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7857发布日期:2022-10-04 22:2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具备有浮动构造的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


背景技术:

2.于先前技术中,存在有具备有浮动构造的形态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是使连接器彼此相互对置并嵌合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并将连接器的壳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壳体本体而设为可动。在此种形态的连接器中,为了对起因于从该连接器所产生的电磁波或者是由外部所造成的电磁波而导致的噪声进行抑制,会有将连接器的壳体的特定范围以金属制的屏蔽来覆盖的情形。
3.作为具备有上述一般的浮动构造并将壳体的特定范围以屏蔽来作了覆盖的连接器,周知有下述一般的浮动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具备有:可动侧壳体,被形成有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固定侧壳体,将前述可动侧壳体可相对移动地支承;接点,横跨前述可动侧壳体与前述固定侧壳体地而被支承,并当与前述对方连接器作了嵌合时,与前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接点接触;遮蔽壳,横跨前述可动侧壳体与前述固定侧壳体地而被安装,该浮动连接器,构成为通过在使前述接点横跨前述可动侧壳体与前述固定侧壳体地而被作了支承的状态下,朝向与前述嵌合方向相正交的特定方向进行弹性变形,来成为能够使前述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前述固定侧壳体而在前述特定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前述遮蔽壳,具备有:可动侧壳部,被固定于前述可动侧壳体处,并覆盖前述可动侧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侧壳部,被固定于前述固定侧壳体处,并覆盖前述固定侧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壳部,将前述可动侧壳部与前述固定侧壳部连结,前述弹性壳部构成为能够追随于相对于前述固定侧壳体的前述可动侧壳体的前述特定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而在前述特定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
4.于在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连接器中,作为屏蔽使用有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遮蔽壳。遮蔽壳被固定在可动侧壳体与固定侧壳体的双方处,当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将可动侧壳部与固定侧壳部连结的弹性壳部成为进行弹性变形。[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8518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0006]
然而,在上述的连接器中,由于采用“当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在遮蔽壳中的弹性壳部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的构成,因此,有必要将弹性壳部相较于在遮蔽壳中的弹性壳部的周围的场所而形成为较细的宽幅。其结果,覆盖连接器的遮蔽壳的面积变小,而会有无法充分地对起因于从连接器所产生的电磁波或者是由外部所造成的电磁波而导致的噪声进行抑制并导致无法发挥遮蔽效果的可能性。
[0007]
又,在上述的连接器中,由于遮蔽壳被固定在可动侧壳体与固定侧壳体的双方处,因此,当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由于遮蔽壳也会追随于此移动而进行位移,因此,遮蔽壳成为无法将连接器的周围充分地覆盖,而会有无法充分地对起因于从连接器所产生的电磁波或者是由外部所造成的电磁波而导致的噪声进行抑制并导致无法发挥遮蔽效果的可能性。
[0008]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此种问题所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有浮动构造的连接器中而能够充分地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的连接器。[用以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
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构成为:具备有:箱状的固定侧壳体,具有在长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的第1侧壁部、和在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的第2侧壁部;可动侧壳体,具备有嵌合部、突出设置部以及平板状的一对的被支承部,该嵌合部被插入至前述一对的第1侧壁部与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所形成的开口空间内,并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该突出设置部以在前述嵌合部内延伸存在于前述长边方向上的方式被突出设置,该平板状的一对的被支承部朝前述嵌合部的短边方向外侧而于水平方向上延伸存在,并被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的上表面所支承;接点,使其中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前述第2侧壁部的其中一方处并使另外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前述突出设置部处,并且与前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接点接触;遮蔽构件,具备有第1遮蔽部、第2遮蔽部以及第3遮蔽部,该第1遮蔽部被固定于前述固定侧壳体处,并覆盖前述一对的第1侧壁部,该第2遮蔽部被固定在前述固定侧壳体处,并覆盖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该第3遮蔽部被与前述第1遮蔽部以及前述第2遮蔽部连结,并覆盖前述被支承部;以及一对的接地片,具备有一对的水平平板部、第1弹性片部、垂直平板部以及第2弹性片部,该一对的水平平板部被设置在前述可动侧壳体的前述一对的被支承部处,该第1弹性片部被设置在前述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其中一方的端部处,并以按压其中一方的前述第2遮蔽部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该垂直平板部覆盖前述嵌合部的内表面,并被形成有开口部,并且相对于前述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方的端部而被垂直地连结,该第2弹性片部被设置在前述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方的端部处,并以从前述垂直平板部突出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在将前述可动侧壳体安装于前述固定侧壳体处的状态下,前述嵌合部在前述开口空间内相对于前述一对的第1侧壁部以及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而进行相对移动,伴随于此,前述第1弹性片部通过与从前述第2遮蔽部起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相对应的推压力,而按压前述第2遮蔽部。
[0010]
在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当需要使遮蔽板进行弹性位移的情况时,有必要以使弹性位移部容易进行位移的方式来构成为相较于周边部位而更为细长。但是,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当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由于接地片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与遮蔽构件之间的接触被维持,因此,并不需要在遮蔽构件自身处而设置可动的弹性位移部。故而,并不会发生“在遮蔽构件处设置可动的弹性位移部,弹性位移部进行位移,而成为无法将插座连接器的周围充分地覆盖”的情形,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011]
又,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由于遮蔽构件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处,因此,当可动侧壳体为可动并进行浮动时,遮蔽构件并非为可动。故而,并不会发生“起因于遮蔽构件自身为可动一事,而成为无法将插座连接器的周围通过遮蔽构件来充分地覆盖”的情形,而能够
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012]
在上述的构成的插座连接器中,亦可构成为:前述接地片,具备有与构成前述接点的接触销的个数相对应的数量的多个前述第1弹性片部。
[0013]
从遮蔽效果的观点上来看,若是构成接点的接触销的个数变得越多,则使通过遮蔽构件或接地片来将接点覆盖的场所增加一事是理想的。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由于采用若是构成接点的接触销的个数变得越多则使接地片所具有的第1弹性片部更加增多的构成,而能够使通过遮蔽板或接地片来将接点覆盖的场所增加,因此,能够将插座连接器的周围充分地覆盖,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014]
在上述的插座连接器中,亦可构成为:前述可动侧壳体,具备有保持前述接点的前述其中一方的端部的可动侧保持沟,前述固定侧壳体,具备有保持前述接点的前述另外一方的端部的固定侧保持沟。
[0015]
通过此构成,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通过在可动侧壳体处设置可动侧保持沟,并在固定侧壳体处设置固定侧保持沟,由于能够将接点的两端部安定地保持,因此,能够使插座连接器的电性连接安定化。
