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支撑架、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4842发布日期:2021-12-08 18:1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电芯支撑架、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芯支撑架、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2.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件和关键性技术,动力电池的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由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反应,易造成动力电池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随着快充倍率的提升,模组铜巴和电芯转接片(tab)的发热量日益增大,发明人发现,现有软包模组的过流元件支撑架(busbar module,bbm)主要是模组铜巴和电芯tab的支撑结构与模组外框或端板仅有定位销接触,因其余部分都未接触而无法对模组铜巴和电芯tab进行导热冷却,容易导致与模组铜巴和电芯tab相连的电芯局部温度异常增高,从而造成电芯局部老化严重和电芯局部温度过高而限制了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支撑架、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使得电芯支撑架提高了散热效率,避免电芯局部温度过高而限制了输出效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用于电芯极耳转接片穿过;设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的导热部,所述导热部具有槽口朝向电芯外框设置的用于放置接触至所述电芯外框的导热胶的凹槽。
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包括上述的电芯支撑架,巴片,设置于所述巴片设置区;与所述电芯支撑架固定连接的电芯外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电芯外框保持接触的导热胶;多个沿所述巴片设置区排列方向依次排列的电芯;分别穿过所述电芯支撑架的各个电芯极耳转接片,所述电芯极耳转接片与电芯极耳电连接。
6.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7.本技术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电芯支撑架中设置了导热部,形成与外部冷却系统的散热路径,以此提高了散热效率,避免电芯局部温度过高而限制了输出效率。
8.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本体包括由多个条状间隙间隔并依次排列用于设置巴片的巴片设置区。
9.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设于所述支撑架本体端部与所述巴片设置区邻接并沿所述巴片设置区排列方向延伸。
10.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极耳转接片的第一部分贴合于所述巴片表面,第二部分与电芯极耳电连接。
11.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极耳转接片弯折贴合于所述巴片表面。
12.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巴片设置区背侧包括至少一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巴片设置区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导热部连接。
13.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本体各个端部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电芯外框固定的连接部。
14.在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散热的冷却系统。
附图说明
15.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展示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4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包括电芯支撑架、巴片和电芯极耳转接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实施或应用系统,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系统,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
21.为了明确说明本技术,省略与说明无关的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
22.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器件与另一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23.当说某器件在另一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器件。当对照地说某器件“直接”在另一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器件。
24.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描述。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 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 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25.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技术。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
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
26.表示“下”、“上”等相对空间的术语可以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在附图中图示的一器件相对于另一器件的关系而使用。这种术语是指,不仅是在附图中所指的意义,还包括使用中的装置的其它意义或作业。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装置,曾说明为在其它器件“下”的某器件则说明为在其它器件“上”。因此,所谓“下”的示例性术语,全部包括上与下方。装置可以旋转90
°
或其它角度,代表相对空间的术语也据此来解释。
27.虽然未不同地定义,但包括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所有术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普通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追加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提示的内容相符的意义,只要未进行定义,不得过度解释为理想的或非常公式性的意义。
28.汽车动力电池中通常运用一种过流元件支撑架(busbar module,bbm)用来引出模组的正负极并支撑电芯极耳与外部巴片等过流件间的系统连接,通常为塑料件。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电芯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1 和导热部2。支撑架本体1包括多个巴片设置区11,多个巴片设置区11依次排列并由多个条状间隙12间隔。巴片设置区11用于设置巴片3。与巴片3相连的电芯极耳转接片4(tab) 部分穿过条状间隙12。具体地说,电芯极耳转接片4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1与巴片3连接,可如图2中所示贴合于巴片3的表面实现电连接,可通过激光焊接实现,第二部分42与与电芯极耳电连接,可通过激光焊接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电芯极耳转接片4的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可如图3中所示弯折形成的两块区域,穿过间隙12的第一部分贴合于巴片3的表面,以此可以加强连接的稳定性。但可理解,电芯极耳转接片4也可以不弯折方式实现巴片3和电芯极耳间的电连接。
29.导热部2设于支撑架本体1的端部,并沿巴片设置区11排列方向延伸。具体地说,导热部2可设于支撑架本体1的端部,导热部2与巴片设置区11相接并沿巴片设置区11的排列方向延伸,以此利于将各个巴片3与电芯极耳转接片4等过流元件上的热量传导到与之邻接的导热部2。导热部2可以为一种可放置导热胶的导热胶槽,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导热部2的槽口朝向电芯外框5,导热部2的槽内放置能接触到电芯外框5的导热胶。热量通过导热胶传至电芯外框5,电芯外框5再由与其连接的冷却系统(图中未示出)进行散热,由此形成了巴片/电芯极耳转接片

电芯支撑架

导热胶

电芯外框

冷却系统的散热路径,有效降低了巴片和电芯极耳转接片等过流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与电芯极耳转接片相连的电芯局部温度,避免了电芯局部老化和电芯局部温度过高而限制输出功率的问题。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巴片设置区11的背侧还设置有加强筋13,加强筋13沿巴片设置区11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导热部2连接,通过设置加强筋13可以对巴片设置区适当减重的情况下保证塑料件强度。本实施例中每个巴片设置区11的背侧可以设置多条加强筋 13,通过设置多条加强筋13既可以加强电芯支撑架上巴片设置区11与导热部2的连接牢度,又可以增加巴片设置区11背侧的散热面积,以及增加与导热部2的接触面积,加强了导热效率。
31.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芯模组。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的电芯模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芯支撑架(支撑架本体1和导热部2)、巴片3、电芯极耳专接片4、电芯外框 5、导热胶(图中未示出)以及多个电芯6。具体地说,巴片3设置于巴片设置区11,导热胶设置
于电芯支撑架的导热部2的凹槽内,导热胶与电芯外框5保持接触,以将热量传导至电芯外框5。电芯外框5与电芯支撑架通过支撑架本体1各个端部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各个端部的连接部至少两个。在支撑架本体1的底部为两个定位销14,可与电芯外框5对应位置的对应孔相互结合形成固定结构,用以对电芯支撑架进行安装定位。同样在支撑架本体1的侧部也具有与电芯外框5固定的侧连接部15,侧连接部15可以为任何固定连接结构,这里不再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中电芯外框5为u型框,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外框,此处并不对其进行限制。
32.支撑架本体1包括多个巴片设置区11,多个巴片设置区11由多个条状间隙12间隔并依次排列,各个电芯极耳转接片4分部穿过各个间隙12,多个电芯6沿巴片设置区11排列方向依次排列。电芯极耳转接片4的一端与巴片3连接,另一端与电芯极耳(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有效降低了巴片和电芯极耳转接片等过流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与电芯极耳转接片相连的电芯局部温度,避免了电芯局部老化和电芯局部温度过高而限制输出功率的问题。
33.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第二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电池包还包括用于对电池包进行散热的冷却系统,可以更高效的对电池包进行散热,有效降低了巴片和电芯极耳转接片等过流件的温度,进而降低了与电芯极耳转接片相连的电芯局部温度,避免了电芯局部老化和电芯局部温度过高而限制输出功率的问题。
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