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94901发布日期:2022-04-16 12:4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继电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在电路中是一种常作为开关的器件。根据其线圈所需要的控制电压类型可分为交流继电器和直流继电器。
3.例如申请号:cn201911336832.x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及使用方法。
4.基于上述专利及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目前的继电器一般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配电箱内部,且继电器在使用时经常会发现故障现象,而现有的继电器在进行检修时,由于需要通过工具将用于固定继电器的多个紧固螺丝拧松取下,然后才能将继电器从配电箱上拆下,从而使得继电器的拆卸工作十分麻烦,而且现有的继电器虽然能够被配电箱内部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风吹到,但是只能够对继电器外壳进行散热,从而使得继电器外壳内部的电子元件得不到有效的散热作用,从而降低了继电器外壳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继电器在进行检修时,由于需要通过工具将用于固定继电器的多个紧固螺丝拧松取下,然后才能将继电器从配电箱上拆下,从而使得继电器的拆卸工作十分麻烦,而且现有的继电器虽然能够被配电箱内部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风吹到,但是只能够对继电器外壳进行散热,从而使得继电器外壳内部的电子元件得不到有效的散热作用,从而降低了继电器外壳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6.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继电器的使用方法,所述继电器的使用方法通过使用专用继电器来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所述专用继电器包括:
8.固定板件;所述固定板件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件四个夹角处均设有一个安装板,且每个安装板上均滑动贯穿有一个紧固螺丝,每个紧固螺丝前端外周面开设有环形卡槽,且每个环形卡槽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带,四根连接带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四个安装板前端面;所述固定板件前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设有十个t型卡块,且十个t型卡块外部滑动有底座,固定板件上端面固定有矩形支板,且矩形支板顶部设有插接部;固定板件前端面滑动有底座;所述底座前侧安装有外壳,固定板件顶部设有插接部,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内部边缘处设有吸热部,且外壳右端面前侧设有储液箱,储液箱顶部设有吹风部。
9.所述外壳左右两端面后侧均设有一个框形支块,且每个框形支块内侧中部均固定有一个隔板,每个隔板上均固定有两根限位滑杆,且每根限位滑杆外部均套接有弹簧,每个所述框形支块内侧均通过限位滑杆滑动有两个弹性卡扣,且每个弹性卡扣后端均为l型结构,所述外壳左右两端面前侧均呈上下对称状固定有两个滑动连接块,且每个滑动连接块
一侧面均开设有燕尾形滑槽,当所述外壳与底座处于安装状态时,四个弹性卡扣分别与两个卡接块内侧相卡接,且四个滑动连接块分别与四根燕尾形插条滑动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左右两端面中部均固定有一个卡接块,且每个卡接块均为框形结构,底座左右两端面均呈上下对称状固定有两根燕尾形插条,且四根燕尾形插条前侧滑动有外壳,所述底座顶端面中部设有插接板,且插接板前端面开设有两个插接孔,底座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开设有两根t型卡槽,且底座后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与两根t型卡槽相通的八个矩形缺口,当所述底座在固定板件前侧处于固定状态时,两根插接柱将与插接板上开设的两个插接孔相插接;
11.所述吸热部包括第一框形管、吸热管件、循环泵、传动轴和第二框形管,所述第一框形管固定在外壳内部后端,第二框形管固定在外壳内部前端,且第二框形管与第一框形管相对面之间通过四根六棱柱固定相连接,第二框形管与第一框形管之间连接有四根吸热管件,且每根吸热管件均为蛇形管状结构,第二框形管右端面下部通过水管与储液箱后端面相连接,所述第一框形管前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安装在外壳前端面的循环泵,且循环泵与外设控制器为普通电性连接,循环泵进液口通过水管与储液箱前端面下部相连接,且循环泵上的电机为双轴电机,且循环泵上的转轴上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两个转轴支座转动连接在外壳前端面,且传动轴上端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吹风部;
1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部为矩形块状结构,且插接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矩形滑块,插接部外部通过两个矩形滑块滑动有框体,且框体固定在固定板件上端的矩形支板顶部,所述插接部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设有贯穿框体后部的两根插接柱,所述插接部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贯穿框体前部的一根滑动导杆,且滑动导杆外部后端固定有圆形板,圆形板上侧设有拉动柱,滑动导杆外部位于圆形板前侧套接有弹簧,所述框体右端面上部前侧开设有拱形缺口,且拱形缺口内部上侧呈前后对称状设有两个橡胶块,每个橡胶块均为二分之一圆柱形结构;
