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2558发布日期:2022-05-31 07:4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2.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开关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并且在电路中发生过流或漏电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断电路。断路器通常具备自动分合闸功能,但其自动分合闸的功能大多是由齿轮机构实现,当断路器在进行合闸、分闸运动时,若齿轮机构分别进行分合闸转动时,通常需要复杂的物理结构以及电路实现,导致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复杂,若齿轮机构始终沿一个方向转动,容易产生因配合不良产生误动作,使其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断路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操作机构和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操作机构配合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分合闸,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内的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二不完全齿轮和杠杆,在第二不完全齿轮与外壳之间装配有复位弹簧,操作机构与杠杆联动连接,所述杠杆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同轴装配且驱动配合;
6.在分合闸过程中,第一不完全齿轮与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二不完全齿轮相互配合,使第二不完全齿轮驱动杠杆进行分闸转动或合闸转动,分闸转动和合闸转动的方向相反,在断路器合闸和分闸到位后,由复位弹簧驱动第二不完全齿轮回转至初始位置。
7.进一步,在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被电机驱动进行合闸转动时,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啮合连接以带动第二不完全齿轮进行合闸转动,复位弹簧储能,在断路器合闸到位后,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分离,复位弹簧释能使第二不完全齿轮回转至初始位置;
8.在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被电机驱动进行分闸转动时,第一不完全齿轮推动第二不完全齿轮进行分闸转动,复位弹簧储能,在断路器分闸到位后,储能弹簧释能使第二不完全齿轮回转至初始位置。
9.进一步,在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的一侧设有动限位部,在第二不完全齿轮一侧的外壳内壁设有静限位部,所述复位弹簧包括弹簧体以及由弹簧体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所述弹簧体与第二不完全齿轮同轴转动装配,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分别沿动限位部的两侧设置并延伸至静限位部的两侧。
10.进一步,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设有合闸部和分闸部,杠杆设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合闸部与第一止挡部配合驱动杠杆进行合闸转动,分闸部与第二止挡部配合驱动杠杆进行分闸转动。
11.进一步,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包括中部设有轴孔的圆形幅板,沿圆形幅板的一侧圆周侧壁设有第二扇形齿轮部,沿圆形幅板的另一侧圆周侧壁开设有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相对的两端端面分别作为合闸部和分闸部,与圆形幅板同轴连接的杠杆伸入扇形缺口内,由杠杆的两侧侧壁分别作为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且第一止挡部、第二止挡部分别与合闸部、分闸部相对。
12.进一步,在所述圆形幅板的一侧板面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槽和扇形槽,所述容纳槽位于圆形幅板的中央用于装配复位弹簧,所述扇形槽位于第二扇形齿轮部的首端与分闸部之间,在所述扇形槽的中部凸出设有作为动限位部的扇形凸起,复位弹簧的第一弹性臂在动限位部与第二扇形齿轮部的首端之间摆动,复位弹簧的第二弹性臂在动限位部与第二扇形齿轮部的尾端之间摆动。
13.进一步,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包括第一扇形齿轮部,在合闸时,第一扇形齿轮部与第二扇形齿轮部从各自的首端开始啮合连接,在断路器合闸到位后,第一扇形齿轮部与第二扇形齿轮部的尾端相分离,在分闸时,由第一扇形齿轮部的尾端推动第二扇形齿轮部的首端至断路器分闸到位。
14.进一步,所述杠杆包括扇形的杠杆本体,在所述杠杆本体的一端设有轴孔,在所述杠杆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在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设有凸出于杠杆本体的止挡凸台,所述止挡凸台面对连接孔的一侧侧壁为第一止挡部,止挡凸台背对连接孔的一侧侧壁为第二止挡部。
15.进一步,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内的转动板,在所述转动板上转动设置有跳扣和锁扣,所述跳扣与锁扣的一端搭扣配合,所述跳扣的一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杠杆联动连接。
