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9433发布日期:2022-07-30 06:5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拼接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生产了诸如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为例的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此外,还生产了各种尺寸的显示装置。因此,为了生产这样的不同尺寸的显示装置,通常根据不同的尺寸划分和操作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并且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拼接显示装置。
4.根据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有效面板,包括包含多个像素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包括与显示区域相邻的相邻区域和与显示区域间隔开相邻区域的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包括连接电极;以及第一驱动面板,通过第一连接构件与弯曲区域的第一弯曲区域结合,并且电结合到有效面板,其中,弯曲区域中的每个沿与由显示区域形成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弯曲,其中,有效面板包括在第一弯曲区域中暴露连接电极的开口,其中,第一连接构件被构造为通过连接电极向有效面板传输来自第一驱动面板的第一信号。
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
6.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基底,其中,有效面板的显示区域接合到第一支撑基底的上表面,其中,有效面板的弯曲区域接合到第一支撑基底的侧表面;以及第二支撑基底,其中,第一驱动面板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的上表面,其中,第一驱动面板被折叠且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的侧表面。
7.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区域的宽度是像素之中的相邻像素之间的距离的约一半。
8.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结合到与第一支撑基底的侧表面之中的第一支撑基底的一个侧表面接合的第二弯曲区域的第二驱动面板,第一支撑基底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与第一支撑基底的接合到第一弯曲区域的侧表面垂直,其中,第二驱动面板被构造为施加与第一信号不同的第二信号,其中,有效面板和第二驱动面板通过第二连接构件结合。
9.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可以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栅极信号,第二驱动面板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数据信号。
10.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结合到与第一支撑基底的侧表面之中的第一支撑基底的一个侧表面接合的第二弯曲区域的第二驱动面板,第一支撑基底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与第一支撑基底的接合到第一弯曲区域的侧表面相对,其中,有效面板和第二驱动面板通过第二连接构件结合。
11.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和第二驱动面板可以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栅
极信号或数据信号。
1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可以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
13.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在弯曲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的对准标记。
14.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包括以矩阵形式布置的多个像素和彼此电结合的有效面板;第一驱动面板,在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表面处通过第一连接构件电结合到显示面板,并且被构造为向显示面板施加第一栅极信号;以及第二驱动面板,在显示面板的与第一侧表面垂直的第二侧表面处通过第二连接构件电结合到显示面板,并且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第一数据信号。
15.在另一实施例中,有效面板可以沿行方向分别通过第三连接构件电结合,并且沿与行方向垂直的方向分别通过第四连接构件电结合。
16.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构件至第四连接构件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
17.在另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面板,在显示面板的与第一侧表面相对的第三侧表面处通过第五连接构件电结合到显示面板,并且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第二栅极信号;以及第四驱动面板,在显示面板的与第二侧表面相对的第四侧表面处通过第六连接构件电结合到显示面板,并且被构造为向有效面板施加第二数据信号,其中,第五连接构件和第六连接构件中的每个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
18.在另一实施例中,有效面板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包含像素的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其中,非显示区域包括与显示区域相邻的相邻区域和与显示区域间隔开相邻区域的弯曲区域。
19.在另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支撑基底,分别接合到有效面板;第二支撑基底,接合到第一驱动面板;以及第三支撑基底,接合到第二驱动面板,其中,有效面板的显示区域接合到多个第一支撑基底的上表面,有效面板的弯曲区域接合到多个第一支撑基底的侧表面,其中,第一驱动面板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的上表面,第一驱动面板向第二支撑基底的侧表面折叠且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的侧表面,其中,第二驱动面板接合到第三支撑基底的上表面,第二驱动面板向第三支撑基底的侧表面折叠且接合到第三支撑基底的侧表面。
20.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区域的宽度可以是像素之中的相邻像素之间的距离的约一半。
21.在另一实施例中,有效面板可以通过弯曲区域彼此电结合,第一驱动面板在显示面板的第一侧表面处电结合到有效面板的弯曲区域,第二驱动面板在显示面板的第二侧表面处电结合到有效面板的弯曲区域。
