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式电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3739发布日期:2022-07-13 06:5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多段式电源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段式电源锁。


背景技术:

2.电源锁是安装于电路上的锁,其主要是通过端子脚与导电部的配置,切换控制端子脚与导电部的导通与断开,从而,实现对电源的开启与关闭的两种状态的切换控制,通常而言,当端子脚与导电部的导通时,电源接通,相当于电源解锁,而当端子脚与导电部的断开后,电源断开,相当于电源被上锁。
3.现有技术中,电源锁的主要结构包含一锁具及四端子脚。各端子脚具有一导电部。四端子脚沿着一假想圆排列,并且平均分布,且各导电部的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导电部的中心连线到假想圆的圆心之间的夹角是90度。
4.然而,上述端子脚与导电部的配置,导致锁具只能构成开启与关闭两个位置,使用上通用性较差。对于多个线路供电通断的控制,通常需要相应设置多个电源锁,以分别控制每个线路的电源开启与关闭,导致其整体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且操作麻烦,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5.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段式电源锁,其通过端子脚的排列方式而能够形成多个开启位置以及一个关闭位置,除了控制开与关之外,还能够达到连接不同线路以形成不同回路的功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8.一种多段式电源锁,其中包含一锁具;一接电件,其能被所述锁具围绕一假想轴转动;所述接电件包含 一接电部,其通过所述假想轴且沿着所述假想轴的径向沿伸;一第一端子脚,其包含一第一导电部;复数第二端子脚,其与所述第一端子脚沿一假想圆排列,所述假想圆的圆心位于所述假想轴上;各所述第二端子脚包含一第二导电部;
9.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脚的所述第一导电部沿着所述假想圆的圆周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子脚的所述第二导电部沿着所述假想圆的圆周延伸的长度;所述接电件的所述接电部能借由转动同时抵靠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任一所述第二导电部。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端子脚的数量为三个,各所述第二端子脚的中心与所述假想轴的连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子脚的中心与所述假想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56至66度。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所述第二端子脚的中心与所述假想轴的连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子脚的中心与所述假想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61度。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具包含一外壳;一锁芯,其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锁芯用以供一钥匙插入,且能被所述钥匙转动;
13.一复位弹性元件,其连接于所述外壳及所述锁芯;当所述锁芯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时,所述复位弹性元件受力变形,并且倾向于使所述外壳及所述锁芯复位至转动前的位置。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具包含一外壳,其内壁面具有一定位槽;一转座,其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且连接于所述接电件并能带动所述接电件转动;所述转座的外环面具有一定位孔;一定位珠,其能移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孔内,且能突出于所述定位孔;一定位弹性元件,其设于所述定位孔内,且倾向于朝向所述定位孔外推抵所述定位珠,使所述定位珠抵靠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或者抵靠于所述定位槽内;
