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34716发布日期:2023-09-21 20:5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软包装电芯具有容量高、重量轻、性能安全、不易爆炸等优点,基于这些优点,现行使用的移动设备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软包装电芯作为电源。移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充电等常规操作对电芯有较高的刚性要求,而软包装电芯电极引出件刚性不足,当电极与外部整机进行连接时,电极难以支撑整个电芯的重量,使得电极与整机连接不稳定,甚至导致电极产生弯折,难以直接与整机实现机械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提高电极引出件与的刚性。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和电极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围合有容纳腔,所述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一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法兰部嵌合卡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第一法兰部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朝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

4、通过将第一电极的第一法兰部与壳体的第二部分嵌合卡接,第一法兰部可起到限位作用,并且第一法兰部可增大第一电极与壳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第一电极与壳体的抓合力及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第一电极与壳体连接的稳定性,使得第一电极具有足够的刚性强度以支撑整个电化学装置。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插接部和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二法兰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法兰部嵌合卡接于所述第二部分内,所述第二法兰部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插接部朝背离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

6、第二法兰部可起到限位作用,并且第二法兰部可增大第二电极与壳体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第二电极与壳体的抓合力及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第二电极与壳体连接的稳定性,使得第二电极具有足够的刚性强度以支撑整个电化学装置。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宽度;和/或,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高度。

8、所述第二插接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宽度;和/或,沿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9、两个法兰部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的尺寸大于插接部的尺寸,使得两个法兰部可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以增大上述两个电极与壳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极与壳体的抓合力及结合强度,从而提高电极与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厚度为0.05~3毫米;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法兰部的两侧抵接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0.1~3毫米。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厚度为0.05~3毫米;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法兰部的两侧抵接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0.1~3毫米。

11、足够的第一胶层厚度,可有效保证第二部分的承力稳定,以减少第二部分的变形或断裂;第二胶层同理。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卡接腔和第一伸出孔。所述第一卡接腔与所述第一法兰部相匹配,所述第一法兰部嵌合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腔,所述第一卡接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伸出孔与所述第一插接部相匹配,所述第一插接部从所述第一伸出孔伸出并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

13、所述第二部分还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卡接腔和第二伸出孔。所述第二卡接腔与所述第二法兰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法兰部嵌合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腔,所述第二卡接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伸出孔与所述第二插接部相匹配,所述第二插接部从所述第二伸出孔伸出并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

14、第一卡接腔与第一法兰部相匹配,使得第一法兰部与第一卡接腔的内壁完全贴合,以进一步增大第一法兰部与第二部分的接触面,保证第一电极与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同理,第一伸出孔与第一插接部相匹配,第一伸出孔的内壁与第一插接部完全贴合,以增大第一插接部与第二部分的接触面,且第一伸出孔可对第一插接部进行限位,保证第一插接部完全沿第一伸出孔伸出;第二卡接腔和第二伸出孔同理。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法兰部和第一卡接腔均为多个,沿所述第一卡接腔至第一伸出孔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一法兰部依次层叠设置,沿垂直于所述多个第一法兰部的层叠方向,相邻两个第一法兰部具有不同的长度,每个第一法兰部均卡接于一个相匹配的第一卡接腔。和/或,所述第二法兰部和第二卡接腔均为多个,沿所述第二卡接腔至第二伸出孔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二法兰部依次层叠设置,沿垂直于所述多个第二法兰部的层叠方向,相邻两个第二法兰部具有不同的长度,每个第二法兰部均卡接于一个相匹配的第二卡接腔。

16、通过设置多层叠加的第一法兰部以增加整体第一法兰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可缓解第一法兰部发生变形。并且,相邻两个第一法兰部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得每个较长的第一法兰部的两侧都存在第一胶层,以抵接支撑较长的第一法兰部,足够多的第一胶层,可有效保证第二部分的承力稳定,以减少第二部分的变形或断裂;多层叠加的第二法兰部同理。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均用于插接外部设备,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与外部设备卡接。

18、外部设备的插接孔内可设置弹性凸部,当第一插接部朝外部设备的插接孔插接时,第一插接部的头端推抵并挤压第一弹性凸部,第一弹性凸部压缩后使得第一插接部可继续向插接孔内插接,待到第一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一插接孔内时,则第一弹性凸部则刚好嵌合卡接于第一凹槽内,使得第一插接部插接固定于外部设备的第一插接孔内,以提高第一电极与外部设备的抓合力及结合强度。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且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电极包括第三插接部和第三法兰部,所述第四电极包括第四插接部和第四法兰部,所述第三法兰部和第四法兰部均嵌合卡接于所述第三部分内且所述第三法兰部和第四法兰部均连接于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表面。

20、壳体的两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均设置电极,使得多个电化学装置可进行串联,串联时,第一电极可与第三电极相接,第二电极可与第四电极相接;并且由于壳体的两端均设置电极,使得一个电化学装置可插接两个外部设备,以同时对两个外部设备进行供电。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化学装置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固定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一绝缘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绝缘件固定于所述第三部分且所述第二绝缘件抵接于所述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之间。

22、第一绝缘件用于支撑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两个插接部插接于外部设备时,可有效提高两个插接部整体插接的稳定性;第二绝缘件同理。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化学装置。

2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