16.进一步,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合闸线路和分闸线路,所述合闸线路与分闸线路保持一个导通一个断开,合闸线路的通断由第二微动开关控制,分闸线路的通断由第三微动开关控制,在断路器合闸到位或分闸到位后,由杠杆同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第三微动开关使合闸线路、分闸线路被切换导通。
17.进一步,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辅助回路,所述辅助回路的通断由第一微动开关控制,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由第一不完全齿轮触发。
18.进一步,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包括第一扇形齿轮部,在传动机构合闸到位时,第一扇形齿轮部的首端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按钮抵靠,在传动机构分闸到位后,第一扇形齿轮部的尾端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按钮抵靠,在分合闸转动过程中,第一扇形齿轮部与第一微动开关的按钮分离。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由两个不完全齿轮相互配合转动,且第二不完全齿轮在断路器分合闸到位后由复位弹簧驱动复位,其结构以及配合过程简单,且不会产生因单一转动方向而造成配合不良的误动作,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20.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模块与操作机构在传动机构合闸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模块与操作机构在传动机构分闸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不完全齿轮和复位弹簧在初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不完全齿轮和复位弹簧在断路器合闸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不完全齿轮和复位弹簧在断路器分闸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第二不完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不完全齿轮与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不完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杠杆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回路在分闸状态时的电路图;
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回路由分闸至合闸过程的电路图;
32.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回路在合闸状态时的电路图;
33.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回路在合闸至分闸过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至1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35.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6以及设置在外壳6内的手动操作件、操作机构5 和触头机构,所述手动操作件与操作机构5联动连接,触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与操作机构5联动连接,通过手动操作件带动操作机构5使动触头远离或靠近静触头使断路器被手动分合闸,其中手动操作件可以是转动设置在外壳6上的手柄机构,也可以是与外壳6滑动配合的按钮机构。在所述触头机构的一侧设有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用于熄灭触头机构分合闸产生的电弧。在所述外壳6内还可以装配有与操作机构5配合的过载保护机构和/或短路保护机构,在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由过载保护机构或短路保护机构触发操作机构5脱扣,从而实现断路器的保护功能。
36.在所述外壳6内还设置有与操作机构5联动连接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操作机构5配合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分合闸。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控制回路、电机m以及传动机构,控制回路包括合闸线路和分闸线路,通过分别向合闸线路、分闸线路施加极性相反的合闸电压、分闸电压,使电机m进行方向相反的合闸转动和分闸转动,从而使连接在电机m上的传动机构带动操作机构5进行分合闸动作。
