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散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09840发布日期:2024-01-16 11:4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电池散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散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储能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自身会损失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转化为热量而耗散。为了保证电池持续高效运行,需要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储能电池自身产生的热量快速转移。

2、液冷散热是给储能电池散热的常用方法之一,液冷散热具有散热效果好、散热快的特点。但是,液冷在散热的同时,自身也会消耗能量,因此,目前对液冷散热节能方案具有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散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以对电池散热过程进行节能降耗。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散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确定电池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以利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内流动的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以利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内流动的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具有分流点和汇流点,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在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设置有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件。

3、可选地,所述预设的温度阈值包括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之后,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关断,以使冷却介质全部流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4、可选地,所述预设的温度阈值还包括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包括: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但不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均导通,以利用经所述冷却部件冷却的冷却介质与未经所述冷却部件冷却的冷却介质汇流后形成的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

5、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均导通,包括:根据热力平衡方程,控制阀门开度,以使阀门入口处的冷却介质流速、第一温度差、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冷却介质流速、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冷却介质流速、以及第二温度差之间保持热力平衡,其中,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分流点处,用于调节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所述第一温度差为所述阀门入口处的冷却介质温度与所述汇流后形成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二温度差为所述冷却部件出口处与入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差。

6、可选地,所述热力平衡方程为:

7、λex·γ·vex+λac·vac·δtac=vm·δtm

8、其中,γ为预设常数;vex为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冷却介质流速;vac为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冷却介质流速;vm为所述阀门入口处的冷却介质流速;δtac为所述第二温度差;δtm为所述第一温度差;λac为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管路内径相对于所述阀门入口处上游的管路内径之比;以及,λex为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管路内径相对于所述阀门入口处上游的管路内径之比。

9、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之后,若所述电池的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以使冷却介质全部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回路。

10、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散热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电池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电池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以利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内流动的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则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以利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内流动的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具有分流点和汇流点,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在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设置有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件。

11、可选地,所述预设的温度阈值包括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之后,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关断,以使冷却介质全部流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12、可选地,所述预设的温度阈值还包括第二温度阈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但不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均导通,以利用经所述冷却部件冷却的冷却介质与未经所述冷却部件冷却的冷却介质汇流后形成的冷却介质对所述电池进行散热。

13、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均导通:根据热力平衡方程,控制阀门开度,以使阀门入口处的冷却介质流速、第一温度差、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冷却介质流速、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中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的冷却介质流速、以及第二温度差之间保持热力平衡,其中,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分流点处,用于调节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的流量,所述第一温度差为所述阀门入口处的冷却介质温度与所述汇流后形成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所述第二温度差为所述冷却部件出口与入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差。

14、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之后,若所述电池的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以使冷却介质全部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回路。

15、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散热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池;冷却介质储蓄装置、水泵和阀门;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的第一冷却回路和第二冷却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具有分流点和汇流点,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分流点处,所述冷却介质储蓄装置和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阀门的上游,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在所述分流点到所述汇流点的支路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件;控制器,用于执行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散热控制方法。

16、可选地,所述冷却部件为车辆空调系统中的板式换热器。

17、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本公开第三方面的电池散热控制系统。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定电池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以对电池进行散热处理,利用第一冷却回路内流动的冷却介质对电池进行散热。根据电池的温度以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当电池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设置有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件的第二冷却回路导通,以利用第二冷却回路内流动的经冷却部件冷却的冷却介质对电池进行散热处理。如此,一方面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快速转移,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实现节能降耗,减少资源浪费。

19、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