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外罩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2.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通过电池支架设于车辆上,车辆支架的设置方式主要有后背和侧挂两种形式,其中侧挂方式为传统车油箱位置,布局较为容易,并且可以降低整车重心,减少空车行驶时侧翻的风险,但侧面容易受路面石子冲击。
3.目前,常通过设置动力电池外罩的方式对设于电池支架上的动力电池进行保护,并包裹线束等部件以提升整车的外观。
4.但传统的动力电池外罩难以同时兼容散热性和防水性。
技术实现要素: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动力电池外罩散热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性高的动力电池外罩及电动汽车。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外罩,包括:
7.电池框架;
8.第一蒙皮,覆设于所述电池框架的顶部;
9.第二蒙皮,覆设于所述电池框架的侧部;
10.其中,所述第二蒙皮上设有多个散热通道,每一所述散热通道具有位于所述第二蒙皮内侧的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蒙皮外侧的第二开口及连通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连通通道,所述第二开口相对所述沿竖直方向朝下倾斜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蒙皮包括蒙皮本体及多个遮挡部,所述蒙皮本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多个遮挡部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上,每一所述遮挡部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蒙皮本体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顶部相连,所述遮挡部向所述蒙皮本体的外侧凸设,以使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蒙皮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挡部呈弧形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遮挡部与所述蒙皮本体一体成型。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散热通道均匀布设于所述第二蒙皮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蒙皮由所述电池框架内部朝向所述电池框架外部凸出以形成线束通道或管路通道。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17.所述电池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且相对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
18.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彼此相连,且呈角度设置。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的外形均为矩形。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框架还包括:
21.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其中至少另一所述第一加强件位于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相连;
22.至少两个第二加强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第四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框架和所述第一框架相连,其中至少另一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第四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相连。
23.作为本技术的同一构思,还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外罩
24.上述动力电池外罩,通过在第二蒙皮上开设多个散热通道,且每一散热通道的第二开口相对竖直方向朝下倾斜设置。如此,既能够满足动力电池通风散热的要求,也能阻挡外界雨水进入动力电池外罩内。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电池外罩的电池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7.100、动力电池外罩;10、电池框架;11、第一框架;13、第二框架;131、第二固定杆;15、第三框架;17、第四框架;31、第一蒙皮;33、第二蒙皮;331、散热通道;51、第一加强件;53、第二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详细展开说明之前,首先对现有的动力电池外罩进行阐述。
35.现有车用动力电池的安装过程大致为:先将动力电池与电池支架组装,再将电池支架吊装至整车纵梁,最后将电池支架与整车纵梁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
36.动力电池外罩安装于电池支架上,并配合电池支架形成一动力电池的安装空间。但是,一般的动力电池外罩存在通风性差,散热性不高的问题,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稳定性。
37.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外罩及电动汽车,能够较佳地改善上述问题。
3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外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电池外罩的电池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结构。
39.本技术至少一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外罩100,包括电池框架10、第一蒙皮31和第二蒙皮33,电池框架10配接于电池支架,起整体支撑作用,第一蒙皮31覆设于电池框架10的顶部,第二蒙皮33覆设于电池框架10的侧部,起保护作用。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框架10包括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5和第四框架17,第一框架11和第三框架15相对设置,第二框架13和第四框架17位于第一框架11与第三框架15之间,且相对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第一框架11和第三框架15。第二框架13和第四框架17彼此相连,且呈角度设置。如此,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5和第四框架17共同形成了一安装空间,动力电池位于安装空间内。
4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3和第三框架15均垂直连接于第四框架17,进一步地,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5和第四框架17的外形均为矩形。如此,使得电池框架10的规整度上升,以提高电池框架10与整车的适配性,且不影响整车美观。
42.可以理解,上述仅为了举例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5和第四框架17的外形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第二框架13和第四框架17的外形为长方形,第一框架11和第四框架17的外形为三角形,如此,不仅耗材更小,且不影响电池框架10的支撑稳定性。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和第三框架15的面积相等,第二框架13和第四框架
17的面积相等。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框架11和第三框架15可以为面积相等的方形,第二框架13和第四框架17可以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如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电池框架10的容纳体积与美观性。
4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框架1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51和第二加强件53。至少两个第一加强件51,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加强件51位于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13与第一框架11相连,其中至少另一第一加强件51位于第二框架13与第三框架1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框架13和第三框架15相连。至少两个第二加强件53,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加强件53位于第四框架17与第一框架1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四框架17和第一框架11相连,其中至少另一第二加强件53位于第四框架17和第三框架1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第四框架17和第三框架15相连。如此,第一加强件51能够沿第一方向增强该电池框架10的支撑强度,第二加强件53能够沿第二方向增强该电池框架10的支撑强度。
45.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电池框架10的纵向,第二方向可以为电池框架10的竖向。
46.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51和第二加强件53可以为加强筋、加强板或其他加强器件。
47.设于电池框架10上的第一蒙皮31和第二蒙皮33,一方面能够用于防止误触电池框架10内的动力电池,以避免触电危险,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护动力电池免遭外界环境因素的侵蚀,如雨水等。
4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二蒙皮33由电池框架10内部朝向电池框架10外部凸出设置,以形成线束通道或管路通道。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四框架17上的至少部分蒙皮30由电池框架10内部朝向电池框架10外部凸出设置,且被构造为具有一定形状,如“z”型等,本技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9.可以理解,位于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3及第三框架15上的第一蒙皮31和第二蒙皮33也可以由电池框架10内部朝向电池框架10外部凸出设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50.具体到实际运用中,第二蒙皮33上由电池框架10内部朝向电池框架10外部凸出设置的部分,可以用于向动力电池正负总线及冷却液管路提供布置空间。如此,不仅提高了该动力电池外罩100的美观性,也提高了该动力电池外罩100的实用性。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蒙皮33上设有多个散热通道331,以使该动力电池外罩100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空气连通。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通道33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三角形,本技术再次并不作具体限定。
52.具体到实际运用中,动力电池在运作时会产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设于第二蒙皮33上的散热通道331,散到外界空气中。如此,能够使动力电池外罩100内部的温度适于动力电池性能的稳定发挥。
53.进一步地,每一散热通道331具有位于第二蒙皮33内侧的第一开口、位于第二蒙皮33外侧的第二开口及连通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连通通道,第二开口相对沿竖直方向朝下倾斜设置。如此,使得该动力电池外罩100既满足散热通风的要求,也能阻挡外界雨水进入动力电池外罩100内侵蚀动力电池。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散热通道331均匀布设于第二蒙皮33上,以使动力电池外罩100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蒙皮33包括蒙皮本体及多个遮挡部,蒙皮本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多个遮挡部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第一开口上,每一遮挡部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与蒙皮本体位于第一开口的顶部相连,遮挡部向蒙皮本体的外侧凸设,以使自由端与蒙皮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开口。如此,使得该动力电池外罩100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通风性和阻雨性。
56.在一些实施例中,遮挡部呈弧形状。如此,使得第二开口的迎风面增大,阻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遮挡部与蒙皮本体一体成型。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遮挡部通过在蒙皮本体上冲压成型。如此,凸出设置的遮挡部同时可作为加强筋,以提高第二蒙皮的机械强度。
5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动力电池外罩100还包括防尘件,防尘件设于散热孔31处。具体到一些实施例证,防尘件可以为金属防尘网。如此,能够有效减少外界灰尘通过散热孔31进入到动力电池外罩100内。
59.作为本技术的同一构思,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外罩100。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6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