22.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拼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有效面板,第一有效面板包括:第一有效区域;第一栅极扇出区域,从第一有效区域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一数据扇出区域,从第一有效区域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栅极传输区域,从第一有效区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布置;以及第一数据传输区域,从第一有效区域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布置,其中,第一栅极传输区域和第一数据传输区域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五方向弯曲。
23.在另一实施例中,拼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有效面板,第二有效面板包括:第二有效区域;第二栅极传输区域,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一方向布置,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构件结合到第一栅极传输区域;以及第二数据扇出区域,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二方向布置,其中,第二栅极传输区域沿第五方向弯曲。
24.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有效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栅极扇出区域,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第二数据传输区域,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其中,第二数据传输区域沿第五方向弯曲。
2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有效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栅极传输区域,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以及第二数据传输区域,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其中,第三栅极传输区域和第二数据传输区域沿第五方向弯曲。
26.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有效面板还可以包括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的第二数据传输区域,拼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有效面板和第四有效面板,其中,第三有效面板包括:第三有效区域;第二栅极扇出区域,从第三有效区域沿第一方向布置;第三数据传输区域,从第三有效区域沿第二方向布置,并且通过第二连接构件结合到第一数据传输区域;以及第三栅极传输区域,从第三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其中,第四有效面板包括:第四有效区域;第四栅极传输区域,从第四有效区域沿第一方向布置,并且通过第三连接构件结合到第三栅极传输区域;以及第四数据传输区域,从第四有效区域沿第二方向布置,并且通过第四连接构件结合到第二数据传输区域,其中,第二数据传输区域、第三数据传输区域、第三栅极传输区域、第四栅极传输区域和第四数据传输区域沿第五方向弯曲。
27.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有效面板还可以包括从第三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的第五数据传输区域,其中,第四有效面板还包括从第四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的第六数据传输区域以及从第四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的第五栅极传输区域,其中,第二有效面板还包括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的第六栅极传输区域,其中,第五数据传输区域、第六数据传输区域、第五栅极传输区域和第六栅极传输区域沿第五方向弯曲。
28.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有效面板还可以包括从第三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的第三数据扇出区域,其中,第四有效面板还包括从第四有效区域沿第四方向布置的第四数据扇出区域以及从第四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的第五栅极扇出区域,其中,第二有效面板还包括从第二有效区域沿第三方向布置的第六栅极扇出区域。
29.因此,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制造显示装置:使有效面板和驱动面板中的每个模块化,然后通过连接构件将有效面板和驱动面板彼此结合来组装显示装置。因此,当制造具有不同尺寸的显示装置时,可以通过将有效面板连接在一起来制造各种尺寸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30.如参照附图在发明构思的详细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发明构思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
31.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块图。
32.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33.图3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34.图4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35.图5a和图5b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36.图6a和图6b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37.图7a和图7b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38.图8至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有效面板和驱动面板结合的一些实施例的图。
39.图12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有效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40.图13是示出图12的有效面板的弯曲区域的一些实施例的图。
41.图14是示出沿着图4的线ii-ii'截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42.图15和图16是示出沿着图5a的线iii-iii'截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43.图17至图23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图。
44.图24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45.图25是示出沿着图24的线iv-iv'截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发明的实施例。
47.图1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块图。
