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装置和搭载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2950发布日期:2022-10-18 19:3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触点装置和搭载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触点装置和搭载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如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样,已知如下触点装置,该触点装置包括:固定触点部,其具有固定触点;以及可动触点部,其具有相对于固定触点相对移动且能够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
3.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接触分离,能够切换固定触点部和可动触点部的导通、非导通。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4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优选的是,在如上述现有的技术那样通过使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接触分离来切换固定触点部和可动触点部的导通、非导通时,能够抑制可动触点、固定触点受到在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的影响的情况。
9.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的情况的触点装置和搭载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1.本公开的触点装置包括:第1触点;第2触点,其相对于所述第1触点相对移动且能够与所述第1触点接触分离;第1主体部,其具有所述第1触点;第2主体部,其具有所述第2触点;以及磁轭,其配置于所述第1主体部和所述第2主体部中的至少任一个主体部侧。并且,所述磁轭的至少局部以沿着磁通的方式配置,该磁通是由在配置有所述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当在所述第1触点和所述第2触点接触的状态下沿着所述第1触点和所述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产生于所述第1主体部和所述第2主体部重叠的区域。
12.发明的效果
13.根据本公开,能够获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的情况的触点装置和搭载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14.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图1的(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1的(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15.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罩的状态的图,图2的(a)
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2的(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
16.图3是拆分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拆分立体图。
17.图4是拆分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图,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拆分立体图。
18.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触点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背面图。
19.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触点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背面图。
20.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固定触点部的图,图7的(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的(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7的(c)是俯视图。
21.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固定触点部的图,图8的(a)是后视图,图8的(b)是侧视图,图8的(c)是主视图。
22.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可动触头安装磁轭之前的状态的图,图9的(a)是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的(b)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的(c)是侧视图。
23.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可动触头安装有磁轭的状态的图,图10的(a)是俯视图,图10的(b)是背面图。
24.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可动触头安装有磁轭的状态的图,图11的(a)是主视图,图11的(b)是后视图,图11的(c)是侧视图。
25.图12是说明由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可动触头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的图,图12的(a)是说明由向一侧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的图,图12的(b)是说明由向另一侧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通的图。
26.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固定触点部、可动触头以及磁轭的图,图13的(a)是表示触点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3的(b)是表示触点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27.图14是沿着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观察到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的固定触点部、可动触头以及磁轭的图。
28.图15是说明在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中电弧朝向突出部移动的情形的图。
29.图16是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电弧移动的方向和基座的关系的图。
30.图17是说明在变形例的触点装置中电弧朝向突出部移动的情形的图。
31.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18的(a)是主视图,图18的(b)是侧视图,图18的(c)是后视图,图18的(d)是俯视图。
32.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19的(a)是主视图,图19的(b)是侧视图,图19的(c)是后视图,图19的(d)是俯视图。
33.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3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0的(a)是主视图,图20的(b)是侧视图,图20的(c)是后视图,图20的(d)是俯视图。
34.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4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1的(a)是主视图,图21的(b)是侧视图,图21的(c)是后视图,图21的(d)是俯视图。
35.图22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5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2的
(a)是主视图,图22的(b)是侧视图,图22的(c)是后视图,图22的(d)是俯视图。
36.图2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6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3的(a)是主视图,图23的(b)是侧视图,图23的(c)是后视图,图23的(d)是俯视图。
37.图24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7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4的(a)是主视图,图24的(b)是侧视图,图24的(c)是后视图,图24的(d)是俯视图。
38.图25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8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5的(a)是主视图,图25的(b)是侧视图,图25的(c)是后视图,图25的(d)是俯视图。
39.图26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9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6的(a)是主视图,图26的(b)是侧视图,图26的(c)是后视图,图26的(d)是俯视图。
40.图27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0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7的(a)是主视图,图27的(b)是侧视图,图27的(c)是后视图,图27的(d)是俯视图。
41.图28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1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8的(a)是主视图,图28的(b)是侧视图,图28的(c)是后视图,图28的(d)是俯视图。
42.图29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2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29的(a)是主视图,图29的(b)是侧视图,图29的(c)是后视图,图29的(d)是俯视图。
43.图30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3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30的(a)是主视图,图30的(b)是侧视图,图30的(c)是后视图,图30的(d)是俯视图。
44.图31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4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31的(a)是主视图,图31的(b)是侧视图,图31的(c)是后视图,图31的(d)是俯视图。
45.图32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5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可动触头侧的状态的图,图32的(a)是主视图,图32的(b)是侧视图,图32的(c)是后视图,图32的(d)是俯视图。
46.图3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6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3的(a)是主视图,图33的(b)是侧视图,图33的(c)是后视图,图33的(d)是俯视图。
47.图34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7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4的(a)是主视图,图34的(b)是侧视图,图34的(c)是后视图,图34的(d)是俯视图。
48.图35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8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5的(a)是主视图,图35的(b)是侧视图,图35的(c)是后视图,图35的(d)是俯视图。
49.图36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19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6的(a)是主视图,图36的(b)是侧视图,图36的(c)是后视图,图36的(d)是俯视图。
50.图37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0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7的(a)是主视图,图37的(b)是侧视图,图37的(c)是后视图,图37的(d)是俯视图。
51.图38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1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8的(a)是主视图,图38的(b)是侧视图,图38的(c)是后视图,图38的(d)是俯视图。
52.图39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2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39的(a)是主视图,图39的(b)是侧视图,图39的(c)是后视图,图39的(d)是俯视图。
53.图40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3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40的(a)是主视图,图40的(b)是侧视图,图40的(c)是后视图,图40的(d)是俯视图。
54.图41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4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41的(a)是主视图,图41的(b)是侧视图,图41的(c)是后视图,图41的(d)是俯视图。
