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0884发布日期:2023-01-18 01:1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绝缘电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2.适用于铁道车辆、汽车、设备用等的电线电缆根据需要要求高动力切穿(dynamic cut-through)、低温性、阻燃性等。在电线电缆的被覆层中,为了得到高的耐磨耗性,已知以具有高结晶性的聚合物(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为基础。但是,这样的聚合物由于填料的接受性低,因此为了赋予阻燃性,不得不使用以少量的添加就对阻燃有效的卤素系阻燃剂、红磷等磷系阻燃剂。
3.然而,卤素系阻燃剂的使用在燃烧时会产生卤素气体,因此缺乏对世界上不断提高的环境问题的考虑。另外,红磷等磷系阻燃剂的使用也存在燃烧时产生膦、废弃时生成磷酸、污染地下水源等问题。
4.另一方面,作为阻燃剂使用的金属氢氧化物与卤素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相比,虽然不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但需要高填充,在这种情况下,存在机械特性、低温特性的恶化进而使电特性降低的问题。
5.对于这样的问题,已知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础并使用金属氢氧化物作为阻燃剂的阻燃性树脂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使用这样的阻燃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高的电特性,需要制成以金属氢氧化物的量少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内层的双层结构的电线。即,使用该树脂组合物制成单层结构的电线时,无法得到高的电特性。
6.另一方面,在铁道车辆用电线中,存在用边缘按压电线来测定直至短路为止的载荷的动力切穿试验。虽然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线也能够在该试验的评价中得到良好的特性,但为了得到这样的良好的特性,对能够使用的导体存在限制。即,在动力切穿试验时,通过导体线材的绞合被破坏,从而与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加,应力缓和,由此能够得到高的短路载荷。因此,如果是能够进行这样的变形的导体则能够使用。但另一方面,在难以变形的导体(例如,线材的绞合不被破坏的导体结构)的情况下,由于边缘与导体间的应力集中而导致短路载荷降低,难以得到充分的动力切穿特性。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42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电线,其即使被覆层为无卤素且使用不易变形的导体,也具有高动力切穿特性,且能够保持高阻燃性和优异的电特性。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13.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设置在上述导体上的单层的阻燃绝缘
层,其中,上述阻燃绝缘层由包含聚合物成分和金属氢氧化物的树脂材料构成,上述聚合物成分包含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改性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和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上述金属氢氧化物的基于bet法的比表面积为8~11m2/g。
14.发明效果
15.根据代表性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无卤素且具有高动力切穿特性并兼具阻燃性和电特性的绝缘电线。
附图说明
16.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结构例的截面图。
17.符号说明
18.11:绝缘电线,11a:导体,11b:阻燃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0.[绝缘电线]
[0021]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结构例的截面图。
[0022]
图1所示的绝缘电线11具有导体11a和被覆导体11a的阻燃绝缘层11b。绝缘电线11是具备单层的阻燃绝缘层的绝缘电线。如后所述,阻燃绝缘层11b由交联的聚合物材料构成,绝缘电线11也可以称为单层的交联阻燃绝缘电线。
[0023]
以下,对绝缘电线11的特征进行说明。
[0024]
《阻燃绝缘层》
[0025]
作为导体11a的被覆层的阻燃绝缘层11b是由包含特定的聚合物材料的材料构成的单层的树脂层(阻燃绝缘层)。在图1中,示出了将阻燃绝缘层11b直接设置在导体11a上的例子,但也可以隔着其他层间接地设置。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该聚合物材料可以使用包含特定的聚合物成分和金属氢氧化物而构成的树脂组合物,通过交联反应使其固化而得到。以下,对在此使用的聚合物成分和金属氢氧化物进行详细说明。
[0026]
(聚合物成分)
[0027]
在此,聚合物成分为构成阻燃绝缘层11b的原料,包含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改性高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和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以下,对各成分进行说明。
