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2.线束是电源和信号的传输介质,导线是线束的主要组成部分,导线与电气元件之间通过接线端子进行电连接。
3.目前,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方式常为压接和焊接,分别需要使用对应的压接设备或焊接设备,且需在特定的加工场地进行作业。
4.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维修或者线束安装作业中,无法使用压接设备或焊接设备,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手动工具来进行压接或焊接,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证端子和导线连接的稳定性。
5.因此,电气连接领域急需一种不需要使用压接设备或焊接设备,能够直接将导线和接线端子稳定的连接的接线端子,能够省时省力,便于操作,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端子接线结构,以缓解连接导线与端子的操作费时费力,并且难以保障连接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卷状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接线部和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电连接部,所述接线部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有插接槽;所述卷状体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接线部外,所述卷状体设有压接单元,所述压接单元能够通过所述插接槽向所述容纳腔内侧延伸。
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周长与所述接线部周长的比值范围为75%-100%。
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轴向方向长度与所述接线部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5%-100%。
1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卷状板,所述卷状板绕所述接线部外周延伸,所述压接单元成型于所述卷状板的端部。
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卷状板沿所述卷状体的轴向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卷状板固接。
1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板的两侧分别固接所述第一筒体。
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第二筒体,所述压接单元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
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至少部位位于所述插接槽内并且所述压接单元的悬伸端具有向所述容纳腔内侧延伸的趋势。
1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内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和/或,所述压接单
元外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
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延伸到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设有倒角或者圆角。
1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具有固定端和悬伸端,所述固定端固接于所述卷状体,所述压接单元的厚度自所述固定端至所述悬伸端逐渐缩小。
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进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体积占所述容纳腔体积的1%-45%。
2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在所述卷状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占所述卷状体轴向方向长度的5%-95%。
2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的最大厚度与所述插接槽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0%-50%。
2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压接单元。
2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压接单元沿所述卷状体周向均匀分布。
2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为圆柱腔、圆台腔、多棱柱腔或多棱台腔。
2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相对的两个所述插接槽侧壁相互平行。
2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槽中心平面和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所述槽中心平面经过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轴线,所述插接槽侧壁与所述槽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
°
~45
°
。
2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槽具有槽中心平面和沿所述接线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所述槽中心平面经过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多个所述插接槽的所述插接槽侧壁相对于对应的所述槽中心平面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2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部的外壁设有止退槽,所述卷状体设有具有向内侧延伸趋势的止退机构。
2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内壁设有止退槽,所述接线部设有具有向外侧延伸趋势的止退机构。
3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退机构为止退片。
3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止退机构为具有弹性的弹出机构。
3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包括转动施力部,所述转动施力部包括多个施力平面。
3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3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碲铜合金,所述碲铜合金中碲的含量为0.1%~5%。
3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铍铜合金,所述铍铜合金中铍的含量为0.05%~5%。
3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磷青铜合金,所述磷青铜合金中磷的含量为0.01%~1.5%。
3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材质中含有铅黄铜合金,所述铅黄铜合金中
铅的含量为0.1%~5%。
3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3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状体的材质与所述端子本体的材质不相同。
4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镀层,和/或,所述卷状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镀层。
4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与导线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裸露设置,和/或,所述卷状体与导线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裸露设置。