55.图42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5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42的(a)是主视图,图42的(b)是侧视图,图42的(c)是后视图,图42的(d)是俯视图。
56.图4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6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43的(a)是主视图,图43的(b)是侧视图,图43的(c)是后视图,图43的(d)是俯视图。
57.图44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7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44的(a)是主视图,图44的(b)是侧视图,图44的(c)是后视图,图44的(d)是俯视图。
58.图45是示意性地表示将第28变形例的磁轭配置于具有一个触点的主体部侧的状态的图,图45的(a)是主视图,图45的(b)是侧视图,图45的(c)是后视图,图45的(d)是俯视图。
59.图46是示意性地表示在配置有磁轭的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的可动触头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180度的状态的图,图46的(a)是沿着与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图46的(b)是沿着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观察到的图。
60.图47是示意性地表示在配置有磁轭的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的可动触头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90度的状态的图,图47的(a)是沿着与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图47的(b)是沿着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观察到的图。
61.图48是示意性地表示在配置有磁轭的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的可动触头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钝角的状态的图,图48的(a)是沿着与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图48的(b)是沿着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观察到的图。
62.图49是示意性地表示在配置有磁轭的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的可动触头流通的电流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锐角的状态的图,图49的(a)是沿着与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观察到的图,图49的(b)是沿着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观察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63.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将可动触头的长度方向设为y方向(宽度方向;可动触头的电流流通的方向;第1方向)来说明。另外,将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相对的方向设为x方向(前后方向;第2方向)、将与x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z方向(上下方向;第3方向)来说明。
64.并且,将固定触点部所包括的端子部的顶端自壳体突出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的下方、将配置有固定触点的一侧设为前后方向的前方、将配置有可动触点的一侧设为前后方向的后方来说明。
65.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包含同样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上述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共通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66.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是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电磁继电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第2方向)的后方的电磁体装置(驱动部)20和位于前方的触点装置30。并且,该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收纳于由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箱型的壳体10内。此外,也能够使用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闭合的所谓常闭型的电磁继电器。
67.壳体10包括基座110和罩120,实质上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侧表面。并且,在将罩120安装于基座110的状态下形成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内收纳有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
68.此外,壳体10的外侧表面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也可以呈任意形状。
69.基座110包括大致矩形板状的基台部111,该基台部111沿着大致水平面(与z方向交叉的方向;xy平面)延伸。另外,基座110包括:周壁112,其自基台部111的周缘朝向上方延伸设置;以及分隔壁113,其自x方向(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向上方立起地形成(参照图2~图4)。
70.并且,在比分隔壁113靠后方的位置配置有电磁体装置20,在比分隔壁113靠前方的位置配置有触点装置30(参照图2~图4)。
71.另一方面,罩120呈向下方开口的大致箱形状,该罩120自上方安装于基座110。
7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被基座110的分隔壁113前后分割为两部分。即,壳体10的内部空间s1被分割为形成于分隔壁113的后方且收纳电磁体装置20的空间s2和形成于分隔壁113的前方且收纳触点装置30的空间s3(参照图5和图6)。
73.另外,基座110在分隔壁113的前方包括形成为在俯视时成为大致t字状的隔壁114。该隔壁114是用于确保后述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间的爬电距离的壁部。
74.此外,图1~图4所示的附图标记117是用于在将电磁继电器1配置于未图示的印刷基板时在基座110与印刷基板之间设置间隙的垫高构件。
75.电磁体装置(驱动部)20是产生电磁力的装置,包括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的线圈210和供线圈210卷绕的中空圆筒状的线圈架220(参照图2~图4)。
76.作为线圈210,例如,能够使用导线。另外,线圈架2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该线圈架2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第3方向)贯通的贯穿孔。并且,线圈架220包括供线圈210卷绕于外表面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部和连接设置于卷筒部的上端且向卷筒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上侧凸缘部222。线圈架220还包括连接设置于卷筒
部的下端且向卷筒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下侧凸缘部223。
77.另外,电磁体装置20包括铁芯(固定侧构件)230,该铁芯230向线圈架220的圆筒内部插入,被通电的线圈210磁化(磁通通过)。
78.铁芯230包括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轴部和与轴部相比直径形成得较大且连接设置于轴部的上端的大致圆柱状的头部232(参照图3和图4)。
79.再者,电磁体装置20包括衔铁(可动侧构件)240,该衔铁240配置为与铁芯230的头部23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相对。
80.衔铁24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铁芯230的头部23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衔铁240包括:水平壁部241,其与铁芯230的头部23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相对;以及铅垂壁部242,其以自水平壁部241的x方向(前后方向)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参照图5和图6)。
81.另外,电磁体装置20包括在卷绕于卷筒部的线圈210的周围配置的轭铁250。该轭铁250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大致板状的构件,在侧视(沿着y方向观察的状态)时呈大致l字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250包括:铅垂壁部251,其配置为在卷绕于卷筒部的线圈210的前方沿着大致铅垂面延伸;以及水平壁部252,其以自铅垂壁部25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的方式延伸设置(参照图5和图6)。这样的轭铁250例如能够通过弯折一块板而形成。
82.并且,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能够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摆动地安装于铅垂壁部251的上端。这样,能够使衔铁240以支承于轭铁20的部位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转动。
83.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磁体装置20包括跨衔铁240和轭铁250地安装的铰链弹簧260,衔铁240被该铰链弹簧260向水平壁部241自铁芯230的头部232分离的方向施力(参照图5和图6)。
84.再者,电磁体装置20包括一对线圈端子270,该一对线圈端子270固定于线圈架220,供线圈210的两端分别连接,通过经由该一对线圈端子270向线圈210通电而驱动电磁体装置20。
85.具体而言,通过向线圈210通电,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被向铁芯230的头部232吸引,以水平壁部241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的方式使衔铁240转动。即,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70向线圈210通电,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向z方向(上下方向)的下方转动。此时,连接设置于水平壁部241的铅垂壁部242向x方向(前后方向)的前方转动。
86.该衔铁240的摆动范围设定于水平壁部241距铁芯230的头部232最远的位置与水平壁部241距铁芯230的头部232最近的位置之间。
87.在本实施方式中,衔铁240的摆动范围设定于初始位置与抵接位置之间,该初始位置是水平壁部241自铁芯230的头部232向上方分离预定的间隙地配置的位置,该抵接位置是水平壁部24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位置。
88.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向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移动至水平壁部241抵接于铁芯230的头部232的抵接位置,若停止向线圈210的通电,则衔铁240由于铰链弹簧260的作用力而返回至初始位置。
89.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衔铁240以如下方式摆动:在线圈210非通电时,隔着预定的间隙而与铁芯230的头部232相对配置,并且在线圈210通电时,被吸引至铁芯230的头部232
侧。
90.并且,通过切换该电磁体装置20的驱动状态,能够切换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导通、非导通。
9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磁体装置20的前方设有与线圈210的通电的通断相应地开闭触点的触点装置30。
92.触点装置30包括固定触点部(第1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第2触点部)320,固定触点部310包括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具有固定触点311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另一方面,可动触点部320包括: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其相对于固定触点311相对移动且能够与固定触点311接触分离;以及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其具有可动触点321。
9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30包括仅1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参照图3和图4)。
9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由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20构成。
95.具体而言,将呈相对于xz平面对称的形状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设为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并且,成对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以在y方向(宽度方向;第1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96.各个固定触点部310包括具有一个固定触点311的主体部312(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以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于主体部312的贯穿孔312d插入成为固定触点的预定的构件并实施铆接,使主体部312具有固定触点311(参照图5和图6)。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312具有作为保持固定触点311的固定侧触点保持体的功能。
