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变形石墨框。
背景技术:2.太阳能电池可以有效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为一种使用半导体硅﹑硒等材料将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的器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转换效率高等优点,一般太阳能电池包括p-n结、电极和减反射膜等部分,在镀减反射膜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采用pecvd设备制备氮化硅薄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种承载硅片的石墨框。
3.现有技术中的石墨框包括石墨框主体以及内部的承载条,用于承载硅片,但是石墨框使用时间越长,它的不平整现象就会越明显,当石墨框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相差为5mm及以上时,该石墨框存在很大的碎片风险,不能再继续使用,大大增加了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变形石墨框,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石墨框使用时间越长,不平整现象就会越明显,当石墨框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相差为5mm及以上时,该石墨框存在很大的碎片风险,不能再继续使用,大大增加了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变形石墨框,包括:
6.石墨框主体,内部交错设置有若干承载条,形成多个用于承载硅片的承载单元;
7.连接条,设置在所述石墨框主体的两侧,用于连接硅片传输装置;
8.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石墨框主体的两侧,且与所述连接条不在同侧,固定所述石墨框主体,防止石墨框变形。
9.优选地,所述石墨框主体内部的多个所述承载单元周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所述硅片的支撑件。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条包括设置在所述石墨框主体上的第一连接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条顶部的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与所述硅片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条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连接条与所述石墨框主体之间的高度。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条设置为石墨条。
12.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条设置为碳碳复合材料条。
13.优选地,所述石墨框主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插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凹槽,设置在所述石墨框主体上,与所述固定支架同侧。
14.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有一用于插接所述石墨框主体的通孔。
15.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个数为4个,两两一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石墨框主体的两侧,每一组的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通孔的长度。
16.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伸出所述石墨框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件的高度。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支架设置在石墨框主体的两侧,能够固定费石墨框主体,使得整体石墨框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大幅减小,即使因为使用时间长久而产生一定的偏差,石墨框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能够控制在2mm之内,完全不会影响石墨框的使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能拿个大幅减小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的设置能够方便的与传输装置连接,碳碳复合材料条直接与传输装置的滚轮进行接触,石墨条用于调节碳碳复合材料条的高度,根据不同传输装置的滚轮高度来调节碳碳复合材料条的位置,保证能够与滚轮顺接接触进行传输,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框主体直接与传输装置连接,石墨框主体磨损严重,增加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变形石墨框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变形石墨框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石墨框主体
ꢀꢀꢀꢀꢀꢀꢀꢀꢀꢀ
2、承载条
ꢀꢀꢀꢀꢀꢀꢀꢀꢀꢀꢀ
3、承载单元
23.4、第一连接条
ꢀꢀꢀꢀꢀꢀꢀꢀꢀꢀ
5、第二连接条
ꢀꢀꢀꢀꢀꢀꢀ
6、固定支架
24.7、凹槽
ꢀꢀꢀꢀꢀꢀꢀꢀꢀꢀꢀꢀꢀꢀꢀꢀ
8、通孔
ꢀꢀꢀꢀꢀꢀꢀꢀꢀꢀꢀꢀꢀ
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变形石墨框,包括:
28.石墨框主体1,内部交错设置有若干承载条2,形成多个用于承载硅片的承载单元3;承载条2的根数根据需承载的硅片的大小以及石墨框主体1的大小确定,一般一个石墨框能够承载15-30片硅片。
29.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石墨框内设有24个承载单元3,石墨框主体1的形状为矩形,长边上有5根承载条2,将石墨框主体1的长边均分为6份,承载条2之间相邻的距离略小于硅片的边长,一般比硅片的边长短2-3mm,本实施例中,承载条2之间相邻的距离小于硅片边长2mm;短边上有3根承载条2,将石墨框主体1的短边均分为4份,承载条2之间相邻的距离同样略小于硅片边长,一般比硅片的边长短2-3mm,本实施例中,承载条2之间相邻的距离小于硅片边长2mm;石墨框主体1的长边与短边上的承载条2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垂直设置,
形成24个承载单元3,能够承载24张硅片。
30.连接条,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的两侧,用于连接硅片传输装置;
31.固定支架,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的两侧,且与连接条不在同侧,固定石墨框主体1,防止石墨框变形。
32.具体的,石墨框主体内部的多个承载单元3周围还设置有若干用于支撑硅片的支撑件9;承载单元3的周围可以只有承载条2,也可以为石墨框主体1与承载条2的组合,支撑件9的个数根据装置承载单元3的个数决定,在每个承载单元3的周围均设置有至少4个支撑件9,来支撑固定每一张硅片。
33.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支撑件9为挂钩,在每个承载单元3的周围设置有8个挂钩,每一侧边设置有两个挂钩,稳定的支撑硅片,保证硅片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减少发生碎片以及镀膜失败的情况发生,降低相应的生产成本。
34.连接条包括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上的第一连接条4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条4顶部的第二连接条5;第一连接条4和第二连接条5一般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两侧的短边位置,第一连接条5的长度与石墨框主体1两侧的长度一致,宽度与第二连接条5的宽度一致,第二连接条5的宽度与硅片传输装置的滚轮匹配;第一连接条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石墨框主体1上,顶部与第二连接条5的底部接触,用于调节第二连接条5的高度,保证第二连接条5与硅片传输装置的配合流畅,确保石墨框的正常运输。
35.第二连接条5的长度与石墨框主体1两侧的长度一致,第二连接条5的宽度匹配硅片传输装置,根据不同型号的硅片传输装置上的滚轮,第二连接条5的宽度不同;第二连接条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条4的顶部,稳定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条4上。
36.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条4设置为石墨条。
37.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条5设置为碳碳复合材料条。
38.石墨框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插接固定支架6的凹槽7,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与固定支架6连接的两侧,一般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两侧的长边;凹槽7的形状为矩形或者“u”型等形状,优选为与固定支架6侧边形状一致的矩形,凹槽7的宽度与固定支架6需要插入凹槽7的侧边大小一致,使得固定支架6的侧边恰好能够插入凹槽7中;固定支架6的长度小于石墨框主体1的长边长度,且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长边的中间位置。
39.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凹槽7的个数为4个,两两一组分别开设在石墨框主体1与固定支架6连接的两侧,每一组凹槽7固定一个固定支架6,每个石墨框上均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架6,且两个固定支架6对向进行安装。
40.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支架6上还设有一用于插接石墨框主体1的通孔8,通孔8的形状为矩形或者为两端为u型中间为矩形等形状,优选为与石墨框主体1匹配的矩形,通孔8的宽度与石墨框主体1的厚度一致,使得石墨框主体1能够稳定的插接在通孔8中,在传输的过程中也不回来会移动,保证整体石墨框的稳定性;通孔8的长度为固定支架6的长度减去两个凹槽7的长度,通孔8设置在固定支架6的中间位置。
41.每一组的凹槽7之间的距离为通孔8的长度,凹槽7与通孔8长度之和为固定支架6的长度,固定支架6以嵌入的形式插接在石墨框主体1上,既能节省一部分空间,又能很好的固定石墨框整体,减少产生部分下沉的几率,即便有部分下沉,下沉的高度也不会影响石墨框的使用。
42.固定支架6伸出石墨框的高度小于支撑件9的高度,支撑件9的高度一般为0.6-1mm,固定支架6小于支撑件9的高度即可,但不可没有高度,要高于石墨框主体1或者承载条2。
43.固定支架6设置在石墨框主体1的两侧,能够使得整个石墨框不会形变,且能够在硅片传输过程中减少整体石墨框的抖动,能够减少相应的碎片量,节省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4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