48.参照图1,显示装置可以至少包括显示面板dp、数据驱动器ddv、栅极驱动器gdv和时序控制器con。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显示面板dp显示图像。鉴于此,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和结合到像素的发光元件(或称为“发光构件”)。在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可以被构造为单个面板。可选择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面板。
50.在一些实施例中,时序控制器con可以基于从外部提供(例如,从外部向显示装置提供)的控制信号ctrl和输入图像数据idat来生成栅极控制信号gctrl、数据控制信号dctrl和输出图像信号odat。例如,控制信号ctrl可以包括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输入数据使能信号、主时钟信号等。例如,输入图像数据idat可以是包括红色图像数据、绿色图像数据和蓝色图像数据的rgb数据。可选择地,输入图像数据idat可以包括品红色图像数据、青色图像数据和黄色图像数据或者其他合适类型的输入图像数据。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gdv可以基于从时序控制器con提供的栅极控制信号gctrl来生成栅极信号。例如,栅极控制信号gctrl可以包括垂直起始信号、时钟信号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器gdv可以被制造为单独的面板并结合到显示面板dp。栅极驱动器gdv电结合到显示面板dp,并且可以顺序地输出栅极信号。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基于来自栅极信号中的每个的控制来接收数据电压。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ddv可以基于从时序控制器con提供的数据控制信号dctrl和输出图像信号odat来生成数据电压。例如,数据控制信号dctrl可以包括输出数据使能信号、水平起始信号和负载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ddv可以被制造为单独的面板并且电结合到显示面板dp。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驱动器ddv电结合到显示面板dp,并且可以生成多个数据电压。像素中的每个可以向发光元件发送信号以发射与数据电压中的每个对应的亮度的光。
53.图2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54.参照图1和图2,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一个有效面板ap。有效面板ap可以包括像素
和发光元件。像素和发光元件可以以各种方式布置在有效面板ap中以显示图像。例如,像素和发光元件可以以矩阵形式布置在有效面板ap中。
55.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从有效面板ap沿第一方向dr1布置。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通过单独的连接构件结合到有效面板ap。例如,连接构件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solder joint)。然而,该列仅是示例,并且将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有效面板ap连接或结合的连接构件的类型不限于此。
56.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从有效面板ap沿第二方向dr2布置。第二方向dr2可以与第一方向dr1垂直。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通过连接构件结合到有效面板ap。
5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通过相同类型的连接构件或通过不同类型的连接构件结合到有效面板ap。例如,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两者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结合到有效面板ap。可选择地,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结合到有效面板ap,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通过连接件结合到有效面板ap。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与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器gdv对应,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与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ddv对应。然而,这仅是示例,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与数据驱动器ddv对应,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与栅极驱动器gdv对应。
59.因此,有效面板ap、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单独地制造,然后结合成作为单个显示面板操作。
60.图3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61.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面板可以仅结合到有效面板ap的一侧。例如,可以仅从有效面板ap沿第一方向dr1结合第一驱动面板drp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是向有效面板ap提供栅极信号和数据信号两者的驱动面板。因此,当驱动面板仅布置在有效面板ap的一侧处时,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
62.图4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63.参照图1和图4,驱动面板可以结合到有效面板ap的两侧(例如,结合在所有的四侧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从有效面板ap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三方向dr3布置。第三方向dr3可以是与第一方向dr1相反的方向。另外,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从有效面板ap沿第二方向dr2和第四方向dr4布置。第四方向dr4可以是与第二方向dr2相反的方向。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向有效面板ap提供栅极信号,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向有效面板ap提供数据信号。可选择地,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向有效面板ap提供数据信号,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向有效面板ap提供栅极信号。
6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通过连接构件分别结合到有效面板ap。如上所述,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通过相同类型的连接构件或通过不同类型的连接构件结合到有效面板ap。
