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3372发布日期:2022-02-07 22: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大量电动车和电子产品的动力源,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锂离子电池虽然是一种较为环保的电池材料,其内部的贵重金属,非常具有回收价值,但是由于其内部电解液等物质的存在,在安装和拆解时就需要利用专门的填装和回收装置向合金铝筒内填装压实和拆装锂离子电池原料。
3.现有的拆解方法都是暴力拆解,也就是直接破坏电池的壳体,使电解液流出,再继续拆卸电芯以便回收贵重金属并集中处理其他材料。由于现有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暴力拆解的过程中,若刺破隔膜导致电池的正负极短路,导致能量快速释放,可能引起爆炸燃烧,严重威胁人员及财产安全。
4.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以解决拆解电池过程中容易刺破隔膜导致能量失控进而爆炸燃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该电池能够在拆解的过程中保持电芯组件的完整。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包括:
8.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外,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开口;
9.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之间的固定力大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固定力;
10.盖合组件,所述盖合组件包括盖板及两个连接件,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解连接并遮盖所述开口,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出所述盖板,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
11.优选地,所述盖合组件还包括绝缘保护件,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绝缘保护件设置于所述凹槽。
12.优选地,所述凹槽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绝缘保护件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
13.优选地,所述盖板设置有第一注液孔,所述绝缘保护件设置有第二注液孔,所述第一注液孔与所述第二注液孔正对且连通。
14.优选地,所述盖合组件还包括密封钉及密封片,所述第二注液孔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密封片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密封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注液孔
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31.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解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解的电池。如图1所示,该电池包括外壳1、电芯组件2及盖合组件3。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第三壳体13,第二壳体12套设于第三壳体13外,第一壳体11套设于第二壳体12外,第一壳体11设置有开口。电芯组件2包括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电芯组件2固定设置于第三壳体13内,第二壳体12与第三壳体13之间的固定力大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固定力。盖合组件3包括盖板31及两个连接件32,盖板31与第一壳体11可拆解连接并遮盖开口,两个连接件32的一端伸出盖板31,另一端分别连接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
35.该电池的电芯组件2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分别连接一个连接件32,且连接件32伸出盖板31,从而使该电芯组件2能够通过两个连接件32连接外部电路进行放电。而外壳1分别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及第三壳体13,其中,第一壳体11是整个电池的保护壳,第三壳体13为电芯组件2的保护壳,第二壳体12为缓冲壳体。
36.当需要拆解电池时,操作人员首先拆除盖合组件3,然后在开口处切割第二壳体12,使第二壳体12破裂露出第三壳体13,而后通过拆解工装拉出第三壳体13。而第二壳体12与第三壳体13之间的固定力大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固定力,拆解工装拉出第三壳体13时,会使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之间的连接处断裂,连带第二壳体12一起拉出第一壳体11。且第二壳体12作为缓冲壳体,能够在拉扯过程中通过形变缓解力的作用,从而保证第三壳体13不会变形,对电芯组件2起到保护作用。
37.优选地,盖合组件3还包括绝缘保护件33,盖板31朝向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绝缘保护件33设置于凹槽,如图2所示。当盖板31盖合到外壳1时,绝缘保护件33处于内部,能够将电芯组件2与外壳1及盖板31绝缘隔离,防止电芯组件2与外壳1之间发生漏电。为了提高盖合组件3的稳定性,盖板31与绝缘保护件33铆接固定。
38.其中,凹槽设置有定位柱311,绝缘保护件33设置有与定位柱311相匹配的定位孔331。操作人员向盖板31安装绝缘保护件33时,先将定位柱311插入定位孔331,从而能够保证快速将绝缘保护件33安装入凹槽,提高了装配的速度。且当定位孔331不在凹槽正中心的位置时,定位柱311与定位孔331还能够做防呆使用,防止操作人员将绝缘保护件33以错误的方式装入凹槽。可以理解的是,绝缘保护件33也可以设置与定位柱311相匹配的定位槽作
为定位或防呆。
39.优选地,盖板31设置有第一注液孔,绝缘保护件33设置有第二注液孔,第一注液孔与第二注液孔正对且连通。操作人员能够将注射电解液的装置通过第一注液孔与第二注液孔插入电池内部,从而向电芯组件2注射电解液。
40.为优化结构,可将第一注液孔设置在定位柱311处,此时绝缘保护件33设置的定位孔331作为第二注液孔使用。操作人员能够从定位柱311处通过第一注液孔及第二注液孔将电解液注入电芯组件2。可以理解的是,此时若绝缘保护件33设置的是与定位柱311相匹配的定位槽,则定位槽的槽底开孔作为第二注液孔使用。
41.优选地,盖合组件3还包括密封钉及密封片,第二注液孔远离盖板31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密封片设置于容纳槽,密封钉依次穿过第一注液孔及第二注液孔并与密封片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注射完电解液后,需要将第一注液孔及第二注液孔密封以保证电解液不会流出电池。将密封片固定与容纳槽内,当密封钉从外部穿过第一注液孔及第二注液孔后与密封片固定连接,利用密封钉将第一注液孔及第二注液孔封堵,保证密封。其中,密封圈设置有挤压孔,挤压孔的内径略小于密封钉的直径,当密封钉穿过挤压孔后被挤压孔挤压固定。
42.可选地,盖合组件3还包括金属凸台34,金属凸台34伸出盖板31并与连接件32电连接,如图3所示。金属凸台34能够使电池的正极及负极形状规则,便于将该电池接入外部电路。
43.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凸台34与盖板31直接连接,容易导致盖板31甚至整个外壳1带电,具有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问题,盖合组件3还包括绝缘隔离件,绝缘隔离件设置于金属凸台34与盖板31之间。其中,绝缘隔离件可以是绝缘橡胶,绝缘橡胶沿金属凸台34与盖板31的连接处包覆于金属凸台34从而起到绝缘的作用。
44.优选地,电芯组件2与第三壳体13之间设置有绝缘膜。绝缘膜能够将电芯组件2与外壳1之间绝缘,从而保证外壳1不会带电,确保了该电池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45.可选地,盖合组件3与外壳1盖合后,绝缘保护件33与第二壳体12之间设置有容纳区,且容纳区的数量与连接件32相同,每个连接件32设置于对应的一个容纳区内。连接件32与电芯组件2的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连接后折叠容纳与容纳区内,既提升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又由于被不同容纳区隔开而降低了短路风险。
46.具体地,盖合组件3还包括防爆阀35,如图3所示,防爆阀35设置于盖合组件3且位于两个连接件32之间。防爆阀35一方面能够在该电池热失控的情况下对外壳1内部进行泄压,防止电池爆炸,另一方面能够作为隔离件将两个连接件32隔离开,防止两个连接件32内部短路产生热失控的风险。
47.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32为金属连接件。
48.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