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2805发布日期:2022-04-27 13: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铜排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用来连接高压线路、叠层堆放的三相电铜排一般是通过注塑起到绝缘的作用,包括铜排之间的间距以及铜排到外壁之间的距离都有非常精确的要求。
3.然而,在注塑时,由于每层铜排之间的塑料料流的流速有差异,每根铜排的上下面受到的压力时常会发生变化,非常容易导致铜排发生移位和变形,影响铜排的分布,使得铜排和铜排之间以及铜排和外壁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进而容易引起绝缘性能的失效。如此一来,轻则是浪费原材料和人力,提高加工成本,重则容易导致发生连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通过在中层铜排套设主衬套,并通过所套设的主衬套上的主支撑部分别支撑顶层铜排和底层铜排,能够在注塑时有效维持三层电铜排之间的间距以及铜排和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发生变化,避免铜排发生变形现象,从而有效确保三相电铜排的绝缘性能。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能够有效确保三相铜排的注塑成型质量,节约原材料和人力,降低加工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通过限制主绝缘套的厚度,能够有效控制注塑料流流道的大小,进而控制料流的流速的快慢,平衡铜排两端的压力。
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通过限制主绝缘套的长度,能够有效限制铜排的爬电距离,确保主衬套的绝缘效果。
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通过设置辅衬套,能够根据三相铜排的分布结构按需支撑铜排,节约绝缘衬套组件的材料成本。
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通过在中层铜排设置凹槽,能够有效限位主绝缘套和辅绝缘套,便于主绝缘套和辅绝缘套的安装和固定,确保在注塑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
10.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包括:
11.三层电铜排,其中三层所述电铜排上下依次堆叠放置,并被分别定义为顶层铜排、中层铜排和底层铜排;和
12.一绝缘衬套组件,其中所述绝缘衬套组件包括至少一主衬套,其中所述主衬套包括一主绝缘套和被设置于所述主绝缘套的上下两侧的主支撑部,其中所述主衬套通过所述主绝缘套固定套设于所述中层铜排,并通过位于上下两侧的所述主支撑部分别支撑所述顶
层铜排和所述底层铜排。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衬套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主衬套沿所述中层铜排的延伸方向被间隔套设于所述中层铜排。
1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绝缘套的厚度为相邻两层所述电铜排之间的间距的0.2~0.4倍,所述主绝缘套于所述中层铜排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大于最小爬电距离要求的0.5倍,且小于相邻两所述主绝缘套之间或相邻所述主绝缘套和所述辅绝缘套之间的距离的0.8倍,从而能够基于该长度有效控制所述中层铜排的爬电距离,进而确保所述主绝缘套的绝缘有效性。
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绝缘套靠近所述顶层铜排的壁厚和靠近所述底层铜排的壁厚保持一致或不一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块或支撑柱。
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块或支撑柱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块或支撑柱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层铜排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绝缘衬套组件还包括至少一辅衬套,其中所述辅衬套包括一辅绝缘套和被设置于所述辅绝缘套的上侧或下侧的上辅支撑部或下辅支撑部,其中所述辅衬套通过所述辅绝缘套固定套设于所述中层铜排,并通过所述上辅支撑部支撑所述顶层铜排,或通过所述下辅支撑部支撑所述底层铜排。
1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辅衬套具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辅衬套沿所述中层铜排的延伸方向被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衬套的两侧。
2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辅绝缘套的厚度为相邻两层所述电铜排之间的间距的0.2~0.4倍,所述辅绝缘套于所述中层铜排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大于最小爬电距离要求的0.5倍,且小于相邻两所述辅绝缘套之间或相邻所述主绝缘套和所述辅绝缘套之间的距离的0.8倍,从而能够基于该长度有效控制所述中层铜排的爬电距离,进而确保所述辅绝缘套的绝缘有效性。
2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主衬套和所述辅衬套的材质均与注塑材质保持一致。
2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中层铜排上分别设置有供所述主绝缘套和所述辅绝缘套套装的凹槽。
23.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24.图1示出了本技术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本技术中主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辅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辅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