37.本技术的一个改进点在于,如图1-4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6内的第一不完全齿轮1、第二不完全齿轮2和杠杆3,在第二不完全齿轮 2与外壳6之间装配有复位弹簧4,操作机构5与杠杆3联动连接,所述杠杆3 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同轴装配且驱动配合;在分合闸过程中,第一不完全齿轮1 与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二不完全齿轮2相互配合,使第二不完全齿轮2驱动杠杆 3进行分闸转动或合闸转动,在断路器合闸和分闸到位后,由复位弹簧4驱动第二不完全齿轮2回转至初始位置,分闸转动和合闸转动的方向相反。传动机构中的两个不完全齿轮相互配合转动,且第二不完全齿轮2在断路器分合闸到位后由复位弹簧4驱动复位,其结构以及配合过程简单,且不会产生因单一转动方向而造成配合不良的误动作,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38.具体的,如图8所示,在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1被电机m驱动进行合闸转动时,第一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啮合连接以带动第二不完全齿轮 2进行合闸转动,复位弹簧4储能,在断路器合闸到位后,第一不完全齿轮1 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分离,复位弹簧4释能使第二不完全齿轮2回转至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1被电机m驱动进行分闸转动时,第一不完全齿轮 1推动第二不完全齿轮2进行分闸转动,复位弹簧4储能,在断路器分闸到位后,复位弹簧4释能使第二不完全齿轮2回转至初始位置,第二不完全齿轮2 的分闸转动和合闸转动的方向相反。
39.如图9所示,所述杠杆3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同轴装配且驱动配合,杠杆 3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可以是层叠设置,也可以是错层设置,但采用错层设置时,第二不完全齿轮2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杠杆3进行摆动。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2设有合闸部221和分闸部222,杠杆3设有第一止挡部31和第二止挡部32,所述合闸部221与第一止挡部31配合驱动杠杆3进行合闸转动,分闸部222与第二止挡部32配合驱动杠杆3进行分闸转动,其中,合闸部221 与第一止挡部31,分闸部222与第二止挡部32均可以是两个相互配合的凸台结构,也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凸台与凹槽结构。
40.所述复位弹簧4由相互配合的动限位部26和静限位部61进行储能和释能,所述动限位部26设置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上,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一侧的外壳 6内壁设置静限位部61,动限位部26随第二不完全齿轮2在静限位部61的一侧进行圆周转动,所述复位弹簧4包括弹簧体以及由弹簧体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41、第二弹性臂42,所述弹簧体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同轴转动装配,第一弹性臂41、第二弹性臂42分别沿动限位部26的两侧设置并延伸至静限位部61的两侧。
41.如图5所示,在初始位置时,动限位部26与静限位部61正对,此时第一弹性臂41同时贴合在动限位部26、静限位部61的一侧,第二弹性臂42同时贴合在动限位部26、静限位部61的另一侧,如图6所示,在第二不完全齿轮 2进行合闸转动时,动限位部26推动第一弹性臂41与静限位部61分离,动限位部26与静限位部61错位,第二弹性臂42被静限位部61限位使得第一弹性臂41与第二弹性臂42之间的间距被拉大,由此使得复位弹簧4储能,在断路器合闸到位后,第一不完全齿轮1和第二不完全齿轮2不再齿接,由第一弹性臂41反推动限位部26,使第二不完全齿轮2、动限位部26以及第一弹性臂 41恢复至初始位置;同理,如图7所示,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进行分闸转动时,动限位部26推动第二弹性臂42与静限位部61分离,动限位部26与静限位部 61错位,第一弹性臂41因被静限位部61限位使得第一弹性臂41与第二弹性臂42之间的间距被拉大,由此使得复位弹簧4储能,在断路器分闸到位后,第一不完全齿轮1和第二不完全齿轮2不再齿接,由第二弹性臂42反推动限位部 26,使第二不完全齿轮2、动限位部26以及第二弹性臂42恢复至初始位置。
42.本技术的另一个改进点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并联的合闸线路、分闸线路和辅助线路,所述合闸线路、分闸线路以及辅助线路的通断分别由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以及第一微动开关k1控制,向导通后的合闸线路或分闸线路施加合分闸电压,使电机m驱动传动机构进行合闸转动或分闸转动,在传动机构进行合分闸转动过程中触发第一微动开关k1导通辅助回路,在断路器合闸到位和分闸到位时,传动机构通过同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实现对合闸线路和分闸线路的控制,在传动机构分合闸到位后,由传动机构触发第一微动开关k1使辅助线路断开。传动机构与控制回路的配合可以反馈传动
机构的位置,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电机m的精确控制。
