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9477发布日期:2022-01-15 09:1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电池是现代社会中常常被用到的一种能源器件。锂电池分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钴锰混合、三元材料不同体系,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灯具、草坪灯具、后备能源、电动工具、玩具模型上。其中,锂电池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当其过热时容易导致爆炸的发生,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缺乏过热保护装置,不能较好的避免爆炸的发生。
3.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其通过设置热膨胀组件连接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热膨胀组件受热活动能断开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锂电池缺乏过热保护装置,不能较好的避免爆炸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其包括:
6.下壳体,一端为开口;
7.电芯,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
8.盖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电芯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
9.封盖,封装在所述开口上,所述封盖和所述盖体之间为容纳空间;
10.第一电极组,一端连接所述电芯,另一端贯穿所述盖体延伸在所述容纳空间;
11.第二电极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另一端贯穿所述封盖延伸在外部;以及
12.热膨胀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之间,温度小于设定值时,所述热膨胀组件将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连通,温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热膨胀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组均相距设定距离,使得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断开。
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膨胀组件包括:
14.转动件,与所述封盖转动连接;
15.扭簧,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封盖连接;
16.导电块,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
17.膨胀块,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18.顶块,设置在所述膨胀块,所述膨胀块受热膨胀时,所述顶块挤压所述转动件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一电极组、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极组均相距设定距离。
19.其中,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膨胀块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20.另外,以所述转动件的转轴为中心,在所述转动件上对称设置有受力孔,所述顶块
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受力孔对应的顶头。
21.进一步的,所述顶头为圆头状结构。
2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动件为绝缘材质,所述导电块与所述转动件的可拆卸连接。
23.所述热膨胀组件包括: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电块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组和所述第二电极组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电极组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电极组上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两侧的第一斜面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接触。
25.所述热膨胀组件包括:
2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极组包括第一正电极柱和第一负电极柱,所述第一正电极柱和所述第一负电极柱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一端均为弯折的l状结构,利于实现所述热膨胀组件接触;
27.所述第二电极组包括第二正电极柱和第二负电极柱,所述第二正电极柱和所述第二负电极柱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一端均为弯折的l状结构,利于实现所述热膨胀组件接触。
2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壳体从外侧冲压形成用于固定所述盖体的限位部。
29.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对应所述限位部形成凹阶,所述封盖卡接在所述凹阶内。
30.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通过设置热膨胀组件连接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热膨胀组件受热活动能断开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连接,实现自动断开电路,避免过热爆炸。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图1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4.图3为沿图1中b-b剖切线所作局部剖视图。
35.图4为沿图1中a-a剖切线所作局部剖视图
36.图5为图4中结构的顶头挤压转动件后的状态示意图。
37.图6为沿图4中d-d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锂电池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当其过热时容易导致爆炸的发生,现有技术
中的锂电池缺乏过热保护装置,不能较好的避免爆炸的发生。
40.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优选实施例。
41.请参照图1,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2.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其包括下壳体11、电芯12、盖体13、封盖14、第一电极组15、第二电极组16以及热膨胀组件。
44.下壳体11一端为开口,电芯12设置在下壳体11内部。
45.盖体13设置在下壳体11内部,且位于电芯12靠近开口的一端。
46.封盖14封装在开口上,封盖14和盖体13之间为容纳空间。
47.第一电极组15一端连接电芯12,另一端贯穿盖体13延伸在容纳空间。
48.第二电极组16一端位于容纳空间,另一端贯穿封盖14延伸在外部。
49.热膨胀组件活动设置在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之间,温度小于设定值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设定值并非指一个精确特定的值,受热膨胀过程均有一定偏差),热膨胀组件将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连通,温度大于设定值时,热膨胀组件与第一电极组15、以及与第二电极组16均相距设定距离,使得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断开。
50.请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热膨胀组件包括转动件173、扭簧175、导电块174、膨胀块171以及顶块172。
51.转动件173与封盖14转动连接。
52.扭簧175一端与转动件173连接,另一端与封盖14连接,扭簧的弹力使得转动件173向靠近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的方向转动。
53.导电块174与转动件173连接,用于连接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
54.膨胀块171设置在盖体13上。
55.顶块172设置在膨胀块171,膨胀块171受热膨胀时,顶块172挤压转动件173向远离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导电块174与第一电极组15、以及与第二电极组16均相距设定距离。
56.其中,膨胀块优选热膨胀系数较高的如尼龙、聚氯乙烯等材料。
57.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3靠近容纳空间的一面设置有定位槽,膨胀块171设置在定位槽内。
58.另外,以转动件173的转轴为中心,在转动件173上对称设置有受力孔1731,顶块172的两端设置有与受力孔1731对应的顶头1721,导电块174与第一电极组15、以及与第二电极组16接触导通时,顶头1721与受力孔1731是错位状态。
59.优选的,顶头1721为圆头状结构,利于挤压转动件173转动,方便与受力孔1731配合。
60.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动件173为绝缘材质,导电块174与转动件173的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卡扣连接、或设置固定柱和固定孔进行过盈插接、或设置螺柱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等固定方式。
61.请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中,导电块174靠近第一电极组15和第二电极组16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斜面,如图6中导电块174左右两侧的斜面即为第一斜面,第一电极组15(具体是指第一正电极柱151和第一负电极柱152)上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二电极组16(具体是指第二正电极柱161和第二负电极柱162)上设置有第三斜面,两侧的第一斜面分别用于与第二斜面和第二斜面接触。
6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电极组15包括第一正电极柱151和第一负电极柱152,第一正电极柱151和第一负电极柱152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一端均为弯折的l状结构,利于实现热膨胀组件接触。
63.第二电极组16包括第二正电极柱161和第二负电极柱162,第二正电极柱161和第二负电极柱162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一端均为弯折的l状结构,利于实现热膨胀组件接触。
64.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11从外侧冲压形成用于固定盖体13的限位部111,从而使得下壳体11和盖体13形成固定封装。
65.其中,下壳体11的外侧对应限位部111形成凹阶112,封盖14卡接在凹阶112内。
66.本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过热保护结构的锂电池通过设置热膨胀组件连接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膨胀块受热会逐渐膨胀,并使得顶块上移挤压转动件克服扭簧的弹力并向远离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导电块会断开与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连接,实现自动断开电路,避免过热爆炸。
67.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