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说明书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31.参考图1至图4,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其中所述三相电铜排叠放注塑绝缘结构,包括三层电铜排10和一绝缘衬套组件20,其中三层所述电铜排10上下依次堆叠放置,并被分别定义为顶层铜排11、中层铜排12和底层铜排13;其中所述绝缘衬套组件20包括至少一主衬套21,其中所述主衬套21包括一主绝缘套211和被设置于所述主绝缘套211的上下两侧的主支撑部212,其中所述主衬套21通过所述主绝缘套211固定套设于所述中层铜排12,并通过位于上下两侧的所述主支撑部212分别支撑所述顶层铜排11和所述底层铜排13。如此一来,在所述主绝缘套211被固定在所述中层铜排12上后,在所述主支撑部212的支撑作用下,三层所述电铜排10之间的距离能够得到良好的保证,从而在注塑过程中能够有效确保三相电铜排的绝缘性能,提高注塑质量,使注塑过程顺利、快速进行,进而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加工成本。
32.此外,根据三相电铜排的长度,所述主衬套21最好设置为多个,比如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且多个所述主衬套21沿所述中层铜排12的延伸方向被间隔套设于所述中层铜排12,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绝缘衬套组件20进一步提高三相电铜排的分布稳定性,确保注塑过程中三相电铜排的绝缘性能。
33.作为一较佳实施例,所述主绝缘套211的厚度为相邻两层所述电铜排10之间的间距的0.2~0.4倍,比如0.25倍或0.3倍,从而能够基于该厚度控制注塑料流的流通通道的大小,进而控制料流流经所述中层铜排12的上下面的流速,其中相邻两层所述电铜排10指的是所述中层铜排12和所述顶层铜排11或所述中层铜排12和所述底层铜排13,其中所述主绝缘套211靠近所述顶层铜排11的壁厚与靠近所述底层铜排13的壁厚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从而能够通过调节这两个壁厚的大小来确保所述中层铜排12和所述顶层铜排11之间以及所述中层铜排12和所述底层铜排13之间的流速保持一致,进而避免三相电铜排的变形。此外,所述主绝缘套221于所述中层铜排1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大于最小爬电距离要求的0.5倍,且小于相邻两所述主绝缘套211之间或相邻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之间的距离的0.8倍,从而能够基于该长度有效控制所述中层铜排12的爬电距离,进而确保所述主绝缘套211的绝缘有效性。
34.优选地,所述主支撑部212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块或支撑柱212a,以给所述顶层铜排11或所述底层铜排13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3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块或支撑柱212a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支撑块或支撑柱
212a对称分布于所述中层铜排12的延伸方向的两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所述顶层铜排11和所述底层铜排13的支撑稳定性,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能够给注塑料流提供较大且均匀的流通通道,便于注塑工作的进行。
3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绝缘衬套组件20还包括至少一辅衬套22,其中所述辅衬套22包括一辅绝缘套221和被设置于所述辅绝缘套221的上侧或下侧的上辅支撑部222或下辅支撑部223,其中所述辅衬套22通过所述辅绝缘套221固定套设于所述中层铜排12,并通过所述上辅支撑部222支撑所述顶层铜排11,或通过所述下辅支撑部223支撑所述底层铜排13,以在仅具有两层叠放的铜排中进行支撑,能够有效节约所述绝缘衬套组件20的原材料,并便于所述辅衬套22的加工制造。
37.比如,在该三相电铜排中,仅仅在所述顶层铜排11和所述中层铜排12之间进行堆叠时,通过具有所述辅绝缘套221和所述上辅支撑部222的所述辅衬套22进行支撑,而在仅仅通过所述底层铜排13和所述中层铜排12进行堆叠时,通过具有所述辅绝缘套221和所述下辅支撑部223的所述辅衬套22进行支撑。
3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衬套22具有至少两个,比如,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辅衬套22沿所述中层铜排12的延伸方向被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衬套21的两侧,其中具有所述下辅支撑部223或所述上辅支撑部222的所述辅衬套22的数量根据三层电铜排的具体分布进行对应设置。比如,在所述顶层铜排11和所述中层铜排12之间具有较长距离的堆叠范围时,可以间隔布设多个具有所述辅绝缘套221和所述上辅支撑部222的所述辅衬套22,以能够在尽量节约原材料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确保所述顶层铜排11和所述中层铜排12之间的分布稳定性,确保该三相电铜排在注塑后的绝缘性能。
3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绝缘套221的厚度为相邻两层所述电铜排10之间的间距的0.2~0.4倍,比如0.25倍或0.3倍,从而能够基于该厚度控制注塑料流的流通通道的大小,进而控制料流流经所述中层铜排12的上下面的流速,其中相邻两层所述电铜排10指的是所述中层铜排12和所述顶层铜排11或所述中层铜排12和所述底层铜排13。此外,所述辅绝缘套221于所述中层铜排1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大于最小爬电距离要求的0.5倍,且小于相邻两所述辅绝缘套221之间或相邻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之间的距离的0.8倍,从而能够基于该长度有效控制所述中层铜排12的爬电距离,进而确保所述辅绝缘套221的绝缘有效性。
40.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优选,所述主衬套21和所述辅衬套22的材质均与注塑材质保持一致,以免在注塑过程中或注塑后出现不同材料间的互斥现象,从而确保该三相电铜排在注塑后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层铜排12上分别设置有供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套装的凹槽,以限位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从而不仅仅给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的安装提供定位作用,便于安装工作的进行,还能给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在注塑过程中,避免所述主绝缘套211和所述辅绝缘套221出现移动现象而影响该三相电铜排的绝缘性能。
4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