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防爆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3128发布日期:2021-09-22 23:2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防爆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防爆片。


背景技术:

2.目前锂电池新能源发展迅猛,现有的锂电池主要以方壳电芯、圆柱电芯和软包电芯为主,其中方壳电芯的适用范围最大,方壳电芯结构强度大,成组效率高,作为锂离子电芯结构极具优势。
3.锂电池由于其化学特性,在循环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膨胀,保障锂电池安全是其结构设计上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方壳电芯中防爆片承担着这一重任,通常防爆片由较薄的铝合金片材制成,其在一定的压力下会率先破裂失效从而泄除电芯内部的压力,防止方壳电芯爆炸,但是传统方壳电芯的防爆片破裂压力不均匀,可靠性不足,因此,亟需一种破裂压力均匀的防爆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防爆片,以解决方壳电芯的防爆片破裂压力不均匀,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池防爆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刻痕,所述刻痕被配置为在电芯内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本体从所述刻痕处发生破裂,所述刻痕包括第一l形刻痕、第二l形刻痕、第三l形刻痕、第四l形刻痕、第一半圆形刻痕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所述第一l形刻痕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刻痕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l形刻痕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刻痕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l形刻痕、所述第二l形刻痕以及所述第一半圆形刻痕形成第一破裂区;所述第三l形刻痕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刻痕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刻痕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l形刻痕、所述第四l形刻痕以及所述第二半圆形刻痕形成第二破裂区,所述第一破裂区与所述第二破裂区沿所述本体的表面几何中心呈对称设置。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形刻痕、所述第二l形刻痕、所述第三l形刻痕以及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半圆形刻痕以及所述第二半圆形刻痕的深度相同。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l形刻痕、所述第二l形刻痕、所述第三l形刻痕以及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深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刻痕以及所述第二半圆形刻痕的深度。
9.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10.作为优选,每四条所述加强筋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四边形加强部,所述四边形加强部均布设置在所述第一破裂区以及所述第二破裂区内。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破裂区与所述第二破裂区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四边形加强部,所述四边形加强部的几何中心与所述本体的表面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一l形刻痕、所述第二l形刻痕、所述第三l形刻痕以及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四边形加强部
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的连接点接触。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破裂区设置有两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所述第一l形刻痕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的连接点接触,所述第二l形刻痕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的连接点接触;所述第二破裂区设置有两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所述第三l形刻痕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的连接点接触,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筋的连接点接触;所述第一破裂区内的两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之间接触设置有第一直线刻痕,所述第二破裂区内的两个所述四边形加强部之间接触设置有第二直线刻痕,所述第一直线刻痕以及第二直线刻痕的深度与所述第一l形刻痕、所述第二l形刻痕、所述第三l形刻痕以及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深度相同。
13.作为优选,每三条所述加强筋连接形成凹型加强部,所述第一破裂区以及所述第二破裂区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凹型加强部,其中一个所述凹型加强部的开口端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一l形刻痕的另一端接触,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l形刻痕的另一端接触;另外一个所述凹型加强部的开口端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l形刻痕的另一端接触,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四l形刻痕的另一端接触。
14.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
15.作为优选,所述电池防爆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热压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通过在本体表面设置第一l形刻痕、第二l形刻痕、第三l形刻痕、第四l形刻痕、第一半圆形刻痕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第一l形刻痕、第二l形刻痕以及第一半圆形刻痕形成第一破裂区,第三l形刻痕、第四l形刻痕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形成第二破裂区,第一破裂区与第二破裂区沿本体表面的几何中心呈对称设置,当电芯内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本体受到的压力能够均匀分布在第一破裂区以及第二破裂区,本体沿着刻痕均匀爆开,以释放电芯内部压力,进而提高了电池防爆片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电池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中加强筋的第一种布置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中加强筋的第二种布置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中加强筋的第三种布置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中热压膜的布置示意图。
22.图中:
