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2622发布日期:2021-12-29 17:1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


背景技术:

2.电池模组为若干锂离子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加装单体电池监控与管理装置后形成的电芯与pack的中间产品。圆柱电芯是一种常见的电芯形状,在采用大圆柱电芯形成大电芯模组时,为了提高电芯的散热性,一般都会将电芯蓝膜去掉,因此需要通过电芯支架对各圆柱电芯进行限位,防止相邻电芯外壁接触造成电芯外壳腐蚀或者发生短路。
3.随着电池模组长度增加,通常是采用两个电芯支架分别对圆柱电芯两端进行限位。在电池模组装配时,先将各电芯塞进第一电芯支架上的安装孔中,再将第二电芯支架与电芯顶端盖合时经常出现偏差合不上,主要是由于圆柱电芯与第一电芯支架上的安装孔之间有间隙,以及安装孔本身具有注塑拔模斜度,在圆柱电芯插入后会出现倾斜晃动,进而导致相邻圆柱电芯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这样便会出现第二电芯支架不好安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圆柱电芯模组装配时,圆柱电芯塞进第一电芯支架上的安装孔后会出现倾斜晃动,造成第二电芯支架不好安装的问题,提供一种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通过采用相互垂直的绝缘片卡在一起来限制电芯间的间隙,方便第二电芯支架安装,提高装配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座,在两个支撑座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厚度与相邻圆柱电芯的间隙相适应,所有第一绝缘片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设置,所有第二绝缘片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绝缘片呈井字形布置且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绝缘片形成若干个与圆柱电芯外壳适配的限位方孔,所述第一绝缘片的端部分别用于与两个支撑座相连。
7.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对设置两个支撑座,并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呈井字形安装在支撑座上,且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厚度与相邻圆柱电芯的间隙相等,在电池模组装配时,将圆柱电芯穿过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所形成的限位方孔后塞入第一电芯支架上的安装孔中,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对电芯外壳进行限位,避免圆柱电芯出现倾斜晃动,使得相邻圆柱电芯之间的间隙均匀,从而方便将第二电芯支架与圆柱电芯顶端盖合,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且在电池模组装配好后,即可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相互分离,然后从圆柱电芯之间抽出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绝缘片上均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第一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绝缘片通过卡槽相互卡接在一起。通过在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上同时设置卡槽,则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上的卡槽相互对位后卡接在一
起。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方便实现第一绝缘片与第二绝缘片的卡接与分离,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厚度相适配,避免在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卡接后晃动过大而影响对电芯的定位效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宽度的二分之一。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具有一定的卡接深度尺寸,避免两者出现卡接不稳等情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片的厚度相适配,以避免第一绝缘片插入定位槽后出现大幅晃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设置在两个支撑座相对的侧面上且与支撑座顶面贯通。如此设置,方便将第一绝缘片由支撑座顶面向下插入定位槽中,便于第一绝缘片与支撑座的连接与分离。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片的宽度相适配,如此使得第一绝缘片插入定位槽中后,第一绝缘片与支撑座顶面平齐。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为长条形片状结构,且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宽度及厚度均相同,更加方便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制造及使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安装在支撑座上后高度位置处于圆柱电芯的中部,以便对圆柱电芯中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圆柱电芯出现倾斜晃动。
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对设置两个支撑座,并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呈井字形安装在支撑座上,且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厚度与相邻圆柱电芯的间隙相等,在电池模组装配时,将圆柱电芯穿过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所形成的限位方孔后塞入第一电芯支架上的安装孔中,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对电芯外壳进行限位,避免圆柱电芯出现倾斜晃动,使得相邻圆柱电芯之间的间隙均匀,从而方便将第二电芯支架与圆柱电芯顶端盖合,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且在电池模组装配好后,即可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相互分离,然后从圆柱电芯之间抽出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使用图。
19.图2为图1分解后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1

支撑座,11

定位槽,2

第一绝缘片,3

第二绝缘片,4

卡槽,5

第一电芯支架,6

第二电芯支架,7

圆柱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圆柱电芯装配限位工装,包括在模组装配工作台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座1,在两个支撑座1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长度方向沿水平面布置且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板面垂直于模组装配工作台,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的厚度与相邻圆柱电芯7的间隙相适应,所有第一绝缘片2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设置,所有第二绝缘片3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所述第二绝缘片3呈井字形布置且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所述第二绝缘片3形成若干个与圆柱电芯7外壳适配的限位方孔,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两个支撑座1相连。
26.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对设置两个支撑座,并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呈井字形安装在支撑座上,且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厚度与相邻圆柱电芯的间隙相等,在电池模组装配时,将圆柱电芯穿过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所形成的限位方孔后塞入第一电芯支架上的安装孔中,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对电芯外壳进行限位,避免圆柱电芯出现倾斜晃动,使得相邻圆柱电芯之间的间隙均匀,从而方便将第二电芯支架与圆柱电芯顶端盖合,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且在电池模组装配好后,即可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相互分离,然后从圆柱电芯之间抽出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上均匀设有若干卡槽4,且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卡槽4和所述第二绝缘片3上的卡槽4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所述第二绝缘片3通过卡槽4相互卡接在一起。通过在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上同时设置卡槽,则将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上的卡槽相互对位后卡接在一起。具体的,本例中第一绝缘片2的卡槽4开口朝上,而第二绝缘片3上的卡槽4开口朝下,方便将第二绝缘片3由上向下卡入第一绝缘片2中。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4沿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方便实现第一绝缘片与第二绝缘片的卡接与分离,所述卡槽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的厚度相适配,避免在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卡接后晃动过大而影响对电芯的定位效果。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4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宽度的二分之一。如此设置,使得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具有一定的卡接深度尺寸,避免两者出现卡接不稳等情况。优选地,所述卡槽4的深度等于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宽度的二分之一,可使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顶面平齐,两者形成较为美观的栅格状结构。
3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厚度相适配,以避免第一绝缘片插入定位槽后出现大幅晃动。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11设置在两个支撑座1相对的侧面上且与支撑座1顶面贯通。如此设置,方便将第一绝缘片由支撑座顶面向下插入定位槽中,便于第一绝缘片与支撑座的连接与分离。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11的深度与所述第一绝缘片2的宽度相适配,如此使得第
一绝缘片插入定位槽中后,第一绝缘片与支撑座顶面平齐。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为长条形片状结构,且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的宽度及厚度均相同,更加方便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制造及使用。至于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的长度则根据模组中圆柱电芯的布置方式而定,当模组电芯呈正方形布置时,则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两者的长度可以相同;当模组电芯呈长方形布置时,则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两者的长度则不相同。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安装在支撑座上后高度位置处于圆柱电芯7的中部,以便对圆柱电芯中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圆柱电芯出现倾斜晃动。
35.具体地,在电池模组装配时,先将两个支撑座1分别放置于第一电芯支架5的两侧,再将第一绝缘片2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1上的定位槽11中,并将第二绝缘片3通过卡槽4与第一绝缘片2卡接在一起形成呈井字形布置,然后将圆柱电芯7穿过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形成的限位方孔后插入第一电芯支架5上的安装孔中,再将第二电芯支架6与圆柱电芯7顶端盖合,在进行连接铝巴焊接后,将相互垂直的第一绝缘片2和第二绝缘片3分离并从圆柱电芯之间抽出来。
36.实施例2
3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仅在第一绝缘片2上均匀间隔设置卡槽4,将第二绝缘片3由上向下卡入第一绝缘片2上的卡槽4中即可。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