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1611发布日期:2021-12-29 17:5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2.液体膨胀式温控器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开水器、电烤箱、电炸锅等家用电器的电热控制中,通过感应被控温度,开关控制发热管通电断电,从而实现恒温控制。
3.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374967y公开了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感温部件2受热使膜盒5膨胀通过顶帽4推动开关总成13断开触头,当温度下降膜盒5收缩又重新接通开关触头。调节螺杆9(即调节轴)结合限位凸轮10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通过与螺母7的螺纹配合产生上下运动,因此可由用户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动作温度,而调节螺钉8则在出厂前设定用户所需温度范围。所述调节螺钉8设定后点胶封固,用户拧动调节螺杆9时跟随一起旋转,而膜盒5由于被毛细管所固定而不能旋转,由于受到开关总成13和弹簧3的合力,因此膜盒5柄部上端部与调节螺钉8下端部接触处相互旋转摩擦。通常在电热器具中温控器的调节螺杆9被套上一个调温旋钮由用户调整温度,如果用户频繁转动调节螺杆9,则上述接触处会不断磨损,使得膜盒5柄部上端部接触处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温控器动作温度整体向上漂移,影响了温控器的正常工作。从附图中显示上述接触表面是球面对平面接触,这是固定点的点接触,局部接触应力很大,加上相互定点旋转运动,就像锥子旋转扎入物体,平面部位很容易产生磨损凹坑;若把上述接触部位设计成平面对平面接触,一来两个平面很难做到完全相互平行,局部还是点接触,磨损严重,二来接触部位大多偏离旋转中心,线速度较大,也加剧了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它能确保所述液体膨胀式温控器在动作温度调节范围内其调节轴经过从起始点到最高点全角度范围来回旋转1万次,仍能处于动作温度的公差温度范围内。
5.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6.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主要由开关组件、感温筒、毛细管、膜盒、推杆、压缩弹簧、隔板、主体、支架、调节轴、限位片、调节螺钉、封胶组成,所述感温筒、毛细管、膜盒组成感温组件,该组件内部充入并密封有液体工质,所述调节轴的外螺纹与所述支架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片与调节轴中下部紧配合固定连接,限位片突出的扇形限位部与支架竖柱限位接触连接,所述膜盒柄部与调节轴内孔下半部匹配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钉与调节轴内孔上半部螺纹段螺纹连接并用封胶封固,在所述膜盒柄部与调节螺钉两接触面之间设有一颗滚珠,构成上下两处滚动摩擦连接结构。
7.所述膜盒柄部与调节螺钉的两个接触面均为平面。所述膜盒柄部接触面为与所述滚珠匹配的内锥面,所述调节螺钉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膜盒柄部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调节螺钉的接触面为与所述滚珠匹配的内锥面。所述膜盒柄部与调节螺钉的两个接触面均为与
所述滚珠匹配的内锥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膨胀式温控器在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的两个接触面之间加设一颗滚珠13,即将现有的膜盒柄部与调节螺钉的两个接触面由采用直接接触摩擦连接结构改变为在所述两个接触面之间设置一颗滚珠成为两接触面非直接接触的上下两处滚动摩擦连接结构,摩擦系数大为减小,调节轴频繁拧动时大大降低了各接触面的磨损,确保本液体膨胀式温控器长期频繁转动调节轴,例如,来回转动一万次后动作温度稳定在其公差温度范围内,延长了本温控器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10.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2.图中标号表示:1.开关组件;2.感温筒;3.毛细管;4.膜盒;4

1.柄部;5.推杆;6.压缩弹簧;7.隔板;8.主体;9.支架;9

1.螺纹孔;9

2.竖柱;10.调节轴;10

1.外螺纹;10

2.内孔;11.限位片;11

1.扇形限位部;12.调节螺钉;13.滚珠;14.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13.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14.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主要由开关组件1、感温筒2、毛细管3、膜盒4、推杆5、压缩弹簧6、隔板7、主体8、支架9、调节轴10、限位片11、调节螺钉12、封胶14组成,所述感温筒2、毛细管3、膜盒4组成感温组件,该组件内部充入并密封有液体工质,所述调节轴10的外螺纹10

1与所述支架9螺纹孔9

1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片11与调节轴10中下部紧配合固定连接,限位片11突出的扇形限位部11