43.具体的,如图1-4和12-15所示,由传动机构的第一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微动开关k1配合,由传动机构的杠杆3与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 配合,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并联的合闸线路、分闸线路和辅助线路,通过向导通后的合闸线路或分闸线路施加合分闸电压,使电机m驱动传动机构进行合闸转动或分闸转动,所述合闸线路、分闸线路由一组联动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控制,所述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的通断分别由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 控制,在断路器合闸到位和分闸到位时,由杠杆3同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k2和第三微动开关k3,实现切换导通合闸线路或分闸线路,即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由一个一体的微动开关实现,实现同步联动,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为两个独立的微动开关;所述辅助线路的通断由第一微动开关k1控制,在传动机构进行分合闸转动过程中,第一不完全齿轮1与第一微动开关k1配合使辅助线路导通,在传动机构合闸到位和分闸到位时,第一不完全齿轮1触发第一微动开关k1使辅助线路断开。
44.如此,合闸线路和分闸线路的导通由杠杆3在断路器分闸到位或合闸到位时进行切换,可以保证线路切换不会提前或滞后,另外,在电机m进行分合闸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不完全齿轮1控制导通辅助线路,可以确保杠杆3在断路器完全分闸或合闸到位后再断开辅助线路,由辅助线路继续驱动电机,控制回路简单,且可以对电机m的启停以及分合闸转动进行精确且高效的控制。
45.进一步的,在合闸线路和分闸线路中分别串联有单向导通元件,且分闸线路与合闸线路中的单向导通元件的电流导通方向相反,在合闸线路导通时,向合闸线路施加合闸电压以驱动电机m进行合闸转动,在分闸线路导通时,向分闸线路施加极性与合闸电压相反的分闸电压以驱动电机m进行分闸转动,在切换导通合闸线路、分闸线路时,由于单向导通元件,使得分闸电压不会流经合闸线路,合闸电压不会流经分闸线路,避免电机m被误触发。其中,单向导通元件为二极管。另外,在合闸线路与分闸线路的导通状态被切换后,若电机m 仍需要继续合闸转动或分闸转动时,由仍处于导通状态的辅助线路驱动电机m 继续转动,也就是,在合闸过程中,当合闸线路被断开,分闸线路被闭合后,此时电机m仍需要进行合闸转动时,由导通的辅助线路为电机m继续提供合闸电压;在分闸过程中,当分闸线路被断开,合闸线路被导通,此时电机m仍需要进行分闸转动时,由导通的辅助线路为电机m继续提供分闸电压。
46.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动开关k1固定设置在第一不完全齿轮1的一侧,第二微动开关k2以及第三微动开关k3固定设置在杠杆3与操作机构5之间,且第二微动开关k2与第三微动开关k3的按钮联动连接,如此,在断路器合闸到位或分闸到位时,由杠杆3触发其中一个微动开关的按钮就可以实现合闸线路与分闸线路的导通切换,避免产生误动作,具有结构简单,配合程度高的优点。
47.结合图1-15提供一种传动机构、控制回路以及操作机构5配合的优选实施例,用于插入式断路器,插入式断路器的按钮机构通过u型杆与杠杆3连接,用于实现手动分合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不完全齿轮1、第二不完全齿轮2、杠杆3以及复位弹簧4,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传动齿轮。
48.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1包括圆形齿轮和第一扇形齿轮部11,所述圆形齿轮用于与电机m的输出轴连接的齿轮或齿轮组啮合,第一扇形齿轮部11与圆形齿轮同轴
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半径小于圆形齿轮的半径。
49.如图5-10所示,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2包括中部设有轴孔的圆形幅板21,所述圆形幅板21具备一定厚度,在沿圆形幅板21的一侧圆周侧壁设有第二扇形齿轮部23,所述第二扇形齿轮部23可以与第一扇形齿轮部11啮合连接,同时,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尾端112可以推动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首端111;在沿圆形幅板21的另一侧圆周侧壁开设有扇形缺口22,所述扇形缺口22相对的两端端面分别作为合闸部221和分闸部222,图中分闸部222为缺口22的左端面,合闸部221为缺口22的右端面,与圆形幅板21同轴连接且错层设置的杠杆3的止挡凸台33可以伸入扇形缺口22内,由止挡凸台33两侧侧壁分别作为第一止挡部31和第二止挡部32,且第一止挡部31、第二止挡部32分别与合闸部221、分闸部222相对。
50.如图10所示,在所述圆形幅板21的一侧板面设有相互连通的容纳槽24 和扇形槽25,其中容纳槽24与扇形槽25的槽底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容纳槽 24位于圆形幅板21的中央用于装配复位弹簧4,所述扇形槽25位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首端231与分闸部222之间,所述扇形槽25使圆形幅板21一侧薄一侧厚,其中较厚的一侧位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尾端232与合闸部221 之间,较薄的一侧位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首端231与分闸部222之间,在所述扇形槽25的中部凸出设有作为动限位部26的扇形凸起,所述动限位部26 将扇形槽25分隔为两部分,在外壳6的一侧设有静限位部61,如图5-7所示,所述静限位部61为扇形凸台,所述静限位部61与动限位部26共圆心且两者的圆心角相等,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处于初始位置时,动限位部26与静限位部 61正对,在合闸运动或分闸运动过程中,动限位部26转至静限位部61的两侧,使动限位部26与静限位部61错位相对,优选的,在静限位部61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之间留有间隙,使得静限位部61不会干扰第二不完全齿轮2的转动。
