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8800发布日期:2022-04-06 16:33阅读:1504来源:国知局
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电气工程、大型设备接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标准地网是为防雷提供雷电流的最终去处,地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雷的效果,例如变电站内主接地网一般要求制作电阻值4ω以下的地网。主接地网水平接地体一般采用8
×
80或6
×
60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水平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扁钢与圆钢搭接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不少于三面施焊。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处不能有损伤或死弯。因主接地网一般为网格状敷设,存在交叉、转角连接处较多,按照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加工、焊接形式多样。
3.目前变电站主接地网一般采用8
×
80的镀锌扁钢,长度6米。在交叉、转角处两根或多根交叉焊接需将接地扁钢搭接处标记出来,然后使用折弯机进行冷弯处理后再进行焊接。加工过程消耗时间较长,人力投入大,效率低,且存在机械伤害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主要目的是相对于传统方式,提高接地网焊接施工的效率。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中间板体和多个搭接板体;
7.多个所述搭接板体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板体的侧边,多个所述搭接板体和所述中间板体成型于同一平面,相邻两个所述搭接板体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的整数倍,所述搭接板体的宽度大于接地网水平接地体的宽度,每一个所述搭接板体设有工艺孔。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9.可选的,所述搭接板体的厚度为8mm,所述搭接板体的宽度为90mm,所述搭接板体的长度为170mm。
10.可选的,所述搭接板体的数量为四个。
11.可选的,所述搭接板体的数量为三个。
12.可选的,所述搭接板体的数量为两个。
13.可选的,所述中间板体为直角扇形体,两个所述搭接板体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直角扇形体的半径侧边。
14.可选的,所述中间板体为正四边形体,两个所述搭接板体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正四边形体的相对侧边。
15.可选的,所述工艺孔位于所述搭接板体的中轴线处。
16.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7.因为接地网一般为纵横网格状结构铺设,而本装置的相邻两个搭接板体的夹角为九十度的整数倍,多个搭接板体可以分别对应于接地网的不同水平接地体。在实际焊接接地网交叉、转角处时,将多个搭接板体和中间板体一体放置于水平接地体的下方,而所述搭接板体的宽度大于接地网水平接地体的宽度,所以当搭接板体的上表面和水平接地体的下表面贴合后,搭接板体的两侧边均露出水平接地体的相对侧边少许,而该露出的搭接板体上表面即可作为施焊面,从而使施焊面朝上,便于焊条自然下垂,就可以接触施焊面,便于施工人员焊接搭接板体和水平接地体。
18.而且,每一个搭接板体设有工艺孔,便于铁丝穿过多个连接装置的搭接板体上的工艺孔,以使用铁丝绑扎多个连接装置,以便施工人员统一拿取并搬运多个连接装置;同时,也便于施工人员通过铁丝将连接装置整体另放于镀锌池内,镀锌完毕,避免搭接板体和中间板体生锈,再通过铁丝将连接装置整体另出。
19.所以,使用本装置,便于施工人员施焊,提高了接地网焊接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中间板体1、搭接板体2、工艺孔3、水平接地体4。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其包括:中间板体1和多个搭接板体2;
28.多个所述搭接板体2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间板体1的侧边,多个所述搭接板体2和所述中间板体1成型于同一平面,相邻两个所述搭接板体2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的整数倍,所述搭接板体2的宽度大于接地网水平接地体4的宽度,每一个所述搭接板体2设有工艺孔3。
29.防雷接地网镀锌扁钢连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30.因为接地网一般为纵横网格状结构铺设,而本装置的相邻两个搭接板体2的夹角为九十度的整数倍,多个搭接板体2可以分别对应于接地网的不同水平接地体4。在实际焊
接接地网交叉、转角处时,将多个搭接板体2和中间板体1一体放置于水平接地体4的下方,而所述搭接板体2的宽度大于接地网水平接地体4的宽度,所以当搭接板体2的上表面和水平接地体4的下表面贴合后,搭接板体2的两侧边均露出水平接地体4的相对侧边少许,而该露出的搭接板体2表面即可作为施焊面,从而使施焊面朝上,便于焊条自然下垂,就可以接触施焊面,避免出现施焊面朝下的情况,方便施工人员焊接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
31.而且,每一个搭接板体2设有工艺孔3,便于铁丝穿过多个连接装置的搭接板体2上的工艺孔3,以使用铁丝绑扎多个连接装置,以便施工人员统一拿取并搬运多个连接装置;同时,也便于施工人员通过铁丝将连接装置整体另放于镀锌池内,镀锌完毕,再通过铁丝将连接装置整体另出。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使用本装置,便于施工人员施焊,提高了施工效率。