23.100、本体;200、刻痕;201、第一l形刻痕;202、第二l形刻痕;203、第三l形刻痕;204、第四l形刻痕;205、第一半圆形刻痕;206、第二半圆形刻痕;207、第一直线刻痕;208、第二直线刻痕;300、第一破裂区;400、第二破裂区;500、加强筋;501、四边形加强部;502、凹型加强部;600、热压膜。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防爆片,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100,本体100的表面设置有刻痕200,刻痕200用于当电芯内部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本体100从刻痕200处发生破裂以释放电芯内部压力,刻痕200包括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第四l形刻痕204、第一半圆形刻痕205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其中,第一l形刻痕201的一端与第一半圆形刻痕205的一端连接,第二l形刻痕202的一端与第一半圆形刻痕20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以及第一半圆形刻痕205形成第一破裂区300,第三l形刻痕203的一端与第二半圆形刻痕206的一端连接,第四l形刻痕204的一端与第二半圆形刻痕206的另一端连接,第三l形刻痕203、第四l形刻痕204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形成第二破裂区400,第一破裂区300与第二破裂区400沿本体100的表面几何中心呈对称设置,当电芯内部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本体100受到的压力能够均匀分布在第一破裂区300以及第二破裂区400,本体100沿着刻痕200均匀爆开,以释放电芯内部压力。
29.可选地,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的深度相同,能够实现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在受到电芯内部压力的作用时均匀破裂,第一半圆形刻痕205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的深度相同,能够实现第一半圆形刻痕205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在受到电芯内部压力的作用时均匀破裂,增强电池防爆片的可靠性。
30.进一步地,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的深度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半圆形刻痕205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的深度,作为优选,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的深度均大于第一半圆形刻痕205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的深度,在电芯内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本体100能够从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均匀破裂,而当电芯内部压力远超过预设值时,本体100能够从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
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均匀破裂后,继续沿第一半圆形刻痕205以及第二半圆形刻痕206破裂,以释放电芯内部压力,以保证电池防爆片破裂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
31.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00的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500,通过在本体100表面设置加强筋500,提高了本体100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强本体100破裂是电芯内部对本体100的压力的均匀程度。
32.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强筋500的布置方式,如图2所示,每四条加强筋500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四边形加强部501,四边形加强部501均布设置在第一破裂区300以及第二破裂区400内,第一破裂区300与第二破裂区400之间也设置有四边形加强部501,第一破裂区300与第二破裂区400之间的四边形加强部501的几何中心与本体100的表面的几何中心重合,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破裂区300与第二破裂区400之间的四边形加强部501的相邻两个加强筋500的连接点接触,提高了本体100几何中心处的结构强度,防止电芯内部压力集中在本体100集合中心处使本体100发生形变,保证了电池防爆片的稳定性。
33.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强筋500的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每四条加强筋500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四边形加强部501,四边形加强部501均布设置在第一破裂区300以及第二破裂区400内,其中,第一破裂区300设置有两个四边形加强部501,第一l形刻痕201的另一端与第一破裂区300内的一个四边形加强部501的相邻两个加强筋500的连接点接触,第二l形刻痕202的另一端与第一破裂区300内的另一个四边形加强部501的相邻两个加强筋500的连接点接触,以增强第一破裂区300的结构强度;第二破裂区400同样设置有两个四边形加强部501,第三l形刻痕203的另一端与第二破裂区400内的一个四边形加强部501的相邻两个加强筋500的连接点接触,第四l形刻痕204的另一端与第二破裂区400内的另一个四边形加强部501的相邻两个加强筋500的连接点接触,以增强第二破裂区400的结构强度;同时,在第一破裂区300内的两个四边形加强部501之间接触设置有第一直线刻痕207,在第二破裂区400内的两个四边形加强部501之间接触设置有第二直线刻痕208,第一直线刻痕207以及第二直线刻痕208的深度与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的深度相同,在对电芯内部压力进行释放时,第一直线刻痕207以及第二直线刻痕208能够与第一l形刻痕201、第二l形刻痕202、第三l形刻痕203以及第四l形刻痕204同时破裂,进一步提高电池防爆片破裂压力的均匀程度。
34.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加强筋500的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每三条加强筋500连接形成凹型加强部502,在第一破裂区300以及第二破裂区400分别设置一个凹型加强部502,其中,一个凹型加强部502的开口端的一个端部与第一l形刻痕201的另一端接触,另一个端部与第二l形刻痕202的另一端接触,另一个凹型加强部502的开口端的一个端部与第三l形刻痕203的另一端接触,另一个端部与第四l形刻痕204的另一端接触,第一破裂区300内的凹型加强部502增强了第一破裂区300的结构强度,第二破裂区400内的凹型加强部502增强了第二破裂区400的结构强度。
35.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加强筋500位于本体10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当加强筋500同时位于本体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时,电池防爆片的结构强度得到增强,破裂压力的均匀程度也得到提升。
3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防爆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盖有热压膜600,热压膜600随着本体100的结构成型以完全贴合覆盖在电池防爆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用来防止电池防爆片被电解液腐蚀而提前失效。作为优选,热压膜600与电池防爆片边缘处留有一定间距,避免了电池防爆片安装在电池顶盖上时发生爆孔的缺陷。
3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