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8638发布日期:2022-06-18 09:3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和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和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2.连接器作为一种常用电器设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现有的连接器具有公端和母端,母端具有对接腔,公端插入母端的对接腔内,形成导体连接件。为了方便公端的对接,通常对接腔的内径会大于公端的外径,使得公端插入对接腔内之后容易产生相对移动,导致连接器的连接不稳定,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器和电器设备,旨在解决连接器的公端和母端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
5.母端,所述母端设有对接腔,所述对接腔设有一开口;
6.公端,所述公端包括插针,所述插针可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对接腔内;
7.套环组件,所述套环组件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套环组件包括多个环状件,多个所述环状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环状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环状件;
8.抵推部,所述抵推部设置于所述插针的外周;
9.内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对接腔的腔口,所述内管位于所述抵推部与所述套环组件之间,所述内管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对接腔的深度方向移动;
10.当所述插针插入所述对接腔时,所述抵推部通过所述内管抵推所述套环组件,使所述第一环状件与所述第二环状件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件向外扩张而与所述对接腔的内壁紧配,所述第二环状件向内收缩而与所述插针紧配。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件与所述第二环状件相互独立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环状件和所述第二环状件均设置有断口。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状件具有首端和尾端,多个所述环状件首位相连形成一体。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件与所述第二环状件交替设置。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件的直径。
15.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抵推之前,所述第二环状件处于开环状态,当所述套环组件受到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件处于开环状态。
16.在一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公端的轴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环状件的截面呈圆形、梯形或弧形,和/或,所述第二环状件的截面呈圆形、梯形或弧形。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接腔的侧壁还凸设有止位台,所述套环组件位于所述内管与所述止位台之间,所述止位台的内径小于所述套环组件的最大外径。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环组件的材质为铜、铝或铜锌合金。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
接器包括母端、公端、套环组件、抵推部和内管,所述母端设有对接腔,所述对接腔设有一开口;所述公端包括插针,所述插针可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对接腔内;所述套环组件位于所述对接腔内,所述套环组件包括多个环状件,多个所述环状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环状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环状件;所述抵推部设置于所述插针的外周;所述内管设于所述对接腔的腔口,所述内管位于所述抵推部与所述套环组件之间,所述内管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对接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当所述插针插入所述对接腔时,所述抵推部通过所述内管抵推所述套环组件,使所述第一环状件与所述第二环状件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件向外扩张而与所述对接腔的内壁紧配,所述第二环状件向内收缩而与所述插针紧配。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采用第一环状件和第二环状件相配合,实现公端与母端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环状件和第二环状件作为公端和母端相连接的触点,充分利用公端和母端之间形成的空隙,增加触点连接,将公端间隙插入母端,再通过抵推部抵推套环组件,使第一环状件与对接腔的内壁紧配、第二环状件与插针紧配、第一环状件与第二环状件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公端和母端的连接触点,使连接器的载流能力得到提高,工作时公端和母端之间形成较大夹持力,具有抗振动、防冲击效果,且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爆炸图;
24.图3为图1的主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图4的爆炸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环形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环形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30.图9为图1中弹簧一实施例的放大图;
31.图10为图7中母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母端11对接腔12开口13止位台20插针21套环组件211第一环状件212第二环状件213第一断口214第二断口22内管23抵推部
3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9.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器设备。
40.请参阅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器,包括母端10、公端、套环组件21、抵推部23和内管22,所述母端10设有对接腔11,所述对接腔11设有一开口12,所述公端包括插针20,所述插针20可通过所述开口12插入所述对接腔11内,所述套环组件21位于所述对接腔11内,所述套环组件21包括多个环状件,多个所述环状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环状件211和至少一个第二环状件212,所述抵推部23设置于所述插针20的外周,所述内管22设于所述对接腔11的腔口,所述内管22位于所述抵推部23与所述套环组件21之间,所述内管22被配置为可沿所述对接腔11的深度方向移动,当所述插针20插入所述对接腔11时,所述抵推部23通过所述内管22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1,使所述第一环状件211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相互挤压,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向外扩张而与所述对接腔11的内壁紧配,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向内收缩而与所述插针20紧配。
41.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流要求和产品尺寸进行增加或减少,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10的触点,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
42.所述内管2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对接腔1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管22与所述对接腔11螺纹连接。所述内管22与所述母端10螺纹连接,当向所述对接腔11内部旋紧所述内管22时,所述内管22抵推所述套环组件21,以使所述套环组件21向所述对接腔11内部挤压。通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限制所述内管22的位置,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内管22的位置实现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膨胀和第二环状件212的收缩程度。
4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对接腔11、所述公端和所述套环组件21经所述抵推部23抵推
后形成触点的位置必须具有导电功能,即当所述公端和所述母端10相互连接且分别与大电流电缆连接时,电流可以在插针20、第一环状件211、第二环状件212、对接腔11之间流通,所述抵推部23既可以为导体结构也可以为非导体结构,当然,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10的接触触点,通常将所述抵推部23设置为导体结构。所述对接腔11、所述公端、所述套环组件21甚至于所述抵推部23实现导电功能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在这些部件的表面涂覆导电涂层,导电涂层是由分散性好的纳米导电石墨包覆颗粒等组成,它可以提供极佳的导电性能,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使正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当然,还可以通过直接使用导电材料制作各部件以使其具备导电功能,从制作成本考虑前者更加经济实惠。
