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芯片及LED显示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0304发布日期:2022-04-14 21: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芯片及LED显示单元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芯片及led显示单元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芯片及led显示单元。


背景技术:

2.随着室内显示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室内小间距产品逐渐成为未来主要的技术拓展空间。而随着小间距产品的不断发展,其间距越来越小,传统分离型器件由于工艺极限已经不能满足p0.7以下产品的生产,cob(chip on board light,板上芯片封装)产品应运进入小间距市场。
3.cob产品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防护性、易清洁等特点,使其在小间距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但地。由于cob是芯片直接绑定到pcb板上,因此pcb的墨色差异会直接影响cob产品的墨色一致性,导致cob各模块之间颜色不一致,严重影响其效果。而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像素间增加黑色面罩,遮挡墨色不一致区域,但此方法增加了成本,且当间距更小时,像素间距变小以致无多余空间放置面罩;另一种方式为在像素间喷墨或者喷黑胶,覆盖pcb上非芯片区域部分,且能够遮挡焊盘处焊锡,从而提升模块墨色一致性及提升对比度,但此方法中尚不能很好的控制芯片侧面墨水或者黑胶爬升的高度,影响各芯片四周发光强度,导致模块侧面观看花屏严重,严重影响cob产品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芯片及led显示单元,提升显示屏中模块的墨色一致性且避免影响显示效果。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led芯片,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所述预设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led芯片之间喷涂的遮挡材料爬升后的高度。
7.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高度为大于或者等于10μm并且小于30μm。
8.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高度为30μm以上。
9.进一步地,所述预设高度为30~50μm。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金属单质或合金。
11.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
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单质包括金。
13.进一步地,所述led芯片还包括发光主体,所述发光主体的底面与所述电极的一端连接;
14.所述电极与所述底面构成垂直“t”字型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led芯片的电极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并且预设高度大于或等于led芯片之间喷涂的遮挡材料爬升后的高度,使得隔遮挡材料在填充led芯片的间隙时只会在电极高度范围内,而不会爬升到led芯片发光主体上,特别是爬升到发光主题的侧面,影响最终led产品的侧面出光,在通过遮挡材料遮挡pcb基板提高墨
色一致性的同时避免了遮挡材料覆盖发光主体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led芯片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未喷涂遮挡材料的设置有led芯片的pcb基板实物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纵向打印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喷涂遮挡材料的设置有led芯片的pcb基板实物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cob模块示意图;
21.图6为现有技术的一种led芯片示意图;
22.图7为等量遮挡材料基础上现有技术led芯片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芯片的遮挡材料爬升状态对比示意图;
23.标号说明:
24.1、led芯片;11、电极;12、发光主体;
25.21、印刷了红色的led芯片;22、印刷了绿色的led芯片;23、印刷了蓝色的led芯片;
26.3、pcb基板;31、遮挡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8.请参照图1-3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29.一种led芯片,可安装应用于显示屏中。
30.请参照图1,led芯片1包括电极11,电极1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预设高度大于或等于led芯片1之间喷涂的遮挡材料31爬升后的高度,则使得遮挡材料31只会在电极11上爬升,而不会爬升到led芯片的发光主体12上影响出光;
31.通常,遮挡材料的爬升高度为芯片厚度的1/3~1/2;
32.请参照图2及图5,具体的,led芯片1呈阵列排列在pcb基板3的一侧上,led芯片1的电极11与pcb基板的一侧上的焊盘连接,led芯片1间隔处填充有遮挡材料31;因led芯片1的间隔处会漏出pcb基板3的底部,而pcb基板3的底部有各种走线,造成墨色不一致的问题,遮挡材料31遮挡pcb基板3的底部能够保持墨色一致性,且能够覆盖电极11起到保护作用;
