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1573发布日期:2022-04-22 11:3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管穿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变压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穿线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变压器的pin脚套管和绕线。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小型变压器生产时进行的套管、送线和穿线等操作大多采用人工实现,例如对变压器的骨架及pin脚的缠绕导线操作,以及将柔性套管剪切成目标长度,并套设于变压器的导线操作等。
3.由于人手操作具有效率低、可靠性差、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等不足。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穿线装置。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以及送套管模块,所述送套管模块位于垂直于所述送线模块送线方向的一侧;
7.其中,所述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该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以及指夹气缸;
8.两对送线轮的转轴均竖直平行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第一送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第一送线轮做同步转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第二送线轮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第二送线轮做同步转动,其中第一送线轮和第二送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9.所述指夹气缸包括一对指夹,该对指夹经驱动具有闭合、张开两个状态;两所述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所述送线轮,且两第一送线轮的转轴所在平面与两第二送线轮的转轴所在平面平行;在指夹气缸的张开状态下,第一送线轮的轮面与第二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该穿线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线侧和出线侧;在指夹气缸的闭合状态下,第一送线轮的轮面贴合于第二送线轮的轮面,通过两对送线轮的转动带动导线向出线侧送线;
10.所述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
11.所述套管夹治具包括一对压块以及套管夹;两所述压块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经驱动做张开、闭合动作;所述套管夹设于两压块之间,且套管夹中设有定位孔供套管穿设;两所述压块闭合对套管夹产生压力,进而对定位孔中的套管进行抱紧;
12.所述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该扩孔顶针座经驱动做朝向所述套管夹治具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扩孔顶针座朝向套管夹治具的一侧凸设有一锥形顶针,该锥形顶针与所述套管夹的定位孔对位配合,构成当所述扩孔顶针座位移至贴紧所述套管夹治具时,所述锥形顶针伸入套管夹的定位孔对套管端部进行扩孔;
13.所述套管夹治具经驱动做朝向所述送线模块中所述穿线通道出线侧的直线往复
运动,具有扩孔、穿线两个工位;
14.当所述套管夹治具位于扩孔工位时,所述套管夹的定位孔中心与所述扩孔顶针座的锥形顶针、所述套管导针的穿管孔对位且同心设置;当所述套管夹治具位于穿线工位时,所述套管夹中的套管与所述穿线通道对位设置。
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6.1.上述方案中,所述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两所述驱动电机与同一驱动器电性连接。
17.2.上述方案中,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均为弹性材质。
18.3.上述方案中,所述送线模块还包括压线导线机构、送线导针以及入线导针;
19.所述压线导线机构、所述送线导针、所述两对送线轮、所述入线导针按送线方向依次设置;
20.所述压线导线机构包括导线座和压线头,该导线座上按送线方向一前一后同心设置有两个导线孔;所述压线头装配于所述导线座上,并经驱动在竖直方向对位于两个导线孔之间的导线做直线往复运动;
21.所述送线导针和所述入线导针均呈管状并具有导向孔,且两者的导向孔与所述导线座的导线孔在送线方向同心设置。
22.4.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线导针连设于一导针座上,该导针座经驱动在送线方向做直线往复位移。
23.5.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线导针具有一锥形头部,在套管夹治具位于穿线工位时,入线导针的锥型头部与所述套管的喇叭口对接。
24.6.上述方案中,所述入线导针对应所述送线轮的一端设成喇叭口。
25.7.上述方案中,所述送套管模块还包括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送管机构、套管导针以及裁切机构;
26.所述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所述送管机构、所述套管导针、所述裁切机构、所述套管夹治具以及所述扩孔机构按送管方向依次设置;