66.图5a和图5b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67.参照图1和图5a,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有效面板ap。有效面板ap可以彼此结合,以作为单个显示面板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可以限定为拼接显示装置。有效面板ap中的每个可以通过连接构件彼此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效面板ap可以通过相同类
型的连接构件或通过不同类型的连接构件彼此结合。
6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结合到有效面板ap中的每个。通过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栅极信号和数据信号可以被划分并提供到有效面板ap中的每个。
69.此外,参照图5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沿结合的有效面板ap的一个方向结合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或第二驱动面板drp2。例如,可以沿结合的有效面板ap的第一方向dr1结合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沿结合的有效面板ap的第二方向dr2结合第二驱动面板drp2。
70.图6a和图6b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71.参照图1、图6a和图6b,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一个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结合到两个有效面板ap中的每个。然而,这仅是示例,一个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结合到每p个有效面板ap,一个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结合到每q个有效面板ap,其中,p和q的总和是等于或大于3的自然数。例如,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结合到三个有效面板ap中的每个,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结合到两个有效面板ap中的每个。
7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或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仅结合到有效面板ap的一侧(例如,图6b),或者可以结合到有效面板ap的两侧(例如,图6a)。
73.图7a和图7b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
74.参照图1、图7a和图7b,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有效面板ap。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效面板ap可以以矩阵形式布置。例如,有效面板ap可以以m
×
n矩阵的形式布置,其中,m和n是等于或大于3的自然数。显示面板dp的尺寸可以根据彼此结合的有效面板ap的数量来确定。因此,结合在一起的有效面板ap越多,显示面板dp的尺寸越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种尺寸的显示面板dp可以根据针对具有一定尺寸(例如,设定尺寸或预定尺寸)的有效面板ap的制造工艺容易地制造。
75.在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或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仅结合到有效面板ap的一侧(例如,图7b),或者可以结合到有效面板ap的两侧(例如,图7a)。
76.图8至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有效面板和驱动面板结合的一些实施例的图。图8至图11示出沿图4的线i-i'切割的剖视图的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dr2切割的剖视图可以与沿图4的线i-i'切割的剖视图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
77.参照图8至图11,根据一些实施例,有效面板ap可以接合到第一支撑基底ss1。有效面板a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可以包括与显示区域da相邻的相邻区域aa以及与显示区域da间隔开相邻区域aa的弯曲区域ca。显示区域da可以接合到第一支撑基底ss1的上表面,弯曲区域ca可以接合到第一支撑基底ss1的结合到上表面的侧表面。
7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ss2。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ss2的上表面和结合到上表面的侧表面。也就是说,第一驱动面板drp1可以在折叠的同时(例如,以折叠方式)接合到第二支撑基底ss2。
7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接合到第三支撑基底ss3。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接合到第三支撑基底ss3的上表面和结合到上表面的侧表面。也就是说,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在折叠的同时(例如,以折叠方式)接合到第三支撑基底ss3。
8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分别通过连接构件
cm结合到有效面板ap。连接构件cm可以结合到第一驱动面板drp1上的线和有效面板ap上的线。另外,连接构件cm可以结合到第二驱动面板drp2上的线和有效面板ap上的线。也就是说,第一驱动面板drp1和第二驱动面板drp2可以通过连接构件cm向有效面板ap提供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构件cm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
8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基底ss1、第二支撑基底ss2和第三支撑基底ss3可以是刚性基底。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基底ss1、第二支撑基底ss2和第三支撑基底ss3可以包括玻璃。可选择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基底ss1、第二支撑基底ss2和第三支撑基底ss3可以是柔性基底。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撑基底ss1、第二支撑基底ss2和第三支撑基底ss3可以包括塑料(例如,聚酰亚胺)。
82.图12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有效面板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3是示出图12的有效面板的弯曲区域的一些实施例的图。
83.参照图1、图12和图13,有效面板ap可以构成显示面板dp。可选择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效面板ap可以彼此结合以形成显示面板dp。有效面板a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相邻区域aa和弯曲区域ca。有效面板ap可以沿着切割线cl被切割而被弯曲。可以去除切割区域ta。此后,有效面板ap可以沿着弯曲线bl弯曲。例如,图12是示出参照图8至图11描述的有效面板ap处于展开状态的视图。图12的区域中的每个可以与参照图8至图11描述的区域对应。