[0028]
〔高密度聚乙烯(hdpe)〕
[0029]
此处使用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以下,有时也简称为“hdpe”)是重复单元的乙烯几乎不具有支链而以直链状键合的、属于结晶性的热塑性树脂的合成树脂,是密度为0.942以上的聚乙烯。该hdpe的熔点、密度、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hdpe是为了提高机械特性(特别是动力切穿)而不可缺少的成分,另外,也是用于控制电线挤出成型时的粘度所必需的成分。
[0030]
hdpe的添加量优选为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中的5~35质量%,更优选为5~20质量%。
[0031]
〔马来酸酐改性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改性hdpe)〕
[0032]
此处使用的马来酸酐改性高密度聚乙烯(马来酸酐改性hdpe)是将hdpe用马来酸酐改性而得到的化合物,其熔点、密度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该马来酸酐改性hdpe优选为接枝有0.5~1.5质量%的马来酸酐的改性hdpe。该成分是为了确保电特性而需要的。然而,如果过度地添加,则阻燃绝缘层的外观的粗糙严重,绝缘厚度变薄,反而存在电特性降低的情况。
[0033]
马来酸酐改性hdpe的添加量优选为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中的10~40质量%,更优选为20~30质量%。
[0034]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
[0035]
此处使用的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是使用乙烯、丙烯酸酯和马来酸酐这3种原料进行共聚而得到的以乙烯为基础成分的共聚物。
[0036]
该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与马来酸酐的接枝共聚物相比,马来酸酐量多,因此与填料的密合性牢固,能够提高机械强度。因此,特别是对阻燃绝缘层的耐磨耗性的赋予是有效的。
[0037]
作为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例如可列举出乙烯-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等。该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可以将它们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
[0038]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中,丙烯酸酯量和马来酸酐量没有特别限定,从与填料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酯量为5~30质量%、马来酸酐量为2.8~3.6质量%的范围。
[0039]
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的添加量优选为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中的30~50质量%。如果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的添加量小于30质量%,则存在耐磨耗性降低的倾向,如果大于50质量%,则存在伸长率降低的倾向。
[0040]
〔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
[0041]
此处使用的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是将乙烯-α-聚烯烃共聚物用马来酸酐改性而得到的化合物。乙烯-α-聚烯烃在低温环境下的柔软性优异,若用马来酸酐进行改性,则能够强化与氢氧化镁等填料的密合性。因此,通过配合该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能够提高阻燃绝缘层的低温特性。
[0042]
作为乙烯-α-聚烯烃,优选可列举出碳原子数为3~12的α-烯烃与乙烯的共聚物,作为α-烯烃,例如可列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戊烯、1-庚烯、1-辛烯等。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1-丁烯。
[0043]
另外,优选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55℃,但没有特别限定。
[0044]
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的添加量优选为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中的5~20质量%。如果该添加量小于5质量%,则有低温特性降低的倾向,如果大于20质量%,则有动力切穿特性降低的倾向。
[0045]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0046]
在此使用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是将乙烯和丙烯酸酯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填料接受性高,具有在燃烧时形成碳化层的作用。此外,还起到提高上述马来酸酐改性聚合物种
和金属氢氧化物的分散性的作用。作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可列举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0047]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从填料接受性的观点出发,丙烯酸酯量优选较多,优选为10~30质量%。另外,作为丙烯酸酯种类,优选为丙烯酸甲酯。
