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7270发布日期:2022-10-01 06:0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有机发光二极管微(micro-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oled)显示器是一种以硅基电路作为背板,且以顶发射oled作为光源的显示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对比度高和功耗低等优点。
3.相关技术中,micro-oled显示器一般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像素和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其中,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彩色滤光片包括与该多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且颜色不同的多个彩色滤光膜,该多个彩色滤光膜用于将该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白色光线滤光为不同颜色的彩色光线,且该不同颜色的彩色光线可以再次合成白光。
4.但是,受彩色滤光膜的材料影响,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的透光率不同。如此,导致再次合成的白光易出现色偏,且亮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受彩色滤光膜的材料影响,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的透光率不同。如此,导致再次合成的白光易出现色偏,且亮度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7.驱动背板;
8.位于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多个发光元件;
9.以及,位于所述多个像素远离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彩色滤光片,所述彩色滤光片包括与所述多个像素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色滤光单元,所述彩色滤光单元包括与所述像素中多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色滤光膜;
10.其中,所述多个彩色滤光膜中,各个彩色滤光膜的颜色不同,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不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靠近所述驱动背板的下表面位于不同高度,各个彩色滤光膜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上表面位于相同高度。
11.可选的,所述像素包括三个发光元件,所述彩色滤光单元包括与所述三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红色滤光膜、绿色滤光膜和蓝色滤光膜;
12.其中,所述红色滤光膜的厚度和所述绿色滤光膜的厚度相同,且大于所述蓝色滤光膜的厚度;
13.或,所述红色滤光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绿色滤光膜的厚度,所述绿色滤光膜的厚度大于所述蓝色滤光膜的厚度。
14.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15.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远离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平坦层;
16.以及,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靠近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透明垫层,所述透明垫层包
括与所述彩色滤光单元中至少一个彩色滤光膜对应的透明垫块,所述透明垫块用于使所述彩色滤光单元中多个彩色滤光膜靠近所述平坦层的一侧平齐。
17.可选的,对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膜中的每个彩色滤光膜而言,所述彩色滤光膜对应的透明垫块的厚度为所述多个彩色滤光膜中最厚的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与所述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之差。
18.可选的,所述透明垫层的透光率大于90%。
19.可选的,所述透明垫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铝、聚对二甲苯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20.可选的,所述驱动背板包括:硅基背板。
21.可选的,所述发光元件包括: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阳极层、发光材料层和阴极层;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22.位于所述驱动背板一侧以间隔不同发光元件的像素定义层;
23.位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之间的第一封装层;
24.以及,位于所述彩色滤光片远离所述驱动背板一侧,且沿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二封装层、透镜层和盖板,所述透镜层包括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膜一一对应的多个微透镜。
25.可选的,在平行于所述驱动背板承载面的方向上,所述多个彩色滤光膜和所述多个微透镜均依次间隔排布;
26.其中,所述多个彩色滤光膜中,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的下表面的高度之差小于对应的相邻两个微透镜之间的间隔宽度,且大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厚度。
2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28.所述供电组件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并用于为所述显示模组供电。
29.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30.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驱动背板,以及位于驱动背板一侧且依次层叠的多个像素和彩色滤光片。其中,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彩色滤光片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每个彩色滤光单元包括与多个发光元件对应的多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因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不同,故可以通过灵活设置各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以解决材料影响彩色滤光膜的透光率的问题。进而,可以使得多个彩色滤光膜合成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得到的白光亮度较好,且色偏较小。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0.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模组包括:
41.驱动背板01。
42.位于驱动背板01一侧的多个像素02,每个像素02包括多个发光元件021。
