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6579发布日期:2022-07-26 2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灭弧室(3)和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静触板(21),静触板(21)包括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所述第一板(211)沿灭弧室(3)的一侧设置,第一板(211)的一端与第二板(212)的一端连接,第二板(212)的另一端弯折形成引弧板(2121),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3)的至少一侧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流动空隙,第一板(211)的两侧侧边与外壳的内侧壁抵接使第一板(211)与外壳配合封闭流动空隙形成环绕灭弧室(3)的引弧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灭弧室(3)上方的外壳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4),第一板(211)沿分隔板(14)的上侧设置,在所述分隔板(14)的中部设有与灭弧室(3)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由第一板(211)所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211)与通槽相对应的区域设有引弧筋(2114),所述引弧筋(2114)伸入引弧腔内用于形成尖端放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与引弧板(2121)相对的引弧片(4),触头机构设置在引弧片(4)与引弧板(2121)之间,引弧片(4)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3)内,由引弧片(4)与引弧板(2121)共同配合形成与引弧腔连通的引弧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1)的宽度大于第二板(212)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211)包括第一直板(2111)、弯折部(2113)和第二直板(2112),所述第一直板(2111)、弯折部(2113)、第二直板(2112)以及第二板(212)依次连接,通过弯折部(2113)使第一直板(2111)与灭弧室(3)上方的间距小于第二直板(2112)与灭弧室(3)上方之间的间距,在所述第一直板(2111)上凸出设有引弧筋(2114),所述引弧筋(2114)位于与灭弧室(3)相对的一侧并位于引弧腔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静触板(21)朝向灭弧室(3)的一侧上凸出设有引弧筋(2114),引弧筋(2114)沿静触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板(2111)与灭弧室(3)上方之间的间距为1.5mm-3.5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板(2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第一板(211)的中部弯折形成弯折部(2113),使第一板(211)的两端分别形成位于高低不同平面的第一直板(2111)和第二直板(2112),所述第一直板(2111)位于较低平面并在板面中部冲压有条形的引弧筋(2114),第二直板(2112)位于较高平面并在第二直板(2112)的端部设有通孔(2115),所述第二板(212)的一端与第二直板(2112)的一端对接后向一侧弯折,第二板(212)的另一端回折形成与弯折部(2113)相对的引弧板(2121),在第二板(212)的中部背对第一板(211)的一侧设有静触点(212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盖(11)、底座(12)以及一对隔板(13),所述上盖(11)与底座(12)相互盖合,一对隔板(13)设置在上盖(11)与底座(12)之间并分别对应于外壳的两端。

技术总结
一种断路器,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灭弧室和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静触板,静触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沿灭弧室的一侧设置,第一板的一端与第二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板的另一端弯折形成引弧板,所述灭弧室的至少一侧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留有流动空隙,第一板的两侧侧边与外壳的内侧壁抵接使第一板与外壳配合封闭流动空隙形成环绕灭弧室的引弧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断路器,由静触板与外壳配合形成环绕灭弧室的引弧腔,提高了断路器的引弧效果,利于优化产品熄弧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求杰 杨宇 陈杨杰 彭勃 张铁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