[0016]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中,亦可构成为:具备有插座连接器、和与前述插座连接器相嵌合的插头连接器,并使前述插座连接器与前述插头相互嵌合所成,其特征为:前述插座连接器,具备有:箱状的固定侧壳体,具有在长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的第1侧壁部、和在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的第2侧壁部;可动侧壳体,具备有嵌合部、突出设置部以及平板状的一对的被支承部,该嵌合部被插入至前述一对的第1侧壁部与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所形成的开口空间内,并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该突出设置部以在前述嵌合部内延伸存在于前述长边方向上的方式被突出设置,该平板状的一对的被支承部,朝前述嵌合部的短边方向外侧而于水平方向上延伸存在,并被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的上表面所支承;接点,使其中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前述第2侧壁部的其中一方处并使另外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前述突出设置部处,并且与前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接点接触;遮蔽构件,具备有第1遮蔽部、第2遮蔽部以及第3遮蔽部,该第1遮蔽部被固定于前述固定侧壳体处,并覆盖前述一对的第1侧壁部,该第2遮蔽部被固定在前述固定侧壳体处,并覆盖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该第3遮蔽部被与前述第1遮蔽部以及前述第2遮蔽部连结,并覆盖前述被支承部;以及一对的接地片,具备有一对的水平平板部、第1弹性片部、垂直平板部以及第2弹性片部,该一对的水平平板部被设置在前述可动侧壳体的前述一对的被支承部处,该第1弹性片部被设置在前述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其中一方的端部处,并以按压其中一方的前述第2遮蔽部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该垂直平板部覆盖前述嵌合部的内表面,并相对于前述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方的端部而被垂直地连结,该第2弹性片部被设置在前述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方的端部处,并以从前述垂直平板部突出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在将前述可动侧壳体安装于前述固定侧壳体处的状态下,前述嵌合部在前述开口空间内相对于前述一对的第1侧壁部以及前述一对的第2侧壁部而进行相对移动,伴随于此,前述第1弹性片部通过与从前述第2遮蔽部起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相对应的推压力,而按压前述第2遮蔽部,前述插头连接器,具备有:插头壳体,与前述可动侧壳体相嵌合;插头接点,被前述插头壳体所保持,并与前述插座接点相接触;以及插头屏蔽,被固定于前述插头壳体处,并将前述插头壳体的特定范围覆盖,前述接地片构成为在前述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前述固定侧壳体进行相对
移动时,朝特定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并维持与前述插头屏蔽之间的接触。
[0017]
在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当需要使遮蔽构件进行弹性位移的情况时,有必要以使弹性位移部容易进行位移的方式来构成为相较于周边部位而更为细长。但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组,当可动侧壳体相对于固定侧壳体而进行相对移动时,由于接地片在特定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与遮蔽构件以及插头遮蔽板之间的接触被维持,因此,并不需要在遮蔽构件以及插座遮蔽板自身处而设置可动的弹性位移部。故而,并不会发生“在遮蔽构件以及插头遮蔽构件处设置可动的弹性位移部,弹性位移部进行位移,而成为无法将连接器组的周围充分地覆盖”的情形,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018]
又,本发明的连接器组,由于遮蔽构件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处,因此,当可动侧壳体为可动并进行浮动时,遮蔽板并非为可动。故而,并不会发生“起因于遮蔽构件自身为可动一事,而成为无法将连接器组的周围通过遮蔽构件来充分地覆盖”的情形,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发明效果]
[0019]
若依据本发明,则能够在具备有浮动构造的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中,充分地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对于使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作了嵌合的状态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固定侧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可动侧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固定侧壳体上而设置了可动侧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被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处的插座接点的立体图。图7是覆盖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遮蔽构件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接地片的立体图,图8(a)、(d)是对于从与图9相同的视点来作了观察的状态进行图示,图8(b)、(c)是对于相对于图9而从y轴方向的相反侧来作了观察的状态进行图示。图9是将本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的接地片设置于图5中所示的可动侧壳体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a)是从斜上方侧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图10(b)是从斜下方侧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图11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壳体的立体图。图12是覆盖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头连接器的遮蔽构件的立体图,图12(a)是从与图10(a)相同的侧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图12(b)是从相反侧的面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图13是对于使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作了嵌合的状态进行图示的俯视图。图14是在图13中的嵌合状态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沿着a-a剖面的剖面
图。图15是当在图13中的嵌合状态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处而使可动侧壳体在连接器内作了移动时的沿着a-a剖面的剖面图,图15(a)对于可动侧壳体靠向左侧的状态进行图示,图15(b)对于可动壳体靠向右侧的状态进行图示。图16是在图13中的嵌合状态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a-a剖面的立体图。图17是在图13中的嵌合状态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b-b剖面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连接器(连接器组)10:插座连接器20:固定侧壳体21,22:短边侧侧壁(第1侧壁部)23,24:长边侧侧壁(第2侧壁部)25:开口部28d2:接点保持沟40:可动侧壳体41,42:被支承部43:嵌合部44:突出设置部44a:接点保持沟60:插座接点(接点)60a,60b:接点列61:接触销70:遮蔽构件71,72:遮蔽板(第1遮蔽部)73,74:遮蔽板(第2遮蔽部)75:遮蔽板(第3遮蔽部)80:接地片81,91:水平平板部82,92:垂直平板部83a,83b,83c:弹性片部(第1弹性片部)84a,84b,84c,84d:开口部85a,85b,85c,85d:弹性片部(第2弹性片部)93a,93b,93c:弹性片部(第1弹性片部)94a,94b,94c,94d:开口部95a,95b,95c,95d:弹性片部(第2弹性片部)100:插头连接器110:插头壳体114d:接点保持沟115:插头侧嵌合部120:插头接点130,140:插头屏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参考图1~图12,对于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进行说明。首先,针对连接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
[0022]
图1是连接器1的立体图。相互正交的3维坐标轴x轴、y轴、z轴的各方向,如同在该图中所示一般,于以下的其他图面中,亦为相同。亦将z轴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并将与xy平面相平行的方向称作水平方向。连接器1,具备有插座连接器10、和与插座连接器10相嵌合并导通的插头连接器100。连接器1例如作为将一对的平行的电路基板彼此电性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而起作用。
[0023]