4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镀层与所述卷状体的镀层材质不相同。
4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本体的镀层与所述卷状体的镀层厚度不相同。
4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镀层材质含有镍、镉、锰、锆、钴、锡、钛、铬、金、银、锌、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硬银和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4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接线结构,包括:导线和上述的接线端子;
46.所述导线插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压接单元经所述插接槽延伸至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导线接触配合。
4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为柔性导体,所述导线包括多根金属丝,所述压接单元至少部分延伸到多根所述金属丝之间。
4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为刚性导体,所述导线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压接单元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间隙中。
4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的线芯的材质含有铝、磷、锡、铜、铁、锰、铬、钛和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5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初始体积与所述压接单元进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部分的初始体积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腔的初始体积。
5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接单元与所述导线接触配合后的最大径向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腔的最大径向截面积。
5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53.导线插入至容纳腔中,如图3所示,驱使卷状体相对于接线部旋转,卷状体会带动压接单元经插接槽向容纳腔内延伸,压接单元、位于容纳腔内的导线与容纳腔的侧壁产生挤压,使导线与接线部压接到一起。
54.该接线端子,通过压接单元施加挤压力,导线与接线部接触紧密,不易发生松脱,接触面积较大,提高了电学性能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操作比较简单,便于手工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该接线端子具有以下优点:
55.(1)导线和该接线端子连接稳固,不易脱落,保证了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56.(2)压接单元可以为导电金属,增大导线与该接线端子的导通面积,减少连接处的发热量;
57.(3)通过止退机构和止退槽,卷状体转动到一定位置,止退机构和止退槽能够将卷状体固定,阻止其反转,从而将压接单元固定在容纳腔内;
58.(4)通过转动施力部,方便使用扳手类工具驱使卷状体旋转;
59.(5)可以省去压接工具,只需要扳手之类的通用工具即可实现该接线端子与导线
连接;
60.(6)该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线束维修维护等场景。
附图说明
6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与导线的示意图;
63.图2-图7为图1中的a处的剖视图;
64.图8为图7的c-c向的剖视图;
65.图9-图12为图1中的b处的剖视图;
66.图13-图14为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侧向的剖视图;
67.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一实施方式在a处的剖视图;
68.图16为图15的d-d向的剖视图。
69.附图标号说明:
70.10、端子本体;11、电连接部;
71.20、接线部;21、容纳腔;211、间隙;
72.22、插接槽;221、插接槽侧壁;222、槽中心平面;
73.30、卷状体;301、卷状体的轴向方向;
74.40、压接单元;401、固定端;402、悬伸端;41、凸起部;42、圆角;
75.51、卷状板;52、第一筒体;53、第二筒体;
76.61、止退槽;62、止退机构;63、止退片;
77.70、转动施力部;701、外套六角帽;71、施力平面;
78.80、导线;81、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80.方案一
8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如图1-图2所示,该接线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端子本体10包括接线部20和用于与用电装置连接的电连接部11,接线部20设有用于容纳导线80的容纳腔21,容纳腔21的侧壁设有插接槽22;卷状体30可转动地套设于接线部20外,卷状体30设有压接单元40,压接单元40能够通过插接槽22向容纳腔21内侧延伸。
82.导线80插入至容纳腔21中,如图3所示,驱使卷状体30相对于接线部20旋转,卷状体30会带动压接单元40经插接槽22向容纳腔21内延伸,压接单元40、位于容纳腔21内的导
线80与容纳腔21的侧壁产生挤压,使导线80与接线部20压接到一起。
83.该接线端子,通过压接单元40施加挤压力,导线80与接线部20接触紧密,不易发生松脱,接触面积较大,提高了电学性能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并且,操作比较简单,便于手工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84.在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包括卷状板51,卷状板51绕接线部20外周延伸,压接单元40成型于卷状板51的端部,如图2所示,卷状板51大体上呈筒状或者环状,且设有缺口,卷状板51至少具有两个端部,压接单元40成型于卷状板51的位于内侧的端部。卷状板51可以采用平板弯折卷绕制成,也可以采用将一完整圆筒沿纵向切割出一缺口而制成。
85.进一步地,卷状体30包括第一筒体52,第一筒体52与卷状板51沿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分布且第一筒体52与卷状板51固接,第一筒体52为完整的圆筒状,第一筒体52的内壁与接线部20的外壁滑动配合,可以对卷状体30绕接线部20转动起到导向作用,更便于操作。更进一步地,卷状板51的两侧分别固接第一筒体52,以提高卷状体30转动的平稳性和卷状体30的结构强度。
86.在上述卷状体30包括卷状板51的实施方式中,将卷状板51的周向长度,作为卷状体30的周长。
87.进一步地,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范围为75%-100%。卷状体30套设于接线部20外,可以是完全包覆,也可以是部分包覆,为了验证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相同规格的接线部20,相同尺寸但不同周长的卷状体30,以及相同的导线80,制作了不同的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并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进行了拉拔力和电压降的测试,将结果记录在表1中。
88.拉拔力测试方法,是使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分别固定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的拉伸治具上,并使用50mm/min的速度向反方向拉拔,将最终导线80从端子本体10脱离时的力记录为拉拔力。在本实施例中,拉拔力小于1600n为不合格。
89.电压降的测试方法: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放置在电压降检测台上,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自身的电压值a和b,然后测试端子本体10到导线80的电压值c,然后计算c-(a+b)的值,作为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连接点的电压降值。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降值大于4mv为不合格。