97.此外,固定触点311向主体部312的形成能够不需要利用铆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例如,也能够使通过对主体部312实施销钉(dowel)加工而突出的部位作为固定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设为使可动触点321与主体部31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接触的结构,使主体部31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作为固定触点发挥功能。
98.另外,固定触点部310包括端子部313,该端子部313连接设置于主体部312的下端,在使顶端向基座110(壳体10)的外方(下方)突出的状态下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9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110形成有沿着z方向(上下方向)贯通的插入孔115。并且,在将端子部313的顶端(下端)自上方向该插入孔115插入且使端子部313的顶端(下端)向基座110的外方(下方)突出的状态下,固定触点部310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部310利用粘接剂116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100.此时,固定触点部310在固定触点311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的后方的状态下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即,固定触点部310在主体部312的形成有固定触点311的一侧的面(后表面;第1面;与可动触点321相对的一侧的面)312a朝向后方的状态下固定于基座110(壳体10)。
101.此外,固定触点311、主体部312以及端子部313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10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在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2相对移动的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即y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并且,两个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中的一个主体部具有一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并且另一个
主体部具有另一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
103.另一方面,一个可动触点部320包括一个可动触头322,该一个可动触头322具有在y方向(宽度方向)上并列设置的一对可动触点321(参照图9~图11)。
10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向在大致矩形板状的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以沿着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的贯穿孔322e插入成为可动触点的预定的构件并实施铆接,使可动触头322具有可动触点321(参照图5和图6)。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322具有作为保持可动触点321的可动侧触点保持体的功能。
105.此外,可动触点321向可动触头322的形成能够不需要利用铆接进行,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例如,也能够使通过对可动触头322实施销钉加工而突出的部位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另外,也能够通过设为使可动触头32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与固定触点311接触的结构,使可动触头322的平坦的表面的局部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
106.并且,一个可动触点部320配置为,在使板厚方向与x方向(前后方向)大致一致且使长度方向与y方向(宽度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下,位于比成对的两个固定触点部310靠x方向(前后方向)的后方的位置(参照图3~图6)。此时,可动触点部320以使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的状态配置。具体而言,可动触头322配置为,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可动触点321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同样,可动触头322配置为,形成于y方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可动触点321与配置于y方向(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这样,一个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与两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中的一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接触分离,并且另一个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与另一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接触分离。另外,一个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具有两个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
107.此外,可动触点321和可动触头322例如能够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
108.并且,由设为这样的结构的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和一个可动触点部320构成的组收纳于上述的空间s3内(参照图5和图6)。
109.在此,可动触点部320以能够相对于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摆动的方式配置于空间s3内。
110.具体而言,触点装置30包括移动体330,该移动体330随着衔铁240的摆动而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摆动。并且,通过使可动触点部320保持于该移动体330,可动触点部320相对于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摆动。
111.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体330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包括:保持部331,其上部连接设置于衔铁240的铅垂壁部242;可动板332,其连接设置于保持部331的下部;以及可动弹簧333,其将可动板332和可动触头322连结。
112.并且,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可动触点部320随着衔铁240的摆动而相对于一对固定触点部310在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摆动。因此,可动触点321以描绘以铅垂壁部242的上端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式摆动。
113.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摆动时可动触点321所描绘的圆弧(可动触点321的移动路径)的切线方向成为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
114.因此,严格来说,在衔铁240位于初始位置时和位于抵接位置时,固定触点(第1触
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成为不同的方向。
115.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摆动时可动触点321所描绘的圆弧的角度(中心角)比较小,在衔铁240位于初始位置时与位于抵接位置时之间,可动触点321位于最下端(参照图5和图6)。因此,在摆动时可动触点321所描绘的圆弧的切线方向成为与x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
116.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能够近似为x方向(前后方向;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的方向)。
117.这样,在使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近似为x方向时,沿着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也能够近似为沿着x方向观察的状态。因此,以下,有时将沿着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的状态记载为沿着x方向观察的状态。
118.接着,说明设为上述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10(电磁体装置20和触点装置30)的动作的一例。
119.首先,在线圈210未通电的状态下,通过铰链弹簧260的弹性力,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向自铁芯230的头部232分离的方向移动。此时,衔铁240的铅垂壁部242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的后方,因此移动体330也位于x方向(前后方向)的后方。即,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点部320成为自固定触点部310分离的状态,可动触点321成为自固定触点311分离的状态(参照图5)。
120.若自该断开状态对线圈210通电,则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被电磁力向下方(铁芯230侧)吸引,克服铰链弹簧260的弹性力而向铁芯230的头部232靠近移动。并且,随着该水平壁部241向下方(铁芯230侧)转动,铅垂壁部242向前方转动,随着铅垂壁部242向前方转动,移动体330向前方转动。由此,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头320朝向固定触点部310向前方转动,可动触头322的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接触。这样,一对固定触点部310由可动触点部320电连接(参照图6)。
121.另一方面,若停止向线圈210的通电,则衔铁240的水平壁部241由于铰链弹簧260的作用力而向上方(自铁芯230分离的一侧)转动,返回至初始位置。
122.并且,随着该水平壁部241向上方转动,铅垂壁部242向后方转动,随着铅垂壁部242向后方转动,移动体330向后方转动。由此,保持于移动体330的可动触头320向后方转动而自固定触点部310分离,可动触头322的可动触点321自固定触点部310的固定触点311分离。这样,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间的电连接被解除。
123.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衔铁240位于初始位置时,成为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相互分离的第2位置(参照图5)。另一方面,当衔铁240位于抵接位置时,成为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接触的第1位置(参照图6)。
124.因而,在未对线圈210通电的期间,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间绝缘,在对线圈210通电的期间,一对固定触点部310、310间导通。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构成为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在第2方向(x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地往复移动(转动)。
125.在此,当位于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接触的第1位置时,在可动触头322中,电流i主要沿着长度方向(y方向)流通。
126.此时,例如,如图12的(a)所示,在电流i自左侧(图12的(a)的近前侧)的可动触点321朝向右侧(图12的(a)的里侧)的可动触点321流通的情况下,在可动触头322的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一侧的面(第1面)322a产生自上方朝向下方的磁通b。此外,可动触头322的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一侧的面322a是指位于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相对的一侧的面,以下,有时表述为正面322a。
127.并且,若停止向线圈210的通电,则开始可动触点321自固定触点311分离(自图13的(a)的状态向图13的(b)的状态移动)的断开。
128.若开始该断开,则在断开的初期,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电弧a,由于电弧a而持续电流的通电状态(参照图13的(b))。
129.此时,在电流i自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朝向左侧的可动触点321流通的情况(电流向与图12的(a)相同的方向流通的情况)下,在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中,电流i自可动触点321朝向固定触点311流通。
130.另一方面,在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中,电流i自固定触点311朝向可动触点321流通。
131.并且,如上所述,在可动触头322的正面322a侧即电弧a存在的空间产生自上方朝向下方的磁通b。