(插座连接器)图2是对于插座连接器1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相互正交的3维坐标轴x轴、y轴、z轴的各方向,如同在该图中所示一般。插座连接器10具备有固定侧壳体20、可动侧壳体40、接点60、遮蔽构件70、以及接地片80、90(参照图8、9)。插座连接器10构成为以使接点60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00的接点接触的方式,而与身为对方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00相嵌合并形成连接器1。
[0024]
(固定侧壳体)图3是对于身为构成插座连接器10的壳体的一部分的固定侧壳体2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相互正交的3维坐标轴x轴、y轴、z轴的各方向,如同在该图中所示一般。固定侧壳体20是箱状的壳体,并具备有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短边侧侧壁21和短边侧侧壁22、以及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长边侧侧壁23和长边侧侧壁24。
[0025]
固定侧壳体20,构成连接器1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构成下方侧,并被安装在外部的基板s(参照图14)处而被固定,并且成为以能够与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而被支承。固定侧壳体20例如是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制。
[0026]
通过身为固定侧壳体20的各侧壁的短边侧侧壁21、22以及长边侧侧壁23、24而被包围的空间,形成有开口部25。开口部25,构成本发明的开口空间。在开口部25处,后述的接点60以及可动侧壳体40处被插入。开口部25通过身为各侧壁的短边侧侧壁21、22以及长边侧侧壁23、24而对于可动侧壳体40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亦即是,可动侧壳体40的移动范围是开口部25的范围内。
[0027]
短边侧侧壁21在图3中的x轴方向上而与短边侧侧壁22相对置,并构成固定侧壳体20的壁面的一部分。上表面部21a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上表面部21a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侧面部21e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纸面的面前侧的面。侧面部21e被遮蔽构件70所覆盖。侧面部21f构成与侧面部21e而为y轴的相反侧的面。侧面部21f被遮蔽构件70所覆盖。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的下面部21b,成为与外部的基板s(参照图14)相对置的面。
[0028]
外表面部21c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x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外表面部21c被遮蔽构件70所覆盖。在外表面部21c的中央附近的下侧部分处,被设置有与遮蔽构件70相卡合的屏蔽卡合部21c1。在短边侧侧壁21的y轴方向的两端处,被设置有与遮蔽构件70相卡合的屏蔽卡合部21c2与屏蔽卡合部21c3。
[0029]
在本实施形态中,虽将各屏蔽卡合部21c1、21c2、21c3如同上述一般地来设置,但是,设置屏蔽卡合部的位置以及所设置的个数,并不被限定,而亦可采用其他的态样。
[0030]
内表面部21d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x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内表面部21d与后述的短边侧侧壁22、长边侧侧壁23、长边侧侧壁24的内表面一同地而区划出开口部25。
[0031]
脚部21g被设置在屏蔽卡合部21c2的下方,并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下端的一部分。脚部21g成为与基板s相对置,并支承固定侧壳体20。脚部21h被设置在屏蔽卡合部21c3的下方,并构成短边侧侧壁21的下端的一部分。脚部21h成为与基板s相对置,并支承固定侧壳体20。
[0032]
短边侧侧壁22在图3中的x轴方向上而与短边侧侧壁21相对置,并构成固定侧壳体20的壁面的一部分。
[0033]
上表面部22a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上表面部22a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侧面部22e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纸面的面前侧的面。侧面部22e被遮蔽构件70所覆盖。侧面部22f构成与侧面部22e而为y轴的相反侧的面。侧面部22f被遮蔽构件70所覆盖。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的下面部22b,成为与外部的基板s相对置的面。
[0034]
外表面部22c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x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外表面部22c被遮蔽构件70所覆盖。在外表面部22c的中央附近的下侧部分的于x轴方向上而与屏蔽卡合部21c1相对置的位置处,被设置有与遮蔽构件70相卡合的未图示的屏蔽卡合部。在短边侧侧壁22的y轴方向的两端处,于在x轴方向上而与屏蔽卡合部21c2以及屏蔽卡合部21c3相对置的位置处,分别被设置有与遮蔽构件70相卡合的屏蔽卡合部22c2以及屏蔽卡合部22c3。
[0035]
在本实施形态中,虽将各屏蔽卡合部22c2、22c3如同上述一般地来设置,但是,设置屏蔽卡合部的位置以及所设置的个数,并不被限定,而亦可采用其他的态样。
[0036]
内表面部22d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x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内表面部22d与内表面部21d以及后述的长边侧侧壁23、长边侧侧壁24的内表面一同地而区划出开口部25。
[0037]
脚部22g被设置在屏蔽卡合部22c2的下方,并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下端的一部分。脚部22g成为与基板s相对置,并支承固定侧壳体20。未图示的脚部被设置在屏蔽卡合部22c3的下方,并构成短边侧侧壁22的下端的一部分。脚部成为与基板s相对置,并支承固定侧壳体20。
[0038]
长边侧侧壁23在图3中的y轴方向上而与长边侧侧壁24相对置,并构成固定侧壳体20的壁面的一部分。长边侧侧壁23通过两端部26、27以及中央部28而被构成。
[0039]
两端部26分别被与短边侧侧壁22连结,两端部27分别被与短边侧侧壁21连结。在中央部28的x轴方向的两侧处,分别被设置有两端部26以及两端部27。在本实施形态中,两端部26与两端部27是相同的形状,但是,亦可为相异的形状。
[0040]
上表面部26a构成两端部26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上表面部26a成为将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可相对移动地支承。下面部26b构成两端部26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下面部26b成为被安装于外部的基板s处并被固定的部位。两端部26在下面部26b处具备有被形成为略直方体状并被固定在外部的基板s处的脚部26b1。两端部26的下面部26b的中的脚部26b1并未与基板s相接触的部分,在与基板s之间而形成有间隙。
[0041]
下面部26b朝向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朝向外侧而有所突出,并在自身与外表面部26c之间,而具备有能够于z轴方向、亦即是于垂直方向上而使后述的遮蔽构件70的一部分插通并卡合的屏蔽卡合部26b2。
[0042]
外表面部26c构成两端部26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外表面部26c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构成两端部26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的内表面部26d与后述的内表面部27d、28d一同地而构成区划出开口部25的壁面的一部分。
[0043]
上表面部27a构成两端部27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上表面部27a成为将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可相对移动地支承。下面部27b构成两端部27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下面部27b成为与外部的基板s相对置的面。两端部27在下面27b处具备有被形成为略直方体状并与外部的基板s相接的脚部27b1。两端部27的下面部27b的中的并不存在有脚部27b1的部分在与基板s之间而形成有间隙。
[0044]
下面部27b朝向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朝向外侧而有所突出,并在自身与外表面部27c之间,而具备有能够于z轴方向、亦即是于垂直方向上而使后述的遮蔽构件70的一部分插通并卡合的屏蔽卡合部27b2。
[0045]
外表面部27c构成两端部27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外表面部27c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构成两端部27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的内表面部27d与内表面部26d以及后述的内表面部28d一同地而构成区划出开口部25的壁面的一部分。
[0046]
中央部28被设置在两端部26与两端部27之间。上表面部28a构成中央部28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上表面部28a成为将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可相对移动地支承。上表面部28a的上表面位置成为较相邻的两端部26、两端部27的上表面位置而更高,但是,并非绝对被限定于此构成。上表面部28a的上表面位置,亦可为较两端部26、两端部27的上表面位置而更低的位置,亦可为相同的高度。
[0047]