90.表1: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
[0091][0092]
从上表1中可以看出,当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小于75%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大于4mv,并且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拉拔力小于1600n,都属于不合格;而当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大于75%时,端子本体
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和拉拔力都优于合格值,并且比例越大,端子接线结构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因此,发明人设定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范围为75%-100%。
[0093]
卷状体30的结构形式不限于一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包括第二筒体53,如图15所示,压接单元40的一端固接于第二筒体53的内壁,第二筒体53带动压接单元40一起转动,从而使压接单元40经插接槽22进入容纳腔21中。压接单元40与该第二筒体53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压接单元4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于第二筒体53。
[0094]
第二筒体53可以为完整的圆筒体;第二筒体53也可以为大体呈筒状且设有开口的结构,例如可以为弧形板。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二筒体53的周向长度,作为卷状体30的周长。采用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法,来验证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实验数据与表1基本相同,因此,发明人设定卷状体30的周长与接线部20周长的比值范围为75%-100%。
[0095]
发明人对卷状体30的尺寸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与接线部2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5%-100%。卷状体30套设于接线部20外,在长度方向上,卷状体30对接线部20可以是完全包覆,也可以是部分包覆,为了验证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与接线部2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相同规格的接线部20,相同尺寸但不同长度的卷状体30,以及相同的导线80,制作了不同的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并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进行了拉拔力和电压降的测试,将结果记录在表2中。
[0096]
表2: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与接线部2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
[0097][0098]
拉拔力测试方法,是使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分别固定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的拉伸治具上,并使用50mm/min的速度向反方向拉拔,将最终导线80从端子本体10脱离时的力记录为拉拔力。在本实施例中,拉拔力小于1600n为不合格。
[0099]
电压降的测试方法: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放置在电压降检测台上,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自身的电压值a和b,然后测试端子本体10到导线80的电压值c,然后计算c-(a+b)的值,作为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连接点的电压降值。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降值大于4mv为不合格。
[0100]
从上表2中可以看出,当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与接线部2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小于5%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大于4mv,并且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拉拔力小于1600n,都属于不合格;而当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与接线部2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大于5%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和拉拔力都优于合格值,并且比例越
大,端子接线结构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因此,发明人设定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与接线部2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值范围为5%-100%。
[0101]
卷状体30及压接单元40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作,卷状体30与接线部20相接触,压接单元40与导线80接触,增大了导电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线80与该接线端子的导电性能。
[0102]
接线部20可以整体呈柱形,如图8所示,即沿接线部20的轴向方向的各位置,接线部20的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一致。接线部20也可以整体呈锥形,如图16所示,沿远离电连接部11的一端至靠近电连接部11的一端,接线部20的横截面逐渐扩大,使导线80难以从容纳腔21中抽出,提高机械连接的牢固性。
[0103]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接线端子在初始状态时,压接单元40至少部分位于插接槽22内,以在转动卷状体30时,便于压接单元40继续向插接槽22内延伸。
[0104]
在一实施方式中,压接单元40的悬伸端402具有向容纳腔21内侧延伸的趋势,有利于转动卷状体30时,压接单元40向内侧延伸并经插接槽22进入到容纳腔21中。该实施方式中,在初始状态时,压接单元40可以未进入到插接槽22,压接单元40贴设于接线部20的外壁。压接单元40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并且压接单元40的悬伸端402在自由状态的内径小于接线部20的外径,从而使压接单元40的悬伸端402具有向内侧延伸的趋势。
[0105]
优选地,压接单元40至少部分位于插接槽22内并且压接单元40的悬伸端402具有向容纳腔21内侧延伸的趋势,以便于转动卷状体30时,压接单元40顺畅地进入到容纳腔21中,并向导线80中延伸。
[0106]
压接单元40可以插入至导线80中。如图3所示,随着卷状体30转动,使压接单元40从导线80的侧面插入到导线80中,进而使导线80向外膨胀,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侧壁接触并产生挤压,导线80被限定在容纳腔21内并产生变形,保障导线80与该接线端子的拉脱力达到要求,导线80和接线部20紧密结合,增加接触面积,增强了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0107]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压接单元40延伸到容纳腔21内的一端设有倒角或者圆角42,以减小压接单元40插入至导线80中的阻力,便于将压接单元40插入至导线80中,方便手工操作,并防止压接单元40进入导线80内时切断导线80的芯线。
