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1118发布日期:2022-05-18 12:4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公路、机场、建筑幕墙等一些对于光污染环境要求较高的特定区域使用中,为了保证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降低眩光带来的危害,防眩光玻璃及防眩光组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此类场合。目前市场上的光伏组件的防眩光设计,主要是通过玻璃掺杂及玻璃表面处理来改变入射光的路径及降低光反射率,从而达到防眩光的目的。
3.然而,现有的防眩光组件玻璃表面规则排列的凹凸面,在户外使用过程中存在易积累灰尘的问题,这会对光伏组件受光面有所遮挡,影响光伏组件发电量,同时光伏组件的凹凸表面灰尘也比较难清理。虽然在玻璃中掺杂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入射光的路径并减少反射光直射,从而达到防眩光的目的,但玻璃的掺杂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玻璃加工工艺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防眩光组件玻璃表面规则排列的凹凸面,在使用时存在的容易积累灰尘的问题,以及通过玻璃掺杂工艺来解决防眩光问题时存在的工艺难度大且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光伏组件通过正面玻璃、正面封装胶膜、焊带、背面封装胶膜、背面玻璃、电池片以及防眩光区域之间的组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从而达到降低眩光带来的危害,同时又能解决户外使用中容易积累灰尘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玻璃、正面封装胶膜、电池层、背面封装胶膜和背面玻璃;所述正面玻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加光线散射的结构;所述的电池层由多个单元电池片串联或串并联而成,并通过焊带进行连接;所述的焊带上设置有第一防眩光结构;所述的背面玻璃上设置有反光区域,且所述的反光区域位于所述背面封装胶膜和所述背面玻璃之间;所述的反光区域上设置有第二防眩光结构。所述正面玻璃的内表面与所述正面封装胶膜接触。
7.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通过对正面玻璃进行表面结构化处理,降低组件外表面反射及改变组件内部反射光的路径,让反射的光线被晶硅电池层吸收;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还通过在电池片焊带上设计特殊的防眩光结构以及在背面玻璃上的特定位置设计反光区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能有效的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具体的,由于所述电池层是由多个单元电池片串联或串并联而成,因此在电池片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这就会导致一部分的光线穿过电池片之间的缝隙,打到背面封装胶膜和背面玻璃上,为了最大化的实现光线的利益,因此会在背面玻璃上的特定位置设置一些反光区域,这些反光区域具体是位于在电池片间隙的下方,当光线穿过电池片的间隙
后,会打在这些反光区域上,可通过反光区域将光线重新反射至电池片上,以实现光线的最大化利用。然而,不可避免的在反光区域将光线反射回电池片时,还会有部分被反射的光线重新穿过电池片的间隙,从而达到正面玻璃处,这样就会造成眩光效果;因此为了避免反光区域反射的光线造成正面玻璃上的眩光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反光区域上设置了第二防眩光结构,以保证光线经过反光区域反射后既能重新打到电池片上,又能保证反射的光线不会从电池片之间的间隙重新反射到正面玻璃处,避免造成眩光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玻璃的外表面设置为凸纹状的第一散射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玻璃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光线反射次数以及改变反射路径的第二散射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在正面玻璃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光线散射结构,在降低外表面的镜面反射的同时达到陷光的目的,外表面的结构为凸纹,内表面增加反射次数及改变反射路径来增加光线的利用,降低封装损失。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防眩光结构为锯齿状凹槽结构。此设计可以使得入射的光线在焊带上发生偏折并照射到电池片有效受光区域,在提升光伏组件功率的同时还可以达到防眩光的目的。