下面部28b构成中央部28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下面部26b,其z轴方向高度成为较上述的相邻的两端部26、27的脚部26b、27b1而更高,并在与基板s之间而形成有间隙。在此间隙中,能够插通后述的接点60的接触销61。
[0048]
构成中央部28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的外表面部28c,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外表面部28c以从两端部26、27的外表面部26c、27c起而在y轴方向上进行特定的深度h的凹陷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与两端部26、27一同地而形成凹部28c1。后述的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83a~83c进入至凹部28c1中,将外表面部28c覆盖的遮蔽构件70与弹性片部83a~83c成为接触。
[0049]
在构成中央部28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的内表面部28d处,被设置有接点收容凹部28d1(参照图14)以及接点保持沟28d2(参照图14)。
[0050]
接点收容凹部28d1是与后述的接点60的形状相互配合地而构成为能够收容接点60的凹部,并通过内表面部28d与两端部29、27而被包围并被形成。在接点收容凹部28d1内,被设置有将后述的接点60的各接触销61保持的接点保持沟28d2。接点保持沟28d2与接点60的各接触销61的形状、尺寸相互配合地而被设置。又,关于接点保持沟28d2的沟数、节距,亦因应于接点60的接触销61的个数、间隔而被设置。
[0051]
在本实施形态中,接点保持沟28d2使能够保持20根的量的接触销61的沟以略等间隔而被设置,但是,沟的数量并非绝对为被限定于此,而亦可设置更为多数的沟。
[0052]
长边侧侧壁24在图3中的y轴方向上而与长边侧侧壁23相对置,并构成固定侧壳体20的壁面的一部分。长边侧侧壁24通过两端部30、31以及中央部32而被构成。
[0053]
两端部30被与短边侧侧壁22连结,两端部31被与短边侧侧壁21连结。在中央部32
的x轴方向的两侧处,分别被设置有两端部30以及两端部31。在本实施形态中,两端部30与两端部31是相同的形状,但是,亦可为相异的形状。
[0054]
构成两端部30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的上表面部30a,成为将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可相对移动地支承。构成两端部30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的未图示的下面部,成为与外部的基板s相对置的面。两端部30在下面部处具备有被形成为略直方体状并被固定在外部的基板s处的未图示的脚部。两端部30的下面部的中的脚部并未与基板s相接触的部分,在与基板之间而形成有间隙。
[0055]
两端部30的下面部朝向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朝向外侧而有所突出,并在自身与外表面30c之间,而具备有能够于z轴方向、亦即是于垂直方向上而使后述的遮蔽构件70的一部分插通并卡合的未图示的屏蔽卡合部。
[0056]
构成两端部30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的外表面30c,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构成两端部30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的内表面部30d,与后述的内表面31d、32d一同地而构成区划出开口部25的壁面的一部分。
[0057]
构成两端部31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的上表面部31a,成为将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可相对移动地支承。构成两端部31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的未图示的下面部,成为与外部的基板s相对置的面。两端部31在下面部处具备有被形成为略直方体状并与外部的基板s相接的未图示的脚部。两端部31的下面部的中的并不存在有脚部的部分,在与基板s之间而形成有间隙。
[0058]
两端部31的下面部,朝向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朝向外侧而有所突出,并在自身与外表面31c之间,而具备有能够于z轴方向、亦即是于垂直方向上而使后述的遮蔽构件70的一部分插通并卡合的未图示的屏蔽卡合部。
[0059]
构成两端部31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的外表面31c,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构成两端部31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的内表面31d,与内表面30d以及后述的内表面32d一同地而构成区划出开口部25的壁面的一部分。
[0060]
中央部32,被设置在两端部30与两端部31之间。构成中央部32的z轴的正方向、亦即是上方侧的面的上表面部32a,成为将后述的可动侧壳体40可相对移动地支承。上表面部32a的上表面位置,成为较相邻的两端部30、两端部31的上表面位置而更高,但是,并非绝对被限定于此构成。上表面部32a的上表面位置,亦可为较两端部30、两端部31的上表面位置而更低的位置,亦可为相同的高度。
[0061]
构成中央部32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下方侧的面的未图示的下面部,其z轴方向高度成为较上述的相邻的两端部30、31的脚部而更高,并在与基板s之间而形成有间隙。在此间隙中,能够插通后述的接点60的接触销61。
[0062]
构成中央部32的y轴的正方向、亦即是外侧的面的外表面部32c,被后述的遮蔽构件70所覆盖。外表面部32c,以从两端部30、31的外表面30c、31c起而在y轴方向上进行特定的深度h的凹陷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与两端部30、31一同地而形成凹部32c1(参照图14)。后述的接地片90的弹性片部93a~93c,进入至凹部32c1中,将外表面部32c覆盖的遮蔽构件70与弹性片部93a~93c成为接触。
[0063]
在构成中央部32的y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内侧的面的内表面部32d处,被设置有接点收容凹部32d1以及接点保持沟32d2。
[0064]
接点收容凹部32d1是与后述的接点60的形状相互配合地而构成为能够收容接点60的凹部,并通过内表面部32d与两端部30、31而被包围并被形成。在接点收容凹部32d1内,被设置有将后述的接点60的各接触销61保持的接点保持沟32d2。接点保持沟32d2,与接点60的各接触销61的形状、尺寸相互配合地而被设置。又,关于接点保持沟32d2的沟数、节距,亦因应于接点60的接触销61的个数、间隔而被设置。
[0065]
在本实施形态中,接点保持沟32d2,使能够保持20根的量的接触销61的沟以略等间隔而被设置,但是,沟的数量并非绝对为被限定于此,而亦可设置更为多数的沟。
[0066]
(可动侧壳体)图4是对于插座连接器10的可动侧壳体4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5是对于在构成插座连接器10的固定侧壳体20上而设置了可动侧壳体40的状态进行图示的立体图。相互正交的3维坐标轴x轴、y轴、z轴的各方向,如同在该图中所示一般。可动侧壳体40具备有一对的被支承部41、42、嵌合部43、突出设置部44、以及两端部45、46。可动侧壳体40例如是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制。
[0067]
被支承部41,于水平方向上而朝向后述的嵌合部43的短边方向外侧延伸存在,并在固定侧壳体20的身为长边侧侧壁的其中一方的长边侧侧壁23的上表面处被支承,且为板状的构件。更详细而言,被支承部41,在固定侧壳体20的y轴的负方向侧的长边侧侧壁23的中央部28的上表面部28a上被支承。
[0068]
在被支承部41的y轴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处,与后述的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卡合的弹性片部卡合部41a、41b、41c具有特定之间隔地而被设置。在本实施形态中,虽设置有3个的弹性片部卡合部,但是,弹性片部卡合部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在为了提高遮蔽效果而设置更多的弹性片部的情况时,亦可因应于此而使弹性片部卡合部的数量增加。
[0069]
弹性片部卡合部41a、41b、41c,形成略ㄈ字状的空间,并位置在长边侧侧壁23的中央部28的凹部28c1的上部处。弹性片部卡合部41a、41b、41c,在x轴的正方向上,依此顺序而被略等间隔地配置。
[0070]
被支承部42,被设置于在y轴方向上而与被支承部41相对置的位置处,并于水平方向上而朝向后述的嵌合部43的短边方向外侧延伸存在,并在固定侧壳体20的身为长边侧侧壁的其中一方的长边侧侧壁24的上表面处被支承,且为板状的构件。更详细而言,被支承部42,在固定侧壳体20的y轴的负方向侧的长边侧侧壁24的中央部32的上表面部32a上被支承。
[0071]
在被支承部42的y轴的正方向侧的端部处,被设置有与后述的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卡合的弹性片部卡合部42a、42b、42c。在本实施形态中,虽设置有3个的弹性片部卡合部,但是,弹性片部卡合部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在为了提高遮蔽效果而设置更多的弹性片部的情况时,亦可因应于此而使弹性片部卡合部的数量增加。
[0072]
弹性片部卡合部42a、42b、42c,形成略ㄈ字状的空间,并位置在长边侧侧壁24的中央部32的凹部32c1的上部处。弹性片部卡合部42a、42b、42c,在x轴的正方向上,依照弹性片部卡合部42a、42b、42c的顺序而被略等间隔地配置。
[0073]
嵌合部43,被插入至开口部25内,并成为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00相嵌合,该开口部25,通过身为一对的侧壁部的长边侧侧壁23与长边侧侧壁24以及身为一对的侧壁部的短边侧侧壁21与短边侧侧壁22而被形成。
[0074]
嵌合部43通过底面43a、外壁面43b以及外壁面43c(参照图14),而形成有使上表面被作了开放的u字状的空间s1。嵌合部43,以被支承部41以及被支承部42的上表面的z轴方向高度作为基准,而具有特定的深度,并成为能够与插头连接器100相嵌合。
[0075]
