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布线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9259发布日期:2022-03-23 15: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包括壳体,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池模块(2),固连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202),以竖直状态布置在构成所述电池模块(2)的电芯单元(201)的侧部;柔性扁平电缆(3),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202)和所述控制器之间,以构成所述电芯单元(201)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递;所述柔性扁平电缆(3)具有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202)上的过渡段(301),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段(301)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段(302);因所述过渡段(301),所述连接段(302)被举升并贴合至所述电池模块(2)的顶部以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301)包括由所述接线端子(202)处引出的水平段(3011),由水平段(3011)折弯并向上延伸的竖直段(3012),由所述竖直段(3012)的顶部折弯并向所述电池模块(2)上表面延伸设置的延伸段(30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3011)的长度为20mm~5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02)包括第一连接段(3021)和第二连接段(3022),所述第一连接段(3021)由所述延伸段(3013)的末端弯折翻转后贴靠并保持在所述电池模块(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段(3022)由所述第一连接段(3021)的末端弯折向下延伸并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模块(2)的上表面上设有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段(3021)因所述连接点的连接而保持在所述电池模块(2)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3021)始端处的第一连接点,以及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段(30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连接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点之间的间距为150mm~200mm。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电芯单元(201)引出的各所述第一连接段(3021),以层叠粘连的形式向所述控制器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段(3022)上设有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距所述控制器100mm~150mm。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3)以压接或插接的形式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20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行布线的电池包。其包括壳体,收容在壳体内的电池模块,固连在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器,接线端子,以及柔性扁平电缆。接线端子以竖直状态布置在构成电池模块的电芯单元的侧部;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控制器之间,以构成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递;柔性扁平电缆具有连接在所述接线端子上的过渡段,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段;因所述过渡段,所述连接段被举升并贴合至所述电池模块的顶部以保持。柔性扁平电缆的连接段,通过过渡段举升至电池模块的上表面,电缆占用壳体内的空间较少,同时,由于连接段在电池模块上表面的保持,避免电缆因无序造成的磨损,降低短路风险。短路风险。短路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