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散热结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0614发布日期:2022-07-26 21:0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散热结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散热结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插拔式断路器在工作过程中,会有过电流或故障电流产生,断路器长时间通电工作,断路器内的发热元件会发热,多个断路器安装在配电器的机箱中,相邻两个断路器的外壳紧密贴合在一起,现有的插拔式断路器的散热效果较差,多个断路器的热量累积可能引起温升叠加,机箱内温度升高,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一方面,可能引起断路器跳闸,进而影响断路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能对电器设备、操作人员等造成安全隐患。
3.因此,亟需一种断路器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断路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5.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断路器的散热结构,包括:
7.第一排热槽,凹设在所述断路器的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排热槽沿所述断路器的插拔方向延伸设置;
8.第二排热槽,凹设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所述第二排热槽沿与所述第一排热槽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
9.第三排热槽,凹设在所述壳体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的侧面上,并且,所述第三排热槽沿与所述第一排热槽的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排热槽所在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排热槽的槽底,所述断路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元器件通过所述第一窗口散热。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窗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窗口均匀设置在该侧面的中部位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排热槽贯穿所述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两端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排热槽设置有多条,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排热槽间隔相同的距离设置在该侧面的中部位置。
14.可选地,所述第三排热槽与所述第一排热槽及所述第二排热槽连通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均设置有开口,所述上壳体的开口与所述下壳体的开口连接围合成腔体,所述断路器的元器件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排热槽凹设在所述下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排热槽
凹设在所述下壳体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所述第三排热槽凹设在所述下壳体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的侧面上。
16.可选地,还包括:
17.第四排热槽,凹设在所述上壳体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所述第四排热槽沿所述断路器的插拔方向延伸设置;
18.第五排热槽,凹设在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所述第五排热槽沿与所述第一排热槽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
19.第六排热槽,凹设在所述上壳体的所述第五排热槽所在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五排热槽垂直设置。
20.可选地,所述第五排热槽所在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开设在所述第五排热槽的槽底,所述断路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元器件通过所述第二窗口散热。
21.可选地,所述第四排热槽、所述第二排热槽、第三排热槽以及第六排热槽连通设置。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元器件,还包括上述的断路器的散热结构。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排热槽、第二排热槽和第三排热槽。第一排热槽凹设在断路器的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第一排热槽沿断路器的插拔方向延伸设置,以在插拔方向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第二排热槽凹设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第二排热槽沿与第一排热槽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排热槽凹设在壳体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的侧面上,并且,第三排热槽沿与第一排热槽的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排热槽和第三排热槽的设置,以在竖直方向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如此,通过在插拔方向和与插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均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有效地提高了断路器的散热效果,保证了断路器的热量能够及时且有效地排放出去,从而避免了热量聚集在产品内,导致断路器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影响断路器的元器件,还能够避免断路器发生跳闸,保证了产品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1、下壳体;111、第二排热槽;112、第一排热槽;113、第三排热槽;114、第一窗口;
31.12、上壳体;124、第四排热槽;125、第六排热槽;126、第二窗口;127、第五排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33.请参考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排热槽112、第二排热槽111和第三排热槽113。第一排热槽112凹设在断路器的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第一排热槽112沿断路器的插拔方向(即图1中所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在插拔方向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第二排热槽111凹设在壳体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第二排热槽111沿与第一排热槽112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排热槽113凹设在壳体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112的侧面上,并且,第三排热槽113沿与第一排热槽112的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排热槽111和第三排热槽113的设置,以在竖直方向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如此,通过在插拔方向和与插拔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均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有效地提高了断路器的散热效果,保证了断路器的热量能够及时且有效地排放出去,从而避免了热量聚集在产品内,导致断路器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影响断路器的元器件,还能够避免断路器发生跳闸,保证了产品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34.可选地,第一排热槽112所在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一窗口114,第一窗口 114开设在第一排热槽112的槽底,断路器的设置在壳体内的元器件通过第一窗口114散热。具体地,壳体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经由第一窗口114流出至第一排热槽112,然后沿第一排热槽112、第二排热槽111和第三排热槽113流动,从而实现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35.可选地,第一窗口114设置有多个,以保证对元器件的散热强度。多个第一窗口114均匀设置在第一排热槽112所在的侧面的中部位置,以保证对设置在壳体整部位置的元器件进行针对性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及散热均匀性。
36.可选地,第一排热槽112贯穿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两端设置,使得第一排热槽112的长度能够达到最长,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37.可选地,第二排热槽111贯穿壳体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两端设置,使得第二排热槽111的长度能够达到最长,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38.可选地,第三排热槽113贯穿壳体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112的侧面的两端设置,使得第三排热槽113的长度能够达到最长,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39.可选地,第一排热槽112设置有多条,相邻两条第一排热槽112间隔相同的距离设置在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中部位置,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保证了散热的均衡性。
40.可选地,第三排热槽113与第一排热槽112及第二排热槽111连通设置,以使得热量能够在第一排热槽112、第三排热槽113和第二排热槽111中流动、对流,提高了散热效果。
41.可选地,壳体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上壳体12与下壳体11均设置有开口,上壳体12的开口与下壳体11的开口连接围合成腔体,断路器的元器件安装在腔体内,第一排热槽112凹设在下壳体11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第二排热槽111凹设在下壳体11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第三排热槽113凹设在下壳体11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112的侧面上。
42.可选地,还包括第四排热槽124、第五排热槽127和第六排热槽125。第四排热槽124凹设在上壳体12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第四排热槽124沿断路器的插拔方向延伸设置,以在插拔方向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第五排热槽127凹设在上壳体12的
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上,并且,第五排热槽127沿与第一排热槽112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第六排热槽 125凹设在上壳体12的第五排热槽127所在的侧面上并与第五排热槽127垂直设置。第五排热槽127和第六排热槽125的设置,以在竖直方向对热量进行对流、散发。
43.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周侧设置有四个面,通过设置第一排热槽 112、第二排热槽111、第三排热槽113、第四排热槽124、第五排热槽127和第六排热槽125,使得壳体的周侧均设置有散热结构,利于断路器的散热。
44.可选地,第五排热槽127所在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窗口126,第二窗口 126开设在第五排热槽127的槽底,断路器的设置在壳体内的元器件通过第二窗口126散热。具体地,壳体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经由第二窗口126流出至第五排热槽127,然后沿第五排热槽127、第六排热槽125和第四排热槽124流动,产生对流,实现散热,从而实现对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45.可选地,第二窗口126设置有多个,以保证对元器件的散热强度。多个第二窗口126均匀设置在第二排热槽111所在的侧面的中部位置,以保证对设置在壳体整部位置的元器件进行针对性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及散热均匀性。
46.可选地,第五排热槽127贯穿下壳体11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两端设置,使得第五排热槽127的长度能够达到最长,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47.可选地,第四排热槽124贯穿下壳体11的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两端设置,使得第四排热槽124的长度能够达到最长,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48.可选地,第六排热槽125贯穿下壳体11的设置有第一排热槽112的侧面的两端设置,使得第六排热槽125的长度能够达到最长,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49.可选地,第五排热槽127设置有多条,相邻两条第五排热槽127间隔相同的距离设置在壳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所在的侧面的中部位置,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保证了散热的均衡性。
50.可选地,第四排热槽124、第二排热槽111、第三排热槽113以及第六排热槽125连通设置,以使得与插拔方向垂直的热量能够沿第四排热槽124、第二排热槽111、第三排热槽113和第六排热槽125流动,产生对流,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
5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元器件,还包括上述的断路器的散热结构。
5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