底面43a是嵌合部43的z轴的负方向、亦即是图4中的下方的面。外壁面43b以及外壁面43c是在y轴方向上而相对置的壁面,外壁面43b是y轴的负方向侧的面,外壁面43c是y轴的正方向侧的面。
[0076]
突出设置部44,以在嵌合部43内、亦即是在空间s1内而于身为长边方向的x轴方向上延伸存在的方式,被突出设置。突出设置部44是略直方体状的构件,并于内部具备有收容后述的接点60并保持的接点保持沟44a。突出设置部44的z轴方向的负方向、亦即是图4中的下方,有所开口,并成为能够从下方来将接点60插入至接点保持沟44a中。
[0077]
接点保持沟44a,与接点60的各接触销61的形状、尺寸相互配合地而被设置。又,关于接点保持沟44a的沟数、节距,亦因应于接点60的接触销61的个数、间隔而被设置。
[0078]
两端部45以及两端部46,以于图4中的x轴方向上而相对置的方式,而被设置在嵌合部43以及被支承部41、42的两侧处。两端部45,被设置在x轴的负方向侧处,两端部46,被设置在x轴的正方向侧处。
[0079]
两端部45具备有未图示的脚部、板部45b与板部45c、以及ㄈ字状壁部45d。两端部45的脚部是被插入至固定侧壳体20的开口部25中的略直方体状的构件,并与两端部46一同地而支承可动侧壳体40的全体。
[0080]
两端部45的脚部,于开口部25内而在水平方向上为可动,其的移动范围,成为通过与短边侧侧壁22的内表面部22d、两端部26的内表面部26d、两端部30的内表面部30d之间的接触而被限制。
[0081]
板部45b以及板部45c,以在y轴方向上而相对置并从两端部45的脚部的特定的高度起来朝向y轴方向的两侧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为板状的构件。板部45b,被设置在y轴的负方向侧处,板部45c,被设置在y轴的正方向侧处。
[0082]
板部45b,被载置于两端部26的上表面部26a上,并在上表面部26a上而于水平方向为可动。板部45c,亦同样的,被载置于两端部30的上表面部30a上,并在上表面部30a上而于水平方向为可动。
[0083]
ㄈ字状壁部45d是被设置在两端部45的脚部上的ㄈ字状的壁面。ㄈ字状壁部45d,形成通过ㄈ字状的壁面所区划出的空间s2。空间s2,形成与嵌合部43所形成的空间s1相连的空间。空间s2,与空间s1以及后述的空间s3一同地而构成为了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00相嵌合所需要的空间。
[0084]
两端部46具备有脚部46a、板部46b与板部46c以及ㄈ字状壁部46d。脚部46a是被插入至固定侧壳体20的开口部25中的略直方体状的构件,并与两端部45一同地而支承可动侧壳体40的全体。
[0085]
脚部46a,于开口部25内而在水平方向上为可动,其的移动范围,成为通过与短边侧侧壁21的内表面部21d、两端部27的内表面部27d、两端部31的内表面部31d之间的接触而被限制。
[0086]
板部46b以及板部46c,以在y轴方向上而相对置并从脚部46a的特定的高度起来朝向y轴方向的两侧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为板状的构件。板部46b,被设置在y轴的负方向
侧处,板部46c,被设置在y轴的正方向侧处。
[0087]
板部46b,被载置于两端部27的上表面部27a上,并在上表面部27a上而于水平方向为可动。板部46c,亦同样的,被载置于两端部31的上表面部31a上,并在上表面部31a上而于水平方向为可动。
[0088]
ㄈ字状壁部46d是被设置在脚部46a上的ㄈ字状的壁面。ㄈ字状壁部46d,形成通过ㄈ字状的壁面所区划出的空间s3。空间s3,形成与嵌合部43所形成的空间s1相连的空间。空间s3,与空间s1以及ㄈ字状壁部45d所形成的空间s2一同地而构成为了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00相嵌合所需要的空间。嵌合部43、两端部45的脚部以及两端部46的脚部46a,构成本发明的嵌合部。
[0089]
(插座接点)图6是对于被设置在插座连接器10处的接点6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接点60,通过一对的接点列60a与接点列60b所构成。
[0090]
接点列60a,将多个接触销61略等间隔地在x轴方向上并排所构成。接点列60b,亦同样的,将多个接触销61略等间隔地在x轴方向上并排所构成。接点列60a与接点列60b,以会成为相互对称的方式而将朝向设为相逆并在y轴方向上相对置。
[0091]
构成接点列60a以及接点列60b的各接触销61具备有接触部61a、垂直部61b、中间部61c、可挠部61d以及导线部61e。接触部61a是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20接触的部位。接触部61a,成为以能够以ㄑ字状的形状来与插头连接器120维持接触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接触部61a,被配置在接点保持沟44a处,但是,ㄑ字状的突出部分从接点保持沟44a而突出,并与插头连接器120有所接触。
[0092]
垂直部61b,使其中一端部与接触部61a相连接,并在z轴方向、亦即是图6中的垂直方向上,以被收容于接点保持沟44a中并被保持的方式而被设置。
[0093]
中间部61c,使其中一端部与垂直部61b相连接,并以在可动侧壳体40的嵌合部43的底面43a的下方处而于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被构成。可挠部61d,使其中一端与中间部61c相连接,并被弯折成倒u字状而被收容在接点收容凹部28d1、32d1中,并且被配置在接点保持沟28d2、32d2处。
[0094]
导线部61e,使其中一端部与可挠部61d相连接,并成为从可挠部61d的下端起而被略垂直地朝向水平方向弯折并且朝向外侧延伸。导线部61e,成为插通于“在长边侧侧壁23的中央部28的下面部28b以及长边侧侧壁24的中央部32的下面部的下方的基板s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的中。如同上述一般,插座接点60,使其中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接点收容凹部28d1、32d1中,并使另外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接点保持沟44a处。
[0095]
(遮蔽构件)图7是对于覆盖插座连接器10的遮蔽构件7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遮蔽构件70具备有遮蔽板71、遮蔽板72、遮蔽板73、遮蔽板74以及遮蔽板75。遮蔽构件70例如通过压入而被设置在可动侧壳体40处并被固定。各遮蔽板例如是铜合金、sus制。遮蔽构件70通过各遮蔽板而被形成为箱状的形状。
[0096]
遮蔽板71以及遮蔽板72是在x轴方向上而相对置的一对的遮蔽板。遮蔽板71,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20处,并覆盖短边侧侧壁21。遮蔽板72,亦同样的,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20处,并覆盖与短边侧侧壁21相对置的短边侧侧壁22。遮蔽板71以及遮蔽板72,构成本发明的
第1遮蔽部。
[0097]
在遮蔽板71的中央附近的下侧部分处,被设置有与短边侧侧壁21的屏蔽卡合部21c1相卡合的卡合切缺部71a。卡合切缺部71a,具备有以与屏蔽卡合部21c1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而被作了切缺的切缺部。
[0098]
在遮蔽板71的身为y轴负方向侧的其中一端侧处,被设置有与短边侧侧壁21的屏蔽卡合部21c2相卡合的卡合切缺部71b。卡合切缺部71b,具备有以与屏蔽卡合部21c2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而被作了切缺的切缺部。
[0099]
在遮蔽板71的身为y轴正方向侧的另外一端侧处,被设置有与短边侧侧壁21的屏蔽卡合部21c3相卡合的卡合切缺部71c。卡合切缺部71c,具备有以与屏蔽卡合部21c3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而被作了切缺的切缺部。遮蔽板71的下部,成为在外部而被焊接连接于基板s处。
[0100]
在遮蔽板72的中央附近的下侧部分处,被设置有与短边侧侧壁22的屏蔽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切缺部72a。卡合切缺部72a,具备有以与屏蔽卡合部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而被作了切缺的切缺部。
[0101]
在遮蔽板72的身为y轴负方向侧的其中一端侧处,被设置有与短边侧侧壁22的屏蔽卡合部22c2相卡合的卡合切缺部72b。卡合切缺部72b,具备有以与屏蔽卡合部22c2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而被作了切缺的切缺部。
[0102]
在遮蔽板72的身为y轴正方向侧的另外一端侧处,被设置有与短边侧侧壁22的屏蔽卡合部22c3相卡合的卡合切缺部72c。卡合切缺部72c,具备有以与屏蔽卡合部22c3的形状相配合的方式而被作了切缺的切缺部。遮蔽板72的下部,成为在外部而被焊接连接于基板s处。
[0103]
遮蔽板73以及遮蔽板74是在y轴方向上而相对置的一对的遮蔽板。遮蔽板73,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20处,并覆盖长边侧侧壁23。遮蔽板74,亦同样的,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20处,并覆盖与长边侧侧壁23相对置的长边侧侧壁24。遮蔽板73以及遮蔽板74,构成本发明的第2遮蔽部。
[0104]
在遮蔽板73的身为x轴负方向侧的其中一端侧的下方部处,被设置有与长边侧侧壁23的屏蔽卡合部26b2相卡合的卡合片73a。卡合片73a,以能够插入至屏蔽卡合部26b2中的方式,而朝向下方突出地被设置。
[0105]
在遮蔽板73的身为x轴正方向侧的另外一端侧的下方部处,被设置有与长边侧侧壁23的屏蔽卡合部27b2相卡合的卡合片73b。卡合片73b,以能够插入至屏蔽卡合部27b2中的方式,而朝向下方突出地被设置。
[0106]
在遮蔽板73的卡合片73a的上方处,被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面73c。开口面73c,以在可动侧壳体40于水平方向上作了移动时板部45b不会与遮蔽板73相互冲突的方式,而使y轴方向剖面的尺寸成为较板部45b的y轴方向剖面的尺寸而更些许大的尺寸。
[0107]
在遮蔽板73的卡合片73b的上方处,被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面73d。开口面73d,以在可动侧壳体40于水平方向上作了移动时板部46b不会与遮蔽板73相互冲突的方式,而使y轴方向剖面的尺寸成为较板部46b的y轴方向剖面的尺寸而更些许大的尺寸。遮蔽板73的下部,成为在外部而被焊接连接于基板s处。
[0108]
在遮蔽板74的身为x轴负方向侧的左侧部分的下方部处,被设置有与长边侧侧壁