8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电极ld可以暴露在弯曲区域ca中。第一保护层pas1可以布置为覆盖连接电极ld的部分。有效面板ap可以通过连接电极ld结合到上述驱动面板。更详细地,上述连接构件可以结合到连接电极ld和驱动面板。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准标记am可以形成在弯曲区域ca中。由于对准标记am,有效面板ap和上述驱动面板可以精确地结合在一起。另外,有效面板ap可以由于对准标记am而精确地彼此结合。
86.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像素可以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例如,第一像素p1和第二像素p2可以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相邻区域aa的第一宽度a可以小于第一像素p1与第二像素p2之间的第二宽度b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当有效面板ap结合到另一有效面板ap时,在有效面板ap结合时视觉上识别的拼接线可能不会被视觉上识别。换句话说,原本可见的拼接线可能看起来是不可见的。
87.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效面板ap的弯曲区域ca可以沿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垂直的第五方向dr5弯曲。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效面板ap可以包括与显示区域da垂直的四个弯曲区域ca。换句话说,弯曲区域ca可以与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的由显示区域da形成的平面垂直。然而,当有效面板ap是多边形时,有效面板ap可以包括与多边形的侧面的数量相应的弯曲区域ca。
88.图14是示出沿着图4的线ii-ii'截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89.参照图4和图14,基底sub可以包括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例如,基底sub可以包括玻璃、石英、塑料等。
90.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层bf可以在基底sub上。缓冲层bf可以由能够减少(例如,防止)空气或湿气的渗透的无机膜形成。
91.在一些实施例中,晶体管层trl可以在基底sub上。至少一个晶体管tft可以形成在晶体管层trl中。晶体管tft可以包括被构造为根据栅极信号导通的开关晶体管、基于数据
电压生成驱动电流的驱动晶体管以及向阳极电极传输驱动电流的发光晶体管。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半导体层act可以在缓冲层bf上。半导体层act可以与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叠置。半导体层act可以直接接触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并且可以面对栅电极ge且栅极绝缘层gi置于半导体层act与栅电极ge之间。
93.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电极ge可以在栅极绝缘层gi上。栅电极ge可以与半导体层act叠置且栅极绝缘层gi置于栅电极ge与半导体层act之间。
94.在一些实施例中,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在层间绝缘层ild上彼此间隔开。源电极se可以通过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和层间绝缘层ild中的接触孔来接触半导体层act的一端。漏电极de可以通过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和层间绝缘层ild中的接触孔来接触半导体层act的另一端。漏电极de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保护层pas1和第一平坦化层oc1中的接触孔结合到发光构件el的第一电极ae。
95.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绝缘层gi可以在半导体层act上。例如,栅极绝缘层gi可以布置在半导体层act和缓冲层bf上,并且可以使半导体层act和栅电极ge绝缘。栅极绝缘层gi可以包括源电极se所穿过的接触孔和漏电极de所穿过的接触孔。
96.在一些实施例中,层间绝缘层ild可以在栅电极ge上。例如,层间绝缘层ild可以包括源电极se所穿过的接触孔和漏电极de所穿过的接触孔。
9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pas1可以在晶体管tft上并且可以保护晶体管tft。例如,第一保护层pas1可以包括第一电极ae所穿过的接触孔。
9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坦化层oc1可以在第一保护层pas1上,并且可以使晶体管tft的上端平坦化。例如,第一平坦化层oc1可以包括发光构件el的第一电极ae所穿过的接触孔。
99.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包括发光构件el、第一堤bnk1、第二堤bnk2和第二保护层pas2。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构件el可以在晶体管tft上。发光构件el可以包括第一电极ae、第二电极ce和发光二极管ed。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ae可以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上。例如,第一电极ae可以在第一堤bnk1上,并且可以覆盖第一堤bnk1,第一堤bnk1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上。第一电极ae可以结合到晶体管tft的漏电极de。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ce可以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上。例如,第二电极ce可以在第一堤bnk1上,并且可以覆盖第一堤bnk1,第一堤bnk1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上。第二电极ce可以接收供应到像素的共电压。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il1可以覆盖彼此相邻的第一电极ae的部分和第二电极ce的部分,并且可以使第一电极ae和第二电极ce绝缘。
10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ed可以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之上在第一电极ae与第二电极ce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ed可以在第一绝缘层il1上。发光二极管ed的一端可以结合到第一电极ae,并且发光二极管ed的另一端可以结合到第二电极ce。例如,发光二极管ed可以包括具有相同材料的活性层,并且发射相同波段的光或相同颜色的光。在一个示例中,发光二极管ed可以发射具有在440nm至480nm的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蓝光。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ed可以是包含无机材料的无机发光二极管。例如,无
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包括氮化镓(“gan”)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无机材料。