4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采用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相配合,实现公端与母端10的相互配合,通过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作为公端和母端10相连接的触点,充分利用公端和母端10之间形成的空隙,增加触点连接,将公端间隙插入母端10,再通过抵推部23抵推套环组件21,使第一环状件211与对接腔11的内壁紧配、第二环状件212与插针20紧配、第一环状件211与第二环状件212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公端和母端10的连接触点,使连接器的载流能力得到提高,工作时公端和母端10之间形成较大夹持力,具有抗振动、防冲击效果,且保持稳定。
45.请参阅图6至9,为了提高两环形件的形变能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均开设有断口,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开设有第一断口213,所述第一断口213连通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内外周表面,所述第一断口213自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一环状件211整体大体呈c形,便于压缩和复位,同时提供产品强度,当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受到外力挤压时,所述第一断口213能够形成供所述第一环状件211进行变形的空间,所述第一环状件211能够产生变形,以使所述第一环状件211能够抵接在所述对接腔11的内壁上。
46.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开设有第二断口214,所述第二断口214连通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内外周表面,所述第二断口214自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大体呈c形,所述第二环状件212被挤压之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向所述公端压紧,以增大所述第二环状件212与所述公端的接触面积。
47.所述环状件具有首端和尾端,多个所述环状件首位相连形成一体,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所述第二环状件212沿所述公端的轴向交替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相配合,每一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可以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相抵接,以形成多个触点,所述公端径向多触点分流,载流能力强,可实现几十安培到几百安培载流,通过径向线接触、点接触和面接触并存,大幅提升单个通道载流能力,减少产品尺寸。
4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直径。
49.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直径除了可以大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直径,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直径还可以等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直径,甚至于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直径还可以小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直径,关键在于,当所述第一环状件211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相互抵推时,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必须对所述第一环状件211施加朝
向所述对接腔11内壁且背向所述公端外壁的力,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必须对所述第二环状件212施加一朝向所述公端外壁且背向所述对接腔11内壁的力,为了使所述套环组件21被抵推时,更容易使得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向内收缩、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向外扩张,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直径。由于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直径,当所述套环组件21被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件211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被施加的抵推力会产生一个朝向各自径向方向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环状件212易向内收缩,所述第一环状件211易向外扩张。
50.在所述套环组件21受到抵推之前,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处于开环状态,当所述套环组件21受到抵推时,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处于开环状态。当所述套环组件21受到所述抵推部23抵推时,通过所述抵推部23将所述第一环状件211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向所述对接腔11的内部抵推,在所述抵推部23的抵推下,双方相互挤压,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向内收缩、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向外扩张,直至所述第二环状件212至少部分与所述公端相抵接,所述第一环状件211至少部分与所述对接腔1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第一环状件211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相抵接,此时,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处于开环状态。又因为所述公端、所述第一环状件211、所述第二环状件212以及所述母端10的对接腔11连接触点均为导体,当连接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沿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第一环状件211、对接腔11壁路径进行传输,实现大电流分流再汇总,完成大电流连接。所述公端与所述母端10分离时,所述抵推部23随所述插针20与所述母端10分离,所述抵推部23沿所述公端轴向远离所述母端10方向移动,抵推力消失,内外环回弹复位,所述公端和所述对接腔11内壁变为间隙或者过渡配合,这时可以用较小的力拔出所述公端。
51.在平行于所述公端的轴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环状件211的截面呈圆形、梯形或弧形,和/或,所述第二环状件212的截面呈圆形、梯形或弧形。前提是要保证所述第一环状件211能够对所述第二环状件212施加一朝向所述公端外壁方向上的力,所述第二环状件212能够对所述第一环状件211施加背向所述公端外壁方向的力。
52.请参阅图8和图10,所述对接腔11的侧壁还凸设有止位台13,所述套环组件21位于所述内管22与所述止位台13之间,所述止位台13的内径小于所述套环组件21的最大外径,以使所述止位台13被配置为止挡限位于远离所述内管22的第一环状件211或所述第二环状件212朝向所述公端的前端的一侧,当所述母端10的对接腔11内设置有止位台13时,所述止位台13能够与所述内管22相配合,从两个方向上限制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保持在预设位置,以实现所述第二环状件212受到挤压后向内收缩而与所述公端紧配,所述第一环状件211受到挤压后向外膨胀而与所述对接腔11的内壁紧配。
53.还需要注意的是,各部件的导电材质,比如说第一环状件211和第二环状件212,可以选用铜或铜合金、银或银合金、铜锌合金、铝或铝合金或者不锈钢等导电性较好的金属,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但是因为银的价格比较贵,一般选用导电性比较高的铜或铜合金。
54.请参阅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端10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母端10与相邻的所述母端10相连接;多个所述母端10形成多个并列的导体连接结构,所述公端的数量少于或等于所述母端10的数量,每个所述公端具有至少一个与其相匹配的母端10。以每个
所述母端10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公端为例,多个所述母端10和多个所述公端可以形成并列的导体连接件。当所述母端10整体为导体时,多个所述导体连接件相互并联。当所述母端10内设置有导体内层时,可以将多个母端10的导体内层相互连接,以形成并联的导体连接件;也可以使多个母端10的导体内层相互不连接,每个母端10与对应的公端形成独立的导体连接件。
5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器设备,所述电器设备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电器设备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设备、航空航天大电流连接设备、工业大电流连接设备、车载设备以及基站设备等电器设备,可以用于电器设备的大电流、防瞬断、高可靠性测试要求场景。
5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