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易于解锁的拉柄式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2.随着电子产业不断地蓬勃发展,线缆连接器作为电子装置之间电性连接的媒介以进行充电或信号传输的作业。而各厂商为了因应连接器逐渐迈向高速传输以及小型化,在保证高速传输的性能同时,亦必须尽量缩减连接器的体积大小以节省安装空间,因此便衍生出了能够缩减体积和操作空间的拉柄式线缆连接器。
3.一般拉柄式线缆连接器的公头会在壳体的两侧设置弹臂,在插接时弹臂会和壳体一同插入至母头的插接端内,并借由母头内凹设的挡片来卡住弹臂的前端以锁定公头;解锁时则是通过拉柄来带动弹臂向后移动,使弹臂受到壳体上突起结构(如凸块或坡面)的推抵而向外撑开以脱离挡片的止挡。但,弹臂的推离距离受到突起结构的高度影响,若突起结构的高度太高时公头便无法顺利插入母头内,高度太低时便无法让弹臂的前端能够有效撑开而起到解锁的作用。
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能够大幅度增加弹臂向外的摆动幅度,从而让操作者可以轻易解锁并避免弹臂弹性疲乏而无法解锁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其中,包括:一壳体,具有一插接端及一接线端,在该插接端及该接线端之间具有一侧平面,该侧平面设有一滑槽,该滑槽包括彼此间具有落差的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一突起结构,设于该滑槽内;及一解锁构件,包括一拉柄及一弹臂,该弹臂包括一弹臂本体及一解锁部,该弹臂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拉柄及该解锁部,且该弹臂本体接触该第一平面,该解锁部接触该第二平面;其中当该拉柄朝该接线端的延伸方向拉动时,该解锁部抵靠该突起结构,使该解锁部向外侧被推离该第二平面。
7.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该解锁部包括一引导段,该引导段连接该弹臂本体,当该拉柄朝该接线端的延伸方向拉动时,该引导段抵靠该突起结构,使该解锁部向外侧被推离该第二平面。
8.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平面及该第二平面之间形成有一导引斜面,该突起结构设置在该第二平面并且位于该引导斜面及该引导段之间。
9.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该解锁部包括一解锁平面,当该拉柄静止时,该解锁平面位于该侧平面及该滑槽之间,当该拉柄朝该接线端的延伸方向拉动时,该解锁部抵靠该突起结构,使该解锁部向外侧被推离该第二平面,并让该解锁平面凸出于该侧平面。
10.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平面设有一容槽,该弹臂本体
凸设有一拨片,该弹性元件容置于该容槽,且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弹性推抵该拨片。
11.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当该拉柄朝该接线端的延伸方向拉动时,该拨片压缩该弹性元件。
12.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当释放该拉柄时,该弹性元件推动该拨片,使该解锁构件复位并让该解锁部接触该第二平面。
13.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当该拉柄静止时,该解锁部和该突起结构之间具有一间隙。
14.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该解锁部包括一贴附段,该贴附段直立延伸有至少一定位片,该滑槽的至少一侧对应该定位片设有一限位槽,该定位片可活动地被限制在该限位槽中移动。
15.上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该突起结构的外表面为圆弧形。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借由弹性推抵拨片的弹性元件,可在释放拉柄后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将拨片推回至定位而使解锁部重新抵接于第二平面。通过导引斜面可让引导段在脱离突起结构后,能再沿导引斜面顺着滑动至壳体的外侧而不会因为段差而卡住。借由贴附段延伸的定位片及滑槽的限位槽,使定位片可活动地被限制在限位槽中移动以限制解锁构件的移动行程。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和连接器母头的立体分解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和连接器母头的立体外观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和连接器母头使用状态(一)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和连接器母头使用状态(二)的剖视图。
23.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26.其中,附图标记:
27.1:线缆连接器
28.10:壳体
29.101:侧平面
30.11:插接端
31.12:接线端
32.13:滑槽
33.131:第一平面
34.132:第二平面
35.14:导引斜面
36.15:容槽
37.20:突起结构
38.30:解锁构件
39.31:拉柄
40.32:弹臂
41.320:弹臂本体
42.321:拨片
43.33:解锁部
44.331:引导段
45.332:贴附段
46.333:延伸段
47.334:解锁平面
48.40:弹性元件
49.a:连接器母头
50.a1:框口
51.a11:挡片
52.b:线缆
53.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5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用以和一连接器母头a作对接。于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母头a具有一框口a1,并在框口a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内凹设有一挡片a1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1主要包括一壳体10、至少一突起结构20及一解锁构件30。
56.壳体10概呈柱状而具有相对的一插接端11及一接线端12。插接端11用以插入连接器母头a的框口a1内作对接,接线端12则用以供至少一线缆b(如:光纤、铜缆)穿入以作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在插接端11及接线端12之间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平面101,各侧平面101分别凹设有一滑槽13,各滑槽13沿着壳体10的纵向延伸,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滑槽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并且设置在二侧平面101中的任一个侧平面101上。每一滑槽13包括彼此间具有落差的一第一平面131及一第二平面132,并且在第一平面131及第二平面132之间形成有一导引斜面14。具体而言,导引斜面14自第二平面132朝远离壳体10的方向渐增的一坡面。