[0108]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压接单元40的厚度自其固定端401至其悬伸端402逐渐缩小,以减小压接单元40插入至导线80中的阻力,便于将压接单元40插入至导线80中,方便手工操作。
[0109]
进一步地,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1%-45%,在该接线端子设有多个压接单元40的情况下,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是多个进入容纳腔21内的压接单元40的体积之和。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越大,压接单元40和导线80会将容纳腔21的体积填满,使导线80能够紧密的贴合在容纳腔21的内表面上,依靠导线80与悬伸端402和容纳腔2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导线80无法从容纳腔21脱离出来,并且可以增大导线80与悬伸端402和容纳腔2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提高端子接线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0110]
为了验证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比例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相同规格的接线部20,相同尺寸但不同体积的悬伸端402,以及相同的导线80,制作了不同的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并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进行了拉拔力和电压降的测试,将结果记录在表3中。
[0111]
拉拔力测试方法,是使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分别固定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的拉伸治具上,并使用50mm/min的速度向反方向拉拔,将最终导线80从端子本体10脱离时的力记录为拉拔力。在本实施例中,拉拔力小于1600n为不合格。
[0112]
电压降的测试方法: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放置在电压降检测台上,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自身的电压值a和b,然后测试端子本体10到导线80的电压值c,然后计算c-(a+b)的值,作为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连接点的电压降值。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降值大于4mv为不合格。
[0113]
表3: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比例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
[0114][0115]
从上表3中可以看出,当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的部分内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比例小于1%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大于4mv,并且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拉拔力小于1600n,都属于不合格;而当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比例大于1%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和拉拔力都优于合格值,并且比例越大,端子接线结构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而当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比例大于45%时,由于容纳腔21内大部分体积已经被导线80填充,体积较大的悬伸端402无法再插入到没有缝隙的导线80中,导致端子接线结构安装失效,因此,发明人设定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体积占容纳腔21体积的1%-45%。
[0116]
进一步地,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5%-95%。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例越高,悬伸端402与导线80的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也会越大,从而使导线80无法从容纳腔21脱离出来,提高端子接线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0117]
为了验证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例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相同规格的卷状体30,相同尺寸但不同长度的压接单元40,以及相同的导线80,制作了不同的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并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进行了拉拔力和电压降的测试,将结果记录在表4中。
[0118]
拉拔力测试方法,是使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分别固定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的拉伸治具上,并使用50mm/min的速度向反方向拉拔,将最终导线80从端子本体10脱离时的力记录为拉拔力。在本实施例中,拉拔力小于1600n为不合格。
[0119]
电压降的测试方法: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放置在电压降检测台上,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自身的电压值a和b,然后测试端子本体10到导线80的电压值c,然后计算c-(a+b)的值,作为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连接点的电压降值。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降值大于
4mv为不合格。
[0120]
表4: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例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
[0121][0122]
从上表4中可以看出,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例小于5%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大于4mv,并且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拉拔力小于1600n,都属于不合格;而当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例大于5%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和拉拔力都优于合格值,并且比例越大,端子接线结构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而当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比例大于95%时,由于压接单元40是固定在卷状体30,压接单元40长度越长,卷状体30上用来固定固定端401的长度越短,强度不足,在安装端子接线结构时会发生卷状体30两端断裂,导致端子接线结构安装失效,因此,发明人设定压接单元40在卷状体的轴向方向301的长度占卷状体30轴向方向长度的5%-95%。
[0123]
优选地,压接单元40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0%-50%,例如,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等于10%,或者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等于30%,或者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等于50%。
[0124]
