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元器件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8332发布日期:2021-11-10 08:5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元器件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行业中的线圈绕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元器件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2.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例如: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一字电感,电阻片,点火线圈,rfid,互感器,音响线圈,ic卡高低频线圈,聚焦线圈等等。自动绕线机作为一种自动化制造设备,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感、线圈等各元器件的生产行业。一方面,成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向规模化发展,迫切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出,原先的需要手工操作、半自动上下料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要求;另一方面,多品种、中小量的产品的生产又要求生产线具有较大的柔性和灵活性,要求能方便低成本地增减工位。现在已有一定数量的自动绕线机面向了市场,但其结构仍具有非常多的局限性。如中国专利cn202282251u公开的一种绕线针嘴及自动绕线机,其中使用了夹持装置和产品夹具用于夹持和移动带绕线元器件,使用了夹线装置用于夹住待绕线元器件的引线,上述多个装置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对元器件的定位,其结构复杂,定位过程困难重重,运行过程也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元器件定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自动绕线机对元器件进行绕线时元器件定位不够便捷可靠的问题。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元器件定位机构,所述自动绕线机包括操作柜台;所述操作柜台的顶部设有绕线操作平台,所述绕线操作平台上开设有用于传送元器件的传送滑道,该传送滑道内设有若干个绕线工位;所述定位机构设有若干个且一一对应地安装于所述操作柜台的绕线工位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将元器件压紧至绕线工位所对应的传送滑道内的压料机构和用于调整元器件在绕线工位所对应的传送滑道内位置的调整机构。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滑动支撑件、压盖件和压杆;第一伸缩机构竖向设置,且第一伸缩机构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柜台上;所述滑动支撑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绕线操作平台的侧壁上,且滑动支撑件与第一伸缩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压盖件固定连接于滑动支撑件的顶部,所述压杆设置于压盖件靠近所述传送滑道的端部,所述压杆用于将元器件压紧至绕线工位上。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用于在绕线工位上限定元器件前端位置的前侧阻挡机构和用于在绕线工位上限定元器件后端位置的后侧收拢机构;所述前侧阻挡机构设于绕线工位中元器件所处位置前侧的旁侧,所述后侧收拢机构设于绕线
工位中元器件所处位置后侧的旁侧。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前侧阻挡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机构和阻挡块;所述第二伸缩机构横向固定设置于所述绕线操作平台上,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传送滑道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动端位于靠近传送滑道的一侧;所述阻挡块连接于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动端,所述阻挡块可在第二伸缩机构的带动下于传送滑道内作伸缩运动。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后侧收拢机构包括第三伸缩机构和收拢块;所述第三伸缩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绕线操作平台上,第三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传送滑道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第三伸缩机构的活动端位于靠近传送滑道的一侧;所述收拢块连接于第三伸缩机构的活动端,所述收拢块可在第三伸缩机构的带动下于传送滑道内作伸缩运动。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收拢块靠近传送滑道的端部在靠近元器件的一侧设有倒角。