[0048]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添加量优选为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中的10~30质量%。如果该添加量小于10质量%,则有阻燃绝缘层的伸长率降低的倾向,如果该添加量大于30质量%,则有阻燃绝缘层的耐磨耗性降低的倾向。
[0049]
需要说明的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脱乙酸反应,物性降低显著,因此优选不含。
[005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聚合物成分,含有上述5种成分作为必须成分。该实施方式的机理尚不明确,但由填料接受性不同的聚合物(hdpe、马来酸酐改性hdpe、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与填料界面的密合力、低温特性不同的聚合物(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构成。由此,认为hdpe和马来酸酐改性hdpe与经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α-聚烯烃相容,从而提高填料接受性,改善动力切穿和低温特性,通过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与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相容,从而改善伴随填料界面强化的电特性。由此,认为除了阻燃性以外,还能够使机械特性、电特性高度地平衡。
[0051]
(金属氢氧化物)
[0052]
金属氢氧化物是对阻燃绝缘层11b赋予阻燃性的阻燃剂,只要是作为阻燃剂公知的金属氢氧化物,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作为该金属氢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出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等。其中,氢氧化镁的主要脱水反应的反应温度高达350℃,阻燃绝缘层11b的阻燃性良好,因此优选。
[0053]
金属氢氧化物以粒子状添加,优选其粒径细。例如,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以d50计为0.6~1.5μm的范围的粒子。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平均粒径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求出的粒度分布中的累积值50%处的粒径。
[0054]
另外,若金属氢氧化物的粒子的比表面积大,则可期待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增强效果,能够获得高动力切穿特性。具体而言,基于bet法的比表面积优选为8~11m2/g。如果小于8m2/g,则有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强度,如果大于11m2/g,则材料粘度变得过大,有时难以成型。
[0055]
考虑到分散性等,该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利用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系偶联剂、硬脂酸等脂肪酸等实施表面处理,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2种以上。在赋予高耐热性的情况下,优选利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140~200质量份,更优选为150~180质量份。如果该添加量小于140质量份,则阻燃性有可能不足,如果多于200质量份,则存在电特性降低的倾向。
[0056]
另外,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其他成分。作为这样的其他成分,例如可列举出金属皂、有机硅系加工助剂、金属螯合剂等。以下,对这些添加成分进行说明。
[0057]
(金属皂和有机硅加工助剂)
[0058]
金属皂和有机硅加工助剂可以为了防止在挤出成型时在模具和管接头中产生的
残渣而添加。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另外,也可以分别使用多种金属皂、有机硅系加工助剂。
[0059]
金属皂的熔点高时,存在上述效果变得良好的倾向,因此优选。熔点优选为140℃以上,更优选为220℃以上。作为该金属皂,具体而言,作为硬脂酸镁,可举出em-112、em-144(胜田化工制,产品名)等,作为12-羟基硬脂酸镁,可举出ems-6、ems-6p(胜田化工制,产品名)等。
[0060]
作为有机硅系加工助剂,可列举出有机聚硅氧烷,例如可列举出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另外,还可列举出末端具有乙烯基等官能团的改性聚硅氧烷等。
[0061]
需要说明的是,有机硅系加工助剂的长尺寸稳定性优异,但若过度添加,则有降低机械特性的倾向。另外,金属皂和有机硅系加工助剂为可燃性,因此若过度添加,则有时阻燃性降低。因此,这些成分的总量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该添加量超过10质量份时,有时无法得到充分的阻燃性。
[0062]
(金属螯合剂)
[0063]