为了验证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以及端子接线结构装配时扭矩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相同规格尺寸的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相同厚度的压接单元40,但不同宽度的插接槽22,以及相同的导线80,制作了不同的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并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进行了拉拔力和电压降,以及端子接线结构装配时扭矩的测试,将结果记录在表5中。
[0125]
拉拔力测试方法,是使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分别固定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的拉伸治具上,并使用50mm/min的速度向反方向拉拔,将最终导线80从端子本体10脱离时的力记录为拉拔力。在本实施例中,拉拔力小于1600n为不合格。
[0126]
电压降的测试方法: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放置在电压降检测台上,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自身的电压值a和b,然后测试端子本体10到导线80的电压值c,然后计算c-(a+b)的值,作为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连接点的电压降值。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降值大于4mv为不合格。
[0127]
端子接线结构装配时扭矩的测试方法:使用扭矩测试仪,在卷状体30向端子本体10装配的过程中,测试卷状体30扭转时需要的扭矩,在本实施例中,扭矩大于10n
·
m为不合格。
[0128]
表5: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以及端子接线结构装配时扭矩的影响
[0129][0130]
从上表5中可以看出,当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小于10%时,或者是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太小,或者是插接槽22的宽度太大,都会减小悬伸端402、容纳腔21内部与导线80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压紧力,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大于4mv,并且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拉拔力小于1600n,都属于不合格;而当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大于10%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和拉拔力都优于合格值,并且比值越大,端子接线结构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越好;而当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大于50%时,由于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太大,或者是插接槽22的宽度太小,悬伸端402与插接槽22干涉的位置就越大,此时悬伸端402旋插到插接槽22内需要的扭矩更大,导致端子接线结构装配时扭矩大于10n
·
m,属于不合格;因此,发明人设定压接单元40的最大厚度与插接槽22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0%-50%。
[0131]
压接单元40可以沿导线80外侧壁延伸。如图7所示,随着卷状体30转动,压接单元40进入到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并沿导线80的外侧壁延伸。压接单元40填充导线80与容纳腔21之间的空隙,并对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侧壁产生挤压,压接单元40与导线80之间和压接单元40与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导线80与接线部20固定到一起。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线80受挤压而向容纳腔21的一侧运动至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侧壁紧密接触。在一实施方式中,压接单元40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作,导线80与接线部20之间通过压接单元40实现导电连接。
[0132]
进一步地,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11,压接单元40至少部分延伸到间隙211中,如图7所示,压接单元40可以沿导线80外侧壁延伸进入到间隙211中。
[0133]
进一步地,压接单元40内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41,如图7和图8所示,压接单元40沿导线80的外侧壁延伸,凸起部41与导线80的外侧壁紧密接触,提高了连接的紧密度,使导线80不易于从容纳腔21中松脱,并且,凸起部41可以挤压导线80向内凹陷形变,压接单元40的内侧与导线80的外侧壁相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
[0134]
进一步地,压接单元40外侧的侧壁设有凸起部41,如图7和图8所示,压接单元40沿导线80的外侧壁延伸,凸起部41与容纳腔21的内壁紧密接触,提高了连接的紧密度,使导线80不易于从容纳腔21中松脱,并且,凸起部41可以挤压容纳腔21的内壁发生凹陷形变,压接单元40的外侧壁与容纳腔21的内壁相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
[0135]
导线80可以由多根直径较小的金属丝制成,导线80为柔性导线80,如图3所示,便
于压接单元40插入到导线80中,使压接单元40至少部分延伸到多根金属丝之间;压接单元40沿导线80外侧壁延伸的实施方式也适用于该形式的导线80。
[0136]
导线80可以由整根电线制作,压接单元40可以沿导线80的外侧壁比较顺畅地延伸运动;该形式的导线80,压接单元40插入到导线80中的实施方式所需的驱动力较大,可以选用材质较软的材料制作导线80以减小所需的驱动力。
[0137]
导线80可以为刚性导线,压接单元40可以沿导线80的外侧壁,延伸运动至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11,压接单元40至少部分延伸到间隙211中。
[0138]
在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压接单元40,以提高导线80与该接线端子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增强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
[0139]
如图4-图6所示,各个压接单元40分别插入至导线80中,提高了连接的牢固度,可以使导线80向外扩大的效果更明显,使导线80与接线部20连接得更紧密,增强了机械连接性能和电连接性能。进一步地,多个压接单元40沿卷状体30周向均匀分布。
[0140]
如图7所示,多个压接单元40分别沿导线80的外侧壁延伸,对导线80形成包围状,提高了连接的牢固度,增大了接触面积,增强了机械连接性能和电连接性能。
[0141]
插接槽22具有沿接线部2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插接槽侧壁221。具体地,插接槽侧壁221沿接线部20的轴向方向延伸,即:插接槽侧壁221整体上沿接线部20的轴向方向延伸,但是,插接槽侧壁221不限于与接线部20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插接槽侧壁221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插接槽侧壁221与接线部20的轴向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大于零的夹角。
[0142]
压接单元40材料可以选择黄铜或者碲铜,导电性能较强,并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弹性,使压接单元40一方面能够随着卷筒旋转,在插接槽侧壁221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另一方面保证压接单元40能够插入至导线80中。
[0143]
为了使压接单元40能够经插接槽22顺畅地进入容纳腔21中,发明人对插接槽22作了改进。
[0144]