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绕线工位上调整元器件位置的侧面夹紧机构,所述侧面夹紧机构设于绕线工位中元器件所处位置的旁侧。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侧面夹紧机构包括第四伸缩机构和夹紧块;所述第四伸缩机构横向固定设置于所述绕线操作平台上,第四伸缩机构的伸缩方向与传送滑道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第四伸缩机构的活动端位于靠近传送滑道的一侧;所述夹紧块连接于第四伸缩机构的活动端,所述夹紧块可在第四伸缩机构的带动下于传送滑道内作伸缩运动。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前侧阻挡机构、后侧收拢机构和侧面夹紧机构同时设于绕线操作平台上传送滑道的同一侧。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前侧阻挡机构、后侧收拢机构和侧面夹紧机构三者当中的其中一者设于绕线操作平台上传送滑道的一侧,另外两者设于传送滑道的另一侧。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压料机构和调整机构共同定位待绕线元器件在自动绕线机上的位置,定位准确,可确保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质量;压料机构和调整机构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动作利落,有利于提高绕线效率,保证绕线质量;且压料机构和调整机构设计合理,使之适用性广,基本可适配所有直线式传输元器件的自动绕线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机构可适用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自动绕线机中绕线操作平台与柜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主要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机构在操作柜台上的装配关系。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料机构与操作柜台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4是参考图1所示方向而展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展示的方向与图4相反。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参考图1所示方向而展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操作柜台100,绕线操作平台101,第一竖向支撑件102,第二竖向支撑件103,第一横向支撑件104,第二横向支撑件105,绕线机构200,拨料机构300,压料机构400,第一伸缩机构401,直线导轨402,滑动支撑件403,压盖件404,压杆405,调整机构500,第二伸缩机构511,阻挡块512,第三伸缩机构521,收拢块522,第四伸缩机构531,夹紧块532,元器件80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类似用语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6.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本次技术是在以往设备的基础上,由于使用效率低,而自行进行研发设计的。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压料机构400和调整机构500互相配合组成定位机构用于定位自动绕线机上的待绕线元器件800的位置,可全方位限制元器件800的位置,确保元器件800在自动绕线机上的位置始终唯一,其结构简单可靠,定位精度高,动作便捷高效,有效提高了自动绕线机的工作效率。
28.图1示出了一种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机构可适用的自动绕线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机构并非仅能适用于如图1所示结构的自动绕线机,此处采用图1所示的自动绕线机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不能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如图1所示,该自动绕线机包括操作柜台100、绕线机构200、拨料机构300和定位机构。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定位机构仅是自动绕线机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固定元器件800在自动绕线机的工位上进行绕线时的位置。
30.所述操作柜台100包括作为整个设备的支撑部件的柜体,柜体的顶部安装有绕线操作平台101。柜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设备。柜体的底部还设有高度调整支脚,该支脚可调整柜体在不平整地面的受支撑状态,使柜体的顶部绕线操作平台101能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31.所述柜体的顶部表面从前往后并排设有两条沿操作柜台100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直线凹槽,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竖向支撑件102和第二竖向支撑件103。第一竖向支撑件102和第