132.因而,对于在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由于自可动触点321朝向固定触点311的电流i和自上方朝向下方的磁通b而作用左侧(y方向的外侧)的洛伦兹力。
133.其结果,在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被向图13的(b)的左侧(y方向的外侧)拉伸。
134.另外,对于在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由于自固定触点311朝向可动触点321的电流i和自上方朝向下方的磁通b而作用右侧(y方向的外侧)的洛伦兹力。
135.其结果,在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被向图13的(b)的右侧(y方向的外侧)拉伸。
136.并且,在各个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分别被向y方向的外侧拉伸而消除。这样,固定触点部310与可动触点部320之间的通电被切断。
137.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电流i自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朝向右侧的可动触点321流通的情况(电流向与图12的(b)相同的方向流通的情况)下,在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中,电流i自固定触点311朝向可动触点321流通。
138.另外,在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中,电流i自可动触点321朝向固定触点311流通。
139.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在可动触头322的正面322a侧即电弧a存在的空间产生自下方朝向上方的磁通b。
140.因而,对于在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由于自固定触点311朝向可动触点321的电流i和自下方朝向上方的磁通b而作用左侧(y方向的外侧)的洛伦兹力。
141.其结果,在图13的(b)的左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被向图13的(b)的左侧(y方向的外侧)拉伸。
142.另外,对于在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由于自可动触点321朝向固定触点311的电流i和自下方朝向上方的磁通b而作用右侧(y方向的外侧)的洛伦兹力。
143.其结果,在图13的(b)的右侧的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被向图13的(b)的右侧(y方向的外侧)拉伸。
144.并且,在各个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产生的电弧a分别被向y方向的外侧拉伸而消除。
145.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30构成为,无论电流的方向如何,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都被向y方向的外侧拉伸而消除。
146.因而,即使在像ac用继电器那样在触点装置30流通交流电流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向y方向的外侧拉伸而消除。
147.另外,若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电弧a,则有时由于电弧热而导致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粘连。另外,有时还由于电弧热而导致可动触点321、固定触点311劣化。
148.这样,若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电弧a,则有时触点(可动触点321、固定触点311)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流通大电流的电磁继电器中,触点(可动触点321、固定触点311)大程度地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
149.因此,优选的是,能够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抑制触点(可动触点321、固定触点311)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的情况。
150.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具体而言,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中的至少任一个主体部侧配置磁轭40。
151.这样,通过在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322中的至少任一个主体部侧配置磁轭40,能够提高在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的强度,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电弧a。
152.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1所示,在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322中的至少任一个主体部即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侧配置有磁轭40。
153.并且,磁轭40以至少局部沿着磁通b的方式配置,该磁通b是由在可动触头(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产生的磁通b,产生于区域r1。
154.此外,区域r1是当沿着x方向观察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接触的状态(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重叠的区域(参照图14)。
15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附近的空间中的属于区域r1的空间,磁轭40的至少局部沿着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配置。
156.并且,若如上述那样配置磁轭40,则能够使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集中于磁轭40内。其结果,能够提高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的强度(增强可动触头322的周围的磁场),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可动触点321与固
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
157.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具有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与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面(第2面)322b侧的部位。此外,可动触头322的与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面是指位于同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相对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面,以下,有时表述为背面322b。
158.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包括:在y方向上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的侧壁410;顶壁420,其连接设置于侧壁410的上端;以及底壁430,其连接设置于侧壁410的下端且沿着与顶壁420相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159.并且,在使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朝向x方向(前后方向)的前方的状态下,侧壁410的正面411配置为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322b相对。
160.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的侧壁410成为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与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面(第2面)322b侧的部位。
161.此时,磁轭40的侧壁410配置为,当沿着x方向观察(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可动触头322)所具有的触点(可动触点321)重叠。因此,磁轭40的侧壁410配置为,当沿着x方向观察(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重叠。
162.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沿着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磁轭40的侧壁410的局部成为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重叠的部位(参照图14)。此时,侧壁410配置为与接触区域r2的整个区域重叠。
163.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可动触头322中,沿着y方向(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并列配置有两个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另外,两个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中的一个(例如,图14的左侧)主体部312具有一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并且另一个(例如,图14的右侧)主体部312具有另一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
164.并且,两个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中的一个可动触点321与两个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中的一个固定触点311接触分离,并且另一个可动触点321与另一个固定触点311接触分离。
16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具有:第1磁轭440,其配置于相互接触分离的一个固定触点311和一个可动触点321所在的一侧;以及第2磁轭450,其配置于相互接触分离的另一个固定触点311和另一个可动触点321所在的一侧。并且,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由连结部460连结。
166.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磁轭40,例示利用连结部460使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一体化而成的结构。
16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呈在y方向的中央部设有缺口40a的形状,y方向的中央部的z方向的长度比y方向的两端部的z方向的长度短。该缺口40a是为了抑制磁轭40与移动体330干涉的情况而设置的。
168.并且,在y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缺口40a的部位成为连结部460,y方向的两端侧的部位分别成为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这样,若使连结部460的z方向的长度比第1磁轭
440和第2磁轭450的z方向的长度短,则能够使在可动触头322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更高效地集中于第1磁轭440、第2磁轭450侧,能够进一步提高在触点(相互接触分离的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的强度。
169.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固定于可动触头(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322。
170.具体而言,通过利用顶壁420和底壁430夹持可动触头322,将磁轭4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此外,磁轭40也可以利用铆接、钎焊、粘接剂等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171.并且,通过利用顶壁420和底壁430夹持可动触头322,顶壁420的下表面420a与连接设置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322a和背面322b的上表面(第3面)322c面接触。另外,底壁430的上表面430a与连接设置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322a和背面322b的下表面(第3面)322c面接触。
17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的顶壁420和底壁430成为沿着连接设置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322a和背面322b的第3面配置的部位。
173.并且,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前方(外方)突出。
174.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铆接在可动触头322形成可动触点321,因此在将磁轭4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在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322的背面(外表面)322b之间形成有间隙。
175.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0的侧壁410也成为自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背面322b)分离配置的部位。
17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配置有磁轭40的情况,但也可以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配置有磁轭40。
