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3358发布日期:2022-03-16 23: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和从所述主体延伸出的极耳;端盖组件,包括端盖和电极端子,所述端盖用于盖合所述开口,所述电极端子安装于所述端盖;集流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端盖组件和所述主体之间,所述集流构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极耳;其中,所述端子连接部包括面向所述端盖的第一表面,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面向所述端盖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端盖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更靠近所述主体,以使所述极耳连接部和所述端盖组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设于所述端盖面向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极耳连接部和所述绝缘件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沿所述厚度方向凸出于所述绝缘件面向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绝缘件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在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间隙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部包括面向所述主体的第三表面,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面向所述主体的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平齐,或相较于所述第三表面更靠近所述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极耳连接部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主体;第三连接部,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间隙中,并用于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并绕着所述极耳连接部弯曲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沿面向所述端盖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在所述端盖的宽度方向上抵靠于所述极耳。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具有弧形面,所述极耳连接部通过所述弧形面抵靠所述极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折弯部,所述本体部连接于所述端子连接部,所述折弯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弯曲设置以形成所述弧形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本体部面向所述端盖的一侧;所述极耳连接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折弯部的延伸部,所述极耳附接于所述延伸部面向所述端盖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极耳连接部面向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端盖的宽度方向超出所述极耳连接部,所述支撑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抵靠所述极耳。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端盖的宽度方向面向所述极耳的表面为圆弧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沿所述端盖的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在抵靠所述极耳时释放应力。14.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以及箱体,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单体。15.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端盖组件以及集流构件。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包括主体和极耳。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绝缘件和电极端子,端盖盖合开口,电极端子安装于端盖,绝缘件设于端盖面向电极组件的一侧。集流构件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和主体之间,集流构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端子连接部包括面向端盖的第一表面,极耳连接部包括面向端盖的第二表面,在端盖的厚度方向上,第二表面相较于第一表面更远离端盖,以使极耳连接部和绝缘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用于容纳至少部分极耳,从而减少转接片额外占用的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金泽林 郑巨胜 郑东来 陈威 史东洋 董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3/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