43.其中,驱动背板01可以用于驱动每个像素02包括的多个发光元件021发光。相应的可知,驱动背板01可以包括驱动发光元件021发光的驱动电路,如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可以与发光元件021电连接,并用于向发光元件021传输驱动电压,以驱动发光元件021发光。以及,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驱动背板01可以用于驱动发光元件021发出白光。即,每个发光元件021可以发白光。
44.在图1基础上,参考2示出了一种显示模组的截面图可知,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显示模组还包括:位于多个像素02远离驱动背板一侧的彩色滤光片03。
45.该彩色滤光片03包括与多个像素02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色滤光单元031。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与像素02中多个发光元件021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且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的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中,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颜色不同,且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h1不同,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靠近驱动背板01的下表面位于不同高度(即,不平齐),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远离驱动背板01的上表面位于相同高度(即,平齐)。
46.其中,彩色滤光片03是一种表现颜色的光学滤光片,其可以选择欲通过的小范围波段光波,而吸收掉其他不希望通过的波段,实现单色光通过的目的。即,彩色滤光片03包括的彩色滤光膜031m可以用于对发光元件021发出的白光进行滤光,使得白光被过滤为人眼可以接收到的具有颜色的光线。即,每个发光元件021发出的白光经对应的彩色滤光膜031m后,可以变为具有颜色的彩色光线,且该彩色光线的颜色与所经过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颜色相同。
47.如,假设彩色滤光膜031m的颜色为红色,则发光元件021发出的变光经该红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后可以变为红色光线,即红光。因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的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中,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颜色不同,故每个像素02包括的各个发光元件021发出的白光经对应的彩色绿滤光膜031m滤光后所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并且该不同颜色的光线可以再次合成为白光。
48.目前,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一般是相等的,如此,受材料影响,经厚度相等的不同颜色彩色滤光膜031m滤光后的光线合成的白光亮度不同,且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合成的白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色偏,例如偏蓝,或者偏黄,偏紫等。其中,
色偏可以用色坐标来指示,不同批次的显示面板可以对应有一个标准的目标白色色坐标。相应的,存在色偏可以是指合成的白光的色坐标与目标白色色坐标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目前常通过伽马(gamma)调试,以调整加载至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所对应的发光元件021上的驱动电压,改善灰阶亮度,从而匹配目标白色色坐标,改善色偏。但是,在gamma调试时发现,通常需要降低原本较高的光线的亮度,即降低驱动电压,从而导致最终合成的白光亮度较差。再次基础上,若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的背光亮度,又需要整体加大驱动电压,造成驱动电路功耗较大,寿命降低。
49.虽然受材料影响,一个彩色滤光单元031中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透光率不同,但是透光率还与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正相关。即,彩色滤光膜031m越厚,其透光率越小越差;彩色滤光膜031m越薄,其透光率越大越好。由此,在本公开实施例设置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的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中,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不同的基础上,可以灵活设置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以解决材料影响透光率的问题,使得合成的白光不仅色偏较小,而且亮度较高,进而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好。其中,色偏较小可以是指合成的白光的色坐标接近或等于目标白色色坐标。此外,因本公开实施例仅是调节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故不会造成驱动电路的功耗较大。以及,因在厚度不同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还设置厚度不等的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远离驱动背板01的一侧平齐,故还可以确保上表面的出光均匀性较好。
50.示例的,对于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中,受材料影响透光率相对较小的彩色滤光膜031m,可以设置其厚度h1较薄,以从厚度调整上提高其透光率;受材料影响透光率相对较大的彩色滤光膜031m,可以设置其厚度h1较厚,以从厚度调整上降低其透光率;最终使得合成的白光亮度较大,且色偏较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先采用颜色调配公式(简称:配色公式)预先计算得到合成的白光的色坐标为目标白色色坐标时,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过滤白光得到的彩色光线的亮度比例,反映在透光率上。然后,再根据计算得到的亮度比例灵活设置不同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以可靠改善色偏。或者,也可以在仅基于透光率调整厚度以提高亮度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配色公式确定亮度比例,并根据配色比例进行gamma调节,以改善色偏。
51.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驱动背板,以及位于驱动背板一侧且依次层叠的多个像素和彩色滤光片。其中,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彩色滤光片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每个彩色滤光单元包括与多个发光元件对应的多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因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不同,故可以通过灵活设置各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以解决材料影响彩色滤光膜的透光率的问题。进而,可以使得多个彩色滤光膜合成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得到的白光亮度较好,且色偏较小。