24的屏蔽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片74a。卡合片74a是以能够插入至屏蔽卡合部中的方式而朝向下方突出地被设置的部位。
[0109]
在遮蔽板74的身为x轴正方向侧的右侧部分的下方部处,被设置有与长边侧侧壁24的未图示的屏蔽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片74b。卡合片74b是以能够插入至屏蔽卡合部中的方式而朝向下方突出地被设置的部位。
[0110]
在遮蔽板74的卡合片74a的上方处,被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面74c。开口面74c,以在可动侧壳体40于水平方向上作了移动时板部45c不会与遮蔽板74相互冲突的方式,而成为较板部45c的y轴方向剖面的尺寸而更些许大的尺寸。
[0111]
在遮蔽板74的卡合片74b的上方处,被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面74d。开口面74d,以在可动侧壳体40于水平方向上作了移动时板部46c不会与遮蔽板74相互冲突的方式,而成为较板部46c的y轴方向剖面的尺寸而更些许大的尺寸。遮蔽板74的下部,成为在外部而被焊接连接于基板s处。
[0112]
遮蔽板75,构成遮蔽构件70的上表面,并与各遮蔽板71、72、73、74分别垂直地连结,并且成为覆盖被支承部41、被支承部42、两端部45以及两端部46。但是,遮蔽板75,针对被支承部41、被支承部42,成为覆盖通过后述的接地片80、90而被作了覆盖的被支承部41、被支承部42。在遮蔽板75的中央部分处,被形成有矩形状的开口面75a。开口面75a是为了将后述的插头连接器100与可动侧壳体40的嵌合部43嵌合所必要的开口面。遮蔽板75,构成本发明的第3遮蔽部。
[0113]
(接地片)图8是对于接地片8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8(a)对于从与图9相同的视点来作了观察的接地片80进行图示,图8(b)对于相对于图9而从y轴方向的相反侧来作了观察的接地片80进行图示。又,图8(c)对于相对于图9而从y轴方向的相反侧来作了观察的接地片90进行图示,图8(d)对于从与图9相同的视点来作了观察的接地片90进行图示。与接地片80成对的接地片90,成为与接地片80相同的尺寸、形状。又,图9是将接地片80以及接地片90设置于图5中所示的插座连接器10的可动侧壳体40处的状态的立体图。接地片80、90,例如,通过压入而被设置在可动侧壳体40处并被固定。接地片80、90例如是铜合金、sus制。
[0114]
接地片80具备有水平平板部81、垂直平板部82、弹性片部83a、83b、83c以及弹性片部85a、85b、85c、85d。
[0115]
水平平板部81,如同图9中所示一般,被设置在身为可动侧壳体40的一对的被支承部的其中一者的被支承部41的上表面处。弹性片部83a、83b、83c,如同图8(a)中所示一般,被设置在水平平板部81的短边方向、亦即是y轴方向的负方向的端部处。弹性片部83a、83b、83c,以朝向插座连接器10的外侧而朝下方倾斜的方式而被设置。弹性片部83a、83b、83c,依此顺序而从x轴的负方向起朝向正方向侧地来以略等间隔而被配置。
[0116]
弹性片部83a、83b、83c,以将遮蔽板73朝向外侧按压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弹性片部83a、83b、83c,在以遮蔽构件70而将可动侧壳体40作了覆盖的状态下,而位置于凹部28c1内。弹性片部83a、83b、83c,构成本发明的第1弹性片部。在本实施形态中,虽在水平平板部81处设置有3个的弹性片部,但是,弹性片部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亦可设置更多或者是更少的数量的弹性片部。
[0117]
垂直平板部82,在水平平板部81的短边方向、亦即是y轴方向的正方向的端部处而
连结,并以朝向水平平板部81的下方来垂直地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垂直平板部82,成为覆盖嵌合部43的内表面。垂直平板部82,如同在图8(b)中所示一般,于上部侧处作为矩形状的开口部而形成有开口部84a、84b、84c、84d。开口部84a、84b、84c、84d,依此顺序而从x轴的负方向起朝向正方向侧地来以略等间隔而被配置。
[0118]
弹性片部85a、85b、85c、85d,被设置在水平平板部81的短边方向的与弹性片部83a、83b、83c所被设置的侧相反侧的端部处。弹性片部85a、85b、85c、85d,分别成为以从开口部84a、84b、84c、84d来朝向插座连接器10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弹性片部85a、85b、85c、85d,成为通过此弹性变形来按压后述的插头屏蔽130。在本实施形态中,虽在水平平板部81处设置有4个的弹性片部以及开口部,但是,弹性片部以及开口部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亦可设置更多或者是更少的数量的弹性片部以及开口部。
[0119]
接地片90具备有水平平板部91、垂直平板部92、弹性片部93a、93b、93c以及弹性片部95a、95b、95c、95d。
[0120]
水平平板部91,如同图9中所示一般,被设置在身为可动侧壳体40的一对的被支承部的另外一者的被支承部42的上表面处。弹性片部93a、93b、93c,如同图8(c)中所示一般,被设置在水平平板部91的短边方向、亦即是y轴方向的正方向的端部处。弹性片部93a、93b、93c,以朝向插座连接器10的外侧而朝下方倾斜的方式而被设置。弹性片部93a、93b、93c,依此顺序而从x轴的负方向起朝向正方向侧地来以略等间隔而被配置。
[0121]
弹性片部93a、93b、93c,以将遮蔽板74朝向外侧按压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弹性片部93a、93b、93c,在以遮蔽构件70而将可动侧壳体40作了覆盖的状态下,而位置于凹部32c1内。弹性片部93a、93b、93c,构成本发明的第1弹性片部。在本实施形态中,虽在水平平板部91处设置有3个的弹性片部,但是,弹性片部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亦可设置更多或者是更少的数量的弹性片部。
[0122]
垂直平板部92,在水平平板部91的短边方向、亦即是y轴方向的负方向的端部处而连结,并以朝向水平平板部91的下方来垂直地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垂直平板部92,成为覆盖嵌合部43的内表面。垂直平板部92,如同在图8(d)中所示一般,于上部侧处作为矩形状的开口部而形成有开口部94a、94b、94c、94d。开口部94a、94b、94c、94d,依此顺序而从x轴的负方向起朝向正方向侧地来以略等间隔而被配置。
[0123]
弹性片部95a、95b、95c、95d,被设置在水平平板部的短边方向的与弹性片部93a、93b、93c所被设置的侧相反侧的端部处。弹性片部95a、95b、95c、95d,分别成为以从开口部94a、94b、94c、94d来朝向插座连接器10的内侧突出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弹性片部95a、95b、95c、95d,成为通过此弹性变形来按压后述的插头屏蔽130。在本实施形态中,虽在水平平板部91处设置有4个的弹性片部以及开口部,但是,弹性片部以及开口部的数量并不被限定于此,亦可设置更多或者是更少的数量的弹性片部以及开口部。
[0124]
(插头连接器)图10是对于插头连接器10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图10(a)是从斜上方侧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图10(b)是从斜下方侧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插头连接器100具备有插头壳体110、插头接点120、以及插头屏蔽130、140。插头连接器100构成为以使插头接点120与插座连接器10的接点接触的方式,而与身为对方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10相嵌合并形成连接器1。
[0125]
(插头壳体)
图11是对于身为构成插头连接器100的壳体的一部分的插头壳体110进行图示的立体图。相互正交的3维坐标轴x轴、y轴、z轴的各方向,如同在该图中所示一般。插头壳体110具备有在x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短边侧侧壁111和短边侧侧壁112、在y轴方向上相互对置的长边侧侧壁113和长边侧侧壁114、以及插头侧嵌合部115。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10的可动侧壳体40相嵌合,而形成连接器1。插头壳体110例如是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制。
[0126]
短边侧侧壁111、短边侧侧壁112、长边侧侧壁113以及长边侧侧壁114的各侧壁,通过后述的插头屏蔽130、140而使侧面以及上表面被覆盖。
[0127]
短边侧侧壁111,在图11中的x轴方向上而与短边侧侧壁112相对置,并构成插头壳体110的壁面的一部分。短边侧侧壁111,于上表面处,具备有与后述的屏蔽卡合片相卡合的卡合部111a、111b。短边侧侧壁111的上表面的y轴负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1a,y轴正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1b。卡合部111a、111b通过特定的深度的孔而被形成。
[0128]
短边侧侧壁112,在图11中的x轴方向上而与短边侧侧壁111相对置,并构成插头壳体110的壁面的一部分。短边侧侧壁112,于上表面处,具备有与后述的屏蔽卡合片相卡合的卡合部112a、112b。短边侧侧壁112的上表面的y轴负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2a,y轴正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2b。卡合部112a、112b通过特定的深度的孔而被形成。
[0129]
长边侧侧壁113在图11中的y轴方向上而与长边侧侧壁114相对置,并构成插头壳体110的壁面的一部分。长边侧侧壁113具备有卡合部113a、113b、台座部113c、以及未图示的接点保持沟。
[0130]
长边侧侧壁113,于上表面处,具备有与后述的屏蔽卡合片相卡合的卡合部113a、113b。长边侧侧壁113的上表面的x轴负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3a,x轴正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3b。卡合部113a、113b通过特定的深度的孔而被形成。长边侧侧壁113,具备有于下部而涵盖x轴方向的特定长度地来延伸存在并朝向外侧突出的台座部113c。在台座部113c的下方处,存在有能够使后述的插头接点120插通的间隙。
