔与第一信号插孔401结构相同,第二信号线缆与第一信号线缆402结构相同。
46.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如图1所示,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信号插针的第一卡扣27和用于固定第二信号插针的第二卡扣28;所述第一卡扣27与第二卡扣28均与插座后胶芯3卡合。第一卡扣27能进一步提高第一信号插针的稳定性,第二卡扣28能进一步第二信号插针的稳定性,确保连接器工作时信号的稳定性。
47.本实施例的90度弯形结构连接器,通过在插座内设有90度的通孔7,并采用锁紧部17与卡勾16之间的配合,实现插头部和插座部在水平方向的分离插合,能有效节省垂直方向的空间以及操作空间,来满足整车空间有限的设计布局。
4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