177.在该情况下,主体部312的位于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第2主体部322)相对的一侧的面即正面312a成为第1面。另外,主体部311的同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相对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的面即背面312b成为第2面。并且,连接设置于主体部312的正面312a和背面312b的上表面312c成为第3面。
178.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如下结构:能够使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更迅速地以自可动触点321和固定触点311分离的方式移动。
179.具体而言,如图7、图8以及图15所示,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的y方向(与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形成朝向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突出的第1突出部3121。
18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主体部312的形状设为在比固定触点311靠下部的位置形成沿着y方向延伸且向y方向的外侧开口的缺口3122,使比缺口3122靠上部的y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后方(可动触头322侧)弯曲而成的形状,从而在主体部312形成第1突出部3121。
181.此时,以第1突出部3121的顶端3121a位于比固定触点311的顶端(顶部)311a靠后方(可动触头322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第1突出部3121。
182.另外,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y方向(与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形成朝向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突出的第2突出部3221。
18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22的形状设为使在y方向上细长的大致矩形板
状的构件的y方向的端部向前方(主体部312侧)弯曲而成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22形成第2突出部3221。
184.此时,以第2突出部3221的顶端3221a位于比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靠前方(主体部312侧)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第2突出部3221。
185.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出部3221的顶端3221a位于比第1突出部3121的顶端3121a靠y方向(与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内方的位置(参照图15)。
186.并且,通过将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设为上述那样的形状,从而当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电弧a时,在可动触点321侧和固定触点311侧,使电弧a的起弧点(放电点)a1向第1突出部3121侧和第2突出部3221侧移动。
187.具体而言,对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作用y方向的外侧的洛伦兹力,向y方向的外侧拉伸,由此,在可动触点321与固定触点311之间产生的电弧a向第1突出部3121侧和第2突出部3221侧移动。
188.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312的比固定触点311靠下部的位置形成有缺口3122,在比该缺口3122靠上部的位置形成有第1突出部3121。
189.这样,通过在主体部312设置缺口3122,电弧a由于作用于该电弧a的洛伦兹力而沿着缺口3122向y方向的外侧移动。因此,能够更迅速地使电弧a自固定触点311分离。
19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出部3221的顶端3221a位于比第1突出部3121的顶端3121a靠y方向的内方的位置,因此向第1突出部3121侧和第2突出部3221侧移动的电弧a被向y方向的外方且x方向的后方拉伸。
19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在将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322收纳于壳体10内的状态下,在第1突出部3121、第2突出部3221的y方向的外方且x方向的后方形成有空间。
192.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壳体10、收纳于壳体10内的构件受到被向y方向的外方且x方向的后方拉伸的电弧a的影响的情况。
193.此外,也可以是,如图17所示,第2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1突出部的顶端靠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方的位置。
194.例如,在将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322收纳于壳体10内的状态下,当在第1突出部3121、第2突出部3221的y方向的外方且x方向的前方形成有空间的情况下,优选设为图17所示的结构。
19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这两者设有突出部的情况,但也可以仅在任一者设置突出部,也可以不设置突出部。
196.接着,基于图18~图45的记载,说明磁轭40的各种配置图案。此外,在图18~图45中,例示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作为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然而,也能够将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设为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
197.该图18~图45所示的磁轭40均以至少局部沿着磁通b的方式配置,该磁通b是由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产生的磁通b,产生于区域r1。
198.在此,在图18~图32中,说明可动触头(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322为双触点的情况(一个主体部具有两个触点的情况)下的磁轭40的配置图案。
199.首先,能够将图18所示的磁轭40配置于双触点的可动触头322。
200.图18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即,图18所示的磁轭40成为利用连结部460使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一体化而成的结构。此外,在图18所示的磁轭40未形成缺口40a,连结部46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成为与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相同的长度。
201.再者,图18所示的磁轭40包括侧壁410、顶壁420以及底壁43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202.并且,在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朝向对方侧的主体部(在图18中是主体部312)的状态下,配置为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相对。
203.该侧壁410也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的整个区域重叠。
204.在此,在图18所示的磁轭40中,以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面接触的状态配置。这样,若使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a面接触,则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05.另外,在图18所示的磁轭40中也是,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
206.再者,在图18所示的磁轭40中,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这样,在电弧a的上下存在使磁通b集中的磁轭40,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07.另外,也能够设为图19所示的磁轭40。图19所示的磁轭40也设为与图18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08.在此,在图19所示的磁轭40中,不使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
209.此外,在图19中,例示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大致共面的情况,但也可以使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中的至少任一者位于比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靠内侧的位置。
210.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0所示的磁轭40。图20所示的磁轭40不包括顶壁420和底壁430,而是仅包括侧壁410。
211.即,图20所示的磁轭40仅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12.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1所示的磁轭40。图21所示的磁轭40设为使顶壁420和底壁430的相对于可动触头322向外方突出的部位朝向可动触点321延伸设置的形状。
213.即,图21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包围可动触头322的周围。这样,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14.此外,在图21所示的磁轭40中,当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侧观察时,在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形成有自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带状的暴露部(未被磁轭40覆盖的部分)。即,图21所示的磁轭40在沿着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
呈大致c字状。这样,能够将磁轭40不与可动触点321干涉地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215.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2所示的磁轭40。在图22所示的磁轭40中,顶壁420的顶端42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但底壁430的顶端431不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
216.即,图22所示的磁轭40在沿着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上下非对称的形状。
217.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18.此外,在图22所示的磁轭40中,例示使顶壁420的顶端42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的情况,但也能够不使顶壁420的顶端42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
219.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3所示的磁轭40。图23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18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20.在此,图23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在自一个可动触点321的外侧端部至另一个可动触点321的外侧端部之间重叠。
221.即,在图23中,在可动触头322的形成有两个可动触点321的区域的周围配置有磁轭40。
222.这样,能够抑制磁通b集中于不产生电弧a的可动触点321的外侧的情况,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23.此外,图23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的整个区域重叠。
224.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4所示的磁轭40。图24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23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25.在此,图24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的局部重叠。
226.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27.此外,在图24中,例示两个可动触点321的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仅端部与磁轭40重叠的情况,但也能够设为可动触点321的长度方向的内侧的一半左右与磁轭40重叠。
228.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5所示的磁轭40。在图25中,例示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未由连结部460连结的磁轭(分离成两个的磁轭)40。
229.即,图25所示的磁轭40由配置于两个可动触点321中的一个可动触点321所在的一侧的第1磁轭440和配置于另一个可动触点321所在的一侧的第2磁轭450分体地形成。