106.可选择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ed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复合而发射光。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堤bnk2可以在第一平坦化层oc1上,以限定发光区域。例如,第二堤bnk2可以围绕发光区域,但不限于此。
1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pas2可以在发光构件el和第二堤bnk2上。第二保护层pas2可以覆盖发光构件el并且可以保护发光构件el。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平坦化层oc2可以设置在发光元件层eml上,以使发光元件层eml的顶部平坦化。第二平坦化层oc2可以包括有机材料。
1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层cap1可以在第二平坦化层oc2上。第一覆层cap1可以将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和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的下表面密封。第一覆层cap1可以包括无机材料。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可以在第一覆层cap1上。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可以沿厚度方向与第二堤bnk2叠置。换句话说,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可以沿第五方向dr5与第二堤bnk2对准。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可以阻挡光的透射。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可以包括有机光阻挡材料和拒液成分。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可以在第一覆层cap1上。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可以与发光二极管ed叠置。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可以被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围绕。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可以包括第一基体树脂bs1、第一散射体sct1和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体树脂bs1可以包括具有相对高的透光率的材料。第一基体树脂bs1可以由透明有机材料制成。例如,第一基体树脂bs1可以包括诸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卡多(cardo)树脂和/或酰亚胺树脂的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射体sct1可以具有与第一基体树脂bs1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第一基体树脂bs1形成光学界面。
1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可以将入射光的峰值波长转换或变换为第一峰值波长。例如,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可以将蓝光转换为具有约510nm至约550nm的范围的单峰值波长的绿光,然后发射该绿光。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可以是量子点、量子棒或磷光体。量子点可以是当电子从导带跃迁到价带时发射特定颜色的光的颗粒材料。
116.通过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发射的光可以具有约45nm或更小、约40nm或更小或者约30nm或更小的发射波长光谱的全宽(例如,半峰全宽(“fwhm”))。因此,可以改善拼接显示装置的颜色再现性。
117.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发光元件层eml提供的一些蓝光可以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而不被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转换为绿光。在由发光元件层em1提供的蓝光之中,未被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转换且入射在第一滤色器cf1上的光可以被第一滤色器cf1阻挡。然而,由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转换为绿光的蓝光可以穿过第一滤色器cf1,并且可以被发射到外部。
1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可以定位在第一覆层cap1上。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可以与发光二极管ed叠置。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可以被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围绕。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可以包括第二基体树脂bs2、第二散射体sct2和第二波长变换体wls2。
119.第二基体树脂bs2可以包括具有相对高的透光率的材料。第二基体树脂bs2可以由透明有机材料制成。
1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射体sct2可以具有与第二基体树脂bs2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第二基体树脂bs2形成光学界面。例如,第二散射体sct2可以包括使透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散射的光散射材料或光散射颗粒。
1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长变换体wls2可以将入射光的峰值波长转换或变换为与通过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转换的第一峰值波长不同的第二峰值波长。例如,第二波长变换体wls2可以将蓝光转换为具有在约610nm至约650nm的范围内的单峰值波长的红光,然后发射该红光。第二波长变换体wls2可以是量子点、量子棒或磷光体。第二波长变换体wls2可以包括与第一波长变换体wls1中举例的材料具有相同效果的材料。
12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透射部可以在第一覆层cap1上。光透射部可以与发光二极管ed叠置。光透射部可以被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围绕。光透射部可以通过维持峰值波长来透射入射光。光透射部可以包括第三基体树脂和第三散射体。
123.第三基体树脂可以包括具有相对高的透光率的材料。第三基体树脂可以由透明有机材料制成。
1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散射体可以具有与第三基体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以与第三基体树脂形成光学界面。例如,第三散射体可以包括使透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散射的光散射材料或光散射颗粒。