51.如图9、11所示,所述杠杆3包括扇形的杠杆本体,在所述杠杆本体的一端设有轴孔,杠杆本体通过轴孔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同轴装配,在所述杠杆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孔34,在所述连接孔34的一侧设有凸出于杠杆本体的止挡凸台33,图9、11中止挡凸台33沿垂直于杠杆本体的转动轴心的方向凸出,使得止挡凸台33可以伸入第二不完全齿轮2的缺口22内,所述止挡凸台33 远小于缺口22,使得止挡凸台33可以在缺口22内进行摆动,其中止挡凸台 33面对连接孔34的一侧侧壁为第一止挡部31,所述第一止挡部31与合闸部 221相对,止挡凸台33背对连接孔34的一侧侧壁为第二止挡部32,所述第二止挡部32与分闸部222相对。
52.如图5-7所示,所述复位弹簧4优选采用扭簧,复位弹簧4包括弹簧体以及由弹簧体的两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臂41、第二弹性臂42,所述弹簧体装配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的容纳槽24中且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同轴连接,优选弹簧体的外侧壁分别与容纳槽24的内侧壁以及动限位部26的内侧壁贴合,第一弹性臂41、第二弹性臂42分别沿动限位部26的两侧设置并延伸至静限位部61 的两侧,复位弹簧4的第一弹性臂41在动限位部26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首端231之间摆动,复位弹簧4的第二弹性臂42在动限位部26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尾端232之间摆动。
53.如图3、4所示,所述操作机构5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6内的转动板51,在所述转动板51上转动设置有跳扣52和锁扣53,所述跳扣52与锁扣53的一端搭扣配合,所述跳扣52的一端连接有与杠杆3联动连接的连杆54,连杆 54一端插装在杠杆3的连接孔34上,另一端插装在跳扣52上。转动板51与动触头连接,杠杆3的转动通过连杆54、跳扣52带动转动板51转动,
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配合实现分合闸,在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由过载保护机构或短路保护机构驱动锁扣53解除跳扣52和锁扣53的搭扣配合,使操作机构5 脱扣,从而实现断路器的保护功能。
54.如图12-15所示,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合闸线路、分闸线路以及辅助线路,所述合闸线路包括第二微动开关k2和二极管d2,分闸线路包括第三微动开关 k3和二极管d3,辅助线路包括第一微动开关k1,所述第一微动开关k1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一微动开关k1、第二微动开关k2以及第三微动开关k3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与电机m串联,第二微动开关k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微动开关k3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
55.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微动开关k1固定设置在第一不完全齿轮1的一侧,第一微动开关k1的按钮位于设有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一侧,使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首端111、尾端112可以通过抵靠以触发第一微动开关k1,当然在第一扇形齿轮部11上可以设置相应凸台来触发第一微动开关k1;第二微动开关k2以及第三微动开关k3固定设置在杠杆3与操作机构5之间,具体设置在杠杆3的一侧,优选位于靠近连接孔34的杠杆本体一侧,所述第二微动开关 k2与第三微动开关k3的按钮联动,且第二微动开关k2与第三微动开关k3保持一个断开一个闭合的状态。在断路器合闸到位时,如图3所示,由杠杆本体的侧壁同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k2和第三微动开关k3,在断路器分闸到位时或在断路器分闸到位之前,杠杆本体的一端端部已经同时离开第二微动开关k2和第三微动开关k3,图4中,由杠杆本体设有轴孔的一端离开第二微动开关k2 和第三微动开关k3。当然,在断路器分闸到位时,由杠杆本体的侧壁同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在断路器合闸到位时或合闸到位之前,杠杆本体的一端端部已经同时离开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也是可以的。
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合闸到位是指杠杆3被驱动至合闸位置,由杠杆3带动操作机构5完成合闸动作,传动机构合闸到位是指,第一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分离后,第二不完全齿轮2复位且第一不完全齿轮1转至合闸位置;所述断路器分闸到位是指杠杆被驱动至分闸位置,由杠杆3带动操作机构5完成分闸动作,传动机构分闸到位是指,第一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分离后,第二不完齿轮2复位且第一不完全齿轮1转至分闸位置,由此可知,在断路器合闸到位或分闸到位,传动机构仍然需要转动一段时间才会合闸到位或分闸到位。
57.具体工作过程:
