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距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5188发布日期:2021-12-25 00:2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距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微矩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例如,球场上点灯用的连接器和硬盘驱动器的连接器,以及点燃火箭的连接器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连接器,都要保证电流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就泛指而言,连接器所接通的不仅仅限于电流,在光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纤系统中,传递信号的载体是光,玻璃和塑料代替了普通电路中的导线, 但是光信号通路中也使用连接器,它们的作用与电路连接器相同。
3.高速信号传输是许多电连接器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现在许多航空、航天、兵器、电子领域对连接器的高速传输连接器性能指标提出了较高的需求。
4.在现有技术中,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和莫列斯有限公司共同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105337107a)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第一模组,包括一第一绝缘件和一组第一导电端子;一第二模组,包括一第二绝缘件和一组第二导电端子;两个导电扣持元件;一屏蔽片,其包括一板体和两个接地部,其中该板体间隔开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该接地部与该导电扣持元件接触并电连接;两个导电弹片,装设在该绝缘壳体的外侧;以及一外屏蔽壳体,环绕地包围在该导电弹片、该导电扣持元件以及该绝缘壳体的外周。该线缆连接器包括前述的电连接器、一装设在该电连接器后端的遮蔽壳体、一覆盖在该遮蔽壳体外周的绝缘外壳以及与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在一起的一线缆。该方案能够在高速数据传输时提高信号质量。
5.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所以,目前提供一种空间合理、同时信号传输满足1.25gbit/s指标的一种高速连接器结构实用新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信号传输的快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信号传输质量高的一种微矩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7.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微距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采用等间排距的结构并采用了26#超五类导线和地线的结构,这里的等间排距的结构是指插头基座和插座基座上排布设有等间排距的孔。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微距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前述的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对接端、插针组件、插头基座、插头外壳、锁紧螺钉、平垫一和铆套;前述
的插针组件是由麻花针和插针经过压接为一体后再压接导线为一体的结构。
9.其中,前述的导线包括26#超五类导线或afr

250导线。
10.进一步的,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对接端、插孔组件、硅胶垫、插座基座、插座外壳、锁紧螺母、平垫二、弹垫和螺母。
11.在插头组件中,插头基座从插头外壳尾端装入插头外壳内腔中后,通过插针组件穿过前述的插头基座上排布的等间排距的孔中,并采用dg

3s万能胶从插头尾端灌入固化,使得插针组件、插头基座、插头外壳为一个整体。采用2颗铆套装入插头外壳两端的孔中在第一翻铆点翻铆紧固在插头外壳上,依次装入平垫一和锁紧螺钉在铆套中,在第二翻铆点翻铆使得锁紧螺钉、平垫一装入铆套中不能退出。
12.在插座组件中,前述的插座基座从插座外壳尾端装入插座外壳内腔中后,通过插孔组件穿过插座基座上排布的等间排距的孔中,然后用dg

3s万能胶从插座外壳尾端灌入固化。采用硅胶垫从插座外壳前端装入插座外壳内腔使得插孔组件、硅胶垫、插座基座和插座外壳为一个整体,最后将锁紧螺钉装入插座外壳两端的孔中,再依次装入平垫二、弹垫和螺母锁紧。
13.进一步的,前述的插头基座和插座基座上的间距l1为1.27mm、排距l2 为1.27mm;孔的数量为12芯、18芯、24芯、30芯、36芯、55芯或100芯。
14.进一步的,前述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组装完成后,插头组件的插头对接端插入插座组件的插座对接端后,将锁紧螺钉拧入锁紧螺母中后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锁紧接触,实现信号或电流的传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等间排距的结构加上采用了26#超五类导线和地线的结构,使得该结构的连接器信号传输稳定,串扰小,实现高速传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空间小、重量轻、接触可靠、信号传输稳定且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一次成型,设计合理的优点。对于现在要求连接器小型化,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的性能指标很适用,弥补了其他连接器占用空间大,结构不合理,传输信号不稳定的情况。
16.该微矩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占用空间小且性能优,满足大多数需求传输速率高的场合。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针组件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组件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组件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孔组件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组件结构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组件俯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接后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

插针组件、2

插头基座、3

插头外壳、4

锁紧螺钉、5
‑ꢀ
平垫一、6

铆套、7

插孔组件、8

硅胶垫、9

插座基座、10

插座外壳、11

锁紧螺母、12

平垫二、13

弹垫、14

螺母,15

插头对接端,16

麻花针,17

插针,18

导线,19

dg

3s万能胶,20

第一翻铆点,21

第二翻铆点,22

插孔, 23

插座对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

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矩形等间排距高速连接器,其插头组件包括作为作为插针组件1的麻花针16和插针17经过压接为一体后再压接26#超五类导线或afr

250导线为一体后如图1。
27.具体实施时,插头基座2从插头外壳3尾端装入插头外壳3内腔中后,再将插针组件1穿过插头基座2上排布的等间排距的孔中,然后用dg

3s万能胶19从插头尾端灌入固化,使得插针组件1、插头基座2、插头外壳3为一个整体。再次将2颗铆套6装入插头外壳3两端的孔中第一翻铆点20翻铆紧固在插头外壳3上,依次装入平垫一5和锁紧螺钉4在铆套6中,在第二翻铆点21翻铆使得锁紧螺钉4、平垫一5装入铆套6中不能退出,如图2。
28.其插座组件包括作为作为插孔组件7的插孔22和26#超五类导线或afr

250导线为一体后如图4。
29.进一步,插座基座9从插座外壳10尾端装入插座外壳10内腔中后,再插孔组件7穿过插座基座9上排布的等间排距的孔中,然后用dg

3s万能胶 19从插座外壳10尾端灌入固化,再把硅胶垫8从插座外壳10前端装入插座外壳10内腔b使得插孔组件7、硅胶垫8、插座基座9和插座外壳10为一个整体,最后将锁紧螺钉4装入插座外壳10两端的孔中,再依次装入平垫二12、弹垫13和螺母14锁紧,如图5。
30.插头组件上的

信号为26#超五类导线的正级,θ信号为26#超五类导线的负级,

为afr

250导线的地级,如图3。
31.插座组件上的

信号为26#超五类导线的正级,θ信号为26#超五类导线的负级,

为afr

250导线的地级,如图6。
32.插头组件插头a端插入插座组件的插座对接端23对接后,将锁紧螺钉4 拧入锁紧螺母11中后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锁紧接触,实现信号或电流的传输,如图7。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