27.所述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包括导向轮、感应片以及光电传感器;所述感应片固设于所述导向轮上,与导向轮同轴旋转;所述光电传感器对应所述感应片设置,以检测感应片的转动信息;
28.所述送管机构包括主动送管轮以及压靠轮;所述主动送管轮对应所述导向轮设置,接受经导向轮导向的套管;所述压靠轮以其轮面贴合抵靠于主动送管轮的轮面,对套管进行压靠;
29.所述套管导针呈管状,具有穿管孔;所述套管经由送管机构送出后穿入套管导针的穿管孔中,经穿管孔伸出后,套管的前端进入所述套管夹治具,并通过所述裁切机构的切刀对位于套管夹治具外侧的套管进行切断。
30.8.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夹的定位孔朝向所述扩孔顶针座的一端设成喇叭口。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32.本实用新型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及送套管模块;送线模块包括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及指夹气缸;指夹气缸的两指夹上分别定位一对送线轮,指夹气缸张开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指夹气缸闭合时,两对送线轮的轮面贴合,通过转动带动导线送线;送套管模块包括套管夹治具及扩孔机构;套管夹
治具包括一对压块及套管夹,两压块闭合对套管夹产生压力,进而对套管夹中的套管抱紧;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经驱动做朝向套管夹治具的直线往复运动;扩孔顶针座的一侧凸设有锥形顶针,当扩孔顶针座位移至贴紧套管夹治具时,锥形顶针伸入套管夹对套管端部进行扩孔。
33.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全自动的套管穿线作业,因为整套工作原理避免了送线过程因摩擦力不足造成的打滑问题,以及导线穿套管偏移问题,从而保证了送线穿套管的稳定性,所以不仅效率高、可靠性高,更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因此具有较佳的产业效益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3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3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俯视图;
3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仰视图;
3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电机送线机构的立体图;
3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夹治具的立体图;
39.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套管模块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40.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套管模块于套管裁切状态的示意图;
41.附图8为图7中扩孔顶针座与套管夹治具的配合示意图;
42.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送套管模块于套管扩孔状态的示意图;
43.附图10为图9中扩孔顶针座与套管夹治具的配合示意图;
44.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夹治具位于穿线工位时的示意图;
45.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夹治具进行穿线时的示意图;
46.附图13为图12中入线导针与套管夹治具的配合示意图。
47.以上附图中:a.送线模块;b.送套管模块;0.导线;1.送线导针;2.入线导针;3.导线座;4.压线头;5.导线孔;6.压线气缸;7.导向孔;8.驱动电机;9.指夹气缸;10.第一送线轮;11.第二送线轮;12.同步轮;13.同步带;14.指夹;15.穿线通道;16.喇叭口;17.导针座;18.推导针气缸;19.锥型头部;21.套管导针;22.裁切机构;23.套管夹治具;24.导向轮;25.感应片;26.光电传感器;27.套管;27a.套管口;28.主动送管轮;29.压靠轮;30.压块;31.套管夹;32.定位孔;33.扩孔顶针座;34.扩孔气缸;35.锥形顶针;36.套管气缸;37.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4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49.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50.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51.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52.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53.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54.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5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方案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56.参见附图1~13所示,一种套管穿线装置,包括送线模块a以及送套管模块b。