33.具体的,中间板体1和搭接板体2一体成型,均采用镀锌扁钢材质。
34.具体的,工艺孔3位于搭接板体2远离中间板体1的一端。
35.具体的,一体成型的多个搭接板体2和中间板体1可以通过模具一次性制作成型,在接地网施工时直接用于水平接地体4之间搭接处焊接,较传统接地网施工流程减少,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适用性更强,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36.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板体2的厚度为8mm,所述搭接板体2的宽度为90mm,所述搭接板体2的长度为170mm。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搭接板体2的厚度为8mm,搭接板体2的厚度等于水平接地体4的厚度,其厚度使搭接板体2的机械强度适配接地网的整体结构强度,当8
×
80的水平接地体4搭接于搭接板体2上表面时,90mm宽的搭接板体2的两侧边分别露出水平接地体4相对侧边5mm,便于使施焊面足够宽,同时搭接板体2的长度为170mm,当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重合搭接时,施焊面的焊缝足够长。
38.具体的,中间板体1的厚度等于搭接板体2的厚度,以使本连接装置不同部位的机械强度一致。
39.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板体2的数量为四个。
40.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在接地网非边缘区域的交叉、转角连接处,四个搭接板体2分别对应贴合于不同的水平接地体4的下表面,当施工人员完成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的焊接过程后,接地网的非边缘区域的交叉、转角连接处就成为纵横交错网格状一体连接的整体。
41.具体的,在四个搭接板体2中,每相邻两个搭接板体2的夹角均为90
°
,以使每一个搭接板体2对应于交叉、转角连接处的一个水平接地体4的自由端。
42.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板体2的数量为三个。
43.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如果接地网侧边区域的交叉、转角连接处需要焊接,就可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三个搭接板体2分别对应贴合于不同的水平接地体4的下表面,当施工人员完成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的焊接过程后,接地网侧边区域的交叉、转角连接处就成为纵横交错网格状一体连接的整体。
44.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板体2的数量为两个。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接地网的某交叉、转角连接处,只有两个水平接地体4的自由端未被彼此固定连接。这时,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两个搭接板体2分别对应贴
合于水平接地体4的下表面,从而完成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的焊接作业,以使接地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6.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板体1为直角扇形体,两个所述搭接板体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直角扇形体的半径侧边。
4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需要彼此固定连接的两个水平接地体4相互垂直时,将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装置的两个搭接板体2分别对应贴合于水平接地体4的下表面,从而完成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的焊接作业,以使接地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8.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板体1为正四边形体,两个所述搭接板体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正四边形体的相对侧边。
49.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需要彼此固定连接的两个水平接地体4的轴线重合时,将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装置的两个搭接板体2分别对应贴合于水平接地体4的下表面,从而完成搭接板体2和水平接地体4的焊接作业,以使接地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50.如图1和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工艺孔3位于所述搭接板体2的中轴线处。
51.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施工人员使用铁丝穿过搭接板体2上的工艺孔3,施工人员手持铁丝吊起本连接装置时,本连接装置自然下垂,本连接装置的重心重合于搭接板体2的中轴线,有利于提高本连接装置被吊起时的稳定性,本装置不易大幅度摆动。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