57.于本实施例中,突起结构20的数量为二并分别对应各滑槽13设置,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滑槽13和突起结构20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一个。突起结构20设置于滑槽13内。具体而言,突起结构20设置在滑槽13的第二平面132上。于本实施例中,突起结构20为直立设置的一凸条,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较佳地,突起结构20的凸条的外表面为圆弧形而能够有效导引解锁构件30沿凸条的外表面滑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在凸条的两侧设置斜面来作为导引。
58.解锁构件30包括一拉柄31及连接拉柄31的至少一弹臂32。拉柄31能够沿壳体10的纵向活动地设置在接线端12的一侧。于本实施例中,弹臂32的数量为二并且分别对应各滑槽13作配置,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弹臂32、滑槽13和突起结构20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一个。每一弹臂32包括一弹臂本体320及一解锁部33,弹臂本体3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拉柄31及解锁部33。各弹臂32分别位在壳体10左右两侧的二侧平面101上并和相对应的各滑槽13配置。各弹臂本体320附设接触相对应的第一平面131,各解锁部33则附设接触相对应的第二平面132。且各突起结构20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各导引斜面14及各解锁部33之间。
59.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4,每一解锁部33包括一引导段331、一贴附段332、一延伸段333及一解锁平面334。解锁部33的引导段331、贴附段332、延伸段333及解锁平面334共同概呈凹状。具体而言,引导段331的两端分别连接弹臂本体320及贴附段332,且引导段331对应突起结构20配置并朝第二平面132倾斜延伸,从而使贴附段332能够抵接在第二平面132。又,突起结构20位于引导斜面14及引导段311之间。请参阅图6所示,在解锁部33的引导段331和突起结构20的切线之间具有一间隙d,从而能够使解锁构件30在静止状态下不和突起结构20接触。再参阅图4,延伸段333自贴附段332的末端朝远离第二平面132的方向倾斜延伸而使解锁平面334位于侧平面101及滑槽13之间(即解锁平面334不向外凸出于侧平面101),且延伸段333对应连接器母头a的挡片a11配置而被挡片a11所止挡,使得弹臂32的解锁部33无法轻易脱离。
60.再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1还可包括至少一弹性元件40。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0的数量为二,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在各滑槽13的各第一平面131分别还凹设有一容槽15,各弹臂本体320分别朝壳体10凸设有容置在对应的容槽15内的一拨片321。弹性元件40设置于容槽15内,且弹性元件40的一端弹性推抵拨片321。于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40为压缩弹簧,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借此当拉柄31带动弹臂32朝接线端12的延伸方向拉动时,能够通过拨片321的推抵来将弹性元件40作压缩。而当释放拉柄31后,拨片321可以通过弹性元件40的弹力而被推回至定位,从而让解锁构件30复位并将弹臂32的解锁部33重新抵接接触在第二平面132上。
61.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解锁时的示意图。当操作者将拉柄31朝接线端12的延伸方向拉动时(即向图式中的左侧拉动),拉柄31会带动各弹臂32一并向左移动,并且通过各拨片321的推抵来压缩弹性元件40。且在各弹臂32向左移动的同时,各弹臂本体320分别沿相对应的各第一平面131向左移动,使得各解锁部33的各引导段331分别抵靠各突起结构20而将各贴附段332向外侧推离相对应的各第二平面132,并让各解锁平面334向外侧凸出于各侧平面101,同时使相对应的各挡片a11沿各延伸段333的斜面移动至各解锁平面334上,如此便能够将各挡片a11自连接器母头a的框口a1朝外侧推离以解锁并且能够自框口a1内抽出线缆连接器1。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段331脱离突起结构20后,能够再顺着导引斜面14滑动至第一平面131上,而不会因为第一平面131及第二平面132之间的段差而让引导段331卡住,并且能够持续保持将解锁部33向外推。
62.借此,由于突起结构20设置在第二平面132邻近于挡片a11止挡延伸段333的位置,且突起结构20的凸条表面为圆弧形,因此解锁部33在受到突起结构20的抵顶而抬升时,能够瞬间大幅度地将解锁部33朝远离壳体10的方向推离而达到良好的解锁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仅通过导引斜面14也能够对解锁部33作达到推抵的效果,但导引斜面14由于坡度
较为平缓,使得解锁部33无法瞬间大幅度地推离第二平面132来解锁;且由于导引斜面14距离挡片a11的位置较远,解锁部33便会因为长度而减弱推抵的效果,并导致在长时间使用后弹臂32会产生弹性疲乏时无法解锁的问题。故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1的突起结构20确实能够有效使弹臂32的解锁部33在受到突起结构20的抵顶时瞬间大幅度推离,而让操作者可方便快速地进行解锁,并且改善了在长时间使用后弹臂32因为产生弹性疲乏而无法解锁的问题。
63.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各贴附段332的上下两端分别直立延伸有一定位片332a,且各滑槽13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各定位片332a凹设有一限位槽131a,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贴附段332也可以仅在上下两侧其中的任一侧延伸有定位片332a,而滑槽13也可以仅在对应的一侧凹设有限位槽131a。定位片332a可活动地被限制在限位槽131a中移动。具体而言,当操作者将拉柄31朝接线端12的延伸方向拉动时,定位片332a会随着解锁构件30在限位槽131a内移动以限制解锁构件30的移动行程,且解锁部33在抵靠突起结构20而向外被推离第二平面132时,限位槽131a亦能够将解锁部33的推离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6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