金属螯合剂是抑制阻燃绝缘层的热劣化的成分,没有特别限定。本实施方式的阻燃绝缘层为单层结构,配置在导体上。特别是在阻燃绝缘层直接配置于导体上并与导体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因此有可能通过扩散到阻燃绝缘层中的铜离子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而促进热劣化,但金属螯合剂能够抑制该情况。
[0064]
作为金属螯合剂,例如可以举出酰肼化合物、水杨酸衍生物等作为优选的成分。
[0065]
金属螯合剂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物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1~10质量份。如果该添加量小于1质量份,则有可能无法得到阻燃绝缘层的充分的热劣化的抑制效果,如果超过10质量份,则金属螯合剂的分散性差,有时产生颗粒而在低温弯曲下破裂。
[0066]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树脂组合物中,除了上述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其它添加成分。作为这样的添加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交联剂、交联助剂、阻燃助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软化剂、润滑剂、着色剂、增强剂、表面活性剂、无机填充剂、增塑剂、金属螯合剂、发泡剂、相容剂、加工助剂、稳定剂等。
[0067]
在使用上述说明的树脂组合物被覆导体后,对树脂组合物进行交联处理,从而能够在绝缘电线11上形成阻燃绝缘层11b作为外层,由此能够抑制电线燃烧时的滴落(树脂组合物的一部分熔化落下的现象)。
[0068]
交联处理有使用了有机过氧化物、硅烷化合物等的化学交联、照射电子束、放射线等能量束的照射交联、利用了其他化学反应的交联方法等,可以应用任意的交联方法。但是,化学交联存在焦烧的风险。在照射交联的情况下,能够在室温附近实施交联处理,在处理的容易性、交联处理前后聚合物的结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解温度难以变化的方面是有利的方法,因此优选照射交联。
[0069]
《导体》
[0070]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导体是将多根线材绞合而成的绞线。作为该导体,只要是用于电线的公知的导体,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其中,不易因为线材的走形而引起导体变形的压缩导体等导体在动力切穿试验等中容易得到本实施方式所要求的效果,是优选的。
[0071]
具体而言,容易表现出其效果的是:在绞线(导体)的直径为0.80~0.95mm或标称截面积为0.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1mm以下;在直径为1.00~1.15mm或标称截面积为0.7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5mm以下;在直径为1.10~1.30mm或标称截面积为1.0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5mm以下;在直径为1.45~1.65mm或标称截面积为1.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6mm以下;在直径为1.85~2.15mm或标称截面积为2.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20mm以下。优选的是:绞线的直径为0.80~0.95mm或标称截面积为0.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7~11mm;直径为1.00~1.15mm或标称截面积为0.7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1~15mm;直径为1.10~1.30mm或标称截面积为1.0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1~15mm;直径为1.45~1.65mm或标称截面积为1.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2~16mm;直径为1.85~2.15mm或标称截面积为2.5mm2的情况下,线材间距为16~20mm。
[0072]
上述以上的间距的增加有可能因导体的散开而引起离散线的产生,从而导致由绝缘厚度的薄壁化造成的电特性的降低。另外,在上述间距距离过小的情况下,存在柔软性低、操作性降低的倾向。
[0073]
另外,在不压缩成将多根线材绞合而成的导体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得到充分的动力切穿特性,但在该情况下,存在因产生离散线而导致电特性降低的担忧。
[0074]
[实施例]
[0075]
首先,作为导体11a,将镀锡铜线作为线材,准备将多根线材制成绞线的镀锡导体。在此使用的线材的直径为0.18mm。
[0076]
接着,分别制备表1~3所示的配合(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将其用25l捏合机混炼,用造粒机分别颗粒化。使用得到的颗粒,利用40mm挤出机,以表1~3所示的组成的绝缘层的厚度成为0.26mm的方式被覆导体的周围。对得到的包覆电线实施10mrad电子束照射,实施交联,得到图1所示的结构的被单层包覆的绝缘电线11。
[0077]
表1中示出实施例1~11,表2中示出实施例12~21,表3中示出比较例1~7。
[0078]
《评价》
[0079]
另外,对于各例中得到的单层的绝缘电线11,进行关于以下特性的评价,将其结果一并示于表1~3。
[0080]
[低温试验]
[0081]
作为低温试验,将单层绝缘电线在-40℃的低温槽中放置4小时以上,在直径5.6mm和直径7.0mm的芯棒上卷绕6次。将在直径5.6mm的芯棒卷绕中未破裂的情况设为

