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4461发布日期:2021-11-29 16:5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感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感装置一般包括电感壳体、线圈绕组,而圈绕线组上的插脚一般通过点胶固定在电感壳体上。这样插脚的固定结构,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工序,而且产效低。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在电感壳体上设有插脚固定结构,减少插脚的点胶固定,并确保插脚不容易变形的电感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感装置,包括缠绕设置在电感壳体上的线圈绕组,线圈绕组上设有插脚,电感壳体上设有插脚固定结构,插脚固定结构设有固定槽,插脚部分限位在固定槽上,通过在电感壳体上设有插脚固定结构,减少插脚的点胶固定,并确保插脚不容易变形的电感装置。
5.插脚固定结构包括呈间隔设置在电感壳体上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间隔形成固定槽,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二者的内侧面分别与插脚部分外表面接触。
6.电感壳体上设有若干组插脚固定结构,每组插脚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呈倾斜设置。
7.线圈绕组包括缠绕设置在电感壳体一侧的第一绕组,以及缠绕设置在电感壳体另一侧的第二绕组,电感壳体上设有用于分隔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的隔板;电感壳体设有用于插入并卡设隔板的限位结构。
8.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的线头或线尾形成插脚。
9.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阻隔凸条。
10.隔板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阻隔凸条。
11.限位结构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在电感壳体上的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均包括呈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之间的间隔形成卡槽,隔板插入卡槽内,且上限位结构的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分别与隔板上端部接触,下限位结构的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分别与隔板下端部接触。
12.电感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磁环的空腔。
13.电感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插接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插接结构相装配。
14.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的连接柱,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的连接孔,连接柱插入相应的连接孔中。
15.电感壳体的底部设有pcb板,pcb板上设有穿孔,第二固定块的底面和pcb板的顶面贴合。通过第二固定块的底面和pcb板的顶面贴合,使电感装置插入pcb板后放置得更平稳,不容易变动电感装置的位置;线圈绕组的插脚插入穿孔内,以避免电感插入pcb板后倾斜,歪倒,起到双重固定作用。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a、通过在电感壳体上设有插脚固定结构,减少插脚的点胶固定,并确保插脚不容易变形的电感装置。
18.b、隔板固定在电感壳体的卡槽上,避免电感壳体两侧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相互受到影响,使用方便,隔板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阻隔凸条,阻隔凸条增加隔板的强度,使隔板不容易变形。
19.c、通过第二固定块的底面和pcb板的顶面贴合,使电感装置插入pcb板后放置得更平稳,不容易变动电感装置的位置,线圈绕组的插脚插入穿孔内,以避免电感插入pcb板后倾斜,歪倒,起到双重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感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感装置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感装置的电感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感装置的电感壳体、磁环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感装置配合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为电感壳体,2为线圈绕组,3为插脚,4为固定槽,5为第一固定块,6为第二固定块,7为第一绕组,8为第二绕组,9为隔板,9.1为阻隔凸条,10为第一限位凸块,11为第二限位凸块,12为卡槽,13为空腔,14为磁环,14.1为通孔,15为第一壳体,16为第二壳体,17为连接柱,18为连接孔,19为限位凸环,20为pcb板,20.1为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7.参见图1

图5,一种电感装置,包括缠绕设置在电感壳体1上的线圈绕组2,线圈绕组2上设有插脚3,电感壳体1上设有插脚固定结构,插脚固定结构设有固定槽4,插脚3部分限位在固定槽4上。
28.插脚固定结构包括呈间隔设置在电感壳体1上的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之间的间隔形成固定槽4,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二者的内侧面分别与插脚3部分外表面接触。
29.电感壳体1上设有若干组插脚固定结构,每组插脚固定结构的第一固定块5和第二固定块6分别呈倾斜设置。
30.参见图1,线圈绕组2包括缠绕设置在电感壳体1一侧的第一绕组7,以及缠绕设置在电感壳体1另一侧的第二绕组8,电感壳体1上设有用于分隔第一绕组7、第二绕组8的隔板9;电感壳体1设有用于插入并卡设隔板9的限位结构。
31.第一绕组7、第二绕组8的线头或线尾形成插脚3。
32.参见图1

图3,隔板9上设有若干个阻隔凸条9.1。
33.隔板9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呈上下间隔设置的阻隔凸条9.1。
34.参见图2

图4,限位结构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在电感壳体1上的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均包括呈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凸块10和第二限位凸块11,第一限位凸块10和第二限位凸块11之间的间隔形成卡槽12,隔板9插入卡槽12内,且上限位结构的第一限位凸块10和第二限位凸块11分别与隔板9上端部接触,下限位结构的第一限位凸块10和第二限位凸块11分别与隔板9下端部接触。
35.参见图4,电感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磁环14的空腔13。电感壳体1对应空腔13的位置上设有限位凸环19,磁环14设有通孔14.1,磁环14位于空腔13内,且限位凸环19相对插入通孔14.1。
36.参见图4,电感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之间设有插接结构,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6通过插接结构相装配。
37.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5或第二壳体16上的连接柱17,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15或第二壳体16上的连接孔18,连接柱17插入相应的连接孔18中。
38.参见图5,电感壳体1的底部设有pcb板20,pcb板20上设有穿孔20.1,第二固定块6的底面和pcb板20的顶面贴合,线圈绕组2的插脚3插入穿孔20.1内。
39.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