插接槽侧壁221所在平面不经过容纳腔21的中心轴线。以指向容纳腔2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为容纳腔21的径向。也就是说插接槽侧壁221的延伸方向,偏离容纳腔21的径向,使压接单元40以与径向呈一定角度的方向,向容纳腔21内延伸,有利于减小压接单元40向内延伸的阻力,以使压接单元40插入导线80中或者进入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侧壁之间。
[0145]
容纳腔21的形状不限于一种,容纳腔21与导线80的形状相适配,容纳腔21可以为圆柱状、多边形的柱状或者锥状。优选地,容纳腔21为圆柱腔、圆台腔、多棱柱腔或多棱台腔。
[0146]
如图4所示,相对的两个插接槽侧壁221对压接单元40的延伸运动起到引导作用。在一实施方式中,相对的两个插接槽侧壁221相互平行。
[0147]
进一步地,插接槽22具有槽中心平面222,槽中心平面222经过容纳腔21的中心轴线,相对的两个插接槽侧壁221相对于槽中心平面222中心对称,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45
°
。压接单元40向内延伸时,受到插接槽侧壁221的限定,插接槽侧壁221对压接单元40向内延伸的运动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对插接槽侧壁221相对于槽中心平面222的角度进行限定,可以保障压接单元40平稳顺畅地向内延伸,有利于压接单元40插入至导线80中。
[0148]
为了验证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相同规格尺寸的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但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不同,以及相同的导线80,制作了不同的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并对端子接线结构的样件进行了端子接线结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测试,将结果记录在表6中。
[0149]
拉拔力测试方法,是使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分别固定在万能拉拔力试验机的拉伸治具上,并使用50mm/min的速度向反方向拉拔,将最终导线80从端子本体10脱离时的力记录为拉拔力。在本实施例中,拉拔力小于1600n为不合格。
[0150]
电压降的测试方法:将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放置在电压降检测台上,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自身的电压值a和b,然后测试端子本体10到导线80的电压值c,然后计算c-(a+b)的值,作为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连接点的电压降值。在本实施例中,电压降值大于4mv为不合格。
[0151]
表6: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对端子接线结构拉拔力和电压降的影响
[0152][0153]
从上表6中可以看出,当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大于45
°
时,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大于4mv,并且端子本体10和导线80之间的拉拔力小于1600n,都属于不合格;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越大,导致接线部20本身的强度不足,对导线80的紧固力降低,另外,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越大,压接单元40插入到容纳腔21的位置就越靠近容纳腔21的内壁,此时压接单元40与导线80的接触面积变小,同样会降低端子接线结构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因此,发明人设定插接槽侧壁221与槽中心平面22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45
°
。
[0154]
优选地,容纳腔21的侧壁设有多个插接槽22,对于各个插接槽22,其侧壁相对于其对应的槽中心平面22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0155]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线80与该接线端子连接的可靠性,发明人对该接线端子作了进一步改进:该接线端子包括止退机构62。止退机构62可以阻止压接单元40从容纳腔21中退出,以避免导线80受外力而与该接线端子分离。
[0156]
在一实施方式中,接线部20的外壁设有止退槽61,卷状体30设有具有向内侧延伸趋势的止退机构62,如图9和图10所示,卷状体30相对于接线部20顺时针转动,当止退机构62随卷状体30转动至止退槽61时,止退机构62向内延伸至止退槽61内,止退机构62与止退槽61的内壁抵接,止退槽61的内壁会阻止止退机构62沿逆时针转动,从而阻止卷状体30反向转动,使压接单元40无法从容纳腔21退出,保障了导线80与该接线机构连接的可靠性。
[0157]
止退机构62可以设置于第一筒体52。第一筒体52可以为完整的圆筒状,止退机构
62的一端固接于第一筒体52的内壁;第一筒体52也可以为大体呈圆筒状、且设有缺口的结构,其缺口的端部形成止退机构62。止退机构62向内延伸至止退槽61内后,通过工具将止退机构62从止退槽61拉出或者撬出,则可以解除止退锁定,压接单元40可以从容纳腔21中退出。
[0158]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的内壁设有止退槽61,接线部20设有具有向外侧延伸趋势的止退机构62。如图11和图12所示,卷状体30相对于接线部20顺时针转动,当止退槽61随卷状体30转动至止退机构62时,止退机构62向外延伸至止退槽61内,止退机构62与止退槽61的内壁抵接,止退机构62的内壁会阻止卷状体30沿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卷状体30无法反向转动将压接单元40从容纳腔21带出,保障了导线80与该接线机构连接的可靠性。
[0159]
止退槽61可以设置于第一筒体52的内壁。止退机构62向内延伸至止退槽61内后,向内压迫止退机构62,可以使止退机构62脱离止退槽61,以解除止退锁定,压接单元40则可以从容纳腔21中退出。
[0160]
进一步地,如图9-图12所示,止退机构62为止退片63,止退片63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
[0161]
进一步地,止退机构62为具有弹性的弹出机构,具体地,弹出机构包括弹簧和安装于弹簧的端部的活动柱。当弹出机构设置于卷绕体时,在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活动柱具有向内侧延伸趋势;当弹出机构设置于接线部20时,在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活动柱具有向外侧延伸的趋势。
[0162]
在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包括转动施力部70,以方便通过转动施力部70对卷状体30施加转矩,驱动卷状体30相对于接线部20转动。进一步地,转动施力部70包括多个施力平面71,操作者可以手持或者使用工具来固定端子本体10,并且夹持多个施力平面71进行施力,以对卷状体30施加转矩,方便手工操作。如图13所示,转动施力部7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施力平面71,两个施力平面71均平行于卷绕体的轴线,两个施力平面71可以通过对卷绕体进行切削加工而成型。如图14所示,转动施力部70包括外套六角帽701,外套六角帽701固设于第一筒体52外,外套六角帽701的六个侧面作为施力平面71。
[0163]
卷状体30与端子本体10的材质可以是多种铜材料,不同材质的铜材料具有对应不同的性能,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可以达到相应的设计目的
[0164]
导线80可以为铝导线或者铜导线。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线80为铝导线,导线80的线芯中含有铝,有利于降低导线的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0165]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0166]
为了论证端子本体10的不同材质对导电率的影响,发明人使用不同的材质制作相同规格尺寸的端子本体10的样件,分别测试端子本体10的导电率,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本体的导电率大于99%为理想值。
[0167]
表7:不同材质的端子本体10的导电率
[0168]
[0169]
从表7可以看出,选用的不同材质的金属制作的端子本体10,导电率都在理想值范围内,另外,磷是非金属材料,不能直接作为端子本体10的材质,但是可以添加到其他金属中形成合金,提高金属本身的导电和机械性能。因此,发明人设定端子本体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
