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2.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芯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线路中电流大小悬殊,从几安到几万安都有。为便于测量、保护和控制需要转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另外线路上的电压一般都比较高如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的。电流互感器就起到电流变换和电气隔离作用。
3.现有的电流互感器,直接由铜线绕在圆环上形成绕组,绕组精度不高,散热效果差;并且在通电流的时候,绕组会受电流影响产生形变移位,进一步使得绕组精度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4.鉴于现有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利用导热硅胶填充物对绕组进行密封,并通过底板和底板上的导热棒进行散热,并且在圆环开设有弹簧状的凹槽,让铜线沿着凹槽缠绕,使得绕组精度高,即使绕组形变也不会影响绕组精度,解决了现有的电流互感器,直接由铜线绕在圆环上形成绕组,绕组精度不高,散热效果差;并且在通电流的时候,绕组会受电流影响产生形变移位,进一步使得绕组精度变差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插接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上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缠绕环和第二缠绕环,所述第二缠绕环上开设有弹簧形槽,所述弹簧形槽上缠绕有第一绕组,所述第一缠绕环内设有第一芯棒,所述第二缠绕环内设有第二芯棒,所述壳体底端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壳体内填充有导热硅胶填充物,所述第一缠绕环和第二缠绕环均位于导热硅胶填充物内,所述第一缠绕环和第二缠绕环的结构相同,且外壁上缠绕有第二绕组;
8.所述底板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隔板,所述底板底端等距离一体成型设有散热棒,所述隔板上等距离开设有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顶壁一体成型设有插接柱,所述端子板底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壁插接所述插接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
中:所述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由同一根导线缠绕而成。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板底端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隔板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内螺纹孔和螺母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板和底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散热棒均位于所述空腔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两端的安装孔均至少设有两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
16.1、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分别沿着第二缠绕环上的弹簧形槽和第一缠绕环上的弹簧形槽缠绕形成,绕组精度高,不会移位;
17.2、通过导热硅胶填充物对第一芯棒、第二绕组、第一缠绕环、第二芯棒、第一绕组和第二缠绕环进行包裹,防水效果好,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填充物传输给底板,实现对第一芯棒、第二绕组、第一缠绕环第二芯棒、第一绕组和第二缠绕环的散热,散热效果好;
18.3、底板底部设有散热棒,增大了底板的表面积,加强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b处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缠绕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壳体1、插接柱11、端子板2、第一内螺纹孔21、插接槽22、底板 3、安装孔31、第二内螺纹孔32、空腔33、散热棒34、隔板4、通孔41、螺母槽42、第三内螺纹孔43、导热硅胶填充物5、第二芯棒6、第一绕组61、第二缠绕环62、弹簧形槽621、第一芯棒8、第二绕组81、第一缠绕环82。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组精度高的外绕式电流互感器,请参阅图1-4,包括壳体1,壳体1的作用是对第一芯棒8、第二绕组81、第一缠绕环82、第二芯棒6、第一绕组61和第二缠绕环62进行包裹防护,壳体1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 31,便于在使用时对壳体1进行安装和固定,壳体1两端的安装孔31均至少设有两组,增强壳体1安装和固定的稳固性,壳体1顶壁一体成型设有插接柱11,插接柱11的作用是与端子板2上的插接槽22配合,使得端子板2与壳体1二者安装紧,壳体1顶端插接端子板2,端子板2底端开设有插接槽22,插接槽 22的作用是与壳体1上的插接柱11配合,使得壳体1与端子板2二者安装紧,插接槽22内壁插接插接柱11,端子板2上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21,第一内螺纹孔21的作用是便于对端子进行连接,壳体1内设有第一缠绕环82和第二缠绕环62,第一缠绕环82和第二缠绕环62的结构相同,第一
缠绕环82上也开设有弹簧形槽,导线沿着弹簧形槽缠绕形成第一绕组61,且外壁上缠绕有第二绕组81,第二缠绕环62上开设有弹簧形槽621,弹簧形槽621上缠绕有第一绕组 61,第一绕组61由导线沿着弹簧形槽621缠绕形成,使得绕组精度高,不会发生移位,第一绕组61和第二绕组81由同一根导线缠绕而成,第一缠绕环82内设有第一芯棒8,第二缠绕环62内设有第二芯棒6,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底板3,底板3的作用是对导热硅胶填充物5进行支撑防护,底板3为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可以是铜或铝,底板3底端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32,壳体1内填充有导热硅胶填充5物,第一缠绕环82和第二缠绕环62均位于导热硅胶填充物5 内;
26.底板3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隔板4,隔板4的作用是对散热棒34进行遮挡,避免散热棒34裸露在外,增强安全性,隔板4两端均开设有第三内螺纹孔43 和螺母槽42,第三内螺纹孔43的作用是与第二内螺纹孔32配合,使用螺栓将隔板4和底板3固定在一起,底板3底端等距离一体成型设有散热棒34,散热棒34的作用是增大底板3的外表面积,从而增大了与外界接触面积,以更好地进行散热,散热棒34均位于空腔33内,隔板4上等距离开设有通孔41,通孔 41的作用是使得空腔33内的热量能够散热出,隔板4和底板3之间设有空腔 33。
27.在具体使用时,利用导线沿着第二缠绕环62上的弹簧形槽621进行缠绕形成第一绕组61,再沿着第一缠绕环82上的弹簧形槽缠绕形成第二绕组81,第一绕组61和第二绕组81分别沿着第二缠绕环62上的弹簧形槽621和第一缠绕环82上的弹簧形槽缠绕形成;将第一芯棒8置入第一缠绕环82中,将第二芯棒6置入第二缠绕环62中,将端子板2盖在壳体1顶端,并使壳体1上的插接柱11插入端子板2的插接槽22中,利用导热硅胶向壳体1填充,形成导热硅胶填充物5;通过第二内螺纹孔32和第三内螺纹孔43,用螺栓将隔板4安装到底板3底部;第一芯棒8、第二绕组81、第一缠绕环82第二芯棒6、第一绕组 61和第二缠绕环62产生的热量传输到导热硅胶填充物5,再传输到底板3上,进而传输到外界,实现对第一芯棒8、第二绕组81、第一缠绕环82第二芯棒6、第一绕组61和第二缠绕环62的散热。
28.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