15.其中,在所述转座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定位珠能相对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移动,且能突入卡固于所述定位槽内,并且能被所述定位槽的槽壁推抵而缩入所述定位孔内。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具包含一外壳;一转座,其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具有两结合孔;所述接电件包含一板体部,所述接电部形成于所述板体部上;两结合臂,其连接于所述板体部,且分别穿设结合于所述转座的所述两结合孔,所述转座能带动所述接电件转动。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段式电源锁包含一接电弹性元件,其设于所述锁具的所述转座及所述接电件的所述板体部之间,且朝向所述第一端子脚与所述第二端子脚推抵所述接电件,使所述接电件所述接电部抵靠于所述第一端子脚与所述第二端子脚位于所述假想轴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脚的所述第一导电部在所述假想圆的圆周上的两端与所述假想圆的圆心连线构成一第一扇形,所述第一扇形的圆心角为130度至150度;
19.各所述第二端子脚的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所述假想圆的圆周上的两端与所述假想圆的圆心连线构成一第二扇形,所述第二扇形的圆心角为47度至67度。
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具包含一外壳,其环壁上形成有复数扣孔;所述多段式电源锁包含一端子座,其设于所述外壳的环壁内侧,且具有复数扣部,其形成于所述端子座的外环面,且分别扣合于所述扣孔内;所述第一端子脚及所述第二端子脚穿设于所述端子座。
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具包含一外壳,其环壁的开口处形成有一内缩部;所述多段式电源锁包含一端子座,其设于所述外壳的环壁内侧;所述内缩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端子座的外径;所述第一端子脚及所述第二端子脚穿设于所述端子座;
22.所述外壳的内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防转凸部;所述端子座的外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防转槽,所述至少一防转凸部设于所述至少一防转槽内。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第一端子脚与第二端子脚沿假想圆排列,且第一端子脚的第一导电部沿着假想圆的圆周延伸较长的长度,如此则因为接电件的接电部通过假想轴且沿着假想轴的径向沿伸,故接电件能同时抵靠于第一导电部与任一第二导电部,能够选择性地导通第一端子脚与任一个第二端子脚,达到连通不同回路的功效。
2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锁芯、外壳及复位弹性元件的分解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锁芯、外壳及复位弹性元件的端视剖面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外壳、转座、定位珠及定位弹性元件的端视剖面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转座、接电件、接电弹性元件、第一端子脚及第二端子脚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转座、接电件、接电弹性元件、第一端子脚及第二端子脚的连接关系侧视剖面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转座、接电件、接电弹性元件、第一端子脚及第二端子脚的连接关系上视剖面图。
34.图10、图11及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接电件分别接触三个第二端子脚的旋转动作图。
35.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外壳与端子座的分解图。
36.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外壳与端子座铆合前的侧视剖面图。
37.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外壳与端子座铆合后的侧视剖面图。
38.附图标识说明:
39.θ1、夹角
ꢀꢀꢀꢀꢀꢀꢀꢀꢀꢀꢀꢀ
θ2、圆心角
40.θ3、圆心角
41.10、锁具
ꢀꢀꢀꢀꢀꢀꢀꢀꢀꢀꢀꢀ
11、外壳
42.111、定位槽
ꢀꢀꢀꢀꢀꢀꢀꢀꢀ
112、排片槽
43.113、复位槽
ꢀꢀꢀꢀꢀꢀꢀꢀꢀ
114、扣孔
44.12、锁芯
ꢀꢀꢀꢀꢀꢀꢀꢀꢀꢀꢀꢀ
121、柱体
45.122、排片
ꢀꢀꢀꢀꢀꢀꢀꢀꢀꢀꢀ
123、排片弹簧
46.124、复位环壁
ꢀꢀꢀꢀꢀꢀꢀ
13、复位弹性元件
47.14、转座
ꢀꢀꢀꢀꢀꢀꢀꢀꢀꢀꢀꢀ
141、定位孔
48.142、结合孔
ꢀꢀꢀꢀꢀꢀꢀꢀꢀ
15、定位珠
49.16、定位弹性元件
ꢀꢀꢀꢀ
20、接电件
50.21、接电部
ꢀꢀꢀꢀꢀꢀꢀꢀꢀꢀ
22、板体部
51.23、结合臂
ꢀꢀꢀꢀꢀꢀꢀꢀꢀꢀ
30、第一端子脚
52.31、第一导电部
ꢀꢀꢀꢀꢀꢀ
40、第二端子脚
53.41、第二导电部