二竖向支撑件103的顶部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横向支撑件104和第二横向支撑件105,第一横向支撑件104和第二横向支撑件105共同组成所述绕线操作平台101。第一横向支撑件104和第二横向支撑件105间隔设置,且第一横向支撑件104和第二横向支撑件105的相邻端部的上部具有下凹台阶,该台阶用于放置待绕线元器件800,同时也作为待绕线元器件800的传送滑道。
32.所述绕线机构200安装于所述操作柜台100的顶部表面,用于在所述元器件800的引脚上进行绕线。所述绕线机构200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绕线机构200沿元器件800在所述操作柜台100上的传送方向上依次设置;同时每一个绕线机构200处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机构。
33.所述拨料机构300安装于所述操作柜台100上,用于将所述元器件800从所述操作柜台100上设置的一个工位传送至下一个工位。
34.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元器件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将元器件800压紧至绕线工位所对应的传送滑道内的压料机构400和设置于绕线操作平台101上、用于调整元器件800在绕线工位所对应的传送滑道内位置的调整机构500。
35.如图4

图5所示,所述压料机构400包括第一伸缩机构401、直线导轨402、滑动支撑件403、压盖件404和压杆405。所述第一伸缩机构401固定于操作柜台100的顶部,第一伸缩机构401的活动端位于上方,且第一伸缩机构401的活动方向为竖向。所述直线导轨402连接于滑动支撑件403和第二竖向支撑件103之间,且滑动支撑件403与第一伸缩机构401的活动端连接,在第一伸缩机构401的带动下滑动支撑件403可沿直线导轨402上下滑动。所述压盖件404固定连接于滑动支撑件403的顶部,压盖件404具有两个横向凸出部。所述压杆405设于两个横向凸出部之间,用于对待绕线元器件800施加下压力,以固定元器件800在绕线工位的位置,使其在绕制过程中不会改变位置。在元器件800需要从一个工位转移至下一个工位时,第一伸缩机构401伸长,压盖件404和压杆405远离绕线操作平台101的顶部表面,元器件800可顺利被拨料机构300拨送。当元器件800被拨送到绕制工位后,第一伸缩机构401缩回,压盖件404和压杆405下压至元器件800顶部,压杆405压紧元器件800,然后由绕线机构200对元器件800的引脚进行绕线。
36.如图6所示,所述调整机构500包括前侧阻挡机构、后侧收拢机构以及侧面夹紧机构。所述前侧阻挡机构设于绕线工位中元器件800所处位置的前侧的旁侧,包括第二伸缩机构511和固定连接于第二伸缩机构511活动端的阻挡块512,所述阻挡块512在第二伸缩机构511的带动下可垂直传送方向于传送滑道内伸缩运动,以阻挡元器件800前行。所述后侧收拢机构设于绕线工位中元器件800所处位置的后侧的旁侧,且与所述前侧阻挡机构并排设置,包括第三伸缩机构521和固定连接于第三伸缩机构521活动端的收拢块522,所述收拢块522在第三伸缩机构521的带动下可垂直传送方向于传送滑道内伸缩运动。所述收拢块522靠近阻挡块512侧的末端端部具有倒角,该倒角可在元器件800前端未完全抵达阻挡块512时引导元器件800继续前进,最终使元器件800的前端与阻挡块512接触,后端与收拢块522接触,以锁定元器件800在传送方向上的位置。所述侧面夹紧机构设于绕线工位中元器件800所处位置的旁侧,用于进一步夹紧元器件800的位置,包括第四伸缩机构531和固定连接于第四伸缩机构531活动端的夹紧块532,所述夹紧块532在第四伸缩机构531的带动下可垂直传送方向于伸缩滑道内伸缩运动,以在伸缩滑道内夹紧元器件800,使之无法轻易移动。
37.为使定位机构的结构更加合理,本技术实施例将前侧阻挡机构和后侧收拢机构设于第二横向支撑件105表面,将侧面夹紧机构设于第一横向支撑件104表面,使之运动互不干扰,各自独立运行。当然,也可将将前侧阻挡机构、后侧收拢机构和侧面夹紧机构全部设于第一横向支撑件104表面或第二横向支撑件105表面,显然这样的并排设置方式不如前者的分散设置方式节省空间,但在某些不得不采用这一方式安装的情况下,也只能采用这样的并排设置方式以完成安装。
38.所述第一伸缩机构401、第二伸缩机构511、第三伸缩机构521和第四伸缩机构531可采用气缸或其他可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器件。
39.在拨料机构300拨送元器件800时,第二伸缩机构511处于伸长状态,第三伸缩机构521和第四伸缩机构531均处于缩回状态,元器件800到达阻挡块512时,拨料机构300中的楔形块326挤压复位滚轮324,使拨料爪301下降。之后,第三伸缩机构521伸长,收拢块522将元器件800向前推送并限制其后退,然后第四伸缩机构531伸长,夹紧块532最终锁定元器件800,由绕线机构200完成引脚的绕线。绕线完毕后,第二伸缩机构511、第三伸缩机构521和第四伸缩机构531缩回,拨料机构200向前动作,转移元器件800。待元器件800通过当前绕线工位后,第二伸缩机构511伸长,以阻挡上一个工位转移来的元器件800。
40.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压料机构400和调整机构500共同定位待绕线元器件800在自动绕线机上的位置,定位准确,可确保自动绕线机的绕线质量。压料机构400和调整机构500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动作利落,有利于提高绕线效率,保证绕线质量。且压料机构400和调整机构500设计合理,使之适用性广,基本可适配所有直线式传输元器件800的自动绕线机。
4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2.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