1与支架竖柱9

2限位接触连接,所述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轴内孔10

2下半部匹配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钉12与调节轴内孔10

2上半部螺纹段螺纹连接并用封胶14封固,在所述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两接触面之间设有一颗滚珠13,构成上下两处滚动摩擦连接结构。
15.所述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的两个接触面均为平面。所述膜盒柄部4

1接触面为与所述滚珠13匹配的内锥面,所述调节螺钉12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膜盒柄部4

1接触面为平面,所述调节螺钉12的接触面为与所述滚珠13匹配的内锥面。所述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的两个接触面均为与所述滚珠13匹配的内锥面。
16.本液体膨胀式温控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感温组件内部充入并密封有液体工质,当感温筒2温度升高时,液体工质膨胀流入膜盒使膜盒4胀开,足够高的温度将通过推杆5推动开关盒组件1使触头断开;当感温筒2温度下降,液体工质回流,膜盒4收缩,使开关盒组件1中的触头重新接通。所述调节轴10的外螺纹10

1与所述支架9的螺纹孔9

1螺纹连接,在调节轴10转动的同时亦产生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动作温度的调节。所述限位片11紧配合固定连接在调节轴10中下部,其突出的扇形限位部11

1无论顺逆时针转动都受到支架竖柱9

2的限位阻挡,使得调节轴10仅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例如0
°
~270
°
或0
°
~315
°
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膜盒柄部4

1活动插入调节轴10的内孔10

2下半部内并可由所述调节螺钉12调节其竖向位置。所述调节螺钉12与调节轴内孔10

2上半部螺纹段螺纹连接,在
温控器出厂前通过调节调节螺钉12预先设定膜盒4的初始位置从而获得用户所需的动作温度调节范围,然后用封胶14封固。所述压缩弹簧6对膜盒4施加有一个向上推力f2,保证膜盒4在任何情况下柄部4

1都紧贴调节螺钉12。
17.拧动调节轴10时,所述调节螺钉12跟随调节轴10一起旋转,而所述膜盒4因毛细管3引出方向已固定,不能旋转,所以膜盒4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产生相对转动。同时,由于膜盒4受到开关组件1的开关反力f1和为保证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接触的压缩弹簧6的弹力f2的共同作用,所以,在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之间有一定的接触正压力(f1+f2),对于现有的液体膨胀式温控器而言,两接触面之间就会产生直接接触摩擦,其摩擦系数较大,随着调节轴10转动次数的不断增加膜盒柄部4

1和调节螺钉12的两个接触面的磨损会越来越大,直接改变膜盒柄部4

1(也是整个膜盒4)在上、下方向的初始位置,从而使所调的工作温度超出公差温度范围。这是影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使用寿命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液体膨胀式温控器在所述膜盒柄部4

1与调节螺钉12的两个接触面之间加设一颗滚珠13,使上述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从直接接触旋转摩擦改变为非直接接触的上下两处滚动摩擦,能大大降低膜盒柄部4

1、调节螺钉12和滚珠13三者之间的接触面的磨损。膜盒4、调节螺钉12和滚珠13均采用钢质材料制造。
18.所述滚珠13采用市售滚动轴承用标准滚珠,其直径略小于所述调节轴内孔10

2的内径,可以在里面自由滚动。
19.所述膜盒柄部4

1上顶部与调节螺钉12底部的接触面本实施例采用两者都是平面。也可以其中一面采用与滚珠13匹配的内锥面,也可以两者都采用与滚珠13匹配的内锥面。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相互接触摩擦磨损量,可对膜盒柄部4

1、滚珠13和调节螺钉12三者之间的接触面施以润滑油脂。
20.所述开关组件1的开关反力f1约10~15n,所述压缩弹簧6的弹力f2约15~20n,两者的合力最大可产生35n的正压力。
21.对现有的液体膨胀式温控器(两个接触面直接接触摩擦)和本液体膨胀式温控器进行对比试验:试验条件:各取5只产品,工作温度范围0~300℃,标称公差温度范围300
±
10℃,在0~270
°
全角度范围来回转动调节轴1万次;第一组(两个接触面直接摩擦的):有3只产品的动作温度相对标称温度升高了20℃以上,远超出300
±
10℃的公差温度范围,有一只产品动作温度升高了15℃,有一只产品动作温度升高了8℃,在300
±
10℃的公差温度范围内;第二组(两个接触面之间设有一颗滚珠),所有5只产品动作温度相对标称温度的变化量在5℃以内,即所有5只产品仍在300
±
10℃的公差温度范围内。就这方面而言,本液体膨胀式温控器能大大延长其工作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