52.可选的,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每个像素02可以包括三个发光元件021。相应的,彩色滤光单元031可以包括与三个发光元件021一一对应的三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
53.例如,参考图3,该三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031-m可以分别为:红色(red)滤光膜031m-r、绿色(green)滤光膜031m-g和蓝色(blue)滤光膜031m-b。红色滤光膜031-r可以将白光滤光为红光,绿色滤光膜031m-g可以将白光滤光为绿光,蓝色滤光膜031m-b可以将白光滤光为蓝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可以用于再次合成白光。
68.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结合亮度需求和色偏需求,一次确定出所需设置的膜层厚度,并基于该膜层厚度灵活调节红色滤光膜031m-r的厚度h1-r、绿色滤光膜031m-g的厚度h1-g和蓝色滤光膜031m-b的厚度h1-b。即,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亮度需求和/或色偏需求匹配彩色滤光膜031m的膜厚,以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且同时解决色偏问题,确保显示效果较好。
69.可选的,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
70.位于彩色滤光片03远离驱动背板01一侧的平坦层04,该平坦层04可以用于对彩色滤光片03中,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的厚度不等的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进行平坦化覆盖,以便于在彩色滤光片03远离驱动背板01一侧继续形成其他膜层,如封装层。
71.但是,受工艺限定,平坦层04的厚度一般仅能做到0.5μm左右。在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厚度相同,即等厚的情况下,进行平坦化覆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若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厚度不同,即存在段差,则可能无法达到平坦化覆盖的目的。如,以表2所示膜厚为例,假设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红色滤光膜031m-r、绿色滤光膜031m-g和蓝色滤光膜031m-b,且红色滤光膜031m-r的厚度h1-r和绿色滤光膜031m-g的厚度h1-g均为1.7μm,蓝色滤光膜031m-b的厚度h1-b未0.5μm,则可以看出按行方向依次排布的绿色滤光膜031m-g和蓝色滤光膜031m-b之间的段差为1.7-0.5=1.2μm,这与平坦层04的厚度0.5μm差异较大,导致平坦层04无法有效平坦化覆盖彩色滤光片03。
72.此外,若每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之间存在交叠部分(称为牛角),即一个(如,绿色滤光膜031m-g)的部分置于另一个(如,蓝色滤光膜031m-b)的部分远离驱动背板01的一侧,则更难以实现平坦化覆盖。并且,在其他方面,若其中一个彩色滤光膜031m(如,绿色滤光膜031m-g)与其左边相邻的彩色滤光膜031m(如,红色滤光膜031m-r)的段差,以及与其右边相邻的彩色滤光膜031m(如,蓝色滤光膜031m-b)的段差一致,则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会按照预期设计的形貌成型,且成型后的形状较为规则。而若段差不一致,则各个彩色滤光膜031m成型时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如,依然结合图3和表2,若绿色滤光膜031m-g与其左边相邻的红色滤光膜031m-r无段差,而与其右边的蓝色滤光膜031m-b存在较大段差,则彩色滤光膜031m会朝右拥挤发生变形。
73.鉴于以上问题,继续参考图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位于彩色滤光片03靠近驱动背板01一侧的透明垫层05。
74.其中,该透明垫层05可以包括与彩色滤光单元031中至少一个彩色滤光膜031m对应的透明垫块051。该透明垫块051可以用于使彩色滤光单元031中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靠近平坦层04的一侧平齐,即该透明垫块051可以接触彩色滤光膜031m设置,并位于彩色滤光膜031m远离平坦层04的一侧,以补偿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使得各个厚度不等的彩色滤光膜031m远离驱动背板01的一侧较为平整。如此,不仅可以便于平坦层04对彩色滤光片03进行平坦化覆盖,而且可以解决上述段差导致的变形问题。
75.可选的,依然参考图5可以看出,对于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中的每个彩色滤光膜031m而言,该彩色滤光膜031m对应的透明垫块051的厚度h2可以为该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中最厚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与该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之差。即,可以以最厚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为标准,在其他厚度相对较小的彩色滤光膜031m一侧增加透明垫块051,
以补偿该厚度相对较小的彩色滤光膜031m的厚度,从而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确保各个厚度不等的彩色滤光膜031m远离驱动背板01的一侧能够平齐。
76.例如,结合图5,假设每个彩色滤光单元031包括红色滤光膜031m-r、绿色滤光膜031m-g和蓝色滤光膜031m-b,且红色滤光膜031m-r的厚度h1-r为1.1μm,绿色滤光膜031m-g的厚度h1-g均为0.7μm,蓝色滤光膜031m-b的厚度h1-b为0.3μm,则可以以1.1μm为标准,在绿色滤光膜031m-g远离平坦层04的一侧设置1.1-0.7=0.4μm厚度的透明垫块051,同理,在蓝色滤光膜031m-b远离平坦层04的一侧设置1.1-0.3=0.8μm厚度的透明垫块051。即,图5中,位于绿色滤光膜031m-g远离平坦层04一侧的透明垫块051的厚度h2为0.4μm,位于蓝色滤光膜031m-b远离平坦层04一侧的透明垫块051的厚度h2为0.8μm。
77.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彩色滤光膜031m靠近平坦层04的一侧设置透明垫块051。以及,可以在每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一侧均设置厚度不等的透明垫块051。前提是保证彩色滤光单元031中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靠近平坦层04的一侧平齐即可。
78.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透明垫层05的透光率可以大于90%。即,透光率较好。如此,可以避免影响彩色滤光片03的透光率,确保显示效果较好。
79.例如,透明垫层05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氧化铝(al2o3)、聚对二甲苯(parylane)和氧化硅(siox)等透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80.可选的,透明垫层05的透光率可以大于90%。即,透光率较好。
81.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驱动背板01可以包括:硅基背板。硅基背板是指采用硅基材料制成的电路板,硅基材料例如可以为单晶硅(mono-silicon)。
