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7731发布日期:2021-12-31 23:2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包功能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
[

背景技术:
]
[0002]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与电池包换电息息相关的换电设备以及配件也逐渐改进和改善,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具体使用。
[0003]
换电电池包与电动车车体之间一般通过连接器电性对接,实现电路导通,目前的连接器设备一般都是直接硬性对接,当电池包与车体之间存在晃动或其他震动时,容易对各部件带来损坏,由于电池包的重量较大,所以电池包相对于车体的移动,作用力也随之较大。
[0004]
基于此,需要采用具备一定缓冲性能的对接部件来实现电性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与实验,从连接器的具体结构方面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底板以及嵌入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底板内侧的浮动式连接器浮动连接板;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正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大导通柱以及密集设置的小导通柱;所述小导通柱处于两所述大导通柱之间部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两侧部位的限位柱;所述连接器底板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大导通柱、小导通柱以及限位柱的浮动通孔;
[0007]
所述连接器底板内部为中空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且所述连接器底板内部的中空区域保留有便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间隙。
[0008]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后部还连接有电缆连接板;在所述电缆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外部电缆电线相连接的电性连接孔;所述电性连接孔为密集布设;在所述电缆连接板两侧部位还设置有螺丝柱;所述螺丝柱上连接有线耳。
[0009]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后部连接设置有用于部分包裹所述电缆连接板的柔性包围结构。
[0010]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外周还连接设置有一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底板通过螺丝与所述连接器外壳相连接。
[0011]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两侧部位还一体成型设置有底板限位柱。
[0012]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以及所述连接器外壳整体呈方形体结构。
[0013]
优选地,所述柔性包围结构以及所述电缆连接板处于所述连接器底板背面中间部位;且所述柔性包围结构朝外侧凸出,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底板形成中间凸出结构。
[0014]
优选地,所述浮动通孔的左右两侧部位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便于与所述限位柱的弧形接触。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通过同时设置连接器底板12以及嵌入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侧的浮动式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正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大导通柱132/134以及密集设置的小导通柱133,小导通柱处于两所述大导通柱132/134之间部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两侧部位的限位柱131/135,连接器底板12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大导通柱132/134、小导通柱以及限位柱131/135的浮动通孔,连接器底板12内部为中空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且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部的中空区域保留有便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间隙,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器底板12中设置有便于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移动的移动间隙,即可较好的保证连接器电池端的位置缓冲,避免造成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0018]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1包括连接器底板12以及嵌入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侧的浮动式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正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大导通柱132/134以及密集设置的小导通柱133;所述小导通柱处于两所述大导通柱132/134之间部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两侧部位的限位柱131/135;所述连接器底板12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大导通柱132/134、小导通柱以及限位柱131/135的浮动通孔;
[0019]
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部为中空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且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部的中空区域保留有便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间隙。
[0020]
本技术通过同时设置连接器底板12以及嵌入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侧的浮动式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正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大导通柱132/134以及密集设置的小导通柱133,小导通柱处于两所述大导通柱132/134之间部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两侧部位的限位柱131/135,连接器底板12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大导通柱132/134、小导通柱以及限位柱131/135的浮动通孔,连接器底板12内部为中空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且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部的中空区域保留有便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间隙,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器底板12中设置有便于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移动的移动间隙,即可较好的保证连接器电池端的位置缓冲,避免造成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0021]
本技术的浮动结构设计,可以较好的实现xyz三个方向的浮动处理,功率端子与信
号端子都是有弹簧的结构,可以自动适应。
[0022]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后部还连接有电缆连接板138;在所述电缆连接板138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外部电缆电线相连接的电性连接孔137;所述电性连接孔137为密集布设;在所述电缆连接板138两侧部位还设置有螺丝柱136;所述螺丝柱136上连接有线耳。
[0023]
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动车车端的电性连接线逐一插入所述电性连接孔137中实现电性导通连接。
[0024]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12后部连接设置有用于部分包裹所述电缆连接板138的柔性包围结构14。
[0025]
所述柔性包围结构14可以设计为褶皱层结构,便于在一定尺寸范围之内的柔性缓冲。
[0026]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12外周还连接设置有一连接器外壳11;所述连接器底板12通过螺丝与所述连接器外壳11相连接。
[0027]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12两侧部位还一体成型设置有底板限位柱121。
[0028]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底板12以及所述连接器外壳11整体呈方形体结构。
[0029]
优选地,所述柔性包围结构14以及所述电缆连接板138处于所述连接器底板12背面中间部位;且所述柔性包围结构14朝外侧凸出,相对于所述连接器底板2形成中间凸出结构。
[0030]
优选地,所述浮动通孔的左右两侧部位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便于与所述限位柱131/135的弧形接触。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电电池包用车身端连接器1通过同时设置连接器底板12以及嵌入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侧的浮动式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正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大导通柱132/134以及密集设置的小导通柱133,小导通柱处于两所述大导通柱132/134之间部位,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两侧部位的限位柱131/135,连接器底板12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所述大导通柱132/134、小导通柱以及限位柱131/135的浮动通孔,连接器底板12内部为中空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且所述连接器底板12内部的中空区域保留有便于所述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上下左右移动的移动间隙,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连接器底板12中设置有便于连接器浮动连接板13移动的移动间隙,即可较好的保证连接器电池端的位置缓冲,避免造成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0032]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