[0170]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材质中含有碲铜合金,碲铜合金中碲的含量为0.1%~5%,使端子本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易切削性能,保证电学性能,也能提高加工性。
[0171]
为了验证端子本体10材质中,碲铜合金中碲的含量对端子本体的导电率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10个相同形状的端子本体10进行测试,每个端子本体10的尺寸相同,端子本体10的材质均为碲铜合金,其中碲的含量占比分别为0.05%、0.1%、0.2%、0.5%、0.8%、1.2%、2%、3%、5%、6%、7%。将端子本体10通电流,检测相应的端子本体10的导电率,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率大于99%为理想值。
[0172]
表8:不同碲含量的碲铜合金对端子本体10导电率的影响
[0173][0174]
由表8可知,当碲的含量占比小于0.1%时或者大于5%时,导电率明显下降,不能满足导电率理想值要求。当碲的含量占比大于等于0.2%且小于等于1.2%时,导电性能最好,当碲的含量占比大于0.1%且小于0.2%时,或者大于1.2%且小于等于5%时,虽然导电率满足理想值要求,但是趋势是逐渐下降,导电性能也会下降。因此发明人选用碲的含量为0.1%-5%的碲铜合金。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选用含量为0.2%-1.2%的碲铜合金。
[0175]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材质中含有铍铜合金,铍铜合金中铍的含量为0.05%~5%。优选地,端子本体10材质中铍的含量为0.1%~3.5%。
[0176]
端子本体10含有铍,具有很高的硬度、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和耐磨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导热性和导电性,且受冲击时不产生火花。
[0177]
为了试验铍含量对端子本体10的导电率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10个相同形状、相同宽度的端子本体10进行测试,每个端子本体10均含有铍,其中铍的含量占比分别为0.03%、0.05%、0.1%、0.2%、1%、1.8%、3%、3.5%、5%、6%。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率大于99%为理想值。
[0178]
表9:不同铍含量对端子本体10导电率的影响
[0179][0180]
由表9可知,当铍的含量占比小于0.05%时或者大于5%时,导电率明显下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铍的含量占比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3.5%时,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发明人选用铍的含量为0.05%-5%的端子本体。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选用铍含量为0.1%~3.5%的端子本体10。
[0181]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材质中含有磷青铜合金,磷青铜合金中磷的含量为
0.01%~1.5%。磷青铜优势是具备更好的耐蚀性、耐磨损,可保证端子本体10接触良好,弹力好,并具有优良机械加工性能,可迅速缩短零件加工时间。
[0182]
为了试验磷含量对端子本体10的导电率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10个相同形状、相同宽度的端子本体进行测试,每个端子本体10均含有磷,其中磷的含量占比分别为0.001%、0.005%、0.01%、0.05%、0.1%、0.5%、1%、1.5%、2%、2.5%。测试结果如表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率大于99%为理想值。
[0183]
表10:不同磷含量对端子本体10导电率的影响
[0184][0185]
由表10可知,当磷的含量占比小于0.01%时或者大于1.5%时,导电率明显下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磷的含量占比大于等于0.05%且小于等于0.5%时,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发明人选用磷的含量为0.01%-1.5%的端子本体10。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选用磷含量为0.05%~0.5%的端子本体10。
[0186]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材质中含有铅黄铜合金,铅黄铜合金中铅的含量为0.1%~5%。铅黄铜合金优势是强度高,组织致密均匀,耐蚀性好,切削、钻孔等机加工性能极佳。
[0187]
为了试验铅含量对端子本体10的导电率的影响,发明人选用了10个相同形状、相同宽度的端子本体10进行测试,每个端子本体10均含有铅,其中铅的含量占比分别为0.05%、0.1%、0.5%、1%、2%、3%、4%、5%、6%、7%。测试结果如表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率大于99%为理想值。
[0188]
表11:不同铅含量对端子本体10导电率的影响
[0189][0190]
由表11可知,当铅的含量占比小于0.1%时或者大于5%时,导电率明显下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铅的含量占比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时,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发明人选用铅的含量为0.1%-5%的端子本体。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选用铅含量为1%~3%的端子本体10。
[0191]
在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金、磷、碲、铍和铅中的一种或多种。卷状体30的材质可以与端子本体10的材质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进一步的,卷状体30的材质与端子本体10的材质不相同,因为端子本体10主要起到导通电流,以及与对插端子进行对插电连接的作用,因此端子本体10的材质具有较高的导电率,且耐磨性较好,能够承受多次的插拔而不影响导通性能;卷状体30主要起到固定导线的作用,卷状体30的材质有良好的弹性和较高的硬度,以使卷状体30的压接单元40能够顺利地插入到导线中或导线外的间隙211。因此,发明人设定卷状体30的材质与端子本体10的
材质不相同。
[0192]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镀层,和/或,卷状体30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镀层,以提高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0193]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的接线部20与导线80连接的内壁设置有镀层,当端子本体10与导线80为不同的材质时,镀层能有效降低二者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接线部20与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提高电学性能。
[0194]
在一实施方式中,卷状体30表面设置有镀层,当卷状体30与导线80为不同的材质时,镀层能有效降低二者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卷状体30与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提高电学性能。
[0195]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与导线80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裸露设置,和/或,卷状体30与导线80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裸露设置,以便于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与导线以压接的方式连接。例如,端子本体10的接线部20表面不设置镀层,设置为裸露的。当端子本体的接线部20与导线80连接时,连接面采用压紧方式连接时,使两个连接面直接接触,能够减小接触电阻,降低接触端子本体10的接线部20及卷状体30与导线80之间的电压降,提高该接线端子本体10的电学性能。
