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6036发布日期:2022-04-09 09:1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


背景技术:

2.通信进入4g、5g时代,基站天线的铺设逐渐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对天线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有源天线。
3.天线罩是保护有源天线系统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构件,它在电气性能上具有良好的电磁波穿透特性,机械性能上能经受外部恶劣环境的作用,保护天线系统免受风雨、冰雪、沙尘和太阳辐射等的影响,使天线系统工作性能比较稳定可靠,同时减轻天线系统的磨损、腐蚀和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减轻机械结构重量,减小惯量,提高固有频率。同时还要求其具体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等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且满足现有技术中对其要求的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和耐磨损、耐老化等性能。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包括置于天线罩体内且连通天线阵子和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述上行链路依次包括与天线阵子连接的第一射频开关、与第一射频开关的接收端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与低噪声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射频衰减器和与第一射频衰减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射频开关;所述下行链路包括与第二射频开关的接收端连接的第二射频衰减器和与第二射频衰减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与第一射频开关的发射端连接;
6.所述天线罩体包括分别一体成型的固定底座和罩盖,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第一射频衰减器、与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射频开关、第二射频衰减器和功率放大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7.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远离所述罩盖的侧面上均布设置有散热筋。
8.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罩盖的密封端板,所述密封端板上设置有若干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座的第一安装端孔,所述罩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端孔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端板呈梯形。
9.优选地,所述固定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侧边设置有若干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座的第一安装边孔,所述罩盖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边孔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罩盖包括一与所述固定底座平行的盖板,所述盖板在长度方向的侧边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底座的密封侧板,所述密封侧板远离所述盖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肩台,所述安装肩台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安装边孔相适应的第二安装边孔,所述第二安装边孔和第一安装边孔通过紧固件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两端设置有与密封端板相适应且置于所述密封端板上的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上设置有密封肩台,所述密封肩台置于密封端板的顶面上且设置有若
干与第一安装端孔相适应的第二安装端孔,所述第二安装端孔与第一安装端孔通过紧固件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放大信号,确保信号传输的强度。通过第一射频衰减器和第二射频衰减器确保信号传输中出现的干扰。天线罩体结构的设计,天线罩体自身安装简单,散热良好,实现了有源天线的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以及天线罩体的耐磨损、耐老化等性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天线罩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5g射频有源天线,包括置于天线罩体01内且连通天线阵子08和射频同轴连接器09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述上行链路依次包括与天线阵子08连接的第一射频开关02、与第一射频开关02的接收端连接的低噪声放大器03、与低噪声放大器03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射频衰减器04和与第一射频衰减器04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射频开关05。所述下行链路包括与第二射频开关05的接收端连接的第二射频衰减器06和与第二射频衰减器06的输出端连接的功率放大器07,所述功率放大器07与第一射频开关05的发射端连接。通过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放大信号,确保信号传输的强度。通过第一射频衰减器和第二射频衰减器确保信号传输中出现的干扰。
17.如图2所示,所述天线罩体01包括分别一体成型的固定底座11和罩盖20。所述第一射频开关、第一射频衰减器、与低噪声放大器、第二射频开关、第二射频衰减器和功率放大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11上,罩盖20罩设在固定底座11上实现对有源天线内的元器件进行封闭,实现对有源天线的密封,实现防尘防雨,同时实现对有源天线与外部环境进行隔离,降低外部环境对有源天线内部元器件的干扰,提高有源天线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有源天线发送或接受信号的质量。
18.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1远离所述罩盖20的侧面上均布设置有散热筋12。散热筋12与固定底座11一体成型,实现对有源天线内部元器件进行及时的散热,提高散热效果,确保有源天线接受或发射信号的稳定性,降低有源天线信号衰减量。同时散热筋12的设置,还能够增强固定底座11的强度,便于固定底座自身安装和内部元器件的安装。
19.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1两端分别设置有朝向所述罩盖的密封端板13,所述密封端板13上设置有若干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座的第一安装端孔14。所述罩盖2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端孔14与所述固定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端板14呈梯形。所述固定底座11沿长度方向的侧边设置有若干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底座11的第一安装边孔15,所述罩盖2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边孔15与所述固定底座11固定连接。
20.本技术方案的设置,便于有源天线元器件的安装操作,两密封端板13的设置,不仅仅便于罩盖20的安装和固定,同时也使得固定底座11形成一u型槽状区域,便于在由有源天
线的元器件的安装和固定中,对元器件的放置和定位。
21.如图2所示,所述罩盖20包括一与所述固定底座11平行的盖板21。所述盖板21在长度方向的侧边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底座11的密封侧板25。所述密封侧板25远离所述盖板21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肩台26,所述安装肩台26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安装边孔15相适应的第二安装边孔。所述第二安装边孔和第一安装边孔15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盖板21的两端设置有与密封端板13相适应且置于所述密封端板13上的密封端盖22。所述密封端盖22上设置有密封肩台23,所述密封肩台23置于密封端板13的顶面上且设置有若干与第一安装端孔14相适应的第二安装端孔24。所述第二安装端孔24与第一安装端孔14通过紧固件连接。罩盖20结构设计,便于罩盖20与固定底座11固定安装。在安装时,在罩盖20与固定底座1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一密封圈或密封垫,进一步实现罩盖的密封、防尘、防潮和防雨。同时也降低罩盖20与固定底座11之间因外力(风力、雨力)作用造成的振动,降低有源天线的故障率。
22.本技术方案的天线罩体结构的设计,天线罩体自身安装简单,散热良好,实现了有源天线的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以及天线罩体的耐磨损、耐老化等性能。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