ꢀꢀꢀꢀꢀꢀ
50、接电弹性元件
54.60、端子座
ꢀꢀꢀꢀꢀꢀꢀꢀꢀꢀ
61、扣部
55.11a、外壳
ꢀꢀꢀꢀꢀꢀꢀꢀꢀꢀꢀ
114a、内缩部
56.115a、防转凸部
ꢀꢀꢀꢀꢀꢀ
60a、端子座
57.61a、防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58.请参照图1至图1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59.请参照图1至图1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60.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之多段式电源锁包含一锁具10、一接电件20、一第一端子脚30、复数第二端子脚40及一接电弹性元件50。
61.锁具10包含一外壳11、一锁芯12、一复位弹性元件13、一转座14、一定位珠15及一定位弹性元件16。
62.请参考图3及图4,外壳11的内壁面具有一定位槽111、一排片槽112及一复位槽113。具体来说,外壳11为一筒体,所述筒体具有一直筒部以及一环凸缘部,所述直筒部上形成有螺纹,螺纹的外直径为16毫米。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中电源锁的规格为
ø
16;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12毫米(
ø
12)、19毫米(
ø
19)或者其他现有通用规格。
63.请参考图2、图3及图4,锁芯12能转动地设于外壳11内。锁芯12用以供一钥匙插入,且能被钥匙转动。锁芯12包含有一柱体121、复数排片122、复数排片弹簧123及一复位环壁124。排片122与排片弹簧123设于柱体121内,且排片弹簧123将排片122向外推,使排片122突出于柱体121的外表面并且突入卡固于外壳11的排片槽112内,从而使锁芯12无法相对于外壳11转动。当钥匙插入后,钥匙边缘的齿状结构会推抵所述排片122,使排片122缩入柱体121的外表面而脱离排片槽112,使锁芯12能够相对于外壳11转动。综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的锁具10实际上为一排片锁,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则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管状锁或任意种类的锁具10。
64.请参考图3、图4及图5,复位弹性元件13连接于外壳11及锁芯12。当锁芯12相对于外壳11转动时,复位弹性元件13受力变形,并且倾向于使外壳11及锁芯12复位至转动前的位置。复位弹性元件13设于锁芯12的复位环壁124内,并且径向突出复位环壁124的缺口抵靠于外壳11的复位槽113内。当外力施力使锁芯12相对于外壳11转动时,复位环壁124的端部与复位槽113的槽壁会挤压复位弹性元件13,而当外力不再施力后复位弹性元件13则会推抵复位环壁124的端部与复位槽113的槽壁而使两者逆转复位。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复位弹性元件13为一扭力弹簧,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不以此为限,并且也可以没有复位弹性元件13。
65.锁芯12与外壳11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一个初始位置,当使用者以钥匙转动锁芯12后脱离初始位置,而当使用者松手后复位弹性元件13会将锁芯12回转至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可以依照各端子脚连接的线路配置设定为断路关闭或者是连通特定回路。
66.请参考图2、图3及图6,转座14能转动地设于外壳11内,且连接于接电件20并能带动接电件20转动。转座14的外环面具有一定位孔141,且端面具有两结合孔142。具体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是转座14结合于锁芯12,因此当锁芯12转动时便会带动转座14,并且藉由转座14带动接电件20转动。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转座14,如此则接电件20可以直接结合于锁芯12而直接被锁芯12带动转动。
67.定位珠15能移动地设于定位孔141内,且能突出于定位孔141。定位弹性元件16设于定位孔141内,且倾向于朝向定位孔141外推抵定位珠15,使定位珠15抵靠于外壳11的内壁面,或者抵靠于定位槽111内。在转座14相对于外壳11转动的过程中,定位珠15能相对于外壳11的内壁面移动,且能突入卡固于定位槽111内,并且能被定位槽111的槽壁推抵而缩
入定位孔141内。透过定位珠15、定位弹性元件16及定位槽111,可以使锁芯12与外壳11暂时固定于一特定转动角度,可以暂时固定连通一特定的回路,或者设定为关闭。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定位孔141、定位珠15、定位弹性元件16及定位槽111。