230.这样,若不使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由连结部460连结,则能够将在连结部460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向第1磁轭440、第2磁轭450吸引。因此,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31.此外,在图25中,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均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接触区域r2的整个区域重叠,但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中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配置为与接触区域r2的局部重叠。
232.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6所示的磁轭40。图26所示的磁轭40也与图25所示的磁轭40同样地由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分体地形成。
233.在此,在图26中,使第1磁轭440的形状和第2磁轭450的形状不同。
234.具体而言,将第1磁轭440的形状设为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不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的形状。另一方面,将第2磁轭450的形状设为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的形状。
235.这样,也能够将在连结部460的周围产生的磁通b向第1磁轭440、第2磁轭450吸引,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36.此外,在图26中也是,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中的至少任一者也可以配置为与接触区域r2的局部重叠。
237.另外,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而使形状不同。
238.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7所示的磁轭40。图27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21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即,图27所示的磁轭40设为使顶壁420和底壁430的相对于可动触头322向外方突出的部位朝向可动触点321延伸设置的形状。
239.在此,在图27中,由上下分割为两部分的两个磁轭470、480构成磁轭40。
240.具体而言,图27所示的磁轭40设为使图21所示的磁轭40的侧壁410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离的形状。
241.并且,在将分割为两部分的两个磁轭470、48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当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侧观察时,在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形成有自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带状的暴露部(未被磁轭40覆盖的部分)。
242.再者,在将分割为两部分的两个磁轭470、48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当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观察时,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自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带状的暴露部(未被磁轭40覆盖的部分)。
243.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44.另外,通过将包围可动触头322的周围的磁轭40上下分割为两部分,能够使磁轭40更容易地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245.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8所示的磁轭40。图28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即,图28所示的磁轭40成为利用连结部460使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一体化而成的结构。
246.并且,在图28所示的磁轭40中也是,在连结部460形成有缺口40a。
247.在此,在图28所示的磁轭40中,不仅在顶壁420侧形成有缺口40a,而且在底壁430侧也形成有缺口40a。
248.即,在图28所示的磁轭40中,第1磁轭440和第2磁轭450仅在侧壁部410连结。
249.这样,连结部46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变得更短而能够抑制磁通b集中于连结部460的情况,因此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50.另外,也能够设为图29所示的磁轭40。对于图29所示的磁轭40而言,在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的一侧配置有顶壁420,并且在另一侧配置有底壁430。
251.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偏移配置的顶壁420和底壁430在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由侧壁410连结。
252.在图29中,侧壁410形成为,在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观察的状态下,大致沿着可动触头322的对角线倾斜地延伸。
253.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54.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0所示的磁轭40。图30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18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55.在此,对于图30所示的磁轭40而言,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由分别独立的部件构成。
256.此时,既可以由使用相同的材料分体地形成的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构成磁轭40,也可以由分别不同的材料形成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另外,也可以是,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中的任一者由与另外两者不同的材料形成。
257.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58.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1所示的磁轭40。对于图31所示的磁轭40而言,与图30所示的磁轭40同样,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由分别独立的部件构成。
259.在此,图31所示的磁轭40以在顶壁320与侧壁410之间和底壁430与侧壁410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周围。
260.具体而言,侧壁410以自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分离的状态配置。由此,在顶壁320与侧壁410之间和底壁430与侧壁410之间形成有间隙。
261.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62.另外,若使侧壁410自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分离,则磁轭40(侧壁410)配置于距可动触头322的距离变远而磁通b的强度变弱的空间。因此,能够更高效地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周围。
263.此外,在图31中,例示在顶壁320与侧壁410之间和底壁430与侧壁410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但顶壁320和底壁430中的任一者也可以与侧壁410接触。
264.另外,也可以使自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中任意地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构件自可动触头322分离。
265.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2所示的磁轭40。图32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18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66.在此,在图32中,使用使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一体化而成的磁轭40,在将该磁轭40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周围的状态下,磁轭40的整体自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分
离。
267.即,在图32中,在可动触头322与磁轭40之间形成有间隙。
268.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69.接着,基于图33~图45的记载,说明磁轭40的各种配置图案。
270.在此,在图33~图45中,说明可动触头(配置有磁轭40的一侧的主体部)322为单触点的情况(一个主体部具有仅一个触点的情况)下的磁轭40的配置图案。
271.首先,能够将图33所示的磁轭40配置于单触点的可动触头322。
272.图33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18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73.具体而言,图33所示的磁轭40包括侧壁410、顶壁420以及底壁43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274.并且,在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朝向对方侧的主体部(在图33中是主体部312)的状态下,配置为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相对。
275.该侧壁410也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的整个区域重叠。
276.在此,图33所示的磁轭40也以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面接触的状态配置。这样,若使侧壁410的正面411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a面接触,则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77.另外,在图33所示的磁轭40中也是,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
278.再者,在图33所示的磁轭40中,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这样,在电弧a的上下存在使磁通b集中的磁轭40,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79.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4所示的磁轭40。图34所示的磁轭40也设为与图33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280.在此,在图34所示的磁轭40中,不使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
281.此外,在图34中,例示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大致共面的情况,但也可以使顶壁420的顶端421和底壁430的顶端431中的至少任一者位于比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靠内侧的位置。
282.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5所示的磁轭40。图35所示的磁轭40不包括顶壁420和底壁430,而是仅包括侧壁410。
283.即,图35所示的磁轭40仅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84.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6所示的磁轭40。图36所示的磁轭40设为使顶壁420和底壁430的相对于可动触头322向外方突出的部位朝向可动触点321延伸设置的形状。
285.即,图36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包围可动触头322的周围。这样,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86.此外,在图36所示的磁轭40中,当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侧观察时,在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形成有自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带状的暴露部(未被磁轭40覆盖的部分)。即,图36所示的磁轭40在沿着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大致c字状。这样,能够将磁轭40不与可动触点321干涉地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287.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7所示的磁轭40。在图37所示的磁轭40中,顶壁420的顶端42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但底壁430的顶端431不相对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向外方突出。
288.即,图37所示的磁轭40在沿着可动触头322的长度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呈上下非对称的形状。
289.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90.此外,在图37所示的磁轭40中,例示使顶壁420的顶端42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的情况,但也能够不使顶壁420的顶端421相对于可动触点321的顶端(顶部)321a向外方突出。