58.以第二微动开关k2设置在杠杆3的合闸位置,第二微动开关k2与第三微动开关k3的按钮联动为例,其中由第二微动开关k2控制常闭触点,第三微动开关k3控制常开触点。
59.由传动机构分闸到位至合闸到位的过程:处于分闸状态时(传动机构以及断路器均为分闸状态),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尾端112抵靠在第一微动开关k1 的按钮上,使辅助线路处于断开状态,杠杆3的端部未按压在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的按钮,使合闸线路导通,分闸线路断开,此时通过在控制回路施加合闸电压,合闸线路中有电流流过,图12、13中电流方向为从左至右,电机m进行合闸转动,与电机m连接的传动机构也进行合闸转动,如图4所示,随着第一不完全齿轮1的合闸转动,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尾端112与第一微动开关k1的按钮分离使辅助线路导通(参见图13),第一扇形齿轮部11 的首端111与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首端231开始啮合连接,以带动第二不完全齿轮2进行合闸转
动,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进行合闸转动时,由合闸部221推动第一止挡部31使杠杆3进行合闸转动,直到杠杆3通过连杆54带动操作机构5完成合闸动作(此时断路器已完成由分闸到位至合闸到位的动作过程),同时,如图6所示,随第二不完全齿轮2一起转动的动限位部 26推动复位弹簧4的第一弹性臂41,使第一弹性臂41与第二弹性臂4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储能;在第一扇形齿轮部11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尾端232 分离后,复位弹簧4释能使第一弹性臂41反向推动动限位部26以带动第二不完全齿轮2转回初始位置,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转回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已经处于合闸位置的杠杆3不会被推动,但第二不完全齿轮2的分闸部222会靠近或贴合杠杆3的第二止挡部32,同时,处于合闸位置的杠杆3已同时触发第二微动开关k2和第三微动开关k3,使得合闸线路、分闸线路的导通状态得到切换,即合闸线路断开,分闸线路导通,当杠杆3刚触碰第二微动开关k2时切断了合闸线路,而此时由于微动开关以及合闸的行程误差,使得杠杆3在到位前会提前触发第二微动开关k2,但此时第一不完全齿轮1或杠杆3不能确保在合闸位置,因此需要通过辅助线路再保持电机m转动一会,但由于合闸电压因二极管d3的单向导通而无法流过分闸线路,此时,若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分离后的第一不完全齿轮1未转动至合闸到位,此时合闸电压可以通过仍处于导通状态的辅助线路驱动电机m继续转动,直至第一不完全齿轮1转至合闸位置,使得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首端111与第一微动开关k1的按钮抵靠使辅助线路断开,电机m因此失电而停止,此时传动机构合闸到位(参见图3、14)。
60.由传动机构合闸到位至分闸到位的过程:处于合闸状态时(传动机构、断路器均为合闸状态),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首端111抵靠在第一微动开关k1 的按钮上,使辅助线路处于断开状态,杠杆3的侧壁按压在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的按钮上,使分闸线路导通,合闸线路断开,通过在控制回路施加与合闸电压极性相反的分闸电压,分闸线路中有电流流过,图14、15中电流方向为从右至左,电机m进行分闸转动,与电机m连接的传动机构也进行分闸转动,随着第一不完全齿轮1的分闸转动,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首端111 与第一微动开关k1的按钮分离使辅助线路导通(参见图15),第一扇形齿轮部 11的尾端112推动位于初始位置的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首端231进行分闸转动,从而使第二不完全齿轮2的分闸部222推动第二止挡部32使杠杆3进行分闸转动,在杠杆3进行分闸转动的过程中,杠杆3与第二微动开关k2、第三微动开关k3的按钮分离,此时分闸线路被导通,合闸线路已被断开,但分闸电压因二极管d2的单向导通而无法流过合闸线路,分闸电压仅通过导通的辅助线路驱动电机m继续进行分闸转动,从而使得杠杆3可以继续进行分闸转动,直到杠杆3带动操作机构5完成分闸动作(此时断路器已完成由合闸到位至分闸到位的动作过程),同时,如图7所示,随第二不完全齿轮2一起转动的动限位部26推动复位弹簧4的第二弹性臂42,使第一弹性臂41与第二弹性臂4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以储能;在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尾端112与第二扇形齿轮部23的首端231分离后,复位弹簧4释能使第二弹性臂42反向推动动限位部 26带动第二不完全齿轮2转回初始位置,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转回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已经处于分闸位置的杠杆3不会被推动,但第二不完全齿轮2的合闸部221会靠近或贴合杠杆3的第一止挡部31,同时,电机m的分闸转动驱动第一不完全齿轮1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分离后,使第一扇形齿轮部11的尾端 112抵靠在第一微动开关k1的按钮上,使辅助线路断开,电机m因此失电而停止,此时传动机构分闸到位(参见图4、12)。在此过程中,分闸线路的导通时间明显小于合闸线路的导通时间。
6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