68.请参考图7、图8及图9,接电件20能被锁具10围绕一假想轴转动。假想轴在第一实施例中即为锁芯12的旋转轴心。在第一实施例中,接电件20包含一接电部21、一板体部22及两结合臂23。接电部21通过假想轴且沿着假想轴的径向沿伸。板体部22接电部21形成于板体部22上。两结合臂23连接于板体部22,且分别穿设结合于转座14的两结合孔142,转座14能带动接电件20转动。具体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接电件20为一金属片裁切弯折形成,但不以此为限;且也不一定要有板体部22及结合臂23,而可以透过其他方式与转座14或锁芯12结合。
69.请参考图7及图8,以及图10至图12,第一端子脚30包含一第一导电部31。复数第二端子脚40与第一端子脚30沿一假想圆排列,假想圆的圆心位于假想轴上。各第二端子脚40包含一第二导电部41。第一端子脚30的第一导电部31沿着假想圆的圆周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端子脚40的第二导电部41沿着假想圆的圆周延伸的长度。接电件20的接电部21能藉由转动同时抵靠于第一导电部31与任一第二导电部41。也就是说,因为接电部21通过假想轴且沿假想轴的径向延伸,故接电部21转动时其两端会沿着假想圆移动,而由于第一导电部31的弧长较长,因此当接电部21的一端因移动而抵靠于不同的第二导电部41时,接电部21的另一端可以持续地抵靠于第一导电部31,达到连接不同回路的功效。
70.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端子脚40的数量为三个,并且各第二端子脚40的中心跟假想轴的连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端子脚40的中心跟假想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1为56至66度,且较佳为61度,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子脚40的数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夹角θ1的数值不以上述为限。
71.此外,第一端子脚30的第一导电部31在假想圆的圆周上的两端与假想圆的圆心连线构成一第一扇形,第一扇形的圆心角θ2为130度至150度,且较佳为140度。各第二端子脚40的第二导电部41在假想圆的圆周上的两端与假想圆的圆心连线构成一第二扇形,第二扇形的圆心角θ3为47度至67度,且较佳为57度。但上述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皆不以此为限。
72.请参考图7及图8,接电弹性元件50设于锁具10的转座14及接电件20的板体部22之间,且朝向第一端子脚30与所述第二端子脚40推抵接电件20,使接电件20接电部21抵靠于第一端子脚30与所述第二端子脚40位于假想轴的轴向方向上的端面。透过接电弹性元件50可以确保接电件20稳定抵靠电连接第一端子脚30或第二端子脚4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没有接电弹性元件50。
73.此外,请参考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之多段式电源锁在第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有一端子座60,第一端子脚30及所述第二端子脚40穿设固定于端子座60。并且,在第一实施例中外壳11的环壁上形成有复数扣孔114。端子座60设于外壳11的环壁内侧,且具复数扣部61,扣部61形成于端子座60的外环面,且分别扣合于外壳11的所述扣孔114内,可以将第一端子脚30与第二端子脚40稳固的设于外壳11上,达到结合与支撑的效果。
74.请参照图13至图1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在于:
75.例如请参考图13、图14及图15。在第二实施例中,外壳11a的环壁的开口处形成有
一内缩部114a,端子座60a设于外壳11a的环壁内侧,且内缩部114a的内径小于端子座60a的外径。具体来说,外壳11a的环壁在组装前原本内径一致,组装时端子座60a可由外壳11a的环壁的开口处进入到外壳11a的环壁内侧,而随后再透过冲压或其他方式收缩外壳11a的环壁的开口使其径向向内贴靠端子座60a形成内缩部114a,将端子座60a铆合固定于外壳11a的环壁内侧。
76.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端子座60a相对于外壳11a旋转,在外壳11a的内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防转凸部115a,且在端子座60a的外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防转槽61a,并使防转凸部115a设于防转槽61a内,可防止端子座60a相对于外壳11a旋转。
77.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第一端子脚与第二端子脚沿假想圆排列,且第一端子脚的第一导电部沿着假想圆的圆周延伸较长的长度,如此则因为接电件的接电部通过假想轴且沿着假想轴的径向沿伸,故接电件能同时抵靠于第一导电部与任一第二导电部,能够选择性地导通第一端子脚与任一个第二端子脚,达到连通不同回路的功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