57.如图1~4以及图11~13所示,所述送线模块a包括按送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线导线机构、送线导针1、双电机送线机构以及入线导针2。
58.所述压线导线机构包括导线座3和压线头4,该导线座3上按送线方向一前一后同心设置有两个导线孔5;所述压线头4装配于所述导线座3上,并经压线气缸6驱动在竖直方向对位于两个导线孔5之间的导线0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下压对导线0压紧定位,通过上抬对导线0放松以便送线。
59.所述送线导针1和所述入线导针2均呈管状并具有导向孔7,且两者的导向孔7与所述导线座3的导线孔5在送线方向同心设置;所述送线导针1位于所述双电机送线机构的进线侧,所述入线导针2位于所述双电机送线机构的出线侧。
60.其中,所述双电机送线机构包括两对送线轮、两驱动电机8以及指夹气缸9。
61.两对送线轮的转轴均竖直平行设置,两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分别通过同步轮12和同步带13与两第一送线轮10和两第二送线轮11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两对送线轮做同步转动,其中第一送线轮10和第二送线轮11的转动方向相反。
62.所述指夹气缸9包括一对指夹14,该对指夹14经驱动在水平方向具有闭合、张开两个状态;两所述指夹14上分别定位一对所述送线轮,且两第一送线轮10的转轴所在平面与两第二送线轮11的转轴所在平面始终平行;构成在指夹气缸9的张开状态下,第一送线轮10的轮面与第二送线轮11的轮面分离,形成穿线通道15,该穿线通道15的两端分别为进线侧和出线侧;在指夹气缸9的闭合状态下,第一送线轮10的轮面贴合于第二送线轮11的轮面,此时通过两对送线轮的转动,通过摩擦力和挤压的方式将导线0向出线侧挤出达到送线目的。
63.优选的,所述双电机送线机构的两所述驱动电机8与同一驱动器电性连接,以保证两对送线轮转动的同步率。两对送线轮的轮面均为弹性材质。如橡胶等已知材料,在保证耐磨性的同时也避免送线过程中压坏导线0。
64.优选的,所述入线导针2对应所述送线轮的一端设成喇叭口16,可方便多股线同时穿入入线导针2,满足同时进行多根导线0的绕线工作需要。
65.如图1以及图5~13所示,所述送套管模块b包括按送管方向依次设置的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送管机构、套管导针21、裁切机构22、套管夹治具23以及扩孔机构。
66.所述送管导向及检测机构包括导向轮24、感应片25以及光电传感器26。套管27绕
于所述导向轮24上,并带动导向轮24转动。所述感应片25固设于所述导向轮24上,与导向轮24同轴旋转;所述光电传感器26对应所述感应片25设置,以检测感应片25的转动信息,该转动信息包括:是否转动、转动速度多少等,其中传动速度可用于判断单位时间的送管长度。
67.所述送管机构包括主动送管轮28以及压靠轮29;所述主动送管轮28对应所述导向轮24设置,接收经导向轮24导向的套管27;所述压靠轮29以其轮面贴合抵靠于主动送管轮28的轮面,对套管27进行压靠,进而通过摩擦力带动套管27向裁切机构22传送。
68.所述套管导针21呈管状,具有穿管孔;所述套管27经由送管机构送出后穿入套管导针21的穿管孔中,经穿管孔伸出后,套管27的前端进入所述套管夹治具23,并通过所述裁切机构22的切刀对位于套管夹治具23外侧的套管27进行切断;进入套管夹治具23的套管27的长度(即,套设于导线0上的套管27的长度)可通过主动送管轮28的转速控制,同时通过所述光电传感器26进行辅助地检测。
69.所述套管夹治具23包括一对压块30以及套管夹31;两所述压块30一上一下相对设置,并经驱动做张开、闭合动作;所述套管夹31设于两压块30之间,且套管夹31中设有定位孔32供所述套管27穿设;在进行裁切和扩孔时,两所述压块30闭合时对套管夹31产生压力,进而对定位孔32中的套管27产生抱紧力。
70.所述扩孔机构包括扩孔顶针座33,该扩孔顶针座33经扩孔气缸34驱动做朝向所述套管夹治具23的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扩孔顶针座33朝向套管夹治具23的一侧凸设有一锥形顶针35,该锥形顶针35与所述套管夹31的定位孔32对位配合,构成当所述扩孔顶针座33位移至贴紧所述套管夹31治具时,所述锥形顶针35伸入套管夹31的定位孔32对套管27端部进行扩孔,以便于后续穿导线0作业。
71.所述送套管模块b位于垂直于所述送线模块a送线方向的一侧,所述套管夹治具23经送套管气缸36的驱动做朝向送线模块a中所述入线导针2的直线往复运动,运动轨迹垂直于送线方向,具有扩孔、穿线两个工位。
72.当所述套管夹治具23位于扩孔工位时,所述套管夹31的定位孔32中心与所述扩孔顶针座33的锥形顶针35、所述套管导针21的穿管孔对位且同心设置;当所述套管夹治具23位于穿线工位时,所述套管夹31中的套管27与所述入线导针2的导向孔7对位且同心设置。
73.现就套管27的裁切过程说明如下:a、扩孔气缸34将锥形顶针35推至套管夹治具23的定位孔32孔口;b、送管机构开始向套管夹治具23中送管,直至套管27顶住锥形顶针35为止;c、套管夹治具23的上下压块30在气缸作用下夹住套管27;d、通过切刀在套管夹治具23的套管27入口端将套管27切断。
74.在完成套管27的裁切后对套管27进行扩孔,扩孔过程如下:a、扩孔气缸34带着锥形顶针35复位,然后再次顶出,通过锥形顶针35对套管口27a进行冲击使套管口27a成为喇叭口,以便于后续穿线;b、扩孔完成后,扩管气缸34带动锥形顶针35复位,以便套管夹治具23切换至穿线工位。
75.优选的,所述套管夹31的定位孔32朝向所述扩孔顶针座33的一端设成喇叭口37,以便于锥形顶针35对套管口27a进行冲击使套管口27a成为喇叭口。
76.优选的,所述入线导针2连设于一导针座17上,该导针座17经推导针气缸18驱动在送线方向做直线往复位移,从而在套管夹治具23位于穿线工位时,使入线导针2接近套管夹治具23,便于将导线0送入套管27中实现套管作业。
77.优选的,所述入线导针2具有一锥形头部19,在套管夹治具23位于穿线工位时,入线导针2的锥型头部19与所述套管27的喇叭口对接,便于将导线0送入套管27中实现套管作业。
7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