291.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8所示的磁轭40。
292.图38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在自可动触点321的长度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至中央侧的端部之间重叠。
293.这样,能够抑制磁通b集中于不产生电弧a的可动触点321的外侧的情况,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94.此外,图38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的整个区域重叠。
295.另外,也能够设为图39所示的磁轭40。
296.图39所示的磁轭40配置为,当沿着固定触点311和可动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接触的接触区域r2的局部重叠。
297.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298.此外,在图39中,例示可动触点32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侧的仅端部与磁轭40重叠的情况,但也能够设为可动触点32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侧的一半左右与磁轭40重叠。
299.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0所示的磁轭40。图40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36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即,图40所示的磁轭40设为使顶壁420和底壁430的相对于可动触头322向外方突出的部位朝向可动触点321延伸设置的形状。
300.在此,在图40中,由上下分割为两部分的两个磁轭470、480构成磁轭40。
301.具体而言,图40所示的磁轭40设为使图36所示的磁轭40的侧壁410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离的形状。
302.并且,在将分割为两部分的两个磁轭470、48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当从可动触头322的正面(第1面)322a侧观察时,在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形成有自长度方
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带状的暴露部(未被磁轭40覆盖的部分)。
303.再者,在将分割为两部分的两个磁轭470、480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当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观察时,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自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带状的暴露部(未被磁轭40覆盖的部分)。
304.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305.另外,通过将包围可动触头322的周围的磁轭40上下分割为两部分,能够使磁轭40更容易地固定于可动触头322。
306.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1所示的磁轭40。
307.图41所示的磁轭40包括侧壁410、顶壁420以及底壁430。
308.在此,在图41所示的磁轭40中,顶壁420和底壁430仅形成于可动触头322的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
309.即,图41所示的磁轭40设为削去在可动触头322的自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偏离的部位配置的部分的局部(顶壁420和底壁430)的形状。
310.这样,在可动触头322的自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偏离的部位配置的磁轭40的周围的长度比在可动触头322的形成有可动触点321的部位配置的磁轭40的周围的长度短。其结果,能够使磁通b更进一步集中于可动触点321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311.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2所示的磁轭40。对于图42所示的磁轭40而言,在固定于可动触头322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的一侧配置有顶壁420,并且在另一侧配置有底壁430。
312.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偏移配置的顶壁420和底壁430在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由侧壁410连结。
313.在图42中,侧壁410形成为,在从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侧观察的状态下,大致沿着可动触头322的对角线倾斜地延伸。
314.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315.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3所示的磁轭40。图43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33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316.在此,对于图43所示的磁轭40而言,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由分别独立的部件构成。
317.此时,既可以由使用相同的材料分体地形成的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构成磁轭40,也可以由分别不同的材料形成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另外,也可以是,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中的任一者由与另外两者不同的材料形成。
318.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319.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4所示的磁轭40。对于图44所示的磁轭40中而言,与图43所示的磁轭40同样,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由分别独立的部件构成。
320.在此,图44所示的磁轭40以在顶壁320与侧壁410之间和底壁430与侧壁410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周围。
321.具体而言,侧壁410以自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分离的状态配置。由此,在顶壁320与侧壁410之间和底壁430与侧壁410之间形成有间隙。
322.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323.另外,若使侧壁410自可动触头322的背面(第2面)322b分离,则磁轭40(侧壁410)配置于距可动触头322的距离变远而磁通b的强度变弱的空间。因此,能够更高效地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周围。
324.此外,在图44中,例示在顶壁320与侧壁410之间和底壁430与侧壁410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但顶壁320和底壁430中的任一者也可以与侧壁410接触。
325.另外,也可以使自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中任意地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构件自可动触头322分离。
326.另外,也能够设为图45所示的磁轭40。图45所示的磁轭40设为与图33所示的磁轭40大致同样的结构。
327.在此,在图45中,使用使侧壁410、顶壁320以及底壁430一体化而成的磁轭40,在将该磁轭40配置于可动触头322的周围的状态下,磁轭40的整体自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分离。
328.即,在图45中,在可动触头322与磁轭40之间形成有间隙。
329.这样,也能够使磁通b集中于可动触头322的外表面的附近,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a的磁通b的强度。
330.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将磁轭40配置于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或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情况。即,例示仅在第1主体部312和第2主体部322中的一个主体部侧配置有磁轭40的情况。
331.然而,触点装置30的结构不限于仅在一个主体部侧配置磁轭40的结构,也能够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这两者分别配置磁轭40(参照图46~图49)。
332.再者,在图46~图49中,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配置为,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的区域r1中的电流i的流通方向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区域r1中的电流i的流通方向不同。即,以如下方式配置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的矢量和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的矢量所成的角成为大于0
°
且180
°
以下。
333.在此,区域r1是指当沿着固定触点(第1触点)311和可动触点(第2触点)321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重叠的区域。
334.在图46中,例示在配置有磁轭40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40的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180度的情况。即,例示以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和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成为反向的方式配置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情况。
335.另外,在图47中,例示在配置有磁轭40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40的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
90度的情况。即,例示以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和在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正交的方式配置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的情况。
336.另外,在图48中,例示在配置有磁轭40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40的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钝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的情况。
337.另外,在图49中,例示在配置有磁轭40的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和在配置有另一个磁轭40的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流通的电流i的方向所成的角成为锐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角度)的情况。
338.这样,若使在各个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不同,则能够抑制触点装置30在一个方向(例如,在第1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上大型化的情况。
339.再者,在使在各个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两个电流的矢量所成的角成为90
°
以上且180
°
以下。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装置30在一个方向上大型化的情况。
340.此外,在图46~图49中,例示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这两者配置磁轭40的情况,但也可以仅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中的任一者侧配置磁轭40。即,也能够仅在主体部(第1主体部)312和可动触头(第2主体部)322中的任一者侧配置磁轭40,并且使在各个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不同。这样,也能够抑制触点装置30在一个方向上大型化的情况。
341.[作用、效果]
[0342]
以下,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的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的特征结构和由此获得的效果。
[0343]
(1)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的触点装置包括:第1触点;第2触点,其相对于第1触点相对移动且能够与第1触点接触分离;第1主体部,其具有第1触点;第2主体部,其具有第2触点;以及磁轭,其配置于第1主体部和第2主体部中的至少任一个主体部侧。
[0344]
并且,磁轭的至少局部以沿着磁通的方式配置,该磁通是由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流通的电流产生的磁通,当在第1触点和第2触点接触的状态下沿着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产生于第1主体部和第2主体部重叠的区域。
[0345]