[0196]
在一实施方式中,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部分表面设置镀层。当端子本体10所处的环境较为恶劣,通过镀层提高耐腐蚀性;当端子本体10及卷状体30与导线80连接的材质不同时,需要有镀层金属进行过渡。
[0197]
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线80的材质中含有铝。在电气连接领域,都在使用铜导线进行电流的传导,铜的导电率高,延展性好。但是,随着铜价日益上涨,使用铜材作为导线的材料成本会越来越高。为此,人们开始寻找金属铜的替代品来降低成本。金属铝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7.73%,提炼技术优化后,价格相对较低,并且相对于铜,铝的重量较轻,导电率仅次于铜,铝在电气连接领域可以替代部分铜。因此,在汽车电气连接领域中,以铝代铜是发展趋势。
[0198]
但是由于铜铝之间的电极电位差较大,铜材料的接线部20和导线80直接连接后,铜铝之间会产生电化学腐蚀,铝易受腐蚀而导致连接面电阻增大,易在电气连接中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功能失效、火灾等。因此,需要在铜铝之间增加镀层,以降低铜铝之间的电极电位差,提高铜铝之间的电学性能,同时极大的延长了该接线端子的使用寿命。
[0199]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导线80的材质中含有铝时,端子本体10的材质也含有铝,此时导线80和接线部20的连接可以不使用金属进行过渡,可以直接使用压接方式进行连接。
[0200]
端子本体10的镀层与卷状体30的镀层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地,端子本体10的镀层与卷状体的镀层材质不相同。具体地,接线部20的镀层与压接单元40的悬伸端402的镀层材质不相同。
[0201]
端子本体10的镀层与卷状体30的镀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地,端子本体10的镀层与卷状体30的镀层厚度不相同。具体地,接线部20的镀层与压接单元40的悬伸端402的镀层厚度不相同。
[0202]
在一实施方式中,镀层材质含有镍、镉、锰、锆、钴、锡、钛、铬、金、银、锌、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硬银和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大多数情况下,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都会使用铜材料,铜作为一种活泼金属,在使用过程中会与氧
气和水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需要一种或几种不活泼金属作为镀层,延长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的使用寿命。上述金属的导电性和稳定性,都要优于铜或铜合金,能够使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获得更好的电学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0203]
为了论证不同镀层材质对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整体性能的影响,发明人使用相同规格、材质但采用不同镀层材料的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做一系列耐腐蚀性时间测试,实验结果如表12所示。
[0204]
表12中的耐腐蚀性时间测试,是将端子本体10和卷状体30样件放入到盐雾喷淋试验箱内,对样件的各个位置喷淋盐雾,每隔20小时取出清洗观察表面腐蚀情况,即为一个周期,直到表面腐蚀面积大于总面积的10%的时候,停止测试,并记录当时的周期数。在本实施例中,周期数小于80次认为不合格。
[0205]
表12:不同镀层材质对样件耐腐蚀性的影响
[0206][0207]
从表12可以看出,当镀层材质含有常用的金属锡、镍、锌时,实验的结果不如其他选用的金属,选用其他金属的实验结果,超过标准值较多,性能比较稳定。因此,发明人选择镀层材质含有镍、镉、锰、锆、钴、锡、钛、铬、金、银、锌、锡铅合金、银锑合金、钯、钯镍合金、石墨银、石墨烯银、硬银和银金锆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
[0208]
在一实施方式中,镀层采用电镀、化学镀、磁控溅射或者真空镀的方式设置。
[0209]
电镀方法,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0210]
化学镀方法,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的沉积过程。
[0211]
磁控溅射方法,是利用磁场与电场交互作用,使电子在靶表面附近成螺旋状运行,从而增大电子撞击氩气产生离子的概率,所产生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撞向靶面从而溅射出靶材。
[0212]
真空镀方法,是采用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蒸馏或溅射等方式在零件表面沉积各种金属和非金属薄膜。
[0213]
使用该接线端子时,将导线80插入容纳腔21后,转动卷状体30以使压接单元40进入到容纳腔21内,使导线80能够压接到容纳腔21的内壁,满足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该接线端子具有以下优点:
[0214]
(1)导线80和该接线端子连接稳固,不易脱落,保证了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0215]
(2)压接单元40可以为导电金属,增大导线80与该接线端子的导通面积,减少连接处的发热量;
[0216]
(3)通过止退机构62和止退槽61,卷状体30转动到一定位置,止退机构62和止退槽61能够将卷状体30固定,阻止其反转,从而将压接单元40固定在容纳腔21内;
[0217]
(4)通过转动施力部70,方便使用扳手类工具驱使卷状体30旋转;
[0218]
(5)可以省去压接工具,只需要扳手之类的通用工具即可实现该接线端子与导线80连接;
[0219]
(6)该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线束维修维护等场景。
[0220]
方案二
[02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接线结构,该端子接线结构包括:导线80和上述的接线端子;导线80插设于容纳腔21中,压接单元40经插接槽22延伸至容纳腔21中且与导线80接触配合。
[0222]
该端子接线机构包括上述的接线端子的功能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2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导线80为柔性导体,以便于压接单元40插入至导线80内,或者插入至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并促使导线80发生变形,使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紧密接触。导线80可以为由柔性材料制成整根的导体,或者由多根金属丝组成的金属丝束构成,以使导线80易于变形。导线80的线芯的材质含有铝、磷、锡、铜、铁、锰、铬、钛、和锂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0224]
进一步地,导线80包括多根金属丝,压接单元40可以从导线80的侧面插入,使压接单元40至少部分延伸到多根金属丝之间。
[0225]
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线80外周设有绝缘层81,如图1所示,将导线80的端部的绝缘层81去除,端部插入至容纳腔21中,绝缘层81保障导线80的绝缘性。
[0226]
在一实施方式中,导线80位于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初始体积与压接单元40进入容纳腔21内的部分的初始体积之和,大于或等于容纳腔21的初始体积,以使压接单元40延伸至容纳腔21中后,保障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紧密接触,增强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0227]
在一实施方式中,压接单元40与导线80接触配合后的最大径向截面积,大于或等于容纳腔21的最大径向截面积,以使压接单元40延伸至容纳腔21中后,保障导线80与容纳腔21的内壁紧密接触,增强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02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