13.所述吹风部为壳罩结构,且吹风部上端为漏斗形进风口,吹风部底端面呈均匀状设有吹风口,且出风口位于储液箱右端面的条形散热片上部,所述吹风部上端内部通过轴套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上端设有从动带轮,转动轴下端设有吹风扇叶,转动轴上端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轴上的主动带轮传动相连接,且从动带轮直径为主动带轮直径的两倍;
14.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前端面上部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呈向上九十度折弯状分布,进气管进气口处设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储液箱右端面上部右端面呈均匀状设有条形散热片,且储液箱后端面上部连接有加液管,加液管也呈向上九十度折弯状分布,且加液管加液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通过底座与插接部的配合,本继电器拆卸时,通过将滑动导杆上的拉动柱向前拉动,使两根插接柱从插接板上开设的两个插接孔内拔出,然后将底座向下滑动较短的一段距离后,再将底座向前滑动拆下即可,从而使本继电器的整个拆卸过程,无需通过工具拧动紧固螺丝即可将其拆下,从而使得本继电器的拆卸工作更加简便,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而且给本继电器的后续检修工作节省了时间。
17.2、本发明通过吸热部与储液箱的配合,使外壳内部能够得到有效降温作用,从而提高了外壳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且通过传动轴与吹风部的配合,在循环泵上的电机转轴转动同时,带动传动轴同步转动,然后主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而使转动轴带动吹风扇叶旋转,从而使吹风部内部产生风力,然后经吹风部底部吹风口均匀的吹散至储液箱右端面的散热片上,从而使得储液箱右端面散热片得到较好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的拆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的固定板件和底座拆分后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发明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本发明的插接部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发明的吸热部和储液箱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的吹风部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8.1、固定板件;101、紧固螺丝;102、连接带;103、t型卡块;2、底座;201、卡接块;202、燕尾形插条;203、插接板;204、矩形缺口;205、t型卡槽;3、外壳;301、框形支块;302、弹性卡扣;303、滑动连接块;304、隔板;4、插接部;401、框体;402、插接柱;403、滑动导杆;404、橡胶块;5、吸热部;501、第一框形管;502、吸热管件;503、循环泵;504、传动轴;505、第二框形管;6、储液箱;601、进气管;602、加液管;7、吹风部;701、转动轴;702、吹风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例:
33.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34.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使用方法,所述继电器的使用方法通过使用专用继电器
来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所述专用继电器包括:
35.固定板件1;固定板件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固定板件1前端面滑动有底座2,固定板件1四个夹角处均设有一个安装板,且每个安装板上均滑动贯穿有一个紧固螺丝101,每个紧固螺丝101前端外周面开设有环形卡槽,且每个环形卡槽内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带102,四根连接带102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四个安装板前端面,通过连接带102的设置,使得紧固螺丝101拧松取下时不易发生丢失的现象;固定板件1前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设有十个t型卡块103,用于对底座2的限位;十个t型卡块103外部滑动有底座2,固定板件1上端面固定有矩形支板,且矩形支板顶部设有插接部4;底座2前侧安装有外壳3,外壳3左右两端面后侧均设有一个框形支块301,且每个框形支块301内侧中部均固定有一个隔板304,每个隔板304上均固定有两根限位滑杆,且每根限位滑杆外部均套接有弹簧,从而使弹性卡扣302具有较好的弹性;每个框形支块301内侧均通过限位滑杆滑动有两个弹性卡扣302,且每个弹性卡扣302后端均为l型结构;外壳3左右两端面前侧均呈上下对称状固定有两个滑动连接块303,且每个滑动连接块303一侧面均开设有燕尾形滑槽,当外壳3与底座2处于安装状态时,四个弹性卡扣302分别与两个卡接块201内侧相卡接,且四个滑动连接块303分别与四根燕尾形插条202滑动相连接,从而使外壳3与底座2安装后更加稳固;固定板件1顶部设有插接部4,底座2为长方体结构;外壳3内部边缘处设有吸热部5,吸热部5包括第一框形管501、吸热管件502、循环泵503、传动