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额外电源及电路的电池包低温自适应加热方法及装置

文档序号:30495410发布日期:2022-06-22 04:0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需额外电源及电路的电池包低温自适应加热方法及装置

1.本发明涉及电池包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环境下电池包加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低温环境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可用能量及峰值功率将大幅度衰退,降低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和操作性能。低温加热是改善电池性能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外部加热通常指采用空气、液体、相变材料或者电热丝等介质在电池外部产生热量并传递到电池而进行加热的方法,具有稳定性高和易于控制的优点。但具有低加热速率、低能量利用率以及热不一致程度高的缺点。内部加热方法可克服上述缺点,为电池低温加热提供可行的方法。现有的内部加热通常增加外部电源以及额外电路来提供施加在电池两端用于产热电化学热的加热电流,并且很少考虑电池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快速变化的动态特性,进而未能获取最大加热速率。
3.因此,本发明为降低内部加热装置的复杂度及成本,并改善加热性能,提出了一种无需额外电源及电路的电池包低温自适应加热方法及装置。所提出的加热方法充分利用了功率再分配电池包其驱动电路的独立可控性,通过在线估计电池状态更新加热电流,可实现电池高效、快速、无损内部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无需额外电源及电路的电池包低温自适应加热方法及装置,充分利用功率再分配电池包的驱动电路设计一种可跟随电池不同温度特性自适应调节加热电流的双向脉冲加热方法,通过由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反复充放电所产生的电化学热进而加热电池。
5.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无需额外电源及电路的电池包低温自适应加热方法及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s1:设计电池包低温加热装置,具体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功率单元,其中每个电池功率单元都可作为独立的低温自加热器使用,包含一个单体电池和与其相连接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7.步骤s2:获取当前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等测量数据并基于双容积卡尔曼滤波器预测电池荷电状态、内部温度以及最大加热电流;
8.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最大加热电流值以及模糊逻辑自适应调控双向脉冲加热电流的幅值和占空比;
9.步骤s4:设计加热电流滑模控制器,追踪所设计的脉冲加热电流参考值,进行电池内部自加热。
10.步骤s5:基于步骤s2估计的内部温度以及测量温度判断电池是否达到预设加热温
度目标,若达到则停止加热;若否则跳转到步骤s2。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功率再分配电池包的驱动电路拓扑创新的提出了一种无需增加任何元器件即可完成电池低温内部加热的装置,降低了电池低温加热设备的复杂度及成本,同时实现了高能量效率和高加热效率,并避免了低温操作所造成的电池加速老化。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功率再分配电池包加热装置架构框图;
13.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自适应加热方法原理图;
1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双容积卡尔曼滤波器的电池状态及参数估计流程图;
1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电热耦合模型原理框图;
1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向脉冲加热电流及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中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其他研究人员,还可根据本发明获得其他类似附图而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18.本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无需增加额外设备的电池低温加热装置及自适应控制方法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所示的bpu指电池功率单元,在电池包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调节电池功率输出的作用,而在低温加热过程中作为电池双向脉冲加热器对电池进行自加热。此外,由于此电池包中每个bpu的电路拓扑配置相同,对采用bpu进行电池低温加热的操作都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仅采用bpui进行技术说明,即第i个电池功率单元。
19.特别的,本实施例的实施流程具体分为以下几步:
20.(a)、根据图3所示的基于双容积卡尔曼滤波的电池状态及参数联合估计算法获取电池荷电状态、核心温度与电池等效参数;
21.其中,(a)包括以下过程:
22.a1、首先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和热集总模型建立电池电热耦合状态空间模型。如图4所示,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内阻极化电阻和极化电容组成,其中是极化电阻两端的电压,而热集总模型由两个热容和热阻级联构成。当然,本领域人员也可以将其所熟知的其他模型替换为上述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热模型。为建立电热耦合模型,令k时刻的状态变量为和控制变量为其中zi表示电池荷电状态,表示电池电流,而和分别为电池内部温度、核心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则:
[0023][0024]
其中,
[0025][0026][0027]
式中,δt为采样间隔时间;是时间常数;ηb和分别表示电池库伦效率和额定容量;开路电压是与电池荷电状态zi直接相关的函数;电池表面热容核心热容热传导电阻和对流电阻是a123 26650磷酸铁锂电池热集总模型参数,其值分别为62.7j/w、1.94j/w、4.5k/w和15k/w。
[0028]
a2、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的传递函数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双性变换获取电池参数估计状态空间方程:
[0029][0030]
式中,a
θ
为一个3x3的单位对角矩阵;为实时测量的电池端电压;和定义如下:
[0031][0032]
进一步地,式(3)中的参数向量与电池一阶rc等效电路参数具有如下关系:
[0033][0034]
a3、采用双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电池荷电状态、内部温度以及电池参数:首先初始化状态量和协方差矩阵等参数,其次对电池参数进行先验估计,分别计算和传播容积点,并估计电池参数误差协方差:
[0035][0036][0037][0038]
式中,是协方差矩阵的cholesky分解;n
θ
表示参数向量的个数,即n
θ
=4。计
算和传播电池状态时间更新的容积点,并估计电池状态误差协方差:
[0039][0040][0041][0042]
式中,是协方差矩阵的cholesky分解;n
x
表示电热耦合模型状态向量的个数,即n
x
=4。通过测量值更新电池参数进行后验估计,即传播容积点并预测测量值、估计测量值的自协方差和互协方差:
[0043][0044]
计算卡尔曼增益并更新电池参数和误差协方差:
[0045][0046]
式中,为电池端电压实时测量值。
[0047]
然后,根据以上获取的电池参数更新电池电热耦合状态空间模型矩阵
[0048]
根据电池电压和温度测量值更新电池状态,依次计算测量自协方差和互协方差:
[0049][0050]
式中,定义最后,计算卡尔曼增益并更新电池状态及误差协方差:
[0051]
[0052]
式中,是实际测量的电池端电压和表面温度所构成的二维列向量。
[0053]
(b)、根据步骤(a)得到的电池状态及参数在线预测最大加热电流:本发明基于电池多状态约束方法获取可用的最大加热电流,其中具体考虑了电池电流约束、终端电压约束、荷电状态约束以及直流阻抗约束。用于低温加热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可通过下式获得:
[0054][0055]
式中,表示由生产商规定的电池最大充放电电流;和分别表示基于荷电状态约束、终端电压约束以及直流阻抗约束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可分别根据以下式子得到:
[0056][0057][0058][0059]
式中,和分别表示电池充放电直流内阻;v
b,max
和v
b,min
分别为a123 26650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压上下限,即3.6v和2.0v。
[0060]
(c)、根据步骤(b)得到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值以及模糊逻辑自适应调控双向脉冲加热电流的幅值和占空比。在低温加热过程中,电池功率单元中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周期性地工作在升压模式和降压模式。图5展示了电池低温加热过程中的电池电流、电池电压和电容电压变化曲线。步骤(b)中得到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分别确定图5中电流曲线的上下幅值。加热周期δt被设置为1秒,而占空比(即放电时间与加热周期的比值:δt1/δt)随双向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容电压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以确保低温自加热过程的持续稳定进行。本发明采用了以参考电压和电容电压均值之差及变化率为输入、占空比的变化率为输出的模糊逻辑(如图2所示)对加热占空比进行自适应调节。
[0061]
(d)、采集实时的电池电流并与所设计的最大加热电流对比,通过电流滑模控制器
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对电池进行双向脉冲充放电,进而实现电池低温自适应自热。其中,滑模控制器的控制率如下所示:
[0062][0063]
式中,和表示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于升压模式和降压模式的占空比。其中,和分别定义了对应于充放电过程的滑模面:
[0064][0065]
式中,表示在μ时刻获得的电池采样电流,其所对应的时间尺度δμ远小于加热周期时间δt,本实施例中定义δμ=5
×
10-5
秒。
[0066]
(e)、判断电池内部温度是否达到目标值,若达到则停止加热;否则跳转到第一步重新预测电池状态并更新最大充放电电流值,循环进行电池低温加热。
[0067]
综上,本实施例基于功率再分配电池包设计了一种无需额外电源及电路的低温自适应加热系统;基于双容积卡尔曼和多状态约束方法分别预测电池荷电状态、内部温度和最大充放电电流;采用模糊逻辑和滑模控制器动态自适应调节加热占空比并控制电池电流追踪所预测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参考值,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加热效果,并降低了电池低温加热过程的老化。
[0068]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069]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070]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071]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07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