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是一种新型机电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2.控制开关是用于电气控制和热工仪表的过程控制时的一种特殊开关,目前的机电控制开关大多是采用着传感器技术所形成的开关,当电路中发生短路导致电流瞬间增大时,大电流会对电气元件造成破坏。而现有的大多控制开关,在应对大电流时都是采用保险丝等进行保护的,大电流通过保险丝时产生高热量对保险丝进行熔断。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保护,当保险丝尺寸较大时,往往会导致熔断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电气元件被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机电控制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机电控制开关,包括开关外壳、上开关、下开关、接头、控制仓、定位板、上滑动板以及推动机构;所述开关外壳的上端设有上开关,与上开关电性配合的下开关固定在上滑动板上,且上滑动板滑动设置在多个对称布设的定位杆上;多个所述定位杆固定在定位板和开关外壳之间,且定位板固定在开关外壳内;所述开关外壳内还设有控制仓,且控制仓通过接头连接在电路回路上;所述控制仓内设有控制推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和感应大电流的大电流传感器;所述推动机构带动上下开关向下运动。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下滑动板、齿轮、曲轴、套筒以及推动杆;所述上滑动板的下方设有下滑动板,下滑动板滑动设置在多个定位杆上,下滑动板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推动杆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套筒上;两个套筒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曲轴的弯曲部上;两个所述曲轴对称转动设置在开关外壳内,且两个曲轴的一端上均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布设在开关外壳内;驱动两个所述推动机构同步工作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开关外壳内。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开关外壳内,且其转动端与单个曲轴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推动机构的位于内侧的曲轴之间通过皮带相连。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开关的上端外侧固定有下环形固定板;所述下环形固定板上沿环形固定有下环形磁条;与所述下环形磁条磁性配合的上环形磁条沿环形固定在上环形固定板的底部;所述上环形固定板固定在开关外壳内。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之间通过多个伸缩杆结构相连;所述伸缩杆结构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上分别固定有内杆和外杆,且内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外杆的一端内;所述外杆的一端内设有向内的环形凸起,且内
杆的一端内设有向外的环形环,环形凸起的内径小于环形环的外径;所述上环形磁条和下环形磁条相互吸合时,环形环和环形凸起不接触。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滑动板和开关外壳的底部之间设有多个弹簧,且上环形磁条和下环形磁条相接触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仓和推动机构的配合,当电路中出现大电流时,能够使上开关和下开关分离,从而使电路断开;通过上环形磁条、下环形磁条、伸缩杆结构以及弹簧的配合,使上滑动板运动到最高处时,上环形磁条和下环形磁条之间有间隙,从而避免上开关和下开关接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新型机电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新型机电控制开关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新型机电控制开关中伸缩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开关外壳;2、上开关;3、下开关;4、接头;5、控制仓;6、定位板;7、上环形固定板;8、下环形固定板;9、上环形磁条;10、下环形磁条;11、上滑动板;12、下滑动板;13、定位杆;14、齿轮;15、曲轴;16、套筒;17、推动杆;18、皮带;19、内杆;20、外杆;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7.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机电控制开关,包括开关外壳1、上开关2、下开关3、接头4、控制仓5、定位板6、上滑动板11以及推动机构;所述开关外壳1的上端设有上开关2,与上开关2电性配合的下开关3固定在上滑动板11上,且上滑动板11滑动设置在多个对称布设的定位杆13上;多个所述定位杆13固定在定位板6和开关外壳1之间,且定位板6固定在开关外壳1内;所述开关外壳1内还设有控制仓5,且控制仓5通过接头4连接在电路回路上;所述控制仓5内设有控制推动机构工作的控制器和感应大电流的大电流传感器;所述推动机构带动上下开关3向下运动;这样设置,将上开关2向下压,此时上开关2和下开关3接通,开关正常工作,当电路冲产生大电流时,大电流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信号后控制推动机构工作,从而推动机构带动上滑动板11向下滑动,从而下开关3向下滑动,此时上开关2和下开关3分离,电路断开。
18.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下滑动板12、齿轮14、曲轴15、套筒16以及推动杆17;所述上滑动板11的下方设有下滑动板12,下滑动板12滑动设置在多个定位杆13上,下滑动板12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推动杆17的一端铰接;两个所述推动杆1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套筒16上;两个套筒16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曲轴15的弯曲部上;两个所述曲轴15对称转动设置在开关外壳1内,且两个曲轴15的一端上均设有齿轮14;两个所述齿轮14相互啮合;这样设置,当单个曲轴15转动时,从而通过两个齿轮14带动两个曲轴1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推动杆17向下摆动,从而带动上滑动板11向下运动。
19.为了使上滑动板11在运动时更加稳定,所述推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布设在开关外壳1内;驱动两个所述推动机构同步工作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开关外壳1内。
2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皮带18;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开关外壳1内,且其转动端与单个曲轴15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推动机构的位于内侧的曲轴15之间通过皮带18相连。
21.进一步的,为了使下开关3能够返回初始位置,所述下开关3的上端外侧固定有下环形固定板8;所述下环形固定板8上沿环形固定有下环形磁条10;与所述下环形磁条10磁性配合的上环形磁条9沿环形固定在上环形固定板7的底部;所述上环形固定板7固定在开关外壳1内。这样设置,通过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的配合,能够使下开关3返回初始位置。
22.由于曲轴15在转动时,会带动下开关3向上运动,为了避免曲轴15带动下开关3运动到最高处时,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相互吸合,导致电路导通,所述上滑动板11和下滑动板12之间通过多个伸缩杆结构相连;所述伸缩杆结构包括内杆19和外杆20;所述上滑动板11和下滑动板12上分别固定有内杆19和外杆20,且内杆19的一端滑动设置在外杆20的一端内;所述外杆20的一端内设有向内的环形凸起,且内杆19的一端内设有向外的环形环,环形凸起的内径小于环形环的外径;所述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相互吸合时,环形环和环形凸起不接触;这样设置,当两个推动杆17向下摆动时,从而带动外杆20向下运动,直至环形环和环形凸起接触后,通过内杆19带动上滑动板1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下开关3向下运动,从而使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分离,且在自重的条件下,内杆19自动向外杆20内收缩,从而当两个推动杆17推动上滑动板11运动到最高处时,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之间有间隙,从而避免上开关2和下开关3接触。
2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上开关2向下压,此时上开关2和下开关3接通,开关正常工作,当电路冲产生大电流时,大电流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此信号后控制推动机构工作,从而推动机构带动上滑动板11向下滑动,从而下开关3向下滑动,此时上开关2和下开关3分离,电路断开。
24.其中,推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当单个曲轴15转动时,从而通过两个齿轮14带动两个曲轴15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推动杆17向下摆动,从而带动上滑动板11向下运动。
25.当两个推动杆17向下摆动时,从而带动外杆20向下运动,直至环形环和环形凸起接触后,通过内杆19带动上滑动板1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下开关3向下运动,从而使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分离,且在自重的条件下,内杆19自动向外杆20内收缩,从而当两个推动杆17推动上滑动板11运动到最高处时,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之间有间隙,从而避免上开关2和下开关3接触。
26.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为:为了进一步防止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相互吸合,所述上滑动板11和开关外壳1的底部之间设有多个弹簧21,且上环形磁条9和下环形磁条10相接触时,弹簧21处于拉伸状态。
27.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