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用超薄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7919发布日期:2022-03-05 09:07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用超薄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用超薄散热片。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电力行业中必不可少的电力设备,而油浸式变压器是各种变压器中使用的较广泛的一种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时,内部的绕组、铁芯等部件会产生损耗,损耗转化为热量并通过变压器油的热传导和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给油箱壁,使绕组、铁芯和油箱壁以及油面温度会持续升高,而升温会直接影响到绕组等绝缘材料的寿命,因此必须把油液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片式散热器则是变压器中进行降温冷却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目前,现有的最常用的片式散热器一般是由位于上部的进油管、位于下部的回油管以及多个散热片组成,进油管与回油管均与变压器的油箱连通,而多个散热片均与进油管以及回油管形成循环回路,在进油管上设有放气塞,回油管上设有放油塞。变压器工作后其内部的高温油液热油在散热片内循环流动并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传导从而达到降温作用,保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而散热片的片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且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越来越多,变压器的容量也越来越大,这也对散热片的散热面积以及油液的换热效率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满足大容量变压器的散热冷却要求,同时对于散热片与油液管件之间也需要更为合理更为坚固的连接结构以保障两者的结合强度以及产品的可靠耐用,防止油液漏出。
3.为避免上述情况,就需要设计一种散热面积及散热效率等性能均能够大幅提高且保障与油液管件的可靠紧固结合的散热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有助于方便散热片与油液管件的焊接操作并增强散热片与管件之间的结合强度、有利于实现对于换热面积增大并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能够对承受面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并降低生产成本的变压器散热器用超薄散热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用超薄散热片,包括有一散热片本体,该散热片本体包括彼此相向设置并且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的两个散热单板片,两个散热单板片的四周边缘部位相互焊接固定,在所述散热单板片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油道波纹面,而两个散热单板片的相对应设置的两个油道波纹面之间则构成为油道单元,每一个油道单元均包含有多条散热油道,且在相邻两个油道波纹面之间形成有一分隔条,所述分隔条沿着散热单板片的高度从其顶端自上而下延伸至其底端,且两个散热单板片在彼此对应的分隔条的位置处冲压融合成一体,在两个散热单板片高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均形成有一进油分流部与一出油集流部,多个所述油道波纹面均设置在进油分流部与出油集流部之间,而在所述进油分流部的与所述油道波纹面相对的一侧长边的中心位置处形成有一进油口,且在该进油分流部上并且在对应于该进油口的位置处构成有一进油管连接板,同
样在所述出油集流部的与所述油道波纹面相对的一侧长边的中心位置处构成有一出油口,且在该出油集流部上并且在对应于该出油口的位置处同样形成有一回油管连接板,两个相向设置的散热单板片的进油口相互拼合形成为一个总的散热油液入口,而两个相向设置的散热单板片的出油口同样相互拼合形成为一个总的散热油液出口,且所述进油管连接板与回油管连接板为弧形焊接板。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均为内凹的弧形连接口。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本体整体的厚度为0.7~0.8cm。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油道波纹面采用冲压或辊压的方式压制而成。
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油道单元的数量为七个。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之一,通过设置进油口、出油口,还有能够与进油管贴合焊接安装在一起的进油管连接板以及能够与回油管贴合焊接安装在一起的回油管连接板,进油口与进油管的出液端实现连通,而出油口与回油管的进液端连通,进油管连接板以及回油管连接板同管件表面呈贴合式配合状态,方便焊接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散热片本体与管件之间的结合强度,确保产品的可靠耐用;之二,散热片本体整体的厚度在0.7cm至0.8cm之间,相较于现有的散热片厚度降低并采用超薄材料制成,片体壁厚大大减小,能够有效增加油道单元内部散热油道的体积,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不变形,对承受面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并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油道单元的数量较多并达到了个,并且其内部的散热油道的空间宽敞从而能够容纳大量的变压器冷却油液进行冷却降温操作,有效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油液与散热片主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12.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图。
13.图3为图1所示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14.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进油分流部的示意图。
15.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出油集流部的示意图。
16.图中:1.散热片本体、2.散热单板片、3.油道波纹面、4.油道单元、41.散热油道、5.分隔条、6.进油分流部、61.进油口、62.进油管连接板、7.出油集流部、71.出油口、72.回油管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在下面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
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19.请参见图1至图5,示出了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用超薄散热片,包括有一散热片本体1,该散热片本体1包括彼此相向设置并且形状以及大小均相同的两个散热单板片2,两个散热单板片2的四周边缘部位相互焊接固定,在前述散热单板片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油道波纹面3,而两个散热单板片2的相对应设置的两个油道波纹面3之间则构成为油道单元4,每一个油道单元4均包含有多条散热油道41,多条前述散热油道41可以是具有不同深度和宽度的波浪形油道,也可以是相同深度和宽度的波浪形油道,还可以是相同和/或不相同深度和宽度的波浪形油道,且在相邻两个油道波纹面3之间形成有一分隔条5,前述分隔条5沿着散热单板片2的高度从其顶端自上而下延伸至其底端,且两个散热单板片2在彼此对应的分隔条5的位置处冲压融合成一体;两个散热单板片2之间能够通过缝焊、肩焊、点焊、圆弧焊方式结合在一起,并保证结合后组成的散热片本体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强度,最大程度上减少漏油的风险。
20.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散热单板片2高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均形成有一进油分流部6与一出油集流部7,多个前述油道波纹面3均设置在进油分流部6与出油集流部7之间,而在前述进油分流部6的与前述油道波纹面3相对的一侧长边的中心位置处形成有一进油口61,且在该进油分流部6上并且在对应于该进油口61的位置处构成有一进油管连接板62,同样在前述出油集流部7的与前述油道波纹面3相对的一侧长边的中心位置处构成有一出油口71,且在该出油集流部7上并且在对应于该出油口71的位置处同样形成有一回油管连接板72,两个相向设置的散热单板片2的进油口61相互拼合形成为一个总的散热油液入口,而两个相向设置的散热单板片2的出油口71同样相互拼合形成为一个总的散热油液出口,且前述进油管连接板62与回油管连接板72为弧形焊接板。
21.进一步地,前述进油口61与出油口71均为内凹的弧形连接口,内凹状的弧形连接口构造能够便于散热片本体1与进油管以及回油管两个管件贴合固定,方便焊接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散热片本体1与管件之间的结合强度,并减少漏油风险。
22.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散热片本体1整体的厚度为0.7~0.8cm。
23.优选地,前述油道波纹面3采用冲压或辊压的方式压制而成。
24.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油道单元4的数量为七个。当然该数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而任意设置。
25.请结合图1与图2并请结合图3至图5,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多个散热片主体1间隔排列并与进油管以及回油管焊接固定在一起,变压器运行后其油箱内的热油通过进油管以及进油分流部6的进油口61的导流后,流入到两个相向设置的散热单板片2的进油分流部6之间的空腔内,热油再次经过进油分流部6的导向作用充分均匀流入到各个油道单元4内,热油在油道单元4的散热油道41与两个散热单板片2上的油道波纹面3充分接触冷却,热油的温度降低,随后经过冷却后的热油流入到两个相向设置的散热单板片2的出油集流部7之间的空腔内,最后通过出油口71与回油管的导流流回变压器的油箱内部。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