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掀盖式芯片脚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2.市面上大部分的芯片脚座是推拉式,推拉式芯片脚座的主要缺陷是使用不太方便,推拉固定芯片的结构件和脚座主体需在用绳索之类的结构相连,若无绳索连接很容易掉落及损坏。如不使用芯片脚座连接器,只能将芯片直接焊接在pcb板上,芯片不能从pcb板上取下来,无法对芯片进行重复利用。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9389255u)揭示了一种芯片电连接器,所述盖体设有与所述侧壁旋转配合的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枢转臂,相邻两个枢转臂之间设有凹槽,所述枢转臂末端设有凸伸入所述凹槽内的旋转轴部,该芯片连接器为分段式枢转部,且旋转周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仅容易造成盖子旋转过程不顺畅、芯片工作稳定性低,而且分段式设计的结构强度较弱,容易出现枢转轴折断等现象,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符合使用要求、安全牢固的掀盖式芯片脚座连接器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掀盖式芯片脚座连接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掀盖式芯片脚座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端子以及位于连接器本体两端的盖子,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端均匀排列有若干阻隔板以及与阻隔板间隔设置的端子槽,所述端子与端子槽相匹配,所述阻隔板的下端设有转槽,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两侧端对称设有卡接部,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卡接部与盖子相卡接,所述盖子包括盖体和一体式旋转轴,所述一体式旋转轴与盖体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式旋转轴穿过转槽绕连接器本体转动。
7.进一步的,两所述盖子中间设有散热空间,所述盖体上设有内凹的开槽,所述盖体的两端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扣脚。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空间的宽度为2.5mm
‑
7mm。
9.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部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止动块相配合的卡接块,两所述卡接块之间对称设有内凹的卡槽,所述扣脚位于卡槽内,所述扣脚的外侧面与卡接部的表面相平齐,所述卡槽上方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连接器本体之间设有倾斜向上的过渡面,所述扣脚与卡板相卡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连接部的上方,所述接触部上设有向上的凸起,所述连接部的侧端至少设有一个连接脚。
11.进一步的,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定位脚。
12.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均匀排列有若干压条,所述压条与盖体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旋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的边缘为圆弧形。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本体内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梯形槽。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为一体式旋转轴,该一体式旋转轴与转槽、端子相配合,通过将旋转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能有效提高装置的旋转流畅度,且有利于提高各装置之间的结构强度,降低折断的情况发生,两盖子之间设有空隙用于芯片散热,有利于延长装置和芯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8.图3: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本实用新型中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下的剖面图。
22.附图标记:
23.1、连接器本体;2、端子;3、盖子;4、阻隔板;5、端子槽;6、转槽;7、卡接部;8、散热空间;9、梯形槽;10、芯片;11、引脚;21、连接部;22、接触部;31、盖体;32、一体式旋转轴;33、止动块;71、卡接块;72、卡槽;73、卡板;211、连接脚;221、凸起;222、定位脚;311、开槽;312、扣脚;313、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掀盖式芯片脚座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1、端子2以及位于连接器本体1两端的盖子3,所述连接器本体1的两端均匀排列有若干阻隔板4以及与阻隔板4间隔设置的端子槽5,所述端子2与端子槽5相匹配,所述阻隔板4均匀排列且对称设于连接器本体1的两端,所述连接器本体1中间形成放置芯片10的放置区,所述阻隔板4的下端设有转槽6,所述连接器本体1的两侧端对称设有卡接部7,所述连接器本体1通过卡接部7与盖子3相卡接,所述盖子3包括盖体31和一体式旋转轴32,所述一体式旋转轴32与盖体31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式旋转轴32穿过转槽6绕连接器本体1转动,形成掀盖式开合方式。
26.所述一体式旋转轴32下端固定连接有止动块33,所述止动块33的边缘为圆弧形。
27.所述连接器本体1内设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梯形槽9,该梯形槽9用于连接器本体1的减胶偷料,避免连接器本体1在铸造过程中出现缩水等问题。
28.具体使用时,一体式旋转轴32穿过转槽6绕连接器本体1转动,形成掀盖式开合方式,一体式旋转轴32通过将旋转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能有效提高装置的旋转流畅度,且有利于提高各装置之间的结构强度,降低折断的情况发生,一体式旋转轴32下端固定连接有止动块33用于限制盖子3的转动范围,当盖子3旋转打开角度120度时,止动块33与卡接部
7相抵接,使其不能再向外旋转角度作用,所述止动块33的边缘为圆弧形用于提高转动的流畅度,防止使用过程出现卡顿等问题。
29.两所述盖子3呈闭合状态时,两所述盖子3中间设有散热空间8,此时芯片10的上表面呈外露状态,便于芯片10进行散热,减少芯片10工作时的负荷,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空间8的宽度为6mm,不仅能对芯片10进行有效的固定且芯片10上表面能形成更大的散热空间8,所述盖体31上设有内凹的开槽311,所述开槽311可设于盖体31的内侧面、上表面或者两端,本实施例中的开槽311设置在内侧面,掀盖时可通过抓住开槽311更好的实现开合操作,所述盖体31的两端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扣脚312,所述盖体31通过扣脚312与卡接部7相卡接。
30.所述卡接部7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止动块33相配合的卡接块71,两所述卡接块71之间对称设有内凹的卡槽72,所述扣脚312位于卡槽72内,所述扣脚312的外侧面与卡接部7的表面相平齐,该设计不仅能减少该装置的占用空间,且可避免扣脚312在使用时被碰撞导致连接器连接不灵敏等现象发生,所述卡槽72上方设有卡板73,所述卡板73与连接器本体1之间设有倾斜向上的过渡面(附图中未标出),所述扣脚312可通过过渡面顺沿至卡板73下方并与卡板73相卡接,使用更方便快捷。
31.参阅图5到图6,所述端子2包括连接部21和接触部22,所述接触部22位于连接部21的上方,所述接触部22上设有向上的凸起221,所述盖体31的内侧面上均匀排列有若干压条313,所述压条313与盖体31固定连接,当盖子3扣合时,通过压条313压迫芯片10两端的引脚11与端子2的凸起221最高点处相抵接,提高芯片10与连接器接触的有效性,所述连接部21的侧端设有两个连接脚211,所述连接脚211与端子槽5相卡接,所述接触部22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定位脚222,所述定位脚222位于一体式旋转轴32的下方。
32.工作流程:一体式旋转轴穿过转槽绕连接器本体转动,形成掀盖式开合方式,一体式旋转轴通过将旋转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能有效提高装置的旋转流畅度,当盖子扣合时,通过压条压迫芯片两端的引脚与端子的凸起最高点处相抵接,提高芯片与连接器接触的有效性。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为一体式旋转轴,该一体式旋转轴与转槽、端子相配合,通过将旋转中心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能有效提高装置的旋转流畅度,且有利于提高各装置之间的结构强度,降低折断的情况发生,两盖子之间设有空隙用于芯片散热,有利于延长装置和芯片的使用寿命。
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