轴504和第二框形管505,第一框形管501固定在外壳3内部后端,第二框形管505固定在外壳3内部前端,且第二框形管505与第一框形管501相对面之间通过四根六棱柱固定相连接,第二框形管505与第一框形管501之间连接有四根吸热管件502,用于对外壳3内部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降温操作,且每根吸热管件502均为蛇形管状结构,第二框形管505右端面下部通过水管与储液箱6后端面相连接;第一框形管501前侧通过水管连接有安装在外壳3前端面的循环泵503,用于对吸热部5与储液箱6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且循环泵503与外设控制器为普通电性连接,循环泵503进液口通过水管与储液箱6前端面下部相连接,且循环泵503上的电机为双轴电机,且循环泵503上的转轴上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04,传动轴504通过两个转轴支座转动连接在外壳3前端面,且传动轴504上端设有主动带轮,用于带动转动轴701同时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有吹风部7;外壳3右端面前侧设有储液箱6,储液箱6顶部设有吹风部7,吹风部7为壳罩结构,且吹风部7上端为漏斗形进风口,吹风部7底端面呈均匀状设有吹风口,且出风口位于储液箱6右端面的条形散热片上部,从而使吹风部7吹风时,能够给储液箱6右端面的条形散热片带来有效降温作用;吹风部7上端内部通过轴套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01,且转动轴701上端设有从动带轮,转动轴701下端设有吹风扇叶702,转动轴701上端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轴504上的主动带轮传动相连接,且从动带轮直径为主动带轮直径的两倍,从而使主动带轮在带动从动带轮转动时更加省力。
36.参照图1、图5和图7,底座2左右两端面中部均固定有一个卡接块201,且每个卡接块201均为框形结构,底座2左右两端面均呈上下对称状固定有两根燕尾形插条202,用于与滑动连接块303进行滑动连接,且四根燕尾形插条202前侧滑动有外壳3;底座2顶端面中部设有插接板203,且插接板203前端面开设有两个插接孔,用于与两根插接柱402进行插接,底座2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开设有两根t型卡槽205,且底座2后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与两根t型卡槽205相通的八个矩形缺口204,从而只需将底座2向下滑动较小的一段距离即可
再将底座2向前滑动拆下,从而避免底座2需要向下滑动较长一段距离的现象,提高底座2拆卸时的灵活性,当底座2在固定板件1前侧处于固定状态时,两根插接柱402将与插接板203上开设的两个插接孔相插接,从而使底座2在固定板件1前侧得到有效固定作用。
37.参照图1和图7,插接部4为矩形块状结构,且插接部4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矩形滑块,插接部4外部通过两个矩形滑块滑动有框体401,且框体401固定在固定板件1上端的矩形支板顶部,插接部4后端面呈左右对称状设有贯穿框体401后部的两根插接柱402,用于对插接板203的限位;插接部4前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贯穿框体401前部的一根滑动导杆403,且滑动导杆403外部后端固定有圆形板,圆形板上侧设有拉动柱,用于将滑动导杆403进行拉动,滑动导杆403外部位于圆形板前侧套接有弹簧,从而使插接部4具有较好的弹性;框体401右端面上部前侧开设有拱形缺口,且拱形缺口内部上侧呈前后对称状设有两个橡胶块404,每个橡胶块404均为二分之一圆柱形结构,通过拱形缺口的设置,便于对向前拉动状态下的拉动柱进行限位,从而使底座2在与固定板件1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
38.参照图8,储液箱6前端面上部连接有进气管601,且进气管601呈向上九十度折弯状分布,进气管601进气口处设有防水透气膜,从而使得循环泵503在抽取储液箱6内部冷却液时更加可靠;储液箱6右端面上部右端面呈均匀状设有条形散热片,且储液箱6后端面上部连接有加液管602,加液管602也呈向上九十度折弯状分布,且加液管602加液口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当需要对储液箱6内部加注冷却液时,只需将密封盖拧松取下,然后通过加液管602进行加注即可。
39.在另一实施例中,传动轴504外部下端固定有散热扇叶,且散热扇叶外部设有防护网罩,从而在传动轴504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散热扇叶进行旋转,然后通过旋转状态下的散热扇叶,从而使得循环泵503上的电机上部能够得到有效的吹风散热作用。
40.所述继电器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1.当本继电器需要从配电箱内部拆下时,首先通过手动将滑动导杆403上的拉动柱向前拉动,使滑动导杆403带动插接部4向前移动,然后通过插接部4带动两根插接柱402向前移动,从而使两根插接柱402从插接板203上开设的两个插接孔内拔出,从而使底座2在固定板件1前侧失去固定作用,然后将底座2向下滑动较短的一段距离后,再将底座2向前滑动拆下即可,从而将底座2和外壳3一同拆下;
42.通过外设控制器将循环泵503启动,当外壳3内部产生热量后,通过四根吸热管件502外壁将外壳3内部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循环泵503将储液箱6内部冷却液经第二框形管505输送至四根吸热管件502内,然后在流动的冷却液的作用下,将四根吸热管件502外壁热量带走,并经过第二框形管505再次流回储液箱6内部,然后通过储液箱6上的散热片将储液箱6进入的带有热量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43.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