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4731发布日期:2021-10-09 12:3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小型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其内部的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电连接器作为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其承担着各个零件或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是电性连接关系中极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有些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壳体,以usb电连接器为例,其绝缘本体外一般都包覆有一金属壳体,一方面可改善产品强度,另一方面可屏蔽外部的干扰信号,但是,这类普通的usb电连接器往往无法应对一些苛刻的使用环境,其防尘、防水能力较差,而且其自身结构也比较单薄,导致强度和可靠性存在一些隐患。
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防水防尘性能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及遮罩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一对接框口,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拼接缝,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所述金属壳体外以将所述拼接缝遮盖并封住的绝缘外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套沿所述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上,且所述绝缘外套设有顶壁、底壁、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以及一安装部,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的外表面为连续的平坦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凹槽,以在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形成位于该后端面前侧的台阶面,所述凹槽向后开放设置以供向其内部填充防水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绝缘外套的后侧且围绕在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的四周,且所述安装部凸起地设置于所述顶壁、底壁和侧壁的外表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框口向外凸伸出所述绝缘外套,且所述对接框口外围设有一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向外突出于所述绝缘外套的四周表面,且其后端面抵接于所述绝缘外套的前端面,所述防护套的前端面与所述对接框口的前端面齐平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设有顶板、底板及一对侧板,所述顶板或底板上设有所述拼接缝。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套为一环形橡胶圈,其至少设有一内层
环及一外层环,所述内层环介于所述外层环和绝缘外套之间,且所述内层环与所述绝缘外套相抵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直立式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且其对接方向和所述电连接器在外部电路板上的安装方向相同。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上排端子、下排端子及介于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之间的金属屏蔽片,所述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均包括一对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片前端设有一对凸脚及位于凸脚一侧的钩部,所述凸脚向前凸伸超过所述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所述金属屏蔽片的两侧边缘设有向外凸伸出的搭接脚,所述搭接脚与所述延伸脚相互搭接且两者均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设有拼接缝,通过在金属壳体外装设绝缘外套以将所述拼接缝遮盖并封住,使金属壳体在四个方向上被包覆住,大大改善了电连接器内部的密封性及自身强度;同时,利用防护套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框口处的密封性,改善防尘防水的效果,从而使得内部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在去除防护套后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外套的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2.请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的端子模组20、遮罩在绝缘本体10 外的金属壳体30、覆盖于所述金属壳体30外围的绝缘外套40、以及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30上的防护套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直立式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且其对接方向和所述电连接器100在外部电路板上的安装方向相同。
23.所述绝缘本体10通过注塑成型而成,其包覆在所述端子模组20的四周表面,并且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延伸出的对接舌板12,所述基部11与所述金属壳体30固定配合。
24.所述端子模组20包括上排端子21、下排端子22、介于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之间的金属屏蔽片23及定位座24,所述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屏蔽片23的上、下两侧,且两者数量相同且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座24有两个,其分别与所述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 进行结合固定,接着再彼此结合成一整体并使金属屏
