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8130发布日期:2022-04-21 23:0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更是沿着越来越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而连接器行业更是首当其冲。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是usb标准化组织为了解决usb接口长期以来物理接口规范不统一,电能只能单向传输等弊端而制定的全新接口,其外观上最大特点在于其上下端完全一致,支持正反2个方向插入,与micro-usb相比用户不必再区分usb正反面,避免了错插的烦恼,并且它集充电、显示、数据传输等功能于一身。目前主流的智能产品已基本采用该接口。在type-c连接的应用中为避免连焊,直立式type-c连接器其壳体引脚与端子模组焊接部的距离应越大越好,现有的type-c连接器的这个距离因为结构设计问题设计的比较短,且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引脚插入pcb的高度经常要根据电子产品结构变化,当引脚高度过高时,type-c连接器置于pcb板上会不稳定,且引脚的位置度也容易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固定座、壳体、容置于壳体内的第二绝缘固定座、屏蔽片、上排端子模组、下排端子模组及中夹片,所述中夹片位于所述上排端子模组与下排端子模组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座的上部容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二绝缘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绝缘固定座上部的外侧,所述上排端子模组与下排端子模组均具有接触部、连接部及焊接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延伸出用于与pcb板焊接的引脚,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座设有向外延伸出壳体底部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引脚抵触,所述引脚设有朝向壳体前后方向外侧的第一折弯位,第一折弯位后设有朝向壳体左右方向外侧的第二折弯位,第二折弯位后设有下方向的第三折弯位。
5.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凸台包括有紧贴壳体底部的第一平面、与第一平面平行的底面以及与第一平面和底面垂直的侧面,所述第一平面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折弯位限定在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的底部抵触。
6.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凸台的底面设有通槽一,所述焊接部穿过通槽一的底部,所述引脚分布在焊接部的两侧且延伸出凸台的底面。
7.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通槽一的底部设有散热槽。
8.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凸台的侧面设有通槽二,所述引脚的第二折弯位限定在通槽二内。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
固定座、壳体、容置于壳体内的第二绝缘固定座、屏蔽片、上排端子模组、下排端子模组及中夹片,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座设有向外延伸出壳体底部的凸台,所述引脚设有朝向壳体前后方向外侧的第一折弯位,第一折弯位后设有朝向壳体左右方向外侧的第二折弯位,第二折弯位后设有下方向的第三折弯位,所述引脚经三次折弯后实现了将引脚远离焊接部方向设计,彻底避免type-c在焊接时引脚与焊接部连焊,凸台的设计确保引脚不变形且确保type-c连接器置于pcb板上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爆炸机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的第一绝缘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实施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
17.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稳定性高的直立式type-c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固定座1、壳体2、容置于壳体2内的第二绝缘固定座3、屏蔽片4、左排端子模组5、右排端子模组6及中夹片7,所述中夹片7位于所述左排端子模组5与右排端子模组6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座1的上部容置于壳体2内,所述第二绝缘固定座3设置在第一绝缘固定座1上部的外侧,所述左排端子模组5与右排端子模组6均具有接触部51、连接部52及焊接部53,所述接触部51、焊接部53分别固定在连接部52的两端,所述左排端子模组5、中夹片7以及右排端子模组6固定在第一绝缘固定座1和第二绝缘固定座3内,所述屏蔽片4设在第一绝缘固定座1和第二绝缘固定座3之间,所述屏蔽片4包围在左排端子模组5与所述右排端子模组6外侧,所述壳体2的底部延伸出用于与pcb板焊接的引脚21,所述第一绝缘固定座1设有向外延伸出壳体2底部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与引脚21抵触,所述引脚21设有朝向壳体2前后方向外侧的第一折弯位211,第一折弯位211后设有朝向壳体2左右方向外侧的第二折弯位212,第二折弯位212后设有下方向的第三折弯位213。
18.所述引脚21经三次折弯后实现了将引脚21远离焊接部53方向设计,彻底避免type-c在焊接时引脚21与焊接部53连焊。同时所述凸台11与引脚21抵触将引脚21托住扶稳,凸台11的宽度可以根据引脚21需要设计的宽度设计,可确保引脚21不变形且确保type-c连接器置于pcb板上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1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凸台11包括有紧贴壳体2底部的第一平面111、与第一平面111平行的底面112以及与第一平面111和底面112垂直的侧面113,所述第一平面111设有限位槽1111,第一折弯位211限定在限位槽1111内并与限位槽1111的底部抵触,限位槽1111的宽度和长度根据引脚21宽度和第一折弯后的长度调整,既
确保了引脚21的位置度,又能将引脚21托住扶稳。
2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凸台11的底面112设有通槽一1121,所述焊接部53穿过通槽一1121的底部,所述引脚21分布在焊接部53的两侧且延伸出凸台11的底面112,焊脚部被保护在凸台11通槽一1121内,不容易变形。
2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通槽一1121的底部设有散热槽1122。散热槽1122的设计帮助连接器在信号传输时散热更快。
22.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凸台11的侧面113设有通槽二1131,所述引脚21的第二折弯位212限定在通槽二1131内。凸台11的高度可以根据引脚21的高度设计,如图5,通槽二1131宽度和长度根据引脚21的宽度和第二折弯后的高度设计,既确保了引脚21的位置度,又能将引脚21托住扶稳。
23.综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避免type-c在焊接时引脚与焊接部连焊,凸台11的设计确保引脚不变形且确保type-c连接器置于pcb板上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