,将在直径5.6mm下破裂、在直径7.0mm下未破裂的情况设为

,将直径5.6mm及直径7.0mm均破裂的情况设为
×

[0082]
[热老化试验]
[0083]
作为热老化试验,将单层绝缘电线在180℃的老化试验机中分别放置100h和168h后,在直径5.6mm的芯棒上卷绕6次。将在168h时未破裂的情况设为

,将在168h时破裂、在100h时未破裂的情况设为

,将在100h时破裂的情况设为
×

[0084]
[阻燃试验]
[0085]
作为阻燃性评价,依据欧洲标准en50305.9.1.2,将37根电线绞合,保持14列垂直。用燃烧器使其接触火焰20分钟,然后测定碳化长度。将碳化长度小于1m的情况设为

,将1m以上且小于1.5m的情况设为

,将1.5m以上的情况设为
×

[0086]
[动力切穿]
[0087]
作为动力切穿特性,依据欧洲标准en50305.5.6进行评价。在公称截面积为0.5~1.0mm2的情况下,如果载荷为90n以上则设为

,如果载荷为80n以上则设为

,如果载荷小于80n则设为
×
。在标称截面积为1.5mm2的情况下,若载荷为120n以上则设为

,若小于120n且为100n以上则设为

,若小于100n则设为
×
。在标称截面积为2.5mm2的情况下,若载荷为140n以上则设为

,若小于140n且为120n以上则设为

,若小于120n则设为
×

[0088]
[电线加工性]
[0089]
作为电线加工性评价,将在挤出成型1000m电线时没有模具渣或即使产生模具渣也可以用空气吹飞,电线外观没有异常,也没有管接头渣的情况设为

,将没有模具渣或即使产生模具渣也可以用空气吹飞,电线外观没有异常,但微量产生由管接头渣引起的残渣的情况设为

,将产生由管接头渣引起的结瘤,在以下的电气试验中240小时以上没有短路的情况设为

,将产生由管接头渣引起的结瘤,在以下的电气试验中不足240小时就发生短路的情况或电线的外观严重粗糙的情况设为
×

[0090]
[电气试验(直流稳定性短路时间)]
[0091]
作为电气试验,按照欧洲标准en50305.6.7,实施300v直流稳定性试验。将300小时未短路的情况设为

,将240小时以上且小于300小时发生短路的情况设为

,将小于240小时就发生短路的情况设为
×

[0092]
[综合评价]
[0093]
在上述试验方法中,作为综合评价,将全部评价中为



的情况设为

,将包含

的情况设为

,将包含
×
的情况设为
×

[0094]
[表1]
[0095][0096]
[表2]
[0097][0098]
[表3]
6)1~10质量份进行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
[0103]
(实施例12~21)
[0104]
将hdpe(prime polymer制,hi-zex5305e)10质量份、马来酸酐改性hdpe(杜邦制,fusabond e265)25质量份、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arkema制,bondine lx4110;马来酸酐量为3质量%、丙烯酸酯量为5质量%)30质量份、马来酸酐改性乙烯-α烯烃(三井化学制,tafmar mh7020;玻璃化转变温度-55℃)10质量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日本聚乙烯制,elvalloy 1125ac;丙烯酸酯量25质量%)25质量份、氢氧化镁(huber制,商品名:magnifin h10a;bet 10m2/g)150质量份、作为抗氧化剂的basf制irganox1010 2质量份、作为交联助剂的新中村化学制tmpt(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8质量份、作为金属皂1的硬脂酸锌(堺化学制;熔点120℃)1质量份、作为金属皂2的12-羟基硬脂酸mg(胜田化工制,ems-6;熔点220℃)2质量份、有机硅1(evonik制,v-si4042)3质量份、金属螯合剂(adeka制,cda-6)4质量份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
[0105]
(比较例1~7)
[0106]
在绝缘层中,将hdpe(prime polymer制,hi-zex5305e)10质量份、马来酸酐改性hdpe(杜邦制,fusabond e265)25质量份、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3元共聚物(arkema制,bondine lx4110;马来酸酐量为3质量%、丙烯酸酯量为5质量%)30质量份、马来酸酐改性乙烯-α烯烃(三井化学制,tafmar mh7020;玻璃化转变温度-55℃)10质量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日本聚乙烯制,elvalloy 1125ac;丙烯酸酯量25质量%)25质量份、氢氧化镁(协和化学公司制,商品名:kisuma5l;bet 5m2/g)150质量份、作为抗氧化剂的basf制irganox1010 2质量份、作为交联助剂的新中村化学制tmpt(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8质量份、作为金属皂1的硬脂酸锌(堺化学制;熔点120℃)1质量份、作为金属皂2的12-羟基硬脂酸mg(胜田化工制,ems-6;熔点220℃)2质量份、有机硅1(evonik制,v-si4042)3质量份、金属螯合剂(adeka制,cda-6)4质量份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
[0107]
在表1所示的实施例1~5、7~10中,在所有的评价中为



,因此作为综合评价而设为

。实施例6、11仅电线加工性为

,在其他评价中为



,因此综合评价为


[0108]
在表2所示的实施例12~21中,在所有的评价中为



,因此作为综合评价而设为


[0109]
在表3所示的比较例1~7中,所使用的氢氧化镁的比表面积小,动力切穿特性为
×
,因此作为综合评价而设为
×

[0110]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若作为阻燃剂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变小,则动力切穿特性降低。
[0111]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11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13]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电线以及电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