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6387发布日期:2022-02-08 13:1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这些电子产品数码已经广泛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弹片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3.随着近年来电子设备小型化趋势,设备内部空间越来越狭小,而设备内部许多器件与主板之间都需要使用导电线进行电路连接,导电线的一端与器件连接,另一端与主板焊接连接,由于设备小型化,内部主板与连接的导电线尺寸都非常小,现有技术中,导电线与主板的连接都是采用人工焊接方式进行的,操作难度高,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线与主板的连接采用人工焊接方式,操作难度高,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5.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呈平板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相对设置,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围成线芯收容槽;
6.所述第一端的另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一弹性刺破固定部,所述第一弹性刺破固定部包括第一刺破刀口,所述第二端的另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二弹性刺破固定部,所述第二弹性刺破固定部包括第二刺破刀口,所述第一刺破刀口和所述第二刺破刀口相对设置;
7.当待固定的导电线被夹持在所述电连接器中时,所述导电线的电芯被夹持在所述线芯收容槽中,且所述第一刺破刀口和所述第二刺破刀口刺入所述导电线的绝缘层中。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连接器,可以直接将导电线按压刺破夹持于该电连接器中,导电线的电芯被夹持在线芯收容槽中,通过第一刺破刀口和第二刺破刀口刺入导电线的绝缘层中进行固定,从而取代传统的导电线与电路主板的人工焊接,因此,采用该电连接器操作难度小,可以大幅简化生产工艺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端弯曲向上延伸出止退刺破刀口。
11.进一步地,所述止退刺破刀口朝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或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倾斜。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刺破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刺破刀口连接的第一刺破
支撑部,所述第二弹性刺破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刺破刀口连接的第二刺破支撑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刺破支撑部向外折弯延伸出第一倾斜导向臂,所述第二刺破支撑部向外折弯延伸出第二倾斜导向臂,所述第一倾斜导向臂与所述第二倾斜导向臂相对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包括第一夹持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撑部连接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呈l形。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包括第二夹持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撑部连接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呈l形,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或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的一面设有接触凸包,所述接触凸包用于与所述导电线的电芯接触。
1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端水平向外延伸出吸取部。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夹持了导电线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电连接器,包括呈平板形的本体部11,本体部11用于固定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例如焊接在主板上,本体部11的接触面积应比较大,以保证与其它电子元件有良好的焊接效果。优选的,本体部11是呈矩形的平板状。
28.所述本体部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10,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0,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10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0相对设置,所述本体部11、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10和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0围成线芯收容槽30。
29.所述第一端的另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一弹性刺破固定部40,所述第一弹性刺破固定部40包括第一刺破刀口41,所述第二端的另一侧弯曲向上延伸出第二弹性刺破固定部50,所述第二弹性刺破固定部50包括第二刺破刀口51,所述第一刺破刀口41和所述第二刺破刀口51相对设置。
30.当待固定的导电线100被夹持在所述电连接器中时,所述导电线100的电芯被夹持在所述线芯收容槽30中,且所述第一刺破刀口41和所述第二刺破刀口51刺入所述导电线100的绝缘层中。
31.具体的,所述本体部1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均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三端弯曲向上延伸出止退刺破刀口60。
32.其中,所述止退刺破刀口60朝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10或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0倾斜。设置止退刺破刀口60,能够防止导电线100松动脱落。
33.所述第一弹性刺破固定部4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刺破刀口41连接的第一刺破支撑部42,所述第二弹性刺破固定部5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刺破刀口51连接的第二刺破支撑部52。
34.其中,所述第一刺破支撑部42向外折弯延伸出第一倾斜导向臂43,所述第二刺破支撑部52向外折弯延伸出第二倾斜导向臂53,所述第一倾斜导向臂43与所述第二倾斜导向臂53相对设置。设置第一倾斜导向臂43和第二倾斜导向臂53便于导电线100压入时的导向。
35.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10包括第一夹持支撑部101和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撑部101连接的第一接触部102,所述第一接触部102呈l形。
36.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0包括第二夹持支撑部201和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撑部201连接的第二接触部202,所述第二接触部202呈l形,所述第一接触部10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202相对设置。
37.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11朝向所述第一弹性夹持接触部10或所述第二弹性夹持接触部20的一面设有接触凸包111,所述接触凸包111用于与所述导电线100的电芯接触,用于提升接触稳定性,同时防止导电线100过度向下弯曲变形。
38.此外,所述本体部11的第四端水平向外延伸出吸取部70,吸取部70用于smt贴片时使用。
39.具体实施时,该电连接器可以是一体式结构,材质可以是能够导电的金属材质。
40.根据上述的电连接器,可以直接将导电线按压刺破夹持于该电连接器中,导电线的电芯被夹持在线芯收容槽中,通过第一刺破刀口和第二刺破刀口刺入导电线的绝缘层中进行支撑,从而取代传统的导电线与电路主板的人工焊接,因此,采用该电连接器操作难度
小,可以大幅简化生产工艺提升效率,节约成本,降低不良率。
4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上述的电连接器,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上述的电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可以为tws耳机、手机等装置。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