这样,能够使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产生的磁通集中于磁轭内。其结果,能够提高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产生的磁通的强度(增强磁场),能够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
[0346]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能够获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的情况的触点装置。
[0347]
(2)另外,在上述(1)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包括:第1面,其位于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相对的一侧;以及第2面,其位于同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相对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并且,也可以是,磁轭具有配置于第2面侧的部位。
[0348]
这样,能够使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产生的磁通更高效地集中于磁轭内。
[0349]
另外,能够不妨碍第1触点和第2触点的接触分离地在主体部的周围配置磁轭。
[0350]
(3)另外,在上述(1)或(2)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具有当沿着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接触的接触区域重叠的部位。
[0351]
这样,能够提高在第1触点、第2触点的周围产生的磁通的强度(增强磁场),能够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
[0352]
(4)另外,在上述(1)~(3)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配置为,当沿着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与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所具有的触点重叠。
[0353]
这样,能够提高在第1触点、第2触点的周围产生的磁通的强度(增强磁场),能够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
[0354]
(5)另外,在上述(1)~(4)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包括:第1面,其位于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相对的一侧;第2面,其位于同与对方侧的主体部相对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以及第3面,其连接设置于第1面和第2面。并且,也可以是,磁轭具有沿着第3面配置的部位。
[0355]
这样,能够使磁通进一步集中于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其结果,能够提高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产生的磁通的强度(增强磁场),能够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
[0356]
(6)另外,在上述(5)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的沿着第3面配置的部位相对于第1面向外方突出。
[0357]
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的磁通的强度。
[0358]
(7)另外,在上述(1)~(6)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具有自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外表面分离配置的部位。
[0359]
这样,磁轭配置于距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距离变远而磁通的强度变弱的空间,因此能够更高效地使磁通集中于主体部的周围。
[0360]
(8)另外,在上述(1)~(7)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固定有磁轭。
[0361]
这样,能够抑制磁轭相对于主体部位置偏移的情况,能够更可靠地使磁通集中于主体部的周围。
[0362]
(9)另外,在上述(1)~(8)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具有两个第1触点、两个第2触点、两个第1主体部以及一个第2主体部。另外,也可以是,两个第2触点中的一个第2触点与两个第1触点中的一个第1触点接触分离,并且另一个第2触点与另一个第1触点接触分离。另外,也可以是,两个第1触点在与相互接触分离的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另外,也可以是,两个第1主体部中的一个第1主体部具有一个第1触点,并且另一个第1主体部具有另一个第1触点。并且,也可以是,一个第2主体部具有两个第2触点。
[0363]
这样,能够获得具有多个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的情况的触点装置。
[0364]
(10)另外,在上述(9)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具有:第1磁轭,其配置于相互接触分离的一个第1触点和一个第2触点所在的一侧;以及第2磁轭,其配置于相互接触分离的另一个第1触点和另一个第2触点所在的一侧。
[0365]
这样,能够使在配置有磁轭的一侧的主体部的周围产生的磁通集中于一侧的触点和另一侧的触点各自的周围。
[0366]
(11)另外,在上述(10)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具有将第1磁轭和第2磁轭连结的连结部。
[0367]
这样,即使是具有多个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触点装置,也能够更容易地使磁轭配置于主体部的周围。
[0368]
(12)另外,在上述(1)~(11)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第1主体部的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具有朝向第2主体部突出的第1突出部。
[0369]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1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向第1突出部移动。
[0370]
(13)另外,在上述(12)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第1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1触点的顶端靠第2主体部侧的位置。
[0371]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1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更可靠地向第1突出部移动。
[0372]
(14)另外,在上述(1)~(11)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第2主体部的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具有朝向第1主体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
[0373]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2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向第2突出部移动。
[0374]
(15)另外,在上述(14)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第2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2触点的顶端靠第1主体部侧的位置。
[0375]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2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更可靠地向第2突出部移动。
[0376]
(16)另外,在上述(1)~(11)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第1主体部的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具有朝向第2主体部突出的第1突出部。并且,也可以是,在第2主体部的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具有朝向第1主体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
[0377]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1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向第1突出部移动,并且使第2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向第2突出部移动。即,能够将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自第1触点和第2触点拉开。
[0378]
(17)另外,在上述(16)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第2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1突出部的顶端靠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方的位置。
[0379]
这样,能够将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向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方且第1主体部侧拉伸,并且自第1触点和第2触点拉开。
[0380]
(18)另外,在上述(16)的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第2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1突出部的顶端靠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内方的位置。
[0381]
这样,能够将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向与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外方且第2主体部侧拉伸,并且自第1触点和第2触点拉开。
[0382]
(19)另外,在上述(16)~(18)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第1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1触点的顶端靠第2主体部侧的位置。
[0383]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1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更迅速且可靠地向第1突出部移动。
[0384]
(20)另外,在上述(16)~(19)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第2突出部的顶端位于比第2触点的顶端靠第1主体部侧的位置。
[0385]
这样,能够使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的第2主体部侧的放电点(起弧点)更迅速且可靠地向第2突出部移动。
[0386]
(21)另外,在上述(1)~(20)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仅配置于第1主体部和第2主体部中的一个主体部侧。
[0387]
这样,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并且更可靠且更迅速地消除在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
[0388]
(22)另外,在上述(1)~(20)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磁轭配置于第1主体部和第2主体部这两个主体部侧。
[0389]
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作用于电弧的磁通的强度。
[0390]
(23)另外,在上述(1)~(22)中任一个触点装置中,也可以是,在当沿着第1触点和第2触点相对移动的方向观察时第1主体部和第2主体部重叠的区域中,在第1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和在第2主体部流通的电流的方向不同。
[0391]
这样,能够抑制触点装置在一个方向上大型化的情况。
[0392]
(2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是搭载上述(1)~(23)中任一个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0393]
这样,能够获得搭载能够起到上述(1)~(23)所记载的作用、效果的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0394]
[其他]
[0395]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的内容,但不限定于上述记载,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改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0396]
例如,能够设为将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表示的结构适当组合而成的结构。
[039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仅包括1组相互成对(具有相互接触分离的触点)的固定触点部310和可动触点部320的组的触点装置,但也可以设为包括多组的触点装置。
[0398]
另外,第1主体部、第2主体部、其他细节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0399]
本技术主张基于2020年3月3日申请的日本国特许出愿第2020-036026号的优先权,将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本技术说明书。
[040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401]
根据本公开,能够获得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触点受到由电弧产生的影响的情况的触点装置和搭载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