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本体复原技术。
背景技术:2.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力,电力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导线,当导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时,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当导线断裂时需要对导线进行连接,因此需要利用到导线连接装置,然而现有的导线连接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3.1、不同导线在连接后,容易出现跑电漏电的情况,增大了电力输送的危险性;
4.2、导线连接后,装置容易出现安装不稳的情况,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落,影响使用。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缆本体复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本体复原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缆本体复原技术,导线连接后绝缘性较差,容易漏电,并且连接装置使用时容易脱落,增大了装置的使用难度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本体复原技术,包括外保护壳和固定板,所述外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xlpe绝缘体,且xlpe绝缘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接头高压屏蔽管,并且接头高压屏蔽管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压接铜管,所述接头高压屏蔽管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导线,且第一导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线,并且接头高压屏蔽管的端头处连接有半导电硅橡胶,所述固定板固定于外保护壳的边侧,且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件,并且固定件的中间位置嵌套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的上表面,并且活动杆的端头处嵌套有限制板,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侧连接有转轴,并且支撑杆的另一侧固定有防滑板,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
8.优选的,所述压接铜管关于接头高压屏蔽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且压接铜管的内径与第一导线的外径相同。
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关于外保护壳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固定件与套环之间为螺纹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槽采用环形设置,且滑槽的环心与套环的圆心重合。
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固定件之间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活动杆与固定件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固定件之间通过转轴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支撑杆与防滑板之间为热熔连接,并且防滑板与第二导线的外壁之间为紧密贴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缆本体复原技术,提高了导线连接后的绝缘性能,并且连接装置安装后稳定性较强,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14.1.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连接后,通过接头高压屏蔽管对其进行嵌套固定,并且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端部采用压接铜管对其进行包裹固定,同时接头高压屏蔽管的外侧设置了xlpe绝缘体,以此能够保证装置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漏电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绝缘保护性能;
15.2.导线安装完毕后,转动套环,由于套环的内部设置了滑槽,并且滑槽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当活动杆套环滑动后,活动杆受限制板对其限制的作用力影响能够进行滑动,套环带动活动杆滑动,接着对支撑杆造成压力,支撑杆受压力影响能够通过转轴进行角度的变化,最后支撑杆带动橡胶材质的防滑板对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贴合挤压,提高装置使用时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外保护壳;2、xlpe绝缘体;3、接头高压屏蔽管;4、压接铜管;5、第一导线;6、第二导线;7、半导电硅橡胶;8、固定板;9、固定件;10、套环;11、滑槽;12、活动杆;13、支撑杆;14、防滑板;15、转轴;16、弹簧;17、限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本体复原技术,包括外保护壳1、xlpe绝缘体2、接头高压屏蔽管3、压接铜管4、第一导线5、第二导线6、半导电硅橡胶7、固定板8、固定件9、套环10、滑槽11、活动杆12、支撑杆13、防滑板14、转轴15、弹簧16和限制板17,外保护壳1的内部设置有xlpe绝缘体2,且xlpe绝缘体2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接头高压屏蔽管3,并且接头高压屏蔽管3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压接铜管4,接头高压屏蔽管3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导线5,且第一导线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导线6,并且接头高压屏蔽管3的端头处连接有半导电硅橡胶7,固定板8固定于外保护壳1的边侧,且固定板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件9,并且固定件9的中间位置嵌套有套环10,套环1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12的上表面,并且活动杆12的端头处嵌套有限制板17,活动杆12的外侧安装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一侧连接有转轴15,并且支撑杆13的另一侧固定有防滑板14,支撑杆13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16;
22.压接铜管4关于接头高压屏蔽管3的轴线对称设置,且压接铜管4的内径与第一导线5的外径相同,轴线对称设置能够提高第一导线5与第二导线6安装的稳定性,安装完毕后,能够通过压接铜管4对第一导线5以及第二导线6的端头处进行包裹,使其能够进行固定;
23.固定件9关于外保护壳1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固定件9与套环10之间为螺纹连
接,通过对称设置的固定件9对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进行包裹,能够避免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出现倾斜的情况,螺纹连接能够在套环10转动后,套环10在固定件9上滑动;
24.滑槽11采用环形设置,且滑槽11的环心与套环10的圆心重合,圆心重合能够保证滑槽11的角度不会发生变化,避免活动杆12被带动移动时出现倾斜的情况;
25.活动杆12与固定件9之间构成滑动安装结构,且活动杆12与固定件9之间采用相互平行设置,当套环10转动时,套环10与活动杆12之间通过滑槽11进行卡合,比你高且活动杆12受到限制板17限制的作用力,因此能够在套环10转动后,活动杆12跟随其进行移动;
26.支撑杆13与固定件9之间通过转轴15构成转动安装结构,且支撑杆13与防滑板14之间为热熔连接,并且防滑板14与第二导线6的外壁之间为紧密贴合,当活动杆12移动后能够对支撑杆13造成压力,此时支撑杆13通过转轴15转动,并且带动防滑板14与第一导线5贴合,从而能够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2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缆本体复原技术时,根据图1所示,当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安装时,通过外保护壳1和xlpe绝缘体2能够对其进行包裹保护,接着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贯穿至接头高压屏蔽管3的内部,由于接头高压屏蔽管3的内部固定了压接铜管4,因此能够起到对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端头处固定的效果,避免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在使用时出现脱落的情况,外保护壳1的内部固定了半导电硅橡胶7,通过半导电硅橡胶7对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包裹,能够避免出现漏电的情况;
28.根据图1
‑
3所示,当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的端部安装完毕后,转动套环10,套环10转动后能够在固定件9的外侧滑动,由于套环10的内部开设了滑槽11,并且滑槽11贯穿了活动杆12,因此当套环10滑动后,套环10能够带动活动杆12滑动,活动杆12的端头处嵌套了限制板17,因此活动杆12能够始终处于水平装置,当活动杆12滑动后能够对支撑杆13造成压力,接着支撑杆13能够通过转轴15转动,支撑杆13转动后能够带动防滑板14与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的外壁贴合,接着能够提高装置安装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脱落的情况。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