[0131]
接点保持沟,被设置在长边侧侧壁113的内表面侧处,而成为收容并保持插头接点120。接点保持沟,被设置在关连于x轴而会与接点保持沟114d成为对称的位置处。接点保持沟,与插头接点120的各接触销61的形状、尺寸相互配合地而被设置。又,关于接点保持沟的沟数、节距,亦因应于插头接点120的接触销61的个数、间隔而被设置。
[0132]
长边侧侧壁114,在图11中的y轴方向上而与长边侧侧壁113相对置,并构成插头壳体110的壁面的一部分。长边侧侧壁114具备有卡合部114a、114b、台座部114c(参照图16)、以及接点保持沟114d。
[0133]
长边侧侧壁114,于上表面处,具备有与后述的屏蔽卡合片相卡合的卡合部114a、114b。长边侧侧壁114的上表面的x轴负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4a,x轴正方向侧成为卡合部114b。卡合部114a、114b通过特定的深度的孔而被形成。长边侧侧壁114,具备有于下部而涵盖x轴方向的特定长度地来延伸存在并朝向外侧突出的台座部114c。台座部114c,关连于x轴而位置于与台座部113c相对称的场所处。在台座部114c的下方处,存在有能够使后述的插头接点120插通的间隙。
[0134]
接点保持沟114d,被设置在长边侧侧壁114的内表面侧处,而成为收容并保持插头接点120。接点保持沟114d,被设置在关连于x轴而会与长边侧侧壁113的接点保持沟成为对
称的位置处。接点保持沟114d,与插头接点120的各接触销61的形状、尺寸相互配合地而被设置。又,关于接点保持沟114d的沟数、节距,亦因应于插头接点120的接触销61的个数、间隔而被设置。
[0135]
插头侧嵌合部115,通过被身为插头壳体110的各侧壁的短边侧侧壁111、112以及长边侧侧壁113、114所包围的空间,而被形成。插头侧嵌合部115,成为使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10嵌合,被形成于插头侧嵌合部115处的上述的空间,成为收容插座连接器10的突出设置部44。
[0136]
(插头接点)插头接点120,被保持于长边侧侧壁113的接点保持沟以及接点保持沟114d处。插头接点120,当如同后述一般地而使插头接点110与插座接点10嵌合时,与被保持于突出设置部44的接点保持沟44a处的插座接点60相接触。
[0137]
(插头屏蔽)图12(a)是从与图10(a)相同的侧来对于插头屏蔽130作了观察的立体图,图12(b)是从相反侧的面来作了观察的立体图。插头屏蔽130,具备有与插头屏蔽140(参照图10)相同的形状、尺寸,并分别被对称性地设置在插头壳体110处。插头屏蔽130以及插头屏蔽140,被固定在插头壳体110处,并成为覆盖插头壳体110的侧面。插头屏蔽例如是铜合金、sus制。
[0138]
插头屏蔽130具备有平板部131、台座盖部132、设置片133、134、以及屏蔽卡合片135~138。平板部131是以覆盖长边侧侧壁113的方式而被设置的平板状的构件。台座盖部132是以覆盖朝向外侧突出的台座部113c的方式而被设置的盖构件,并通过弯折加工而被形成。
[0139]
设置片133、134是在插头屏蔽130的x轴方向两端的下部处而以成对的方式所被设置的片部,并在平板部131的下端侧处而被朝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形成与外部的基板s接触的接触部。此接触部,构成作为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连接器1的导通路径的一部分。设置片133,被设置在x轴正方向侧处,设置片134,被设置在x轴负方向侧处。
[0140]
屏蔽卡合片135、136、137、138是在插头屏蔽130的上部处,从x轴方向的其中一端起而至另外一端地所被设置的片部,并成为与上述的插头壳体110的卡合部111a、112a、113a、113b卡合。更具体而言,屏蔽卡合片135成为与卡合部111a卡合,屏蔽卡合片136成为与卡合部113b卡合,屏蔽卡合片137成为与卡合部113a卡合,屏蔽卡合片138成为与卡合部112a卡合。
[0141]
插头屏蔽140具备有平板部141、台座盖部142、设置片143、144、以及屏蔽卡合片145~148(参照图10、图16)。平板部141是以覆盖长边侧侧壁114的方式而被设置的平板状的构件。台座盖部142是以覆盖朝向外侧突出的台座部114c的方式而被设置的部位,并通过弯折加工而被形成。
[0142]
设置片143、144是在插头屏蔽130的x轴方向两端的下部处而以成对的方式所被设置的片部,并被朝向水平方向弯曲,而为与外部的基板s相接的部位。设置片143,被设置在x轴正方向侧处,设置片144,被设置在x轴负方向侧处。
[0143]
屏蔽卡合片145、146、147、148是在插头屏蔽140的上部处,从x轴方向的其中一端起而至另外一端地所被设置的片部,并成为与上述的插头壳体110的卡合部111b、112b、114a、114b卡合。更具体而言,屏蔽卡合片145成为与卡合部111b卡合,屏蔽卡合片146成为
与卡合部114b卡合,屏蔽卡合片147成为与卡合部114a卡合,屏蔽卡合片148成为与卡合部112b卡合。
[0144]
以下,参考图13~图17,对于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3是图1的状态的连接器1的俯视图,图14是沿着在图13中的a-a剖面的连接器1的剖面图。图13以及图14的状态的连接器,是使图2的状态的插座连接器10与图10(b)的状态的连接器100作了嵌合。
[0145]
连接器1,在图14中所示的状态下,插座连接器10的固定侧壳体20与可动侧壳体40的y轴方向、亦即是水平方向的中心位置相互一致。以下,将此状态的可动侧壳体40的位置,称作基准位置。
[0146]
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插座连接器10的连接器20而使可动侧壳体4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通过设为此种构成,就算是当存在有基板s间的偏移或者是插座连接器10与身为对方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00之间的嵌合位置偏移的情况时,也能够吸收位置偏移,而能够发挥作为浮动连接器的功能。
[0147]
在连接器1处的可动侧壳体40,通过使可动侧壳体40的嵌合部43的外壁面43b以及外壁面43c与固定侧壳体20的长边侧侧壁23的中央部28的内表面部28d以及长边侧侧壁24的中央部32的内表面部32d接触,而成为使水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
[0148]
在图14中所示的基准位置处,外壁面43b与内表面部28d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成为l1,外壁面43c与内表面部32d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成为l2,外壁面43b、外壁面43c与内表面部28d、内表面部32d并未相互接触,而被设置有特定的间隙。在基准位置处,成为l1=l2。
[0149]
此时,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83a、83b、83c,通过推压力而将遮蔽板73朝向图中左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同样的,相反侧的接地片90的弹性片部93a、93b、93c,通过推压力而将遮蔽板74朝向图中右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
[0150]
又,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85a、85b、85c、85d,通过推压力而将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头屏蔽130的平板部131朝向图中右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同样的,相反侧的接地片90的弹性片部95a、95b、95c、95d,通过推压力而将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头屏蔽140的平板部141朝向图中左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
[0151]
如此这般,在基准位置处,接地片80与遮蔽构件70以及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被维持。
[0152]
插座连接器10,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在外部的基板s处。插头连接器100,通过焊接等而被固定在外部的基板s’处。插座侧的接触销61的其中一端侧的导线部61e,与基板s相接触。接触销61的另外一端侧的接触部61a,与插头侧的插头接点120的其中一端侧相接触。插头接点120的另外一端侧,与外部的基板s’相接触。如此这般,连接器1,构成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并确保有从基板s而至基板s’的导通路径。
[0153]
接着,使用图15,针对当在连接器1处而发生有从上述的基准位置起的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100之间的位置偏移的状态进行说明。图15(a),对于在图13的状态下的连接器1处而可动侧壳体40从基准位置起朝向左方作了移动的状态进行图示。此时,外壁面43b与内表面部28d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成为略为0。另一方面,外壁面43c与内表面部32d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是l3,相较于在基准位置处的l1,成为l3》l1,亦即是l3成为较l1而更大。
[0154]
此时,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83a、83b、83c,通过推压力而将遮蔽板73朝向图中左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同样的,相反侧的接地片90的弹性片部93a、93b、93c,通过推压力而将遮蔽板74朝向图中右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图15(a)的状态,由于相较于基准状态可动侧壳体40朝向左方而有所移动,因此,弹性片部83a、83b、83c的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成为较在基准状态下的情况时的位移量而更大。另一方面,相反侧的弹性片部93a、93b、93c的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成为较在基准状态下的情况时的位移量而更小。
[0155]
