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7050发布日期:2021-12-22 17:1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触控笔充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笔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可以直接用手指控制,也可以配合触控笔来使用,市面上提供有触控笔的电子设备一般在其内部都会设置有供触控笔充电的结构。现有的触控笔充电结构包括放置触控笔的固定槽、与触控笔形成电连接的定制化充电连接器以及相应的附属元件和理线结构,定制的充电连接器成本高、线路复杂,并且还需要占用电子设备较大的内部空间,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常常会出现因为内部空间不足,而无法在电子设备中设置触控笔充电结构的问题。
3.故,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控笔充电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触控笔充电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设置有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触控笔充电结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笔充电结构,其包括充电槽、触控笔以及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
7.所述充电槽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充电的电路板;
8.所述触控笔可抽离地插接在所述充电槽,所述触控笔包括主体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且向外暴露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
9.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包括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弹片部,所述弹片部上形成有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触控笔插入到位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接触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弹性抵接。
10.较佳地,所述弹片部包括大致呈卧u状的弹性连接部和大致呈倒u状的浮动部,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浮动部,所述接触部形成在所述浮动部的封闭端,所述浮动部朝向所述触控笔的插接方向倾斜。
11.较佳地,所述浮动部的自由端形成有限位凸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限位板,两侧的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限位槽和与所述限位槽连通的开口,所述限位凸部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所述开口允许所述浮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移动且阻挡所述限位凸部从所述限位槽脱离。
12.较佳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或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沿所述触控笔的插接方向延伸的导电板部和引导所述接触部滑动至所述导电板部的引导坡部,于插入所述触控笔时,所述接触部沿所述引导坡部滑动并逐渐被所述引导坡部弹性压缩。
13.较佳地,所述触控笔的主体部于对应所述导电板部和所述引导坡部的位置设置有
限位滑槽。
14.较佳地,所述触控笔的主体部包括远离笔尖的头部,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设置在所述头部。
15.较佳地,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电路板对应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置有补强板。
16.较佳地,所述补强板包括与所述电路板贴合的基板部和由所述基板部凸伸出的凸耳部,所述凸耳部上形成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通孔;所述触控笔充电结构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螺纹连接至所述安装部。
17.较佳地,所述充电槽的侧壁设有定位凸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补强板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凸部配合的定位孔。
18.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触控笔充电结构。
19.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充电结构通过设置充电槽来给触控笔充电,触控笔可抽离地插接在充电槽中,充电槽内设置有用于充电的电路板,电路板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形成电性连接,以使得触控笔完全插入至充电槽后,电路板能够给触控笔充电;电路板以及第一弹性连接件和第二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将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充电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仅占用电子设备较小的内部空间,便能够实现给触控笔充电的功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控笔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控笔充电结构省略触控笔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控笔、电路板、补强板及弹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补强板及弹性连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触控笔充电结构省略触控笔后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7.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笔充电结构,其包括充电槽1、触控笔2以及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充电槽1的侧壁11设置有用于充电的电路板4;触控笔2可抽离地插接在充电槽1,触控笔2包括主体部21和设置在主体部21且向外暴露的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分别包括固定部31和与固定部31连接的弹片部32,弹片部32上形成有接触部321,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的固定部31分别与电路板4电性连接,于触控笔2插入到位时,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的接触部321分别与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弹性抵
接。
28.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充电结构通过设置充电槽1来给触控笔2充电,触控笔2可抽离地插接在充电槽1中,充电槽1内设置有用于充电的电路板4,电路板4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分别与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形成电性连接,以使得触控笔2完全插入至充电槽1后,电路板4能够给触控笔2充电;电路板4以及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将本实用新型触控笔充电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仅占用电子设备较小的内部空间,便能够实现给触控笔2充电的功能。
29.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4形成有充电线路,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的固定部31分别与充电线路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并且于触控笔2插入到位时,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的接触部321分别与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电性连接,以使得电路板4能够给触控笔2充电。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直接装配至电路板4的表面。
30.参考图3和图4,弹片部32包括大致呈卧u状的弹性连接部322和大致呈倒u状的浮动部323,弹性连接部322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31和浮动部323,接触部321形成在浮动部323的封闭端,浮动部323朝向触控笔2的插接方向倾斜。于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的接触部321分别与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弹性抵接时,浮动部323朝固定部31的方向弹性压缩。
31.具体地,浮动部323的自由端形成有限位凸部3231,固定部31的两侧分别凸设有限位板311,两侧的限位板311之间形成限位槽312和与限位槽312连通的开口313,限位凸部3231可活动地设置在限位槽312,开口313允许浮动部323相对固定部31移动且阻挡限位凸部3231从限位槽312脱离。通过该技术手段,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能够与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进行可靠的弹性抵接。
32.参考图4,第一导电件22a和/或第二导电件22b包括沿触控笔2的插接方向延伸的导电板部221和引导接触部321滑动至导电板部221的引导坡部222,于插入触控笔2时,接触部321沿引导坡部222滑动并逐渐被引导坡部222弹性压缩。
33.具体地,触控笔2的主体部21于对应导电板部221和引导坡部222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滑槽21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滑槽211沿着触控笔2的插接方向延伸设置,于触控笔2插入充电槽1时,接触部321滑入限位滑槽211,经过引导坡部222的引导最终抵接于导电板部221。
34.参考图1和图4,触控笔2的主体部21包括远离笔尖的头部210,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设置在头部210。电路板4对应头部210的位置设置在充电槽1用于供触控笔2插入的开口端。
35.参考图4至图6,电路板4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连接在电路板4的一端,电路板4对应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设置有补强板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补强板5为补强钢片,电路板4通过背胶固定在补强板5上,补强板5则通过背胶固定在充电槽1的侧壁11上。补强板5能够为电路板4提供支撑,防止第一弹性连接件3a和第二弹性连接件3b与第一导电件22a和第二导电件22b弹性抵接时变形而导致接触不良。
36.参考图2、图5和图6,补强板5包括与电路板4贴合的基板部51和由基板部51凸伸出
的凸耳部52,凸耳部52上形成有与固定螺钉6配合的通孔521;触控笔充电结构还包括安装部7,固定螺钉6穿过通孔521并螺纹连接至安装部7。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凸耳部52垂直于基板部51并压接在安装部7的上表面。安装部7对应通孔521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图未示)。固定螺钉6穿过通孔521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以固定凸耳部52,实现补强板5的稳定装配。
37.参考图4至图6,充电槽1的侧壁11设有定位凸部111,电路板4和补强板5形成有与定位凸部111配合的定位孔450。将补强板5和电路板4装配至充电槽1的侧壁11时,通过定位孔450与定位凸部111的配合,能够实现补强板5和电路板4的快速定位,提升装配效率。
38.参考图5和图6,具体地,电路板4远离补强板5的一端的下侧向水平方向弯折并延伸至电源8的下方。电源8的下表面设置有弹片(图未示)。对应弹片的位置,电路板4设置有导电触片41。弹片压接于导电触片41并与其形成电连接,以使得电源8能够为电路板4供电。
39.参考图1和图2,充电槽1的侧壁11的上端沿触控笔2的插接方向向内凸设有多个挡片12,于触控笔2插入充电槽1时,挡片12能够对触控笔2进行限位。
4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触控笔充电结构。具体地,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手机,等等。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2为主动式电容笔,但不限于此。
4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