1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和光透射部可以通过第二平坦化层oc2和第一覆层cap1定位在发光元件层eml上。因此,拼接显示装置可以不包括用于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和光透射部的单独的基底。
126.第二覆层cap2可以覆盖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光透射部和第一光阻挡构件bk1。
1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平坦化层oc3可以在第二覆层cap2上,以使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和光透射部的上端平坦化。第三平坦化层oc3可以包括有机材料。
12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阻挡构件bk2可以在第三平坦化层oc3上。第二光阻挡构件bk2可以沿厚度方向与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和/或第二堤bnk2叠置。换句话说,第二光阻挡构件bk2可以沿第五方向dr5与第一光阻挡构件bk1和/或第二堤bnk2对准。第二光阻挡构件bk2可以阻挡光的透射。
1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色器cf1可以在第三平坦化层oc3上。第一滤色器cf1可以被第二光阻挡构件bk2围绕。第一滤色器cf1可以沿厚度方向(例如,沿第五方向dr5)与第一波长转换器wlc1叠置。第一滤色器cf1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并且可以阻挡或吸收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和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
1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色器cf2可以在第三平坦化层oc3上。第二滤色器cf2可以被第二光阻挡构件bk2围绕。第二滤色器cf2可以沿厚度方向(例如,沿第五方向dr5)与第二波长转换器wlc2叠置。第二滤色器cf2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并且可以阻挡或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和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
1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滤色器可以在第三平坦化层oc3上。第三滤色器可以被第二
光阻挡构件bk2围绕。第三滤色器可以沿厚度方向(例如,沿第五方向dr5)与光透射部叠置。第三滤色器可以选择性地透射第三颜色的光(例如,蓝光),并且可以阻挡或吸收第一颜色的光(例如,绿光)和第二颜色的光(例如,红光)。
1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钝化层pas3可以覆盖第一滤色器cf1、第二滤色器cf2和第三滤色器。第三钝化层pas3可以保护第一滤色器cf1、第二滤色器cf2和第三滤色器。
133.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enc可以在第三钝化层pas3上。例如,封装层enc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以减少或防止氧或湿气的渗透。此外,封装层enc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
134.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区域ca可以包括暴露连接电极ld的开口。连接电极ld可以在层间绝缘层ild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电极ld可以与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在同一层由与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连接电极ld的侧部可以被第一保护层pas1覆盖。上述连接构件可以接触连接电极ld。因此,上述驱动面板可以通过连接电极ld向晶体管tft传输信号(例如,栅极信号、数据信号等)。
135.以这种方式,有效面板ap的弯曲区域ca可以沿第五方向dr5弯曲,并且可以通过开口结合到驱动面板。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制造和组装单个面板,并且可以容易地制造单个显示装置。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使有效面板ap所结合到的区域的宽度最小化,会无法视觉上识别到拼接线。
136.图15和图16是示出沿着图5a的线iii-iii'截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137.参照图15和图16,有效面板ap可以彼此结合。例如,有效面板ap可以通过连接构件cm彼此电结合,并且可以通过连接构件cm在有效面板ap之间交换信号(例如,栅极信号、数据信号等)。
138.图15和图16示出了不包括为了说明性目的的支撑基底的示例结构,并且示例结构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基底可以定位在图15和图16的有效面板ap之下。
139.图17至图23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图。
140.参照图17,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有效面板ds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效面板ds1可以包括有效区域aca、数据扇出区域dfa、栅极扇出区域gfa、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多个像素p可以定位在有效区域aca中。数据信号可以从数据扇出区域dfa传输到有效区域aca,栅极信号可以从栅极扇出区域gfa传输到有效区域aca。
141.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扇出线gfl可以在栅极扇出区域gfa中。栅极扇出线gfl可以结合到有效区域aca中的栅极线gl。栅极线gl可以延伸到栅极传输区域gsa。数据扇出线dfl可以在数据扇出区域dfa中。数据扇出线dfl可以结合到有效区域aca中的数据线dl。数据线dl可以延伸到数据传输区域dsa。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可以结合到像素p。栅极线gl可以向像素p提供栅极信号,数据线dl可以向像素p提供数据信号。因此,像素p可以基于信号显示图像。
142.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扇出区域gf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一方向dr1定位。数据扇出区域df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二方向dr2定位。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三方向dr3定位。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四方向dr4定位。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沿与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垂直的第五方向dr5弯曲。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中的每个可以通过连接构件结合到另一显示面
板。