蔽片23夹设于其中,然后再与所述绝缘本体10进行组装结合。具体来说,所述上排端子21包括一对接地端子21g、位于所述接地端子21g之间的一对电源端子21p、以及分布于所述电源端子21p之间的若干信号端子21s,从而使得所述信号端子21s位于上排端子21的最内侧,而所述接地端子21g则位于所述上排端子21的最外侧,且所述接地端子21g、电源端子21p及信号端子21s均设有接触臂210及焊脚 211,所述接触臂210均位于同一平面,用于与对接端电连接器(未图示)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脚211均位于同一平面,用于表面安装至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焊脚211也可以插入式的方式插装焊接于电路板。
25.另外,所述接地端子21g的接触臂210还设有一向外延伸出的延伸脚213。具体来说,请参图5所示,所述一对电源端子21p对称分布于若干信号端子21s 的左右两侧,所述一对接地端子21g则分别分布于所述一对电源端子21p的外侧,即所述电源端子21p介于所述信号端子21s和接地端子21g之间,相比于接地端子21g的接触臂210,所述电源端子21p接触臂210更加靠近于所述信号端子21s接触臂210,即电源端子21p的接触臂210与其内侧的信号端子21s 的接触臂210之间的距离更近,而电源端子21p接触臂210与其外侧的接地端子21g接触臂210之间的距离更远。所述下排端子22与上排端子21结构基本相似,其与上排端子21一一对应,不再赘述。所述金属屏蔽片23为金属冲压件,其前端设有一对凸脚231及位于凸脚一侧的钩部232,所述凸脚231向前凸伸超过所述上排端子21和下排端子22中的接地端子21g,所述金属屏蔽片 23的两侧边缘设有向外凸伸出的搭接脚233,所述搭接脚233与所述接地端子 21g的延伸脚213相互搭接,并最终均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
26.所述金属壳体30设有顶板31、底板32及一对弧形侧板33,所述顶板31、底板32及弧形侧板33共同围成一插接腔35,所述插接腔35的前端边缘形成一对接框口351,所述一对弧形侧板33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31和底板32的左右两侧,并且彼此呈对称设置,且所述弧形侧板33呈c型,使得所述对接框口351相对于其几何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具体来说,所述顶板31和底板32 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一对弧形侧板33呈左右对称设置,这类设计可运用至type c型usb电连接器上,实现正反向均可插入的功能,使得插接过程更加便捷,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type c型usb电连接器,也不仅限于usb 电连接器。所述金属壳体30由一体冲压后经弯折加工而成,其顶板31或底板 32上设有拼接缝34(如铆接缝、焊接缝等),因此,为了增强金属壳体30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所述金属壳体30外围设置了绝缘外套40,以下详细介绍绝缘外套40。
27.所述绝缘外套40沿所述电连接器的对接方向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30的四周表面,从而将所述金属壳体30包裹在其内部,实现对金属壳体30和端子模组20的保护。如图2所示,所述绝缘外套40设有顶壁41、底壁42、相对设置的一对侧壁43及安装部44,其中,所述侧壁43与所述顶壁41之间设有弧形衔接面,所述底壁42位于所述金属壳体30的下方,所述侧壁43覆盖所述金属壳体30的侧板33,所述绝缘外套40设有一围绕于对接框口351四周的前端面 48,该前端面48可用于抵挡住所述防护套60,使得防护套60的安装过程相对简单且精准,所述安装部44位于所述绝缘外套40的后侧,且围绕在所述顶壁 41、底壁42和侧壁43的四周,所述安装部44设有与所述顶壁41、底壁42及侧壁43衔接并垂直的前端面441,且安装部44凸起于顶壁41、底壁42和侧壁 43的外表面,从而形成裙摆状结构,其用于安装至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实现对电连接器良好的支撑和加固。另外,所述顶壁41、底壁42和侧壁43
的外表面均为连续的平坦表面。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绝缘外套40并未完全覆盖住所述金属壳体30,所述金属壳体30的前端向前凸伸出所述绝缘外套40,使得所述金属壳体30的对接框口351外露于所述绝缘外套40之外,具体来说,对接框口351是位于所述绝缘外套40的前端面48的前侧,以便于安装所述防护套 60,且该绝缘外套40的前端面48与所述安装部44的前端面441保持平行。
28.另外,所述安装部44具有自其后端面向前凹陷形成的凹槽442,以在所述安装部44的内侧形成位于该后端面前侧的台阶面443,所述凹槽442向后开放设置以供向其内部填充防水胶,从而防止水汽自电连接器100的后侧向内渗入,以实现在电连接器100的后侧进行防水保护的目的。
29.所述防护套60为一环形橡胶圈,其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30上,并紧密环绕在所述对接框口351上,优选地,所述防护套60具有多层环结构,具体来说,所述防护套60具有一体成型的内层环61及外层环62,所述内层环61介于所述外层环62和绝缘外套40之间,并受到绝缘外套40的前端面48的抵接限位,这种双层环结构使得防护套60的质地更厚实,韧性更佳,同时防水性能也更出色,当然,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套60也可以是一体式的三层环结构,即在所述内层环61和外层环62之间还设有一中间环63,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套60紧贴在所述金属壳体30的表面及绝缘外套40的前端面48,且所述防护套60的前端面64与所述对接框口351的前端面齐平设置。另外,所述防护套60向外突出于所述绝缘外套40的四周表面,且其后端面抵接于所述绝缘外套40的前端面,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小绝缘外套40与电脑机箱外壳之间的缝隙,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性,降低污物进入的缝隙。
3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制备过程中,需先在所述端子模组20外注塑成型所述绝缘本体10,然后再将金属壳体30组装至绝缘本体10上,接着将所述绝缘外套40组装在金属壳体30外,最后将防护套60安装至所述金属壳体 30的前端。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壳体30设有拼接缝34,通过在金属壳体30 外装设绝缘外套40以将所述拼接缝34遮盖并封住,使金属壳体30在四个方向上被包覆住,大大改善了电连接器100内部的密封性及自身强度;同时,利用防护套6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对接框口处的密封性,改善防尘防水的效果,从而使得内部的电性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