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防眩光结构为锯齿状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眩光区域位于所述背面封装胶膜和所述背面玻璃之间,且所述的防眩光区域设置在正对于所述电池片之间间隙的位置处。具体的,背面玻璃上设置的多个防眩光区域纵横交织形成网格状的结构,该网格状的结构中具有与电池片的间隙相对应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当光线照射该光伏组件后,部分光线透过电池片之间的间隙照射到防眩光区域以及第二防眩光结构上,经过防眩光区域对光线的吸收,以及经过第二防眩光结构来改变光线反射路径,从而达到进一步防眩光的设计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还包括减反射膜层;所述的减反射膜层镀设在所述正面玻璃的外表面上。此设计可以进一步实现整个光伏组件的防眩光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玻璃、正面封装胶膜、电池层、背面封装胶膜和背面玻璃;将层叠好的组件放入到层压机中进行层压,即可得到该防眩光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从上层结构往下依次为:正面玻璃表面结构化同时搭配减反射膜来达到前表面漫反射及陷光效果,内表面有增加反射次数的结构设计,增加内部反射光反射次数及路径,焊带采用锯齿状凹槽结构,背面玻璃采用的锯齿状网格散射结构组合,来达到高功率防眩光的设计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的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其结构简单,工艺成本低,兼具高功率及防眩光的技术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光伏组件通过正面玻璃、正面封装胶膜、焊带、背面封装胶膜、背面玻璃、电池片以及防眩光区域之间的组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从而达到降低眩光带来的危害,同时又能解决户外使用中容易积累灰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正面玻璃、2正面封装胶膜、3电池层、4背面封装胶膜、5背面玻璃、6反光区域、7减反射膜层、11第一散射结构、12第二散射结构、31第一防眩光结构、61第二防眩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4.实施例1
25.如图1所示,一种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减反射膜层7、正面玻璃1、正面封装胶膜2、电池层3、背面封装胶膜4和背面玻璃5;所述正面玻璃1的外表面设置为凸纹状的第一散射结构11,所述正面玻璃1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光线反射次数以及改变反射路径的第二散射结构12;所述的电池层3由多个单元电池片串联或并联而成,并通过焊带进行连接;所述的焊带上设置有第一防眩光结构31(第一防眩光结构31为锯齿状凹槽结构);所述的背面玻璃5上设置有多个反光区域6;所述的反光区域6上设置有锯齿状的第二防眩光结构61;所述的反光区域6位于所述背面封装胶膜4和所述背面玻璃5之间,且所述的反光区域6设置在正对于所述电池片之间间隙的位置处。
26.对比例1
27.一种防眩光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减反射膜层7、正面玻璃1、正面封装胶膜2、电池层3、背面封装胶膜4和背面玻璃5;所述正面玻璃1为常规压花玻璃,压花面设置在内表面;所述的电池层3由多个单元电池片串联或并联而成,并通过焊带进行连接;所述的焊带上没有设置实施例1中的第一防眩光结构31;所述的背面玻璃5上设置有多个反光区域6;所述的反光区域6上没有设置实施例1中的第二防眩光结构61;所述的反光区域6位于所述背面封装胶膜4和所述背面玻璃5之间,且所述的反光区域6设置在正对于所述
电池片之间间隙的位置处。
28.上述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中正面玻璃1的花纹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对比例1的焊带和防眩光区域没有设置防眩光结构;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29.测试:
30.对上述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的光伏组件进行功率测试、前表面反射亮度测试以及防灰尘试验;防灰尘试验是将组件安装在户外进行为期2个月的发电后,进行清洁前后的功率对比,其测试结果如下表1、表2和表3所示。
31.表1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光伏组件的功率测试结果
32.编号pmax(w)isc(a)voc(v)ipmax(a)vpmax(v)ff(%)实施例1361.9911.4341.2710.8833.2776.67对比例1361.1611.4141.3410.8633.2676.58
33.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功率要略高于对比例1中的光伏组件功率,说明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光伏组件具有高功率的性能。
34.表2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光伏组件的反射亮度对比结果
[0035][0036]
由上述表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光伏组件其前表面反射亮度明显低于对比例1的光伏组件,并且在不同角度条件下最高亮度基本上能够控制在20000cd/m2以下,说明本方案设计的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可以达到目前对于防眩光组件亮度的要求。(参考法国民航局(dgac)规定在机场附近区域光强在不同角度条件下最高不超过20000cd/m2)。
[0037]
表3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光伏组件的防尘测试对比
[0038][0039][0040]
由上述表3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光伏组件前表面清洁前后的功率差值较低,对比例1的光伏组件前表面清洁前后的功率差值较高,说明了本方案设计的高功率防眩光光伏组件可以解决户外使用中易积累灰尘的问题。
[0041]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凡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