82.其中,硅基背板中可以集成有温度补偿(temperature compensation)、亮度控制(brightness control)、gamma校正(gamma correction)和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等功能,起到驱动像素发光和控制显示的作用。相应的,硅基背板也可以称为背板集成驱动电路(back panel deriver integrated circuit,bp driver ic)。此外,硅基背板上还可以设置有供应用端(application,ap)传输信号的焊盘(bonding pad),四周还设计了用于在切割(dicing)时防止应力撕裂硅基芯片而造成损伤(damage)的密封环(seal ring)。除此之外,还会设计一些用于切割时的区域,该区域一般不布置电路,而会布置一些晶元对位标记(wafer alignment mark)和晶元可接受性测试(wafer acceptance test,wat)等。密封环和切割时的区域共同作用,保证切割造成的损伤不会影响到功能电路区,从而保证驱动背板中的功能电路在切割后依然可以正常工作。近年来,硅基背板制成的显示面板常应用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领域,得到消费市场和制造业越来越多的重视。
83.可选的,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021可以包括:沿远离驱动背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阳极层anode、发光材料层el和阴极层cathode。即,发光元件021可以为oled。el的英文全称为“electroluminescent”,中文为“电致发光”,属于发光材料的一种。以及,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
84.位于驱动背板01一侧以间隔不同发光元件021的像素定义层(pixel defining layer,pdl),图6未示出。如,像素定义层pdl可以具有多个开口,不同发光元件021的阳极层anode可以位于不同的开口内,被像素定义层pdl所间隔。
85.位于发光元件021与彩色滤光片03之间的第一封装层tfe1。tfe的英文全称为“thin film encapsulation”,中文为“薄膜封装”,属于封装方式的一种。
86.位于彩色滤光片03远离驱动背板01一侧,且沿远离驱动背板01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二封装层tfe2、透镜层06和盖板07。透镜层06可以包括与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一一对应的多个微透镜(micro lens)061。
87.其中,盖板07可以为玻璃盖板(cover glass)。第一封装层tfe1可以用于对驱动背板01和发光元件021进行有效封装,隔绝水氧入侵。第二封装层tfe2可以用于对彩色滤光片03、平坦层04和透明垫层05进行有效封装,隔绝水氧入侵。透镜层06可以用于合成白光。盖板07可以用于二次封装。
88.可选的,像素定义层pdl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第一封装层tfe1和第二封装层tfe2的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硅(sinx)、氧化铝(al2o3)、聚对二甲苯(parylane)和氧化硅(siox)中的至少一种。如,第一封装层tfe1和第二封装层tfe2均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多层膜层,每层膜层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sinx)、氧化铝(al2o3)、聚对二甲苯(parylane)或氧化硅(siox),且各层膜层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
89.需要说明的是,因透明垫层05的材料与显示模组制作本身所包括的封装层的材料相同,故不仅可以确保透光率而且可以节省成本。
90.可选的,如上述实施例中记载,在平行于驱动背板01承载面的方向上,每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可以存在交叠。或者每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可以间隔排布,相应的,与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一一对应的多个微透镜061也可以在平行于驱动背板01承载面的方向上间隔排布。此外,在每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间隔排布的基础上,每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黑矩阵层,以隔离不同颜色光线的滤光,确保显示效果较好。
91.可选的,结合图6,多个彩色滤光膜031m中,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下表面的高度之差可以小于对应的相邻两个微透镜061之间的间隔宽度,且可以大于像素定义层pdl的厚度。如此,可以提高成膜均一性,成膜即是指形成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各个膜层。
92.例如,在驱动背板01为硅基背板的前提下,像素定义层pdl的厚度一般约为10纳米(nm)至100nm之间,厚度较薄。在该厚度范围内,设置相邻两个彩色滤光膜031m的下表面的高度之差满足上述设置方式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提高硅基显示产品的成膜均一性。
93.可选的,上述实施例记载的各膜层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一次构图工艺可以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等工艺步骤。
94.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驱动背板,以及位于驱动背板一侧且依次层叠的多个像素和彩色滤光片。其中,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彩色滤光片包括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彩色滤光单元,每个彩色滤光单元包括与多个发光元件对应的多个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膜。因至少两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不同,故可以通过灵活设置各个彩色滤光膜的厚度,以解决材料影响彩色滤光膜的透光率的问题。进而,可以使得多个彩色滤光膜合成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得到的白光亮度较好,且色偏较小。
95.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j1,以及如图1至图6任一所示的显示模组00。
96.其中,该供电组件j1与显示模组00连接,并用于为显示模组00供电。
97.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micro-oled显示装
置、手机、平板电脑、柔性显示装置、电视机和显示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98.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惟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99.以及,本公开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100.如,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101.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0102]“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103]“上”、“下”、“左”或者“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连接”或者“耦接”是指电连接。
[0104]“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1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