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策略、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2175发布日期:2023-07-19 14:1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策略、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的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策略、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其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等。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电池的安全问题不能得到保证,那该电池就无法使用。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的继电器,其能够增强电池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继电器,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检测元件和驱动机构,第一触点为常开触点,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串联,第二触点为常闭触点。检测元件用以检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驱动机构用于根据电势差控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闭合或断开。

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与串联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接,用以控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闭合或断开,当第一触点断开而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小于预设值时说明第一触点发生了粘连,继电器持续通电,驱动机构动作以断开第二触点,从而使继电器断电,避免了第一触点继续通电导致的粘连加剧,有效避免了粘连带来的危害,提高了电池的继电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一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第二触点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二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均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动触点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与第一静触点接合或脱开,第二动触点能够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与第二静触点接合或脱开。

5、在上述方案中,驱动机构能够对第一动触点作用,使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接合或脱开,驱动机构能够对第二动触点作用,使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接合或脱开,实现了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闭合或断开。

6、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铁、第二磁铁和电磁感应衔铁,第一磁铁与第一动触点连接,第二磁铁与第二动触点连接,电磁感应衔铁用于驱动第一磁铁动作以使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接合、驱动第二磁铁动作以使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脱开。

7、在上述方案中,电磁感应衔铁能够通过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力的来驱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动作,从而带动第一磁铁上的第一动触点和第二磁铁上的第二动触点动作。

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感应衔铁中设有控制线路,控制线路用以控制电磁感应衔铁产生的磁场方向。

9、在上述方案中,控制线路能够使电磁感应衔铁产生磁场,并改变电磁感应衔铁产生的磁场,使电磁感应衔铁能够分别对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产生作用力。

10、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继电器的内壁和第一磁铁以使第一静触点和第一动触点脱开,使得第一触点能够保持常开状态,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继电器的内壁和第二磁铁以使第二静触点和第二动触点接合,使得第二触点能够保持常闭状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的继电器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继电器的内壁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一磁铁的位移,第二限位块用于限制第二磁铁的位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簧为压缩弹簧,第二弹簧为拉伸弹簧,第一限位块设置于第一磁铁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第二限位块设置于第二磁铁靠近第二弹簧的一侧。

13、在上述方案中,压缩弹簧能够将第一磁铁抵持于第一限位块上,使第一磁铁上的第一动触点远离第一静触点;拉伸弹簧能够将第二磁铁拉至第二限位块上,使第二磁铁上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保持接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的继电器还包括间隔设置于继电器的内壁上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

15、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滑轨能够使第一磁铁沿着第一滑轨的布置方向移动,使得第一磁铁能够沿预设方向移动,第二滑轨能够使第二磁铁沿着第二滑轨的布置方向移动,使得第二磁铁能够沿预设方向移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包括两个第一静触点,第二触点包括两个第二静触点,一个第一静触点和一个第二静触点串联,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另一个第一静触点和另一个第二静触点之间的电势差。

17、在上述方案中,检测元件通过检测另一个第一静触点和另一个第二静触点之间的电势差,保证了检测元件能够检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的继电器还包括警报器,警报器与检测元件电连接。

19、在上述方案中,警报器能够根据检测元件检测到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出现粘连。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控制策略,该继电器控制策略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案所提供的电池的继电器的控制,继电器控制策略包括:

21、对继电器通电;

22、判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若是则说明电池的继电器无粘连,若否则说明电池的继电器存在粘连;

23、当继电器存在粘连时,继电器报警且第二触点断开;

24、当第二触点断开时,判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若是则对继电器进行维护,若否则进行人员撤离。

25、在上述方案中,继电器通电后检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能够对继电器在使用前进行是否粘连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继电器粘连,在继电器存在粘连时第二触点断开切断了电路,防止了第一触点因通电引发的粘连加剧,能够有效避免粘连带来的危害。而当第二触点断开时,再次判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能够及时发现继电器是否发生无法切断的故障,便于操作人员判断是对继电器进行维护,还是对人员进行疏散,保证了安全。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认继电器无粘连时,再根据需要闭合或断开第一触点,保证了第一触点在无粘连的状态下使用,保证了继电器的使用安全。

2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28、多个电池组;

29、上述任一方案所提供的电池的继电器,电池的继电器用于电连接多个电池组。

30、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上述方案所提供的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3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继电器,该电池的继电器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检测元件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串联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连接,用以控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闭合或断开,当第一触点断开而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小于预设值时说明第一触点发生了粘连,继电器正持续通电,驱动机构动作以断开第二触点,从而使继电器断电,避免了第一触点继续通电导致的粘连加剧,有效避免了粘连带来的危害。

3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控制策略,在该继电器控制策略中继电器通电后检测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能够对继电器在使用前进行是否粘连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继电器粘连,在继电器存在粘连时第二触点断开切断了电路,防止了第一触点因通电引发的粘连加剧,能够有效避免粘连带来的危害。而当第二触点断开时,再次判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的电势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能够及时发现继电器是否发生无法切断的故障,便于操作人员判断是对继电器进行维护,还是对人员进行疏散,有利于保证安全。

3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由于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继电器,该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该用电装置由于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池,该用电装置的安全性较高。

3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