33.pcb基板3的另一侧上通过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工艺焊接有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电阻、电容、连接件等led芯片1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配套元器件,保障led芯片1的运行;
3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遮挡材料31为黑墨或黑胶;
35.请参照图3,具体的,使用所述led芯片1制备led显示单元:在pcb基板的一侧上将pcb基板上的焊盘与led芯片的电极通过smt工艺电连接,具体的,通过钢网印刷锡膏后固晶,最后进行回流焊接,将led芯片固定在pcb基板上;在led芯片1与pcb基板3连接后,在led芯片1间隔处喷墨或喷黑胶,利用高精度打印设备在led芯片1上将rgb(红绿蓝)三色纵向排
列顺序纵向打印,则黑墨或黑胶向两边扩散,遮盖pcb基板3上的焊盘和焊锡,爬升到led芯片1增高后的电极11上,最终包裹电极11与pcb基板3的连接处,并且由于电极11增高,不会影响到led芯片1的发光主体12;
36.还可对集成后的pcb基板3上的led芯片1进行点亮老化操作,时间大于4小时,若出现问题点则对问题点进行维修,无问题后通过模压工艺将封装胶直接成型,完成对集成后的pcb基板3的封装保护,并将封装好的集成后的pcb基板3的工艺边切除,得到led显示模块,即如图5所示的成品cob模块;
3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高度为大于或等于10μm并且小于30μm;具体的,若led芯片1的电极11与pcb基板3连接时焊接焊锡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电镀或蒸镀的方法使电极11厚度达到大于或等于10μm并且小于30μm;
3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值为10μm,即若焊锡厚度小于或等于10μm,则通过电镀或蒸镀的方法使电极11厚度达到大于或等于10μm并且小于30μm,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焊锡厚度为5μm;
39.其中,电极11为金属单质或合金,且电极11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避免在与pcb基板焊接时电极被融化;
4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金属单质包括金;
4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ed芯片可为mini led芯片。
4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43.一种led芯片,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44.预设高度为30μm以上;
4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设高度为30~50μm,具体的,若led芯片1的电极11与pcb基板3连接时焊接焊锡厚度大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电镀或蒸镀的方法使电极11厚度达到30~50μm;
46.具体的,因焊锡量越多,焊接时pcb基板焊盘上的焊锡厚度就会越厚,超出led芯片遮挡范围的焊锡也就越厚,就需要喷涂更多的遮挡材料来遮挡,参与毛细现象爬升的遮挡材料也就越多,爬升的高度也就越大,并且焊锡过厚会导致焊接后led芯片更加不平、位置变动更大,产品效果更差,因此,从产品效果方面,在保证符合焊接强度的情况下,焊锡厚度越薄越好;
47.具体的,其中led芯片1的制造过程为:在衬底上生长外延层、研磨减薄后通过光刻转移预设图案,再通过蒸镀制作电极,最后切割得到多个led芯片。
48.请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49.一种led芯片,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50.led芯片还包括发光主体12,发光主体12的底面与电极11的一端连接,电极11与底面构成垂直“t”字型结构;
51.具体的,电极11与底面垂直设置,且电极11的侧面与发光主体12的边沿具有预设间隔,则在遮挡材料31爬升的过程中,在其爬升高度与电极11高度相等时,发光主体12的底部能够阻挡遮挡材料31向发光主体12的侧面爬升,将遮挡材料31限制在发光主体12的底部,从而避免最终成品的侧面出光被影响,并且能够保证电极部分被完整覆盖;
52.请参照图7,左侧为现有技术中led芯片遮挡材料爬升状态示意图,可以看出遮挡
材料除了覆盖住电极外,还覆盖了一部分发光主体的侧面,影响led芯片的侧面出光;而右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芯片的遮挡材料因t型结构和增高的电极配合,将遮挡材料的爬升范围限制在电极所在区域,避免了发光不侧面被遮挡材料覆盖的情况,在保持墨色一致性的同时避免了对led芯片出光的影响。
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芯片及led显示单元,通过增加电极的高度,保证电极的高度大于或等于遮挡材料爬升的高度,使得多个led芯片在与pcb基板连接之后,led芯片间隔之间的遮挡材料在爬升时只能在电极的高度范围内爬升,避免遮挡材料因毛细现象爬升到led芯片的发光主体从而影响发光效果;并且,能够根据led芯片与pcb基板连接时的焊接焊锡的厚度适宜性调整电极的高度,保证遮挡材料在不影响发光效果的前提下能够完整覆盖电极与pcb基板的连接处,起到保护和进一步固定位置的作用;同时,电极与发光主体的底部连接且垂直于底部,并且电极的侧面与发光主体的边沿具有间隔,则发光主体的底部进一步起到遮挡作用,即使遮挡材料爬升上电极,也只会影响发光主体的底部,而不会爬升到发光主体的侧面影响最终的出光效果。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