143.参照图17和图18,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有效面板ds2。第二有效面板ds2可以结合到第一有效面板ds1的一侧。第二有效面板ds2可以包括有效区域aca、栅极传输区域gsa、数据扇出区域df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
144.在第二有效面板ds2中,数据扇出区域df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二方向dr2定位。另外,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沿第一方向dr1结合到有效区域aca,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四方向dr4定位。第二有效面板ds2的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沿第五方向dr5弯曲。
14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效面板ds1和第二有效面板ds2可以通过栅极传输区域gsa彼此电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效面板ds1和第二有效面板ds2可以通过连接构件彼此电结合。例如,第一有效面板ds1和第二有效面板ds2可以通过诸如以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为例的连接构件来结合。连接构件可以接触第一有效面板ds1的栅极传输区域gsa和第二有效面板ds2的栅极传输区域gsa。通过该连接,连接构件可以在第一有效面板ds1与第二有效面板ds2之间传输栅极信号。
146.参照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扇出区域gfa可以从第二有效面板ds2沿第三方向dr3定位。通过该栅极扇出区域gfa,显示装置可以沿第一方向dr1和第三方向dr3向第一有效面板ds1和第二有效面板ds2提供栅极信号。
147.另外,有效面板可以通过从第一有效面板ds1和第二有效面板ds2沿第四方向dr4定位的数据传输区域dsa结合到有效面板。
148.参照图20,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从第二有效面板ds2沿第三方向dr3定位。通过该栅极传输区域gsa,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栅极传输区域gsa电结合到从第二有效面板ds2沿第三方向dr3定位的有效面板。
149.参照图21,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有效面板ds3和第四有效面板ds4。
150.第三有效面板ds3可以包括有效区域aca、栅极扇出区域gfa、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扇出区域gf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一方向dr1定位,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二方向dr2定位,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三方向dr3定位。
151.第四有效面板ds4可以包括有效区域aca、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二方向dr2定位。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从有效区域aca沿第一方向dr1定位。
15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有效面板ds3的数据传输区域dsa和栅极传输区域gsa以及第四有效面板ds4的数据传输区域dsa和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沿第五方向dr5弯曲。第一有效面板ds1至第四有效面板ds4中的每个可以通过使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沿第五方向dr5弯曲而彼此结合。
153.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有效面板ds1至第四有效面板ds4被结合以作为拼接显示装置操作。
154.参照图22,数据传输区域dsa也可以分别从第三有效面板ds3沿第四方向dr4和从第四有效面板ds4沿第四方向dr4定位。栅极传输区域gsa也可以分别从第二有效面板ds2沿第三方向dr3和从第四有效面板ds4沿第三方向dr3定位。
1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效面板ds1至第四有效面板ds4可以通过使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中的每个沿第五方向dr5弯曲而彼此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二有效面板ds2至第四有效面板ds4外部结合附加的显示面板。
156.参照图23,栅极扇出区域gfa可以分别从第二有效面板ds2沿第三方向dr3和从第四有效面板ds4沿第三方向dr3定位。数据扇出区域dfa可以分别从第三有效面板ds3沿第四方向dr4和从第四有效面板ds4沿第四方向dr4定位。
15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有效面板ds1至第四有效面板ds4可以通过使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中的每个沿第五方向dr5弯曲而彼此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有效面板ds1至第四有效面板ds4可以被结合以作为拼接显示装置操作。
158.图24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5是示出沿着图24的线iv-iv'截取的一些实施例的剖视图。
159.参照图24和图25,上述有效面板ds1至ds4可以彼此结合,以作为一个显示装置dd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dd可以限定为拼接显示装置。
160.在有效面板ds1至ds4中,栅极传输区域gsa和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沿第五方向dr5弯曲而被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通过连接构件cm结合到相邻的栅极传输区域gsa。连接构件cm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膜、连接件或焊接接头。
161.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数据传输区域dsa也可以通过连接构件cm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栅极传输区域gsa的连接构件cm和连接数据传输区域dsa的连接构件cm可以是相同类型的,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栅极传输区域gsa的连接构件cm和连接数据传输区域dsa的连接构件cm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例如,栅极传输区域gsa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膜结合,数据传输区域dsa可以通过连接件结合。
162.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该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发明的构思。
163.虽然已经参照发明的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