又,关于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85a、85b、85c、85d以及接地片90的弹性片部95a、95b、95c、95d的水平方向的位移量,由于接地片80以及接地片90与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相对位置就算是可动侧壳体40有所移动也不会改变,因此并不会有所变化。
[0156]
图15(b),对于在图13的状态下的连接器1处而可动侧壳体40从基准位置起朝向右方作了移动的状态进行图示。此时,外壁面43c与内表面部32d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成为略为0。另一方面,外壁面43b与内表面部28d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是l3,相较于在基准位置处的l2,成为l3》l2,亦即是l3成为较l2而更大。
[0157]
此时,接地片80的弹性片部83a、83b、83c,通过推压力而将遮蔽板73朝向图中左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同样的,相反侧的接地片90的弹性片部93a、93b、93c,通过推压力而将遮蔽板74朝向图中右方向按压并有所接触。图15(b)的状态,由于相较于基准状态可动侧壳体40朝向右方而有所移动,因此,弹性片部83a、83b、83c的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成为较在基准状态下的情况时的位移量而更小。另一方面,相反侧的弹性片部93a、93b、93c的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成为较在基准状态下的情况时的位移量而更大。
[0158]
如此这般,图15(a)、(b)的状态的连接器1,与在基准位置处的情况时相同地,接地片80、90与遮蔽构件70以及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被维持。又,虽省略图示,但是,在除了基准位置、图15(a)、(b)以外的状态中(例如,将在图15(a)中的l3设为一半的距离的状态),亦同样的,接地片80、90与遮蔽构件70以及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被维持。
[0159]
又,在将可动侧壳体40安装于固定侧壳体20处的状态下,嵌合部43在开口部25内相对于短边侧侧壁21、22以及长边侧侧壁23、24而进行相对移动,伴随于此,弹性片部83a、83b、83c,成为通过与从遮蔽板73、74起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相对应的推压力,而按压遮蔽板73、74。又,接地片80、90,在相对于固定侧壳体20的可动侧壳体40的相对移动时,成为进行弹性变形并维持与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
[0160]
图16以及图17是用以对于在上述的基准位置处的接地片80、90与遮蔽构件70以及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161]
图16,对于在图13中的嵌合状态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a-a剖面的立体图进行图示。在此嵌合状态下,弹性片部83a与遮蔽板73相接触,接地片80与遮蔽构件70有所接触。
[0162]
图17,对于在图13中的嵌合状态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b-b剖面的立体图进行图示。在此状态下,弹性片部85a与平板部131相接触,而可看出接地片80与插头屏蔽130有所接触。
[0163]
如此这般,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能够通过使接地片80的一部分进行弹性变形,而维持与遮蔽构件70、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就算是并不在遮蔽构件70处设置变形部,也能够充分地将连接器的周围覆盖,而能够使遮蔽效果提升。
[0164]
如同上述一般,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具备有插座连接器10、和与插座连接器10相嵌合的插头连接器100,并使插座连接器10与插头连接器100相互嵌合所成,插座连接器10具备有:箱状的固定侧壳体20,具有在长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短边侧侧壁21、22、和在短边方向上相互对置的长边侧侧壁23、24;可动侧壳体40,具备有嵌合部43、突出设置部44以及平板状的被支承部41、42,该嵌合部43被插入至短边侧侧壁21、22与长边侧侧壁23、24所形成的开口部25内,并且与插头连接器100嵌合,该突出设置部44以在嵌合部43内延伸存在于长边方向上的方式被突出设置,该平板状的一对的被支承部41、42朝嵌合部43的短边方向外侧而于水平方向上延伸存在,并被长边侧侧壁23、24的上表面所支承;插座接点60,使其中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长边侧侧壁23、24的其中一方处并使另外一方的端部被保持于突出设置部44处,并且与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头接点120接触;遮蔽构件70,具备有遮蔽板71、72、遮蔽板73、74以及遮蔽板75,该遮蔽板71、72,被固定于固定侧壳体20处,并覆盖短边侧侧壁21、22,该遮蔽板73、74,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20处,并覆盖长边侧侧壁23、24,该遮蔽板75,被与遮蔽板71、72以及遮蔽板73、74连结,并覆盖被支承部41、42;以及接地片80、90,具备有水平平板部81、91、弹性片部83a~83c、93a~93c、垂直平板部82、92以及弹性片部85a~85d、95a~95d,该水平平板部81、91,被设置在可动侧壳体40的被支承部41、42处,该弹性片部83a~83c、93a~93c,被设置在水平平板部81、91的短边方向的其中一方的端部处,并以按压遮蔽板73、74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该垂直平板部82、92,覆盖嵌合部43的内表面,并被形成有开口部84a~84d、94a~94d,并且相对于水平平板部81、91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方的端部而被垂直地连结,该弹性片部85a~85d、95a~95d,被设置在水平平板部81、91的短边方向的另外一方的端部处,并以从开口部84a~84d、94a~94d突出的方式而进行弹性变形。
[0165]
又,插座连接器10,在将可动侧壳体40安装于固定侧壳体20处的状态下,嵌合部43在开口部25内相对于短边侧侧壁21、22以及长边侧侧壁23、24而进行相对移动,伴随于此,弹性片部83a~83c、93a~93c,成为通过与从遮蔽板73、74起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相对应的推压力,而按压遮蔽板73、74。
[0166]
又,插头连接器100具备有与可动侧壳体40相嵌合的插头壳体110、被保持于插头壳体110处并与插座接点60相接触的插头接点120、被固定在插头壳体110处并覆盖插头壳体110的特定范围的插头屏蔽130、140,接地片80、90在可动侧壳体40相对于固定侧壳体20进行相对移动时,成为朝向特定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并维持与插头屏蔽130、140之间的接触。
[0167]
在可动侧壳体40相对于固定侧壳体20而进行相对移动时,当需要使遮蔽构件70进行弹性位移的情况时,有必要以使弹性位移部容易进行位移的方式来构成为相较于周边部位而更为细长。但是,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当可动侧壳体40相对于固定侧壳体20而进行相对移动时,由于接地片80、9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与遮蔽构件70之间的接触被维持,因此,并不需要在遮蔽构件70自身处而设置可动的弹性位移部。故而,并不会发生“在遮蔽构件70处设置可动的弹性位移部,弹性位移部进行位移,而成为无法将连接器的周围充分地覆盖”的情形,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168]
又,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由于遮蔽构件70被固定在固定侧壳体20处,因此,当可动侧壳体40为可动并进行浮动时,遮蔽构件70并非为可动。故而,并不会发生“起因于遮蔽构件70自身为可动一事,而成为无法将连接器的周围通过遮蔽构件70来充分地覆盖”的情
形,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169]
又,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构成为:其接地片80、90,具备有与构成前述插座接点60的接触销61的个数相对应的数量的多个弹性片部83a~83c、93a~93c。
[0170]
从遮蔽效果的观点上来看,若是构成接点的接触销的个数变得越多,则使通过遮蔽构件或接地片来将接点覆盖的场所增加一事较为理想。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由于采用因应于构成插座接点60的接触销61的个数来使接地片80所具有的弹性片部83a~83c、93a~93c更加增多的构成,而能够使通过遮蔽构件70或接地片80、90来将插座接点60覆盖的场所增加,因此,能够将连接器1的周围充分地覆盖,而能够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
[0171]
又,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构成为:可动侧壳体40,具备有保持插座接点60的其中一方的端部的接点保持沟44a,固定侧壳体20,具备有保持插座接点60的另外一方的端部的接点保持沟。
[0172]
通过此构成,本实施形态的连接器1,由于在可动侧壳体40处设置有接点保持沟44a,并在固定侧壳体20处设置有接点保持沟,因此,能够将插座接点60的两端部安定地保持,故而,能够使连接器1的电性连接安定化。
[0173]
另外,本发明的连接器的技术性范围,并非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形态,而亦包含有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记载的各构成要素的各种的变更。
[0174]
如同以上所作了说明一般,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具有“能够在具备有浮动构造的连接器中而充分地发